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内蒙古包头市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内蒙古包头市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内蒙古包头市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包头市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官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A. 在理论上求同存异B. 最终达到殊途同归C. 均为稳定统治服务D.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答案】D【解析】材料“相灭亦相生”“相反而皆相成”体现的是诸子百家相反相成的一面,非“求同存异”,故A项错误。材料“相灭亦相生”“相反而皆相成”体现的是诸子百家相互融合、借鉴的一面,故B项正确。“稳定统治服务”指诸子百家的目的,而材料论述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殊途同归”指诸子百家最终达到的效果一致,材料不能体现该观点,故D项错误;2.学者一般认为,道是中国文化之根基,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的本质所在;儒是让中国人掌握中国文化的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佛是从外国请来的一个新鲜产物,中国文化的调味品;三者都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正确的是A. 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讲的是入世.这一思想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旨B. 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它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汉唐文化并成为主流C. 佛家,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自传入中国后,改造了儒家文化并为中国人广泛接受D. 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武帝之后取得正统地位。A这一思想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旨,时间错误。儒家思想影响了汉唐文化并成为主流。排除B。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佛教、道教的到挑战,C错在“改造了儒家文化并为中国人广泛接受”。 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形成了理学,对中国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选择D。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一3.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 规范和稳定社会秩序D.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答案】C【解析】【详解】宋明理学提出的一个重要社会背景是五代以来传统社会道德败坏,理学家为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而提出,故C项正确。理学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是因为其符合统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不能成为宋明理学所倡导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故A项错误。“经世致用”的思想由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与题干不符合,故B项错误。宋明理学的理论固然能够提高个人修养,但这并不是宋明理学所倡导的根本出发点,故D项错误。4.自程朱理学以来,儒家形成了以个人人性修养为主的思想路线。明末东林党精神领袖顾宪成说:“官辇毂(在朝廷做官),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东林党人强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据此可以推知,东林党人的志向A. 继承发展程朱理学注重个人人性修养的文化传统B. 开辟了明末淸初社会批判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之路C. 反映了明末官场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和士人隐居D. 取决于精神领袖顾宪成等人的日常讲座和熏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知,明朝东林党人批判当时政治腐败,同时劝勉读书人要以救国为己任,故可知东林党人的志向开辟了明末淸初社会批判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之路,项正确。题干强调东林党人对明末淸初社会批判和倡导经世致用,与注重个人人性修养无关,排除。项是对题干的片面反映,排除。东林党人的志向的转变与顾宪成等人的思想有关,但“取决于”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5. “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这主要表明的是A. 儒家主张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B. 儒家认为人与社会、自然不可分离C. 中国古代不重视人自身和科学研究D. 中国古代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从材料中看,儒家思想不重视科技的推广并对其产生抑制的作用,故D项表述符合题意和史实。A,C两项表述错误,B项表述虽正确,但与题意联系不紧密,故选D项。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点评:本题侧重考查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这一角度的考查在以往的高考中也较少出现,随着进来“国学热”的出现,人们开始更多地深入思考儒学影响的全面性。6.智者运动被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下列有关智者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所谓的“智者”是指古希腊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B. 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有可能导致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C. 他们主张追求功利,反对空谈真理D. 他们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意识,但不否认绝对权威的存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智者是指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但是,正是因为他们 注重实利,又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所以他们的言辞和结论往往大胆而惊世骇俗。他们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尖锐地批判传统,敢于创新。据此本题中D 项说法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思想主张7.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们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A. 理念是万物的本原B.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C. 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D. 人是万物的尺度【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苹果的故事,说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C正确。A项是柏拉图的哲学观点,排除。B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排除B;D项是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排除。8.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但丁本意在于A. 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B. 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C. 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D. 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答案】D【解析】“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看出当时教权驾凌于世俗政权之上,“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表明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故D正确,A错误;B、C不是材料的本质意图,排除。 9.16世纪,一些教师和教育思想家发表“新教育”的论著。主张教育所要培养的主要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是政治、文艺、商业等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他们力主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这反映出A. 教育摆脱了天主教束缚B. 人文主义影响教育理念C. 启蒙思想推动教育改革D. 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时间“16世纪”可知题干中体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新教育”以“人”为中心,“主要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力主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重视现世生活,体现了反天主教会神学的人文主义精神。因此这反映出人文主义影响教育理念,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摆脱”一词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启蒙运动出现在17、18世纪,此时期启蒙运动尚未开展;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教育,并未体现宗教改革的思想。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10.16世纪初,英王亨利八世刚刚即位时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曾得到基督教世界的君主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金玫瑰”。但时隔不久,他就走上了公开对抗教廷和教皇的道路,英国国教替代了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此举的深远影响是A. 英国国教成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B. 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得到巩固C. 英国民族意识增强及民族国家发展D. 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答案】C【解析】成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的是清教, 排除 A;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得到巩固是直接影响,排除 B;英王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有利于英国民族意识增强及民族国家发展,故C正确;文艺复兴是盛行于 14 世纪到 16 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早于题 干时间,排除 D。【名师点睛】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断绝与罗马教廷的关系,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11. “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材料中“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A. 圣经至上,强调个人自由B. 强调人性,人民主权C. 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D. 反抗权威,王权至上【答案】C【解析】【详解】宗教改革反对教权,启蒙运动反对教权、王权,二者都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故C项正确;圣经体现的仅是宗教改革运动时期新教的思想,无法体现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人民主权”体现的只是启蒙运动思想家的思想,无法体现宗教改革,故B项错误; “反抗权威,王权至上”是宗教改革的内容,没有体现启蒙运动,故D项错误。12.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十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A. 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B.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C. 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D. 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答案】C【解析】据材料“像牛顿先生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是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体现了对理性的推崇,而不是依赖外在权威,故C项正确;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属于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权力的制衡防止暴政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伏尔泰主张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故D项错误。故选C。1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及简政放权时这样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此这样解读:权力是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约束下进行,不可有丝毫的任性。下面启蒙思想家主张与之最为相似的是A. 天赋人权B. 自由平等C. 三权分立D. 社会契约【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权力属于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约束下运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人民与统治者达成契约,赋予其权力,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天赋人权的思想,A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自由平等思想,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三权分立思想,C选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权力属于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启蒙思想的内容出发,对选项逐一理解分析,注意区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概念,即可排除干扰选项。14.19世纪40年代,魏源、徐继畬相继在其著述中论及美国政治,其中有“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从下始,可不谓周乎”等语。这表明他们A. 最早提出效仿美国政治体制B.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 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D. 对西方强盛原因有全面的认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A选项过于绝对,魏源等人只是提出了美国政治的特点,并没有说要效仿美国政体。B选项正确,体现在“不设王侯之号”。C选项说法错误,魏源的思想影响的是洋务运动。D选项说法错误,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只看到了他们政体的优势,没有看到弊端。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运动魏源等人的思想【名师点睛】徐继畲:晚清名臣、学者,纽约时报称其为东方伽利略。字松龛,又字健男,别号牧田,书斋名退密斋,山西代州五台县人。道光六年进士,历任广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总理衙门大臣、首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徐继畲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著有瀛寰志略、古诗源评注、退密斋时文,退密斋时文补编等。15.1877年严复赴英国海军学校留学,归国后任职福州船政学堂。1898年出版了赫胥黎的天演论译著。此后,“天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很快充斥报纸刊物,成为社会最活跃的字眼。这反映了A. 洋务运动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的B. 天演论是戊戌变法理论依据C. 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加剧D. 严复是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代表【答案】C【解析】【详解】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严复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利用进化论思想宣传维新变法,C正确;材料中严复属于维新派,不是洋务派,A描误;戊戌变法理论依据是西方政治学说,B错误;严复是维新派主要代表,D错误。16.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宣称:“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材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A. 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改造B. 有全盘西化错误倾向C. 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D. 对传统文化有科学认识【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可知新文化运动以民族利益为重、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故C项正确;由“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存在全盘否定倾向,对传统文化没有科学认识,A、D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7.1941年蒋介石在其著作中指出“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其意图是A. 批判新文化运动的弊端B.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稳定统治C. 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 反对民主科学,厉行文化专制【答案】B【解析】1941年,属于抗战相持阶段,蒋介石论述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是从抗战角度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巩固统治,B正确;A中批判不符合材料主旨;C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符合材料主旨;蒋介石不是抵制民主科学,D错误。18.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他们传播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探求学理,不是在玩弄新的词藻,而是为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他们特别重视传播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学说,并把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看作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其他原理的一条“金线”。上述材料主要是想表明A. 阶级斗争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核心的内容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 中国的知识分子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要作为改造社会的指导思想【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而是为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他们特别重视传播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学说”,说明当时的知识分子主要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改造的指导思想。故答案为D项。A项没有考虑到当时的中国现实,排除;B项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科学理论,排除;从“他们传播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探求学理”来看,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19.19世纪中后期以来,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 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B. 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C. 几种思潮先后相继独自存在D. 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随之消亡【答案】A【解析】【详解】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兴民权,在这一时期,维新思想成为主流;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其革命思想的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民心,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主流;1915年,掀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在这一时期,民主科学思潮成为主流;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由上述几种思潮时间可以看出,C说法有误,排除;几种思潮并未同时并存,故B错误。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符合史实,故选A。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民主、共和、科学等并未淡出时代舞台,故D项错误。20.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之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之战争。因为自古以来,有大志之人多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A. 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B.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C. 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D. 表达了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推翻满清”就是夺取政权的问题,“并且要建设共和”是建设政权的问题,结合起来来看就是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无法体现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要求,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无法体现人民的愿望,排除CD。点睛:尊重材料是解答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紧扣关键信息结合所学民权主义的内容分析解答即可。21.“检阅湖北报刊,在揭露社会、批判清政府的落后、反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而对三民主义的传播,除民族主义的反清革命宣传得较为充分外,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B. 清政府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C. 三民主义缺乏群众基础D. 革命党在湖北宣传动员不到位【答案】A【解析】“民族主义的反清革命宣传得较为充分外,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这种现象出现可以考虑是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根源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故选A;清政府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只能解释反清宣传较为充分,而不能解释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故排除B;CD不是根源,故排除。点睛:这一题考查对题干要求“根源”的准确判断,还有就是运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解决关于“根源”的思考方式,就是某种政治主张没有得到充分宣传,根源应该考虑相应政治势力多对应的经济发展是否充分。22.1940年,毛泽东曾指出:“我们所建立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对于这种政权性质的明确了解和认真执行,将大有助于全国民主化的推动。”毛泽东所说的“政权”A. 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B. 成为边区苏维埃革命的中枢C. 扩大了民族抗争的群众基础D. 开创了中共民主建设的先河【答案】C【解析】材料“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说明抗战时期民主政权的建立,主要是有利于抗战群众基础的建立,故C正确;A是1937年;B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中先河不符合事实。点睛:本题要注意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时间1940年是解答题目的关键,国共十年对峙时间是1927-1937。23.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多次提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这一思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的中国A. 已经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B. 正处于改革开放新的探索时期C.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 开始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答案】B【解析】根据“1992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可知,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新的探索新时期,B正确;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排除A;1992年10月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排除D。24.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答案】D【解析】【详解】题目限定“改革开放以来”。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在2003年,故D正确;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A错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故B项错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C项错误。25.有学者描述说: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为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很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此描述旨在强调A. 近代科技对文艺复兴的促进作用B. 牛顿定理对其它自然学科的影响C. 牛顿科学精神所具有的哲学意义D. 经典力学相对论奠定理论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法国尤为突出”,材料中的时间是18世纪,可知是指法国启蒙运动,宣言理性主义,“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说明启蒙思想家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即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精神所具有的哲学意义,因此C选项正确;文艺复兴的时间是在1417世纪,与题干无关,不选A选项;根据材料“18世纪后半世纪”“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法国尤为突出”等信息得知,材料指的是启蒙运动,无法得出牛顿定理对其它自然学科的影响,不选B选项;相对论是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存在的不足,但材料没有涉及相对论的问题,不选D选项。26.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新史学,提出“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该观点引起其它新学派呼应,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一治一乱”的循环史观和“好古非今”的退化史观。这反映出A. 新史学成为近代民主思想的急先锋B. 进化论的传入促进思维方式的改变C. 史观的改变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开展D. 传统史观不符合反封建专制的需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学者受到进化论的影响,思想方式改变,从制度到文化上积极革新,寻求救亡图存的新道路,B项正确。新史学只是近代民主思想中的一种,且材料没有体现“急先锋”,排除A项。维新变法发生在19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进化论的传入促进思维方式的改变,而没有体现传统史观不符合反封建专制的需要,排除D项。27.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A. 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C. 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 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中提到世界经济危机引发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说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故选D。摆脱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是解决生产和消费的基本矛盾,故A项错误。 经济危机的爆发往往是科技革命发展的契机,并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故B项错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是生产力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故C项错误。28.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当时人们A. 对自然风光的热爱B. 对政治现状的不满C.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D.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18-19世纪”“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可知这一时期处于工业革命时期,体现了文学艺术领域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追求,实质上反映的是对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的一种反思和担忧,故D项正确。18、19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不断提高,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但是煤、石油的过度开采,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思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并非实质原因,故A项错误;对政治现状不满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理想社会应该是指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29. “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袜子,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这种语言风格的小说最有可能属于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D【解析】文段的语言风格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很接近,手法怪诞、因果关系不明、故事背景模糊且语言风格悖离传统,故选D。30.爱因斯坦在写给5000年后的子孙们的信中说:“我们这个时代商品的生产和分配都是无组织的。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怕失业而遭受悲惨和贫困。而且在不同国家里的人民还不时互相残杀。由于这些原因,所有的人一想到将来,都不得不提心吊胆和极端痛苦。”和他的心态相近的画家是A. 毕加索B. 马尔克斯C. 罗曼罗兰D. 贝克特【答案】A【解析】【详解】爱因斯坦表达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可知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伴随着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出现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美术。现代主义美术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这种心理与材料中爱因斯坦的心态十分契合,而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故A正确;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排除B;罗曼罗兰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排除C;贝克特致力于揭示人类生存的困惑、焦虑、孤独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丧失自主意识后的悲哀,排除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及中国明朝中叶之前,中西方文化接照各自自的道路发展,漫长的文化沉积历程促使中西方社会在16世纪前后相继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在西方,资产阶级为了争取其阶级利益,反对封建统治特别是黑暗的神权压迫,起了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在中中国,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但是面对封建制度的腐败、封建专制的高压下的动荡时局,一批身处地主阶级中下层革新派的知识分子试图对影响社会发展的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进行批判,由此产生了明清之际被称为异端思想的启蒙思想。摘编自谭文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之比较材料二:在经历了器物文明层面和制度文明层面的学习之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们意识到还必须要全面地、彻底地在思想文化层面上向西方学习,新文化运动就是顺应这种历史湖流而生的,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们试图用文艺复兴和法回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人文主义”和“理理性主义”的思想来改造中国人,而这其中的核心思想被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凝练为民主与科学.民主与与科学在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中至少担任着两个最重要的角色,一个是瓦解封建日思想的破坏者,另一个是在中国建立新思想的启蒙者。黄大鹏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与文学对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启蒙及反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认为16世纪前后中西方思想文化在本质上有何不同,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答案】(1)本质不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东方:仍然属于地主阶级思想,并不具备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性质。根源: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影响: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社会变革和新文化的建设;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对西方文化的过度尊崇,也造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资产阶级为了争取其阶级利益,反对封建统治特别是黑暗的神权压迫,起了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地主阶级中下层革新派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明清之际被称为异端思想的启蒙思想”,可见西方属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东方仍然属于地主阶级的思想,并不具备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性质。第二小问,由材料“西方社会在16世纪前后相继发生了重大的转折”“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封建专制的高压下的动荡时局”,结合所学,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而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由材料“中国建立新思想的启蒙者”“新文化运动就是顺应这种历史湖流而生的”,可见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社会变革和新文化的建设;由材料“中国建立新思想的启蒙者”可见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是对西方文化的过度尊崇,也造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个流动的发展过程。孔子以及后来战国时代儒家,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人的价值,人的完善的品德,以及人性的冶炼。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唐代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同时一些思想家或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理学一方面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统治,另一方面,理学家发展了早期儒学中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兼综百家和重视文化遗产研究的传统。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材料二:在近代早期,儒学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早期改良派常把某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置放在儒学名义之下,于是儒学就披上资产阶级文化色彩。后来,著名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更自觉地利用他所掌握的西学知识对儒学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造,使之不再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这种儒学不妨称为近代新儒学。摘编自张朝松儒学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儒学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其演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儒学在近代变迁中的作用。【答案】(1)历程:先秦儒学完善了对人的探讨;汉代董仲舒吸收了阴阳五行等学说,形成了天人感应理论;唐代儒学吸收了佛学的思辨哲学;宋代儒学在三教合流基础上形成了理学。原因:统治者的推崇与重视;儒学对其他文化的吸收;一些思想家的努力。(2)作用:动摇了封建保守思想的地位,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为西学披上了一层传统文化的外衣,有利于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为近代政治变革作了思想准备。【解析】【详解】(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古代儒学的演变历程要分成先秦儒学,汉代仲舒的儒学,唐代的儒学以及宋明理学这几个阶段分别论述。推动其演变的原因要从统治者重视儒学,把儒学作为正统地位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