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康复在颈髓损伤中的应用进展,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冯 珍,冯 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康复质量控制中心 主任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 全国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 常委 江西省康复医学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 江西省残疾人康复协会 副会长 江西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 主任委员,目录,颈髓损伤流行病学,1,CSCI呼吸障碍类型及机制,2,吸气肌的作用及神经支配,3,吸气肌的功能评估,4,康复治疗,5,病历分享,6,展望,7,颈髓损伤流行病学,第一部分,There are about 11,000 new cases of spinal cord injury (SCI)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are currently about 250,000 persons alive with SCI; The average age at injury is 37.6 years; About 80% of SCI are male; With SCI continue to have a mortality rate 47% higher than able-bodied people; Nearly 20% will requi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have been reported to comprise 6080 % of all pediatric spine injuries,in contrast to 3040 % in adults .,Respiratory dysfunction is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spinal cord injury ; Approximately two thirds of the prevalence of dyspnea in patients with SCI is attributed to inspiratory muscle paralysis; respiratory muscles dysfunction:呼吸容量、无效咳嗽、肺与胸廓顺应性、过度换气、呼吸困难、发音无力等 1 Amit Jain , et al. Cervical fractures with associated spinal cord injur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pidemiology, costs, and in-hospital mortality rates in 4418 patients. J Child Orthop (2015) 9:171175 2 William SheelEffects of Exercise Training and 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in Spinal Cord 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 The Journal of Spinal Cord Medicine. 2008;31(5):500-508,CSCI呼吸障碍类型及机制,第二部分,CSCI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但SCI时肺功能下降并非仅由呼吸肌功能障碍引起。 CSCI呼吸障碍类型 神经源性肺水肿 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 阻塞性呼吸功能障碍, 神经源性肺水肿,定义:指患者无原发心、肺、肾疾病,而是由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急性肺水肿,又称为中枢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紫绀、三凹征、口鼻溢出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双肺弥漫性细湿罗音、全身大汗。,Sedy et al. Pathogenetic Mechanisms of 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JOURNAL OF NEUROTRAUMA .2015;32:11351145 .,CSCI,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等分泌,体循环大量血液进入肺循环,毛细血管床有效滤过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肺水肿,发病机制-神经源性肺水肿,定义:由于肺通气的动力不足和弹性阻力增加,导致肺泡的扩张受限所引进的呼吸功能障碍。, 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CSCI,呼吸肌无力,腹肌痉挛,胸廓的顺应性,呼吸动力,肺的膨胀性,胸膜和肺疾患,限制性通气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膈肌运动受限,发病机制-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定义:由于气道狭窄或阻塞导致的通气不足。 分类:胸外阻塞和胸内阻塞, 阻塞性呼吸功能障碍,CSCI,交感神经受损,迷走神经占优势,呼吸肌无力,咳痰乏力,气道内分泌物,气管、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阻塞性通气障碍,产生大量粘稠分泌物,气道内分泌物,发病机制-阻塞性呼吸功能障碍,吸气肌的作用及神经支配,第三部分,吸气肌: 膈肌、肋间外肌 呼气肌: 肋间内肌、腹肌、胸大肌 辅助肌: 胸锁乳突肌、斜角肌、斜方肌, 呼吸肌,呼吸肌损伤 吸气肌损伤:气体交换、肺顺应性、窃流现象 呼气肌损伤:咳嗽功能、分泌物清除,总输出量的2%,总输出量的16%,膈肌“窃流现象”,吸气相: 动力:吸气肌收缩 阻力:弹性回缩力(70%),气道阻力(30%) 呼气相: 动力:弹性回缩力 阻力:气道阻力, 正常呼吸的力,位于胸腹腔之间,扁薄阔肌 主要吸气肌:坐位时隔肌负责2/3的呼吸功能,仰卧位时占3/4。 通气功能的主要动力泵源, 膈肌,收缩时,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积增大,以助吸气。 松弛时,膈穹窿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少,以助呼气。,延髓和桥脑,脊髓,膈肌, 膈肌的神经调控,24,C3-C5,肺活量 吸气容量 呼气残存量, 膈肌损伤的表现,吸气肌的功能评估,第四部分,肺功能: FVC、 FEV1.0 、FEV1.0/FVC、MVV 膈肌形态学:膈肌厚度、胸廓活动度 吸气肌功能:肌力、流速、容量、功率等,肺容量:反映肺在各种状态下的容积。包括潮气量、肺活量、残气量等。 通气功能:反映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包括静息通气量、最大通气量、用力呼气量等。 换气功能:反映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能力。包括弥散值等。, 肺功能,常用指标 VC: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出的最大气体容量。正常参考值: 4.13L FEV1.0:最大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1秒所呼出的最大气量。正常参考值:3.65L FEV1.0/FVC:又称一秒率。正常值:75% MVV:单位时间内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达到的通气量。正常参考值:150L/min,通气障碍的肺功能变化,胸廓活动度 膈肌厚度, 膈肌形态学,吸气肌肌力 吸气肌流速 吸气肌容量 吸气肌功率 吸气肌能耗, 吸气肌功能检查,吸气肌肌力(MIP) 反映吸气肌肌力及胸肺顺应性,吸气峰值流速(PIF) 反映吸气能力及克服阻力的能力,如下降提示VAO(尤其是胸外型),吸气肌功率(IP) 反映吸气肌的性能。,吸气肌耗能(IE) 吸气肌收缩时能量消耗,与耗氧量相关。,吸气肌肌力 (最常用的指标为MIP) 吸气肌耐力 (MVV是评估的常用指标) 肺功能评价指标 (VC、FVC、MVV、FEV1.0等) 膈肌活动度及膈肌厚度检测 (彩超) 生存质量 (SF-36生存质量量表) 呼吸困难和呼吸系统并发症, 疗效评价指标,康复治疗,第五部分,传统呼吸训练 床边徒手呼吸功能训练 经肌肉或神经起博技术 功能性电刺激 吸气肌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传统呼吸训练 方法: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咳嗽训练 目的:增加潮气量;提高肺泡通气比;改善通气/血流比,床边徒手呼吸功能训练 方法:腹直肌训练、胸廓活动度训练、肩胛带肌训练 目的:增加肺活量;提高呼吸效率,经肌肉或神经起博技术 方法:经膈神经起博、经肋间神经起博、经膈肌起博 目的:增加潮气量;提高肺泡通气比;改善通气/血流比,功能性电刺激 方法:腹肌、胸大肌锁骨部 目的:肺功能增加(VC、MEP、PEF、FEV1、MIP)、增加咳嗽能力,吸气肌训练 方法:膈肌肌力训练 目的:增加膈肌肌力和耐力;增加膈肌的厚度 ;增加胸廓活动度;减低肢体血管的缩血管效应 ;潮气量增加;降低呼吸频率,目前公认的吸气肌训练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非线性阻力吸气肌训练器 阈值压力负荷训练器 限速阈压力负荷吸气肌训练仪 靶流量阻力装置, 吸气肌训练的装置,1.非线性阻力吸气肌训练器,通过调节吸气孔径来改变吸气阻力; 负荷大小随孔径大小变化呈指数曲线变化,负荷难以调节; 孔径确定时负荷亦随流量而相应变化; 难以使负荷调整到稳定,从而影响锻炼的效果。,压力负荷随弹簧压缩成线性变化; 负荷易于调整; 保证了压力负荷的稳定性,使锻炼更有效,2. 阈值压力负荷训练器,在阈值压力负荷的基础上,限定另一个变量-流速。 流速限制+压力控制 稳定吸气的压力负荷+吸气流量限定 形成稳定的呼吸方式,3. 限速阈压力负荷吸气肌训练仪,控制吸气流速保证吸气过程中稳定的压力负荷; 提供视觉反馈,提高参与性; 但是,难以确保参与者在锻炼中是否达目标强度。,4. 靶流量阻力装置,IMT参数设定,2次/天,30次/组,5次/周,共4-8周,频率及周期,强度,60%MIP、20%MIP,运动训练改善CSCI患者呼吸肌力和耐力(2级) 运动训练改善CSCI患者呼吸功能(4级) IMT降低CSCI患者呼吸困难(4级) IMT改善CSCI患者肺功能(4级) IMT+Upper-limb training提高肺功能(3级), CSCI肺康复的循证医学,肺部物理治疗 自发或主动咳嗽 吸痰术 辅助咳嗽 机械排痰 纤支镜下吸痰术 T9-L1硬膜外电刺激术, 排痰训练,方法:超短波治疗、超声波治疗等 作用:消炎、消肿,1 .肺部物理治疗,作用:提高腹内压、增强呼吸容量 适应症:少量且不粘性分泌物,2 .自发或主动咳嗽,方法:负压电动吸痰 适应症:咽喉部分泌物、右肺主支气管分泌物 缺点:鼻咽部及气管粘膜损伤、左肺气管分泌物,3 .吸痰术,方法:助力咳嗽训练 适应症:腹肌无力 缺点:粘性及细支气管分泌物,4 .辅助咳嗽,方法:利用机械设备辅助排痰 适应症:腹肌无力 缺点:合并肋骨骨折或脊柱稳定性欠佳,5 .机械排痰,方法:纤支镜下可视化 适应症:粘性痰栓、细支气管分泌物 缺点:患得不适感,价格,6 .纤支镜下吸痰术,方法:手术植入电极 适应症:腹肌无力 缺点:有创及植入电极的可能并发症。,7. T9-L1硬膜外电刺激术,病例分享,第六部分,病例情况: 患者,男,42岁,外伤致四肢功能障碍3月。 入院查体:神清,颈部活动前屈疼痛, C4平面及以上感觉正常, C4平面以下感觉功能减弱,左侧肢体关键肌肌力均为4+级,右肱二头肌2+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铅酸蓄电池项目建议书
- 划清责任合同样本
- 2025年钟表与计时仪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关于法人合同样本
- 出售转让合同样本
- 制砖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仓储合同标准文本以填
- 船用水文气象观测传感器、设备与系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矿物洗选设备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内燃机等原动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的进展》课件
- 风湿免疫病患者结核病诊治及预防实践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大建安-大连市建筑工程安全档案编制指南
- 上海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小学时事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南韶旅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 供养直系亲属有关文件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0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