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植入术中必须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吗?.ppt_第1页
ICD植入术中必须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吗?.ppt_第2页
ICD植入术中必须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吗?.ppt_第3页
ICD植入术中必须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吗?.ppt_第4页
ICD植入术中必须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D植入术中必须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吴立群,ICD植入术中必须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吗?,DFT的定义和测试方法 放弃DFT测试的理由 坚持DFT测试的理由 小结,ICD植入术中必须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吗?,DFT的定义和测试方法 放弃DFT测试的理由 坚持DFT测试的理由 小结,DFT的定义:,用于预测终止临床VT、VF的最小除颤能量 自80年代ICD临床应用以来,植入时的DFT测试被认为是强制性的,室颤的诱发方法:,T-shock 50 Hz Burst 猝发性心室刺激(圣尤达的DC直流电诱颤) 程序性心室S1S2刺激,ICD植入术中的DFT测试方法:,Swerdlow CD, et al. PACE 2007;30:675-700,测试DFT的方法:,常用10J安全范围法 很少用逐步降低能量测试及改良简化方法 用shock on T方法不能诱发室颤的最小能量估计DFT,也称易损上限(ULV),不同测试标准的预测作用:,Swerdlow CD, et al. PACE 2007;30:675-700,ICD技术的进展:,早期的ICD(1983年): 植入部位:腹部 心外膜 “冷壳”(inactive can) 单相波 需测试DFT,现代ICD: 左前胸 心内膜 “热壳”(active can) 双向波 双线圈导线 DFT明显DFT?,ICD植入术中必须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吗?,DFT的定义和测试方法 放弃DFT测试的理由 坚持DFT测试的理由 小结,ICD植入术中避免DFT测试的10大理由:,1.对一级预防,大多数ICD可能永远不治疗自发性VF MADIT II和SCD-HeFT研究中,在2-4年随访中,因快速VA接受合适ICD治疗者30% PainFree研究中,仅10%的VA落入VF区(如心室率250次分); ATP有效70%-90%,无效3%-8%,恶化1%-6% 2.诱发的VF不是自发性VF的理想模型 临床自发性VF的发作大多是心肌缺血所致,Viskin S and Rosso R: Heart Rhythm 2008;5(3):391-393,ICD植入术中避免DFT测试的10大理由:,3.诱发方式不同,VF的周长及向量指数等重要特征也不同,除颤的成功和DFT也会不同 4.诱发的VF不同于自发性VF 自发性VF频率快且较不规则 动物实验:停搏或缺血的自发性VF的复苏成功率低于电诱发的VF 5.较高的DFT通过率使实际测试DFT所获得信息极为有限 SCD-HeFT研究中,800例患者连续DFT测试, 通过率为84%; 其他研究95%,Viskin S and Rosso R: Heart Rhythm 2008;5(3):391-393,ICD植入术中避免DFT测试的10大理由:,6.植入时的低DFT不能确保终止随后的自发性VF 设置高于DFT10-15J的安全边界,约7%-17%的除颤不能终止自发性VF 动物实验: 自发性缺血VF的DFT远电诱发者 7.ICD极低的猝死率未必归功于DFT的测定 自发性VT远较VF常见, ATP迅速有效的终止VT而与DFT无关,Viskin S and Rosso R: Heart Rhythm 2008;5(3):391-393,植入时的低DFT不能确保终止随后的自发性VF,Swerdlow CD, et al. PACE 2007;30:675-700,ICD植入术中避免DFT测试的10大理由:,8.DFT测试不影响长期的存活率,Viskin S and Rosso R: Heart Rhythm 2008;5(3):391-393,评估DFT对存活率的作用 是否DFT测试对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两条曲线基本重叠),59.72%,59.36%,(5年生存率),ICD组:811位患者 NYHA II-III,EF 35%,无VT和心脏骤停史(一级预防) 平均随访45.5m DFT 20J 成功 10J 失败 30J 程控的第一次电击能量为高于DFT10J(如果DFT20J);否则,设置为30J,存活率两组无差别 首次除颤失败的患者30J除颤均成功 DFT不能预测患者的存活率或死亡率 无论DFT高低,首次除颤的成率是高的(83%),N=547,N=170,P=0.41,ICD植入术中避免DFT测试的10大理由:,9.DFT测试存在危险 心肌损伤(肌钙蛋白) 短暂左室收缩功能 心脏停搏 脑卒中(房颤患者) 死亡(罕见),Viskin S and Rosso R: Heart Rhythm 2008;5(3):391-393,ICD植入术中避免DFT测试的10大理由:,10.“好心办坏事” 如除颤失败,则将给予更多的干预,从而增加了并发症的危险,Viskin S and Rosso R: Heart Rhythm 2008;5(3):391-393,ICD植入术中必须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吗?,DFT的定义和测试方法 放弃DFT测试的理由 坚持DFT测试的理由 小结,坚持DFT测试的理由:,所有支持使用ICD增加存活率的临床试验均包含DFT测试 某些患者伴高DFT(Class III CHF、术中持续性窦速、血压偏低、低LVEF和胺碘酮等)可经调整获得理想的DFT:调整导线、使用高输出ICD、逆转极性和增加皮下电极或线圈,坚持DFT测试的理由:,设置较低的除颤能量可以减少晕厥、改善除颤后血流动力学、延长电池寿命 胺碘酮可使DFT,对服用者应测试DFT 评估脉冲发生器与导线连接的完整性、感知/检测/再确认、设置理想或足够的除颤能量,意大利229个中心, 05-1-1至05-12-31 7857例患者植入ICD(38%为CDT-D),7857,5501例 70%,2356例 30%,DFT测试,未行DFT测试,2161例 27.5%,195例 2.5%,无DFT,延迟DFT,22例DFT相关的主要并发症(0.4%) 死亡: 4例(0.07%) 需延长复苏的心脏停搏:8例(0.15%) 心源性休克:6例(0.11%) 卒中:3例(0.05%) 肺栓塞:1例(0.02%),多变量分析植入时不测试DFT的独立因素: CRT(P0.001) 一级预防(P=0.001) 年龄70岁(P=0.06) LVEF30%(P=0.007),坚持DFT测试的理由:,厂商 行业学会 法律效应,Swerdlow CD et al. PACE 2007;30:675-700,ICD植入术中必须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吗?,DFT的定义和测试方法 放弃DFT测试的理由 坚持DFT测试的理由 小结,加拿大13个中心的注册研究,2006-1至2007-10 361例中230例行DFT测试(64%),1/3未行DFT测试 更换ICD者多行DFT测试(71%对32%,P=0.0001) 未测DFT的理由:无必要或相对禁忌症,随机临床试验:,只有随机临床试验才能评估DFT测试的风险/效益比率 由于低的并发症发生率需大的样本量,RCT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