疾病的群体现象.ppt_第1页
疾病的群体现象.ppt_第2页
疾病的群体现象.ppt_第3页
疾病的群体现象.ppt_第4页
疾病的群体现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概念 任何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一定范围人群中有无发生以及发生例数的多少是时时都在变动的,有时表现为流行,有时表现为不流行,呈现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疾病分布是疾病的群体表现。,研究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就是要求我们不断地或经常地收集资料,分析描述这种连续的动态过程,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时间中发生的姿态(或态势)。 何处发病(死亡)率高/低? 何时发病(死亡)率高/低? 何种人群发病(死亡)率高/低?,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疾病流行强度 疾病分布的形式,第一节 描述疾病分布 常用的指标 一 发病指标 二 死亡指标 三 残疾失能指标,一、 发病指标,发病率(incidence rate),罹患率(attack rate),患病率(prevalence rate),感染率 (infection rate),续发率 (secondary attack rate, SAR),(一)发病率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K= 100%,1000/千,或 10000/万 分子: 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 分母: 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数。,应用 用作描述疾病分布 探讨病因 评价防治措施效果 注意 发病率的准确度受很多因素影响 不同地区、人群发病率的比较要标化,(二)罹患率(attack rate) 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适用 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 优点 根据暴露程度精确测量发病几率,(三)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 病例所占比例。 按观察时间: 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 病程延长 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 病例迁入 健康者迁出 诊断水平提高 报告率提高,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因素,病程缩短:病死,治愈 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 健康者迁入 病例迁出,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 患病率如同一个蓄水池(如水库)。 当流出量一定时,水源(发病率)流入量大时,则蓄水池水量增高,即患病率增高;若流入量(发病率)减少时,则患病率降低。 当流入量一定,而流出量增大(如死亡增加或痊愈及康复增快)时,则蓄水量(患病率)亦减低。 可见患病率水平(所有病例)是随着发病率(新病例)增高而增高,并随着疾病恢复的加速或死亡的加速而下降。,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关系 ( Baker 1998),图 2-1 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关系,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的关系是: P 患病率 I 发病率 D 病程,应用 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状况; 研究流行因素和评价防治效果; 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四)感染率 (infection rate) 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K=100% 感染率的性质与患病率相似 多用于隐性感染、病原携带及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流行调查、防治工作效果考核、估计流行趋势等。,(五)续发率 (secondary attack rate, SAR) 在一个家庭、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其易感接触者受其传染而发生的病例称续发病例(有时称二代病例)。 SAR可用于分析不同传染病的传染力大小、流行因素的强弱、防疫措施的效果。,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续发病例)占家庭或某集体成员中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称续发率。,应将原发病例从分子及分母中去除,二 死亡指标,死亡率 (mortality rate) 病死率 (fatality rate) 生存率(存活率) (survival rate) 累积死亡率 (cumulative mortality rate),(一)死亡率(mortality rate)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死亡率=,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 指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率。 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 死亡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及病因等分别计算。,应用 用于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的指标 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 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探讨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二)病死率(fatality rate) 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若某病处于稳定状态时,病死率可由死亡率和发病率推算:,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应用 表示某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衡量其对生命威胁的程度 可表明该疾病的严重程度 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 通常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三)生存率 (survival rate) 是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 5 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应用,反映了疾病对生命的危害程度 用于评价某些病程较长疾病的远期疗效 在某些慢性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常常应用,(四)累积死亡率 (cumulative mortality rate ) 在一定时间内死亡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例。表示某一年龄以前死于某病的累计概率。,三 残疾失能指标 病残率 潜在减寿年数 伤残调整寿命年,(一)病残率 某一人群中,在一定期间内每百(或千、万、十万)人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 指通过询问调查或健康检查,确诊的病残人数与调查人数之比。,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二)潜在减寿年数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 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 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计算公式 式中:e预期寿命(岁) i-年龄组(通常计算其年龄组中值) ai-剩余年龄 ai= e-(i+0.5),其意义为:当死亡发生于某年龄(组)时,至活到 e岁时,还剩余的年龄。由于死亡年龄通常以上一个生日计算,所以尚应加上一个平均值0.5岁。 di-某年龄组的死亡人数,YPLL优点 计算简便、易于理解,结果直观 用于了解居民过去和现在的卫生健康水平 对卫生防疫工作的设计、计量和估计也是必需的 每种疾病的平均死亡年龄不同,潜在减寿年数的值亦不同,YPLL应用 用于计算每个病因引起的寿命减少年数,及比较不同原因所致的寿命减少年数 用于将某一地区(县)和另一标准地(或省)相比较 在卫生事业管理中,作为筛选确定重点卫生问题或重点疾病的指标 适用于防治措施效果的评价和卫生政策的分析,在对同一种疾病的死因构成与潜在减寿年数构成进行比较时,其顺位也常有差异。 由于各类事故死亡的平均年龄较轻,所以潜在减寿年数构成比值明显高于死亡数构成比值,潜在减寿年数构成顺位上升。 而心脏病、肿瘤等疾病由于其平均死亡年龄较高,潜在减寿年数构成比值明显低于死亡数构成比值,潜在减寿年数构成顺位下降。,1974年加拿大主要疾病死因构成与PYLL构成比较 死亡原因 PYLL(170岁) 死亡(170岁) PYLL(年数) % 死亡例数 % 全部死因 1312675.0 100.0 77440 100.0 交通事故 239238.5 18.2 5864 8.0 缺血性心脏病 198327.5 15.1 19205 26.2 其他事故 165264.5 12.6 4795 6.5 自杀 84195.0 6.4 2716 3.7 消化系统肿瘤 56667.0 4.3 5186 7.1 呼吸系疾病 50264.0 3.8 3425 4.7 呼吸系肿瘤 48079.5 3.7 4444 6.1 脑血管病 45418.0 3.5 4068 5.5 肝硬化 37954.0 2.7 2204 3.0 乳腺癌 30919.0 2.4 2108 2.9 神经系统疾病 29634.0 2.3 1119 1.5 (Frerichs,1986),1974年加拿大主要疾病死因构成与PYLL构成比较 死亡原因 PYLL(170岁) 死亡(170岁) PYLL(年数) % 死亡例数 % 全部死因 1312675.0 100.0 77440 100.0 交通事故 239238.5 18.2 5864 8.0 缺血性心脏病 198327.5 15.1 19205 26.2 其他事故 165264.5 12.6 4795 6.5 自杀 84195.0 6.4 2716 3.7 消化系统肿瘤 56667.0 4.3 5186 7.1 呼吸系疾病 50264.0 3.8 3425 4.7 呼吸系肿瘤 48079.5 3.7 4444 6.1 脑血管病 45418.0 3.5 4068 5.5 肝硬化 37954.0 2.7 2204 3.0 乳腺癌 30919.0 2.4 2108 2.9 神经系统疾病 29634.0 2.3 1119 1.5 (Frerichs,1986),(三)伤残调整寿命年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 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包括:,早死所致的 寿命损失年(YLL) 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 健康寿命损失年(YLD),应用 宏观地认识疾病和控制疾病 确定危害严重的主要病种,重点人群,和高发地区,为确定防治重点及研究重点提供重要信息依据 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研究不同病种,不同干预措施挽回一个DALY所需的成本,以求采用最佳干预措施来防治重点疾病,第二节 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 一 散发 二 流行 三 爆发,一 散发 发病率在某地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称散发( sporadic)。常用于描述较大范围人群的流行强度。,散发的原因 该病在当地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的结果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而出现散发。 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 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传染病。 长潜伏期传染病,如麻风。,二 流行 某病在某地区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epidemic)。流行与散发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有时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时,称大流行。 例如:流感大流行,三 爆发 爆发(outbreak)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某单位食物中毒的爆发,发病人数,20,15,10,5,22 24 2 4 6 8 10 12 14,发病时间,9日,10日,第三节 疾病的分布 一 疾病的地区分布 二 疾病的时间分布 三 疾病的人群分布 四 疾病分布的综合描述,一 疾病的地区分布 不同地区疾病的分布不同,与周围的环境(自然和社会条件)条件有关,它反映出致病 因子在这些地区作用的差别。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致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和致病条件不同所造成的。 地区划分有两种方法:行政区划法,自然景观法。 描述地区分布的方法有两种:统计图(如标点地图),统计表。 不同地区间率的比较需要标准化。,研究疾病的地区分布的意义 探讨病因提供线索 拟订防治策略,以便控制与消灭疾病,(一) 疾病在国家间及国家内的分布 不同国家间疾病分布的差别 有些疾病只发生于世界某些地区:如黄热病流行于非洲和南美; 有些疾病虽在全世界均可发生,但其分布不一, 且各有其特点 有些非传染病世界各地可见,但发病和死亡情 况不一,影响因素 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地形及环境条件 气象条件 当地人群的特殊风俗习惯及其遗传特征 人群组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国家乳腺癌调整死亡率 1964-1965,女性,不同国家胃癌调整死亡率 1964-1965,男性,Adults and children estimated to be living with HIV/AIDS - end of 2003,Total: 34 46 million,Western Europe 520 000 680 000,North Africa & Middle East 470 000 730 000,Sub-Saharan Africa 25.0 28.2 million,Eastern Europe & Central Asia 1.2 1.8 million,South & South-East Asia 4.6 8.2 million,Australia & New Zealand 12 000 18 000,North America 790 000 1.2 million,Caribbean 350 000 590 000,Latin America 1.3 1.9 million,East Asia & Pacific 700 000 1.3 million,国家内的不同地区疾病分布的差别 原因 较强的致病因素 外环境的某些理化特点 生物媒介的分布 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2000年AIDS在美国的地区分布,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省份分布图 1985 2001.6,HIV感染者数,1-50 51-100 101-500 501-1000 1001-5000 5000,(二)疾病的城乡分布 城市与农村由于生活条件、卫生状况、人口密度、交通条件、工业水平、动植物的分布等情况不同,所以疾病的分布也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就是由各自的特点所决定的。 生活条件 卫生状况 人口密度 自然环境因素等,(三)描述疾病地区分布的术语,地方性(endemic):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某种疾病经常存在(或只存在)于某一地区,不需自外地输入。 统计地方性:由于生活习惯、卫生条件或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导致的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在某些地区长期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 自然地方性: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一些疾病只在某些地区存在的情况。特定的病源媒介或特定的地质元素。,(三)描述疾病地区分布的术语,自然疫源性: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这种情况称为自然疫源性,这种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输入性疾病:本国(地)不存在,或原有疾病现已被消灭,现有病例是从国外输入的,称输入性疾病。,(四)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 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该病的发病率均低 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 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二 疾病的时间分布,短期波动 季节性 周期性 长期趋势,疾病时间分布意义 提供疾病病因的重要线索 反映疾病病因的动态变化 验证可疑致病因素与该病关系,(一)短期波动 (rapid fluctuation) 亦称时点流行或爆发。 含义与爆发相近,区别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 短期波动或爆发系因人群中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暴露同一致病因素所致。,(二)季节性 (seasonal variation) 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称季节性。 严格的季节性: 多见于虫媒传播的传染病(如乙脑)。 季节性升高: 可见于传染病(呼吸系统-冬春季;肠道-夏秋季)和非传染病(心血管疾病-冬春季。,北京地区心肌梗死发病人数按月分布 (引自耿贯一,1996),2000年印度大肠杆菌O157:H7发病的季节变化,季节性升高的原因 病原体生长繁殖受气侯条件影响 昆虫活动、寿命及数量消长受温度、湿度、雨量影响 与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家畜的生长繁殖等因素有关 生活、生产条件、营养、风俗习惯及医疗卫生的影响 暴露接触病原因子的机会及其人群易感性的变化有关,(三)周期性(periodicity) 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由于有效预防措施的存在,有些传染病(如麻疹)的周期性规律发生改变。,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马志平,1991 ),免疫,疾病出现周期性的条件 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的大中城市 传播机制容易实现的疾病 病后免疫稳固 易感者积累速度和病原体变异速度决定流行间隔时间,(四)长期趋势(长期变异) (secular trend,secular change) 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数年或数十年),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和病原型别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 长期趋势 传染病中可观察到 非传染病中也可观察到,美国几种疾病长期变化趋势(19001973) (Beaglehole R,1993),长期趋势出现原因 病因或致病因素发生变化 病原体毒力、致病力变异和机体免疫状况改变 诊断技术方法的改变和提高 防疫措施采取 登记报告制度、疾病诊断标准、分类发生改变 人口学资料及诊断标准、报告标准发生变化,三 疾病的人群分布 与疾病有关的一些人群特征可成为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社会阶层、婚姻、行为等。,(一) 年龄 年龄与疾病关联程度 年龄与疾病间的关联比其他因素的作用都强, 多数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与年龄变量有关。 有些疾病几乎特异地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年龄组。 慢性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增长趋势。 急性传染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减少趋势。,(JS Mausner,1985),四组不同人群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专率 (Schottenfeld D, 1982,引自耿贯一,1996),1/10万妇女,发病率,年龄组,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免疫水平状况 暴露病原因子的机会与时间不同 诱导期 预防接种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如麻疹),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目的 探索致病因素,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提供重点保护对象及发现高危人群,为防治 提供依据 观察人群免疫状况水平、确定预防接种对象, 保证预防接种效果,优点 评价疾病年龄的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 阐明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即年龄、所处时代特点、和暴露经历三者在疾病频率变化中的作用。,Massachusetts州男性1880年、1910年、1930年结核年龄死亡专率 (LH Roth,1982),Massachusetts州男性连续十年出生队列结核年龄死亡专率,Frost 对Massachusetts 州的结核死亡率分析,横断面分析 1930年男性最高死亡率见于5060岁年龄组 在此之前可见2040岁年龄组死亡率较高 出生队列分析 各队列尽管死亡率迅速下降,但患结核而死亡者的年龄分布型比较相同 1930年5060岁组死亡率高峰:成年人结核病死亡(及患病)可能是生命早期感染的再活化,而不是新感染或再感染所致,(二)性别 一些疾病的死亡率/发病率存在性别差异 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性别分布图 1985 2001.6,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差异原因 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 两性解剖、生理及内分泌代谢等生物性状不同 男女职业差异 两性生活方式、嗜好不同,(三)职业 职业中暴露于不同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职业性的精神紧张均可导致疾病分布的不同。,职业与疾病关系时应考虑 与感染机会或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有关 暴露机会的多少与劳动条件有关 职业反映劳动者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文化水平 不同职业的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在疾病的种类上不同,(四)民族 民族和种族间疾病的 发病率、死亡率等差异,AIDS-死亡性别与种族,疾病民族分布差异的原因 民族、种族的遗传因素不同 民族间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 民族间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同 各民族定居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不同 民族、种族的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不同,(五)社会阶层,社会阶层与疾病有关,社会阶层是工薪收入、职业、文化教育、生活状况等因素的综合,更多地反应社会因素的作用。,(六)婚姻 婚姻状况 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影响 对女性健康有明显影响 近亲婚配 原因:精神、怀孕、分娩、哺乳、性生活、遗传,由于家庭成员的数量、年龄、性别、免疫水平、文化水平、风俗习惯、嗜好不同对疾病分布频率也会产生影响。,(七)家庭,研究家庭集聚现象的意义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发病中所起作用 闸明疾病流行特征 评价防疫措施效果,(八)行为,许多不良行为与人的疾病有关 吸烟 饮酒 吸毒 不良性行为(同性恋),四 疾病分布的综合描述 在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实践中,常常需要综合描述和分析其在人群、地区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获取有关病因线索和流行因素的资料。,综合描述的方法,地区与时间分布的综合:如90-97年我国城乡伤害死亡率,结果城市下降,农村上升。 地区与年龄分布的综合: 时间与年龄分布的综合:出生队列分析。 移民流行病学:多时间、地区和人群的全面综合,移民流行病学 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国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并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判断原则: 若环境因素是主要原因 发病率或死亡率 若遗传因素是主要原因 发病率或死亡率,日本本土居民、美国白人及第一代、第二代日本移民胃癌年龄死亡专率 (Haenszel W 等,1968),死亡率,1/10万,进行移民流行病学结果的分析解释时,还应注意考虑: 移民移居他地的原因及移民本身的人口学特征,如: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社会经济状况、种族和其他人口学因素及其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的变化是否和非移民相同,这些均会影响到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2)出生队列分析 (birth cohort analysis) 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一组称为出生队列(birth cohort), 对其随访若干年,以观察死亡情况,即出生队列资料。 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一种方法称出生队列分析方法。,第四节 疾 病 负 担 (Burden of Disease),107,一、疾病负担的概念,疾病负担主要指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及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由于预防治疗疾病所消耗的经济资源。疾病负担应考虑患者个体、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的问题(见图2 )。,108,疾病负担,个人负担 家庭负担 社会负担 生物学 经济 资源配置 死亡 婚姻 社会安定 失能 伦理 政府威信 心理 日常生活 经济贸易 情绪 精神心理 生产力损失 生活 娱乐活动 人群生理心理 学习 家属躯体 群体寿命 工作 家庭关系 健康水平 交际 经济 价值观 图2 疾病负担框架摸式,109,二、疾病负担的分类 (一)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由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所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包括两个部分: 1、在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包括病人在医院就诊住院等方面的费用,在药店购买药品的费用,国家财政和社会(包括企业)对医疗机构、防保机构和康复机构等的各种投入; 2、在非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包括有关社会服务费用、与疾病有关的科学研究费用、退休金或津贴、病人的额外营养费用、病人由于就医所花费的交通费用等。,110,(二)、间接疾病经济负担,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和社会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因疾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所损失的工作时间; 2.由于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工作能力降低而造成的损失; 3.病人的陪护人员损失的工作时间; 4.疾病和伤残对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所造成的沉重精神负担等。,111,三、疾病负担的调查方法 (一)疾病监测(surveillance of disease) 1概念 疾病监测是指在人群中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112,2疾病监测提供的信息资料 (1)人口学资料 (2)社会经济学资料 (3)基本健康资料 (4)卫生资源及卫生服务资源资料,113,(二)疾病统计,做好疾病统计工作必须具备下 面三个条件: 1疾病分类标准 2正确规定疾病统计指标 3正确安排收集疾病统计资料的程序,114,(三)人口学调查,疾病负担的正确估计,取决于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和人口学资料的准确性。 人口分组采用社会标志及年龄、性别标志,社会标志以不同社会阶层、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水平、民族等为主。,115,四、疾病负担的计算,(一)直接经济负担的计算 1直接经济负担的范围 2费用调查方法 3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相关指标 包括发病率、患病率、住院率、就诊率等。 4直接经济负担的计算方法,116,(二)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计算,1间接经济负担的范围 2费用调查方法 3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相关指标 (1)死亡指标 测定疾病负担的死亡指标有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平均预期寿命等。,117,(2)残疾失能指标 用于评价疾病负担的残疾失能指标有病残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等。 (3)病休指标 患病后因病不能上学或工作造成的损失,如缺勤天数、休息或休工天数、卧床时间等。,118,4计算方法,疾病间接负担的计算,主要是将由于早死和伤残所造成病人有效工作时间的减少转化为经济损失。 (1)用工资计算 间接经济损失 = 年人均工资(日工资)潜在减寿年数 (2)用人均国民收入计算 间接经济损失 = 误工日人均国民收入365,119,(3)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计算 间接经济损失 = 损失时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4)将人力资本与DALY结合来计算 间接经济损失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DALY生产力权重,120,5计算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1)年龄权重 不同年龄的人对社会的贡献不同,所以不同年龄的人死亡或残疾失能造成的损失也不同。 年龄权重的计算公式: 相对年龄权重=Ka-Ba 其中:K为常数,等于0.16243 B为0.04 a表示年龄,121,由于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相对权重值,在计算潜在减寿年数或伤残调整寿命年时应该将其考虑进去,将失去的每个年龄乘以权重,再进行相加,从而获得总的减寿年数。,122,(2)生产力权重,不同年龄组的人群生产力不同,在将有效工作时间转化为经济损失时,应考虑到这一点。不同年龄组生产力权重见表 。 表 不同年龄组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