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保护观念和态度取向调查.doc_第1页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保护观念和态度取向调查.doc_第2页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保护观念和态度取向调查.doc_第3页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保护观念和态度取向调查.doc_第4页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保护观念和态度取向调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保护观念和态度取向调查林业调查规划2007.Oct.32(5J:4145ForestInventoryandPlanningCN531172/SISSN16713168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保护观念和态度取向调查杨佳,赵清,杨兴中,田联会,何晓军(1.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2.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眉县722305)摘要:通过对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群众进行随机问卷调查以及半结构访谈,对收集到的资料经过Logistic二项回归方法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周边群众性剐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其观念和态度取向的最重要方面,其总体趋势是积极态度占主导地位,也发现了许多冲突和矛盾问题.对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和谐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关键词: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利益冲突;社区经济中图分类号:$75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3168(2007)05004105ASurveyonLocalPeopleSPerceptionsandAttitudeOrientationaroundTaibaishanNatureReserveYANGJia,ZHAOQing,YANGXing-zhong,TIANLianhui,HEXiao-jun(1.CollegeofLifeSciences,NorthwestUniversity,xian710069Shanxi;2.BureauofTaibaishanNationalNatureReserve,Meixian722305Shanxi,China)Abstract:ThedatawerecollectedthrougharandomquestionnairesurveyandsemistructuredinterviewsOillocalpeoplearoundTaibaishanNatureReserveinShanxi.Theresultsoffirsthandinformationbybinary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revealedthatlocalpeopleSgenderandeducationwerethemostimportantaspectswhichaffectedtheirperceptionsandattitudeorientation.Theoveralltrendwasthatpositiveattitudewasdominant,butmanyconflictswerefoundinthesurveyaswel1.Thenbasedontheresultsandactualsituation,thepaperputsforwardrelevant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forharmoniousdevelopmentofboththereserveandadjacentcommunities.Keywords:TaibaishanNatureReserve;adjacentcommunities;benefitconflict;communityeconomy在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协调发展周边社区居民的经济和改善生活状况.社区居民的观念诸如对保护区建设的认知程度,管理的参与程度等,都与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成果密切相关.因此,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存在着非常紧密的互动关系.又由于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数分布在经济贫困而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的地区,群众对保护区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产生冲突,居民长期形成的对资源的依赖性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因此了解社基金项目: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通讯作者:区居民与保护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他们收益和损失程度,保护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1研究地概况陕西省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65年9月经原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的以保护暖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大熊猫和自然历史遗迹为主的综合性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秦岭山脉中段,总面积为56325hm.主峰拔仙台海拔为3767.2m.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9107.58和北纬33.4934.财政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一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示范项目,财建(2005)698号文件批准.20070628修回日期:20070815杨佳(1981一),女,湖南常德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生态保护.Email:yangjial212163,com杨兴中?42?林业调查规划第32卷10,东西长45km,南北宽34.5kin.保护区地处陕西省宝鸡市的眉县,太白县和西安市的周至县3县交界处,周边涉及3县7个乡(镇)的部分行政区域.保护区周边有1个林业局,3个国营农场,3个森林公园,2个自然保护区和30个行政村,2004年共有人口990292人,其中农业人口893132人,占总人口的90.19%.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以及退耕还林的补偿收入(任毅等,2006).2数据收集采用PRA的半结构访谈方式.半结构访谈是指有一定的采访主题和提前拟订的采访提纲,但在采访过程中又不局限于单一,狭窄的主题,而是围绕主题向受访者进行开放式提问,由受访者介绍对事件的看法,愿望和态度.基于以上原则,本次调查采用聚点整群抽样(按自然村落发放问卷)与随机抽样(在田问或道路上拦截访问)相结合的方式.调查范围为保护区周边对保护区资源依赖性较强的区域之一,即周至县厚畛子镇的花耳坪村,姜家坪村和厚畛子村.共随机访问了农户70家,发放问卷70份,回收70份,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的设计共分3大方面:农户的基本资料;对保护区相关保护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于建立保护区的态度.问卷问题采取是或否的形式,对有必要进一步解释的题目进行自由式的回答(表1).3数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是用来评估各种人口统计学和社会经济学中诸多因素相关重要性的统计学方法(JiangYingXll等,2006).当因变量只有是与否或者赞成或不赞成即1与0二分数值时,采用二分的Logistic回归分析(阮桂海等,2005).方程可以写为对数形式log坐)-:+一+:+Prob(noneevent)o+Blffl+22+应用于估计Logistic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分为4个方面: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本分析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运算.对于每一个输入的变量都进行回归系数(B),回归系数标准误(S.E.),检验回归系数统计量(Wald),P值(Sig.),OR值(Exp(B)等的数据统计,并得出最终的Logistic模型.表1村民调查问卷个人信息:性别:男,女文化程度:职业:年龄:知识方面:1.是否有人宣传过自然保护知识?(1)是(2)否2.有个人或团体在当地宣传自然环境保护知识您会参加吗?(1)会(2)不会3.您认为您现在的经营活动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没有影响?如有.建认为怎样解决?4.你知道保护区主要功能吗?能主要描述一下吗?(1)是(2)否5.你知道保护区的面积吗?(1)是(2)否6.你知道你的村子所处的地理位置吗?(1)是(2)否态度方面:7.您对您现有的生活状况是否满意?(1)是(2)否8.你认为建立保护区对你的生活有改善吗?如果是,具体有哪些方面改善了?(1)是(2)否9.你的村子坐落在保护区周边,你觉得满意吗?如是,哪瞎方面满意?如不是,哪些方面不满意?(1)是(2)否10.你满意保护区的政策法规吗?哪些是你最满意的和最失望的?(1)是(2)否11.你认为保护区的建立培体带来利益了吗?带来什么利益?(1)是(2)否12.你认为保护区的建立培你带来损失了吗?带来什么损失?(1)是(2)否模型参数估计后,进行了常用的检验统计量,即:(1)系数检验:对于样本的系数检验,使用基于卡方分布的Wald统计量.当自由度为1时,Wald值为变量系数与其标准误比值的平方.(2)SIG为大于F的概率.F检验的概率作为变量引入模型或从模型剔除的判据.当1个变量的SIG值0.05时,该变量就会被引入到回归方程中.(3)s.E是估计标准误差评价.估计标准误差是根据样本资料计算的,用以反映被解释变量的实际值与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s.E越大,则回归直线精度越低;S.E越小,则回归直线精度越高,代表性越好.(4)求出B值,即可知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根据B值及其他统计量的分析,可以得到研究分析结果.4研究结果分析4.I受访者的人口基本特征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必然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在此次的50份有效问卷中,共有男性19名,占调查总人数的38%,女性31名,占第5期杨佳等: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保护观念和态度取向调查43?62%.在年龄的分布方面,3050岁31人,占总人数的62%,小于30岁的5人,占10%,大于50岁的14人,占28%.在文化程度方面,小学文化程度23人,占总人数的46%,初中6人,占12%,高中1人,占2%,中专,技校和职高2人,占4%,文盲18人,占36%.在从事的职业方面,以务农为主,其次是打工占的比例也较大.由于此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业,因此,也有部分人从事农家乐服务或者经营商店等.4.2村民对保护区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发放的问卷中,关于保护区基本常识和保护区功能方面的有关问题(16题),保护区周边群众均作了是与否的回答.统计结果显示(表2):对是否知道村子的地理位置(92%)和是否接受过自然保护知识的宣传活动(74%)这两个问题的肯定回答比例较高;关于是否会参与到保护活动中来,和保护区功能问题上,是(48%和46%)与否(52%和54%)的回答基本持平;受访者反映最弱的问题是关于保护区具体面积(是14%,否86%),村民的一些活动是否对生态环境以及野生动物造成影响(是22%,否78%).可以看出,保护区周边群众基本上熟知所在地保护区的基本常识和基本功能,了解保护区在维持自然生系统完整性方面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保护区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这是有利的一面.但周边群众对生态环境及野生动物管理方面的认识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具体表现有:一些人认为,动物是在高山上的,不在他们活动的区域.他们不清楚是因为人表2受访者对于保护区的了解知识及影响因素?44?林业调查规划第32卷类活动的影响迫使野生动物的分布海拔在上升;他们认为只要在山上活动时看不到动物,就对动物没有影响;少数人认为动物只要远远看到人就跑了,所以没有影响;部分人认为只有偷猎,伐木有影响,其他无影响;一些人知道有影响,但是出于自身生产生活的考虑,怕有影响的话会对他们的行为控制更加严格,在采访时违心地选择了没有影响.经对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表2):性别在关于保护区的知识了解程度方面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文化程度,职业和年龄几乎没有影响.可以看出,男性在知识方面要远远多于女性,不同的文化程度有不同的知识水平.无论是个体经营者还是打工者,都以男性较多,他们融入到了当地的生态旅游发展中,并以此来获得经济利益.他们可以更多地接触到保护区相关知识的宣传,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他们要了解更多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并且能积极配合生态旅游的号召进行经营活动.4.3居民对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态度取向调查的结果及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3.表3受访者对于保护区管理的态度及影晌因素表3显示,70%的人对生活状况比较满意.主要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劳动力不用像以前那样全部投入到土地上,可以少种地,多赚钱,经济来源更宽泛.调查中存在的最大冲突就是薪柴问题,由于禁止采伐薪柴,对生活影响很大,大部分人认为限制太严格,基本的烧菜做饭问题都难以解决.对于保护区建立带来的利益及损失,受访者回答比较全面,70%的人认为既有利益,又有损失.第5期杨佳等: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保护观念和态度取向调查.45?利益主要反映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很多打工机会,有许多开展农家乐的农户享受了wwF提供的无息贷款;另一方面是通过开展生态旅游,修路,通自来水,使生活,交通更加方便.关于损失方面,最大的损失是因为限制了采挖药材,减少了经济收入.还有野兽伤人,吃了或毁坏庄稼后,政府不给赔偿.开展农家乐的农户态度比较积极,而没有开展农家乐的农户态度较消极,一味地强调其损失问题,而看不到长远利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也表明,文化程度在此方面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职业,性别和年龄所占的比重较小.文化程度不同的村民,所受教育不同,对保护区建设管理的态度也不一样.文化程度高的村民其态度较积极,而且可以从长远的视角看待问题,职业的影响则是次重要的.5开放式访问提到的一些问题与解决对策5.1问题5.1_1保护区深层次的知识宣传教育开展不足大部分村民对保护区的知识了解程度还很浅,看不到长远利益.5.1I2社区经济发展滞后除了给予经济补偿,更要注重对社区经济发展能力提供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持,注重发展替代性经济项目,使更多的群众从保护中得益.农家乐的开展就是比较好的发展例子.5.1.3退耕还林后当地群众基本生计未解决保护区周边群众对粮食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外部依赖性,需要通过市场购买.而且退耕还林的收益不是很明显,许多家庭还没有从中得到收益,以致许多家庭的粮食不够吃.5.1.4伐薪取材屡禁不止许多村民反映,政府政策太严格,他们对资源的利用很少,活动范围很窄,经济收入出现问题.尽管禁止村民在保护区砍伐木材和薪柴,但是村民在保护区获取薪柴的现象屡禁不止,因为村民的经济条件尚不能负担购买煤炭等其它能源.5.2对策针对出现的问题,最佳的方案就是构建周边群众与保护区利益相关的博弈均衡点,即将利益相关各方纳人自然保护管理工作体系中来,提高其自然保护的意识,并通过适当的责权对应机制的建立,一方面将部分相关方由保护工作的威胁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另一方面更大程度地发挥这些利益方对参与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实现集体和国家利益双赢目标.具体的对策:更多注重发展替代性经济项目(蒋明康等,2000);制定与退耕还林工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徐建英等,2006);加强村民对经常利用森林小产品的管理和保护(杜雪飞等,2001);生态化,多元化地发展旅游事业,培养当地社区的经济,心理,社会及政治能力等(DavidWeaver,2001).总之,社区群众对保护区认识程度的高低及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自然保护工作的开展,重视对社区居民的管理,不仅要增加群众对保护区的了解,更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法律法规,使群众真正能从保护区开发管理中受益,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促进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DavidHLThomas,FethiAyachaandGEdardHollis.Useandnon-usevaluesinthecon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