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主意问题及实务技巧_第1页
买卖合同主意问题及实务技巧_第2页
买卖合同主意问题及实务技巧_第3页
买卖合同主意问题及实务技巧_第4页
买卖合同主意问题及实务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订立买卖合同须注意的事项经济合同的签订十分重要,最好熟读合同法的有关条款,然后再行签订。现将签订合同须注意的事项罗列如下:一. 买卖合同的概念.买卖和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二. 买卖合同一般应规定的内容及注意要点:(一). 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应以营业执照名称为准,自然人就以居民身份证上的名字为准);(二). 标的;(应写全称,写具体,不能简写,品种,规格,型号,等级,花色等要写具体)(三). 数量;(必须明确填写,不得含糊)(四). 价款或者报酬;(由双方协商决定)(五). 质量;(产品的质量标准,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执行,没有国家标准的要按企业标准签订,当事人有特殊要求的,由双方协商签订)(六).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应有明确规定(七). 违约责任;(按经济合同法规定)(八). 解决争议的方法。(可写仲裁委员会仲裁或由法院解决)另外还可以规定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三. 买卖合同的漏洞及欺诈1. 主体没有订立合同的资格,没有实际履行能力。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合同欺诈行为就是订立合同的主体没有订立合同的资格,根本没有履行能力。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以法人及其他组织为一方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中间,主要表现形式为:a.订立合同的一方根本没有提供法人资格证明;b.合同一方虽提供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为副本或复印件,其实为伪造的证明;c.合同一方提供了正式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其实际虚报注册资本,无实有资金,并没有实际履行能力;d.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虽提供了正式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因未参加工商局年检已被吊销营业执照。 2. 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买卖合同。在买卖合同的签订中,经常有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合同的情况,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代理人所签订合同的权利义务应由被代理人承受。但代理人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授权期限已届满后所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由行为人承担。 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有可能会给合同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3标的物为法律禁止或限制流通物。在买卖活动中当事人不了解买卖物品在法律上有无限制、禁止买卖的规定,盲目签订合同却因标的物为法律禁止流通物或限制流通物,而导致合同的无效。4. 买卖合同的内容中出现漏洞导致权利得不到保护。买卖合同中经常出现因为对业务不熟悉或者谈判经验不足而在合同内容中出现漏洞,常见漏洞有:a. 质量约定不明确;b. 履行地点不明确;c. 付款期限不明确;d. 违约责任不明确;e. 付款方式不明确;f. 履行方式不明确;g. 计量方法不明确;h. 检验标准不明确。以上漏洞多出现在合同主文内容缺少或者约定不明,使用字眼双方有争议等情况。5. 在买卖合同中的恶意履行。签订了一份内容齐备、详尽完善的合同并不代表没有任何风险,在实际履行中有可能出现恶意履行的情况,一般有:a. 借口产品质量差而拒付货款;b. 产品有质量问题而故意不告知;c. 在发生多交货时不予通知;d. 在对方履行不符合约定时,不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6虚开支票,套取货物。 虚开支票是近年来增长较快的一种欺诈行为。主要形式是开具不实面额的支票即空头支票,这样当收票人将支票交给自己的开户行转账时会被出票人的开户行拒付而使支付额不可兑现。另一种形式是故意制造障碍使开出的支票不能兑现,这种形式更具有隐蔽性。例如,支票上的印鉴与出票人在银行预留的印鉴不同;支票的大小写不同;日期有误;连笔致使支票不能清晰辨认;有涂改等都会导致支票被拒付。虚开支票方利用收票人需用一段时间才能弄清支票真伪,而套取了货物,使对方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对于电汇,一定要恪守款到生效的原则,不能凭传真件作为已到帐的依据,因为近期已发现有搞假电汇骗取货物的案例(办电汇银行一般不马上查验他的存款额度)。四. 买卖合同漏洞及欺诈的防范对于买卖合同中易出现的漏洞及欺诈行为,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1. 订立合同前应尽可能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有关信息。订立合同前应对对方的法律地位、经营范围、资信状况以及近期的经营业绩、商业信誉进行必要的考察,如当事人自己进行了解有困难,可以向对方当事人所在地的工商部门进行查询,并且可以通过对方同行业或相关企业进行了解。2. 对代理人签订合同应对其代理权进行了解。对于对方业务员或经营管理人员代表其单位订立的合同,应注意了解对方的授权情况,包括授权范围、授权期限、所开立介绍信的真实性,对非法定代表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如副总经理、副董事长等,应了解其是否具有代表权。3. 注意提高具体业务人员及领导人的素质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许多漏洞的出现是由于经办人员对业务不熟悉,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所致,因此应注意提高业务人员及领导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素质,熟悉本行业的业务情况切实反印和保护自己的利益。掌握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法律是否对该交易行为有禁止或限制性规定。对专业性较强的合同可以让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提供帮助。4. 合同订立应采取书面形式并使用比较标准的合同范本。我国合同法虽然允许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因为非书面形式在发生纠纷时不好确定责任,也为免被人利用进行欺诈,订立合同应尽量采用书面形式。同时订立合同时应尽量参照合同范本,并结合具体情况订立。内容应尽量详尽、明确。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布有标准的合同范本可以进行参照。若有条件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合同进行鉴证。一方面可以对内容进行把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合同的严肃性和可信度。5. 对恶意履行的防范。对合同进行恶意履行的情况非常复杂,但在订立合同时如能进行积极的事前防范将极大的减少合同风险。如,对对方当事人的资信有所怀疑,应尽可能要求对方提供担保。另外在合同履行中出现问题,应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并保留相关证据。积极行使诉权通过人民法院保护自己的权利,以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蒙受损失。6. 对用支票进行支付应按规定程序检查以免被套走标的物。防止虚开支票的欺诈有两个方法较有效,一种是款到交货,根据支票转账所需时间,要求买方款到卖方账面后才交货,但这种方法一般很难使买方接受除非货物较为紧俏。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到出票人开户银行去持票入账,马上就能知道支票能否兑现,如能兑现可以即行转账,如被拒付可以立即停止发货,从而避免损失。另外,应写清合同的签约地点,交货地点(十分重要);出了纠纷由那里的仲裁委员们仲裁,或由那里的法院受理,这些可由双方协商填写 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往来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签订合同。在您和合作伙伴签订合同时,建议您注意如下的几个小细节:第一,对方的基本信息很重要。签订合同的目的是防止将来产生纠纷有依据可遵守,或者协商或者诉讼或者仲裁都要按照合同的约定说话。如果起诉或仲裁的话,被告或者被诉人的身份一定要确定。假如,对方是个人,而合同上只有对方名字和电话,没有其他任何信息,你又无从查询,那么你的诉状或者仲裁申请书就没法写,你就会面临起诉屋门或者被驳回的尴尬局面,你的权利当然就不会被得到保护。建议:把自然人的身份证件作为合同的附件,注明对方的住址和通讯方式。如果对方是公司,那么就要把公司的经常营业地注明,公司的通讯电话注明。第二,为使你的合法权益得到保证。对于那些信誉不好的小公司或者自然人(尤其是没有固定工作、外地自然人)为约束他认真履行合同,最好让他提供担保,这样,即使他无能力偿还或者赔偿你的损失,可以要求保证人代为承担责任或者以担保的财产抵偿。第三,违约责任要明确具体,要规定违约金。很多合同中虽然约定了违约方要承担损失等,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标准,使得实际执行起来没法确定,造成一定的举证不能,很多损失银缺乏足够的依据和政局支持而得不到法院的支持。比如,对违约方可以这样约定:违约方支付对方货款总额的20%的违约金。基于此,对于违约的约定一定要具体明确,否则,连违约的问题都没法确定,那损失或者违约金的也就失去了意义。第四,权利义务内容要具体明确。比如,一个土地租赁合同,一定明确土地的四至,不能产生歧义,而且一定要有双方盖章认可的位置图,防止对方钻空子。第五,明确定金和订金的含义。定金是订立合同的保证或者叫担保。一旦收到定金方违约依法违约方要双倍返还对方;交付定金方违约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而订金确实订立合同的资金。合同不能履行,收到订金的一方要返还订金。不会涉及双倍返还的问题。签订买卖合同 买卖合同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些年来,买卖合同纠纷量逐年上升的趋势。除去恶意签约的情形外,绝大部分买卖合同纠纷的形成是因为当事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中的不谨慎和过失造成的。而出现不谨慎和过失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原因是当事人没有足够的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目的意识。 笔者根据多年合同管理的实践,认真分析和研究了产生合同纠纷的成因,感到有几个问题在合同签订前、起草中、签字时和签订后应特别注意。 一、 明确把握买卖合同的目的 在实践中,不少买卖合同签订者都认为自己很清楚合同签订的目的。根据公司或老板、领导的安排,让我采购设备,我的目的就是将设备买回来;让我销售产品,我的目的就是把产品卖出去。其实这只是买卖合同的浅层次目的。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目的,而且是一个浅层次目的,但却被当事人认为是唯一的、最高的目的,所以,在签约过程中就会预埋不能被当事人觉察的风险,从而导致合同纠纷。 签订买卖合同的目的是多方面,需要签约人或者决策人全面考虑,并全面体现在合同中。签定合同的目的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实现与市场形成和价值体现相联系的等价交换目的。交换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若干种类或若干数量的交换就形成 了市场,交换过程也是劳动价值的体现过程。这是每一个具体买卖合同中都包含的重要社会内容。可以说,这个目的是订立合同经济学层面上的目的。 在这样一个目的中,要求订立合同的当事人自觉遵守诚信、等价、公平的原则。其实,有不少合同纠纷的形成 是因为“诚信缺失”或“显失公平”或“非等价”造成的。我们说“诚信缺失”而不是“缺失诚信”,指的是诚信有瑕疵。商人的通常心理是卖高价和买低价,正常状态下,这是商人或者说是买卖关系的特征,否则就不会有利润。但是,如果有目的的放任瑕疵结果的发生,或者遮掩商品未来必定会出现的瑕疵,那么纠纷就必然产生,也就达不到等价、公平和诚信交换的目的。既然是实现了交换,这次交换也没有完全达到目的,甚至会损害社会利益。 另一种情况是为了追求低价购入,而有意或无意隐藏所购产品的功能,导致产品使用价值的降低,也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买的不如卖的精”,其实这里就包含着一个诚信问题,不等价和显失公平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有一个生产羽绒服的公司,曾经广泛宣称其羽绒服如何好。 一件普通的羽绒服坎肩要价高达600多元,打折销售后也达到了300多元,而消费者并没有享受到所宣称的感觉,因此,很快进入滞销阶段。到后来,干脆卖不出了,企业只好关闭。买卖羽绒服是一种合同行为,是一种交换,当诚信缺失后,合同便缺少了等价交换的基础,交换也就不会再存在了。 二是实现获取利润的企业经营目的。这是管理学层面的目的。企业生产商品并进行销售,目的就是要获取利润。 作为企业,要研究和分析利润的来源。利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价格越高,利润就越大。沃尔玛的零售价格最低,但利润最丰,我国有一个生产畅销口服液的公司,曾经每百毫升卖到了280元,可谓价格之高,但由一件小小的合同纠纷案为起因,年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公司很快就倒闭了,利润就更无从谈起了。 一次买卖获得的利润不是利润,获得长期的买卖才是真正的利润。企业最大的利润是有长期的买卖做。原材料有人卖给你,产品有人买你的,这才是根本。 而要实现这样一种目的,就要精心策划每一份合同,将这种理念贯穿到每一份合同中。 但是,有不少合同在订立时没有考虑的这样深远,埋下了纠纷的祸根。 如果我们能够接触一下形形色色的合同签订者,你会深感这种企业经营责任对合同的重要性。 有的业务员签合同只是为了完成公司下达的指标。因此,便不择手段地去寻找商机,将自己的行为独立于企业之外,常见的是交不了货却称没问题,“交不了再说!”在“再说”时被告上了法庭。 有的业务员是为了吃回扣,只要有回扣,什么条件都可以放松,结果导致了纠纷。 有的业务人员为了多拿提成,只要收回货款,我拿到了提成,以后的事爱谁管谁管,结果纠纷不断。 有的业务人员是为了在领导或老板面前表现自己水平,在合同中规定不切实际、无法实现的理论条款,结果形成了纠纷。 如此等等。 所以说,企业的合同必须围绕持续经营和长期获利来订立。这要求业务人员具有责任感,忠诚于企业,将企业的目的与订立合同的目的相结合。 三是实现使用价值得以体现的商品功能目的。这是经济学层面的第二个目的 。商品具有两种属性,其中的价值属性在前面已经涉及,这里指的是使用价值属性。所有买卖合同都是针对标的物的买卖,而所有合同标的物都有其使用价值属性,即物的有用性,而这种有用性与商品紧密相联,实质上是功能的有用性。也就是说,我们签订合同,购买物品,买的不是某一种物品,实际上买的是能满足我需要的商品的功能。老师购买教鞭,用以指点板面,买的是指点功能,现在激光指示器能更好地体现这种功能那么就不用买教鞭了,如此而已。 我们在签订合同时,要着重考虑功能,能满足我生产生活需要的功能,而不是确定的某一种物。这在确定合同标的物时非常重要。我们在确定合同标的物时,要考虑几点,一是不同物品具有相同的功能,采购者要做出购买那一种的选择,二是同一物品具有不同的多种功能,采购者要做出以那种功能为主的选择。三是基于“功能 价格比”公式,做出对价格的选择。 采购的东西功能欠缺,不能较为理想地满足需要,或者采购的东西功能过剩价格昂贵,都会成为合同纠纷行成的原因。如果在采购谈判开始,能够较为准确科学地确定标的物的功能,并根据功能确定标的的种类、规格、型号、产地、商标,就能够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比如因退货发生纠纷,有的是因为质量不合格,有的是因为不再需要,有的则是因为对功能的不满意。要退货就要找个退货的理由。销售者则要找出对应的理由来反驳,互不相让时,纠纷就产生了。 四是实现法律保护和准备得到法律救济的目的,这是法学层面的目的。 买卖双方为什么要签订合同?实际上是在解决相互信认条件下的不信认矛盾。双方订立合同,是一种相互信认,但又怕对方不履约,于是就“白纸黑字”的干。如果你违约了,靠我个人的力量没有办法对付你时,我依据合同就可以得到国家政权的保护,这是一种最高保护。 若要想依据合同得到国家的保护,就要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来。否则国家不但不会保护你,而且还会惩罚你。 要实现这样一个目的,就要严格地、灵活地遵守和运用国家的法律。要求签约人员掌握合同法、质量法、诉讼法、担保法等法律和法规。需要强调的是遵守法律要严格,运用法律要灵活。 实践中经常出现的纠纷问题是因合同条款不明确、不全面、不准确而形成的。经常出现的模棱两可的条款有:“合同签订后30日内交货”,“验收合格后付款”,“按相关标准验收”,“发生纠纷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未果则仲裁解决”,“木箱包装”,“送货到需方所在地”等。这些条款都是独立条款,在执行时要靠双方的意会和再协商才能履行,一旦意会有分歧或协商不成,便会纠纷骤起。 (上述条款的问题是:1、30日内交货时间不准确。有这样一个案例,双方签订购买20吨钢材,上午签订合同后,下午供方即要求送货,原因是货占用租来的仓库,是付费的,但需方也无地方存放,要求过20天再发货,纠纷发生。2、验收合格后付款,不知“后”多少天;3、这样的仲裁条款无效,之后又引起了管辖权纠纷;4、木箱包装太笼统,三合板木箱和真正原生材木箱差别太大;5、送货到需方所地不明确。需方的营业地、生产厂所在地、标的物使用地有时不是一个地方。)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必须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国家法律的有效保护。 五是实现合同顺利履行的目的。订立合同就是为了履行。一份规范、严谨的合同,能对双方当事人形成善意、诚信履约的压力。 因此可见,订立合同的目的是多层次的,不是唯一的,合同目的不明是会引发合同纠纷的。 二 、资信考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为资信审查不明所导致的合同纠纷履见不鲜,并且损失更大。可以说,欺诈合同的产生,绝大多数中因为资信审查不到位,在判决后难于执行的案件中,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资信审查没做好。 某厂采购一台露天行吊。选择了某省会城市的一家“起重设备制造厂”。营业执照上显示,这个起重设备制造厂注册资本4000万元,注册地在省会,成立时间1975年,企业性质是国有。可谓是有实力的老牌子厂家。一台18万元的行吊买卖合同签订后,很快进入了履行期,当设备运抵某厂安装时,才发现产品根本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除机械和电器部分有问题外,连主梁的强度都达不到标准,纠纷形成了,在法院参与的调查中才发现,该厂在2000年就倒闭了,倒闭了的工厂承包给了个人经营,承包人从省城周边的个体户那里购买各种零配件,拼装后销售,根本达不到起重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性能要求,购买厂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对合同当事人的资信考察分资格和信用两部分。资格指的是当事人的资质和能力,包括资产状况、生产能力、技术能力、资质等级、生产许可、经营范围、特许进入、财务状况等。信用则指的是诚信度,包括履约能力、纳税状况、售后服务状况、广告真实性、承诺兑现等。每一项考察不到位,都可能造成合同纠纷。 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与资信考察相关的问题是: 第一、轻信。在商业交往中,理智谨慎是十分重要的,轻信别人的言行往往招致祸种。特别是熟人的介绍,是轻信对方的媒介。谈判场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这个公司没问题,我们可以拿人格担保!”岂不知这种人格根本不值钱。 第二、诱惑。价格诱惑、质量诱惑、效益诱惑随处可见,并往往起到作用。网页上的广告“XX项目一天赚一万!”能一天赚一万元的项目还会登广告卖给别人?保密都来不及,但还是有人相信。 第三、急于求成。基于多种原因,当事人急于完成合同的签订,省略或放松了资信审查,等到合同成立后,才发现了问题,结果产生了纠纷,不但没有加快速度,反而却延误了时间。 第四、自信。有的人过份相信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比较典型的是在合同决策时,有的人会说:“不会有问题的,我不见兔子不撒鹰,他能骗我什么?”没想到明明看见了兔子,但鹰却逮不着,原来是一个幻影。 某公司订立了一份来料加工铝合金窗户的合同,前提是送料到公司后,公司应提供19万元的质量保证金。公司领导认为,来料的价格比质保金还要高,应该没问题,便签订了合同。等到合金窗加工好之后,对方提出产品质量不合格,拒收货物,形成了纠纷。事后才调查清楚,对方是为了销售积压的铝合金材料。 第五、义气。不少纠纷合同的原因是当事人讲哥们义气。商业活动是规范的、严肃的,不能论义气,俗话说“买卖场上无父子”,就是这个道理。 某单位规定,货物销售给个人必须带款提货。有一个人在开始代理销售货物时,每次都带款提货。随着时间的延长,当事人之间感情越来越好,这个人提出了赊销。单位领导认为这哥儿们有信誉,讲义气,没问题,赊销开始了。当欠款额达到100万元时,对方却找不到人了。 资信审查是合同决策的重要的、不可忽略的环节。从技术上看,审查资信的途径有以下几条: 一是咨询政府机构。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对方的注册情况和经营情况。各地工商管理部门对这种查询是很负责的。笔者曾经向河南省新乡市工商局发出查询当地一个企业的经营情况。该局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特快专递回函,详细介绍了该企业的情况,并提示“该企业信誉不佳,我局刚接到三项投诉,请贵公司慎签合同。” 二是银行查询。向银行了解对方的财务状况和信誉。银行查询一般不要直接向对方银行查询,最好是委托自己的开户行,向对方银行查询。笔者曾委托任丘市中国银行向中行哈萨克斯坦分行查询当地一家公司的资信,不到三个小时就得到了详细答复。 三是律师查询,重要合同可委托当地律师出具法律咨询书。 四是公证查询。向对方索取经公证的有关文件或说明。 五是委托审查。既委托一个专业机构,以第三方的名义对对方的财务、质量等进行审查。并依据审查报告确定是否合作。从技术手段看,资信审查可通过对对方的资质文件、管理程序、设备状况、技术状况、财务状况等进行审查。美国的大公司在确定分供方时,首先要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分供方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审查。以第三方出具的报告为依据,来决定是否签订采购合同。 六是派人调查。这是最常见的查询方法。 资信审查的意义和作用很大,它能够预防合同纠纷的形成,能够提高合同订立的质量;能够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 资信审查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在整个合同决策、谈判过程中都包含有资信审查的内容。特别是在谈判中,随时都要注意分析和评价对方的资信状况。当把握到有关资信的重要信息后,要采取果断措施。 资信审查过程中,除了对公司、企业等法人资格进行审查外,还要对当事人的身份进行审查。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签约当事人的身份很复杂,有法定代表人亲自谈判签约的,还有企业员工代理谈判签约的,也有其他委托代理人谈判签约的。这就是注意审查这些人的身份真实性,授权范围和授权期限。有些人的授权委托书上写着“全权授权”或者“全权代理”,这是不能完全信赖的。遇有这种情况,一定要和授权单位联系,弄清授权范围。“特命全权”是一个国际法范畴的外交术语,是不适用合同法和诉讼法的。 三、细节不能忽视 合同法规定,合同主要条款齐备,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合同就可成立,当事人在谈判签约时,对主要条款都能够认真对待,但往往忽视了合同的细节。实践中,因为合同的细节问题所引起的诉讼非常多,应当予以重视。 合同实践中,签订合同是不应该区分主要条款和次要条款的,合同中的每一个字都非常重要,每句话都是对权利义务的界定。我们经常听到因为一个字所形成的合同纠纷,虽然不可思议,但的确是存在的。有人曾经向笔者咨询过这样一个案子,说甲方给乙方写了一张条子,内容是“还欠款一万元。”结果乙方向法院起诉要求甲方还钱。甲方辩称:“我是欠乙方一万元,但已经还清了,我给他打的条子明明写着还欠款一万元,他怎么还和我要!” 由于“还”字的多音多义,在这里引出了纠纷。真可谓是一字诉了。 笔者曾经遇到过一次纠纷,是因为质量异议期限不明造成的。这份合同规定“质量应达到GB-1999XX号规定的标准,由乙方验收并出具书面报告,异议期6个月。”表面上看,这个条款设有什么问题。当产品发出后,乙方却迟迟不出检验报告。过了6个月之后,甲方认为乙方违约,找乙方进行交涉。乙方说:“这个 产品我们还没有使用,要等到使用后,才能发现质量问题,那时起才能开始计算异议期。这个纠纷的原因是异议期没有起始时间。 下面是常见的容易引起纠纷的几个问题。 1、以“前”或“后”限定期限。如“X月X日前交货”、“X月X日后付款”等。合同期限应当明确,几月几日就是几月几日,不能含糊。鲜活商品要规定到分钟。曾经有一个鱼苗买卖合同,规定X月X日运到,结果在规定日的晚上运到交货地,鱼苗全部死亡。司机说上午他检查时还好好的。 2、以“有关”、“相关”等词做定语。如“按有关标准验收”,“执行相关规定”等等。产品标准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很多的,有一些产品,标准与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一些法律和法规相互间也有冲突。由于双方对“相关”的理解不尽一致,往往导致纠纷。某单位购买一批阀门不能使用。原因是采购单位执行的是石油系统通用的美国石油学会制订的标准,而供货方执行的是中国的国标。纠纷就不可避免了。 3、以“普通”、“特殊”等词替代标准。如“普通包装”、“特殊材料”等等。包装和材料都是有标准的,不能以普通和特殊替代。 4、验收条款不明确,验收方法中应明确规定验收时间、地点,验收手段,验收标准,由谁验收,验收发生争议由谁仲裁等,不能简单说一句“由X方按质量标准验收”就完了。 5、标的物数量不明确。有些合同标的在规定数量时,还要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既使是购买设备,也要明确整机、辅件、配件、工具的数量,不能只简单规定“XX设备一台套,”或“钢材“XX吨”,这都容易引起纠纷。 6、标的物名称不标准。不少工业用品有多种名称,有的名称属于包容与被包容关系,在理解上可能产生歧义,如氧气有医用氧和工业氧之分,医院买氧气用于医疗,只能买医用氧,如仅写氧气,则很可能被供方理解为工业氧。塑料管和PVC管也不一样。老百姓钢与铁不分,废钢、废铁是一回事,工厂则有严格区分,机床是车、铣、刨、磨床子的统称,只说机床就不能区分那个品种等。不少合同纠纷是因为名称不清导致的。当需方收到货物才发现,此物非彼物,纷争就发生了。 细节上还有其它一些应注意的问题,诸如合同的有效期、仲裁条款、违约责任等。这里不再累述。 四、要注重对履行过程的管理 前面提到了合同订立的目的,这些目的都是要通过履行来实现的,只有全面履行了合同,才能实现价值交接,推动经济的运转。合同的履行是个动态过程,其中会有很多变数,因此,合同法专章规定了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同时合同法还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它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由此可见,合同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合同形式仅指合同书,既我们常见的明确标有“合同”字样的书面文件,即合同书,广义的则包括了口头合同、数据电文合同和其它合同。实践中还有协议、意向书等称谓,实际上与合同没有实质性区别,都要受合同法的调整,只不过条款详略不同而已。 在不少人的思想上,合同仅指合同书。翻开一些单位的合同档案,所保存的大多数是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电话记录等很少保存,或者一件都没有。没有保存在合同档案中不是说没有,而是因为没有重视,或者是没有把这些当作合同。 律师在搜集证据进行合同诉讼时,最为难的也是这一点,当事人会给你介绍交涉的详细过程,发了几份传真,写了几封信,打了几个电话,对方如何承诺等等,但就是没有记录或文字痕迹,造成了证据缺失,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合同还可区分为原始合同和变更合同,原始合同指得是针对某一标的经双方协商后,首次订立的那份合同,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有书面的,数据电文的,也有口头的等等,变更合同是指在履行过程中,根据情势的变化,双方针对原始合同进行变更后成立的合同。这种变更可能是补充或删节,也可能是原条款的修改,合同法中统称为合同的变更。变更合同包括了原始合同中未变更的内容和变更后的新内容。类似于原法和法律修正案的关系。 实践中,由于企业规章制度、管理流程、人员变动等原因,对变更合同的管理往往不到位,审批程序不明,形式不规范、重视程度不够,或多或少地会产生一些问题。一是影响工作效率。一般情况下,双方变更合同的程序较之签约正式合同的程序要简单,不象首次签订合同那样审慎,往往源于领导的指令,以电文数据方式来完成。表象上看,这种变更是快捷的,其实不然。因为是经办人员的行为,其他人员没有得到同步的信息,这就给运输、验收、使用等带来了问题,内部有关部门的人员相互扯皮,有的在执行原始合同,有在执行变更条款,往往要扯好长时间,这样就会明显降低工作效率。 二是引发合同纠纷。对履行过程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合同资料分散持有,信息传递提前或滞后,信息交换口径不统一等问题会直接导致合同纠纷。有一个单位订立了一份加工订作合同,合同签订后,使用单位为标的物尺寸订大了要求缩小,便书面通知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又通知采购员,采购员接到信息后将变更后的图纸传到订做厂,订做厂的销售人员答复说没问题,至此,合同变更程序应该说完成了。但过了三天后,订作方的销售人员回电称,料已全部下好,无法变更,随之产生了纠纷。这一案例比较典型,双方的履行过程管理都存在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小事是在饭馆吃饭,顾客要求退菜、退饭的问题。其实这也是饭馆和顾客对订餐合同履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顾客要退,饭馆不让退,吵嚷就不可避免了。 三是增大成本。合同成本由多个成本要素构成,有改善成本、履行成本、变更成本、结算成本、载体成本、或有成本等。具体说有差旅费、咨询费、电话费、招待费、周转费、手续费、文本费、装卸费、仓储费、中介费等等,如果履行过程管理不到位就会增加支出,如果引发纠纷,或有成本就会变成现实成本,使成本迅速增大。 四是影响决策。我们订立的绝大部分合同都能够顺利有效履行,出问题的合同是少数的,引发争议的合同更少。顺利有效履行不是说没问题,而是双方经不断协商,问题解决了。有些虽然有问题,但都没有达到引起纷争,上升到仲裁、诉讼的程度,表象也就没有问题了。 但是,纷争合同数量极少危害却特别大,有时一件纷争会使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大公司破产倒闭。 引起纷争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哲学告诉我们,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一定与必然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一个单位偶尔发生一件合同纠纷不能确定为合同管理不到位,但合同问题比例不断上升,或同类问题经常发现,这必然是管理出了问题。将发生的问题用不同方式掩盖起来,或者不重视问题的揭露,使决策层看不到问题,这就必然影响决策的质量。 因此,企业及企业的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必须注重合同履行过程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建立以合同为中心的物流和资金管理体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其实就是合同经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管理体制,首先是要建立以合同为中心的管理体制。 二是建立以合同履行过程管理为中心的信息反馈制度。合同签订后,经办人员要全程跟踪履行情况,并逐日向相关部门反馈履行信息。 三是建立完善的分层级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从原始合同到履行过程中所有的数据电文、信件、电话记录、信息反馈单等一并入档。 四是建立健全基础管理台帐。 五要重视合同语言的运用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术语,有些行业术语已上升到了标准或法律的地位,对每个人的相关行为具有约束力。合同属于法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相融会的一门学问,可称为“合同学”,也有其自身性质和要求所决定的语言,在订立合同中必须按照要求来规范使用。 合同语言使用的关键是标准和准确。因为合同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是权利义务的界定线,有时一个标点符号都能造成权利义务的错位,因此必须讲究。 在签订合同时,要规范使用下列术语: 法律术语。如要约、承诺、法律责任、合同履行、合同变更等等; 专业术语。针对标的物所属学科领域,使用本专业的术语。如硬度、强度、冲击功,潮湿率、吸水率、发芽率等等; 惯例术语。主要是指国际惯例,如CIF、FOB等。 标准术语。企标、部标、行标、国标或国际标准等。 除了准确使用术语外,合同语言要符合中国的基本语法,这是解决准确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中国语言非常丰富,该主则主,该谓则谓,该定则定,该补则补,来不得半点含糊。但又不能机械使用,要与法律要求相适应,比如“中国女排大胜古巴队”,和“中国女排大败古巴队”是一回事,但在合同中就不能这样表述。在合同中,主语不能省略,不能标无主句等等。 买卖合同的一般条款及须注意的问题首部 合同主体,即当事人双方。注意:最好写为供方和需方,或买方和卖方,不要简称为甲方和乙方,以免在合同中引起误会。正文部分一、买卖标的物(货物)的基本情况,主要是标的物的名称、种类或者品种、规格、型号、等级、花色等。注意:这些是一种物与其他物区别的标志。只有在某项买卖合同中将买卖的标的物的具体名称、品种、规格、等级、花色等写清楚,才不会引起误解,产生分歧。不在合同中将买卖商品的基本情况规定清楚,要正确履行合同就难以得到保证,容易产生纠纷。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机电等配套产品,不仅要写明主机(主物)的名称、品种、型号、规格、等级和花色,必要时还应当写明随主机的辅机、配件(附物)的名称、品种、型号、规格、等级、花色等内容。如果买受人一次购买出卖人不同种类或规格的商品,双方当事人应当分别写明每一种类或者规格商品的基本情况。二、标的物的数量和计量方法。注意:买卖的标的物数量是衡量当事人权利、义务多少或者大小的一个尺度,如果没有规定数量,一旦发生纠纷就很难分清双的责任。因此,双方当事人必须对买卖的标的物的具体数量及计量单位在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三、标的物的技术标准(含质量要求)。注意:不同的物品,其质量要求也不一样。同一物品,其档次或者等级不同,质量标准也不相同。因此,双方当事人应在买卖合同中规定出卖物执行的技术标准。产品的技术标准,有国家标准的按国家标准执行;没有国家标准而有专业(部)标准的,按专业(部)标准执行;没有国家标准、专业(部)标准的,按企业标准执行。在合同中必须写明执行的标准代号、编号和标准名称。没有上述标准的,或虽有上述标准,但需方有特殊要求的,按供需双方在合同中商定的技术条件、样品或补充的技术要求执行。合同中还要明确规定供方对产品质量负责的条件和期限。对成套产品,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附件的质量要求。对某些必须安装运转后才能发现内在质量缺陷的产品,除有关法规另有规定者外,合同中应具体规定提出质量异议的条件和时间。四、标的物的包装方式和包装要求。注意:在货物买卖中,特别是从较远的地方购买物品时,往往需要对该物进行包装。包装,一般由出卖人负责。对买卖的物品进行包装是为了保证该物运输安全和保管安全,使该物安全地送给买受人或者买受人指定的其他收货人。包装方式包含着对包装技术和包装物器的质量要求。具体的包装的方式,由双方当事人根据标的物的性质等情况来商定。当然,不需要专门进行包装的物品,仅裸装即可。五、产品价格及支付期限、地点和方式。注意:对于买卖的物品价格,除国家规定必须执行国家定价(或者指导价,下同)的以外,由当事人协商议定。既要写明产品的单价,也要写明所有产品的总价款。除了即时清结的外,需要双方在买卖合同中对买受人向出卖人支付货款的具体期限、地点作出规定。买受人可以在出卖人交货前支付一部分货款(预付款),待交完货后一次或者分期支付其余款额,也可以在接货后某时间一次性付清;至于支付货款的地点,一般是出卖人所在地,也可以是买受人所在地,还可以是第三人所在地,这些由双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六、交货的期限、地点和方式。注意:这里所说交货(交付)是指出卖人在买卖合同签订后按照合同约定将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交货期限,是指出卖人向买受人履行交付出卖物的期间,一般以年、季度、月、旬、周、日、时计算。出卖人可以在合同签订后立即交货,也可以在合同签订后某一期限内交货;标的物数量多的,出卖人可以一次性交付,也可以分批交货。交货地点,可以是出卖人所在地,还可以是买受人所在地,也可以是运输部门(需要经过运输经营者运输的)所在地等其他地点。交货方式,主要包括买受人到出卖人所在地自己提货、出卖人送货到买受人所在地和通过运输经营者运输或者通过邮电单位邮寄交付等,双方当事人选择哪一种方式,由双方协商。至于出卖人交货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方式,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七、运输方式的要求及运杂费用的支付。注意: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路(含海上和内河运输在内)和航空运输,双方可自由协商确定。运输的费用是由买受人还是由出卖人承担,需要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八、验收或者检验的标准、方式、日期。这里所说的验收,是指买受人在接受出卖人交付的货物时,对标的物数量和质量进行检验、接收的行为。买受人验收标的物的时间、地点一般与出卖人交货的时间、地点一致。对产品质量的验收、检疫方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需要指出的是,买卖双方当事人可根据需要商定检验机构。对货物质量的检验,尤其是在双方对质量有异议时,需要由专门的产品检验机构来检验。在国际(涉外)买卖中,货物进出口一般需要由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或者动植物免疫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九、结算方式。结算方式是对合同规定的价款以及实际支付的运杂费和其他费用的清结。这些货款和费用的结算,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结算办法关于异地结算、同城结算等的规定办理。当事人双方应在合同中规定开户银行、帐号名称和帐号。除国家允许使用现金履行义务的外,必须通过银行转帐或者使用票据结算。另外,还应规定结算的货币种类。在国内买卖中,当事人应以人民币结算,只有在少数情况下,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方可用外币按国家规定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结算。在涉外买卖(进出口贸易)中,一般以外币结算。十、违约责任。注意:这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任何一方违反合同规定或者不按照合同规定履行时应承担的支付违约金、赔偿金及其计算办法等违约责任。当事人也可以在合同中订明对产品实行包修、包退、包换的条件。违约金的比例由当事人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订立合同时协商确定。十一、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在涉外买卖中,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买卖合同所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不同文字的合同条文,在对同一事项的认定、理解上有时会产生不同的解释,从而产生合同纠纷。因此,当事人可以对使用的文字效力进行规定。除涉外买卖合同外,在国内同民族地区的单位、个人买卖时也可使用该少数民族的文字。十二、解决合同争议的方法。注意:合同纠纷的解决办法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协议选择管辖法院,当事人应在合同、特别是涉外买卖合同中加以明确。如果希望通过仲裁解决的,则要把仲裁机构的名称写准确。十二、其他条款。如对买卖合同的担保、公证、货物运输保险、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条件、涉外买卖合同中法律的适用等内容,只要经过双方协商同意,都可以成为合同的条款。总之,双方在协商买卖合同内容时,任何一方提出有关要求,对方同意接受的,都可成为合同的内容。尾部 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住所(或者地址)和签章注意:出卖人、买受人是单位的,应当写明单位的全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是个人的,应当写明个人姓名、住所。此外,有联系电话的,还可以写明电话号码。在涉外买卖合同中,还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国籍。单位应该尽量加盖公章,不要用那些没有在工商部门备案的印章。一、买方应注意的问题: 1、确定卖方提供的标的物有无权利瑕疵 买卖合同标的物的权利瑕疵,是指第三人得对标的物主张权利,买方不能取得所有权或不能取得完全的所有权。为保证买方能够取得不受争议的财产,买方必须要求卖方在订立合同时提前说明,该出卖物是其拥有所有权和合法处分权的财产,如果卖方未将标的物上存有第三人的权利的情形预先告知买方,则买方有权请求降低价格、或解除合同和要求赔偿损失。 2、确定标的物有无质量缺陷 卖方出卖的标的物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当事人的约不定期,如果标的物有表面缺陷(以通常方法检查即可发现的缺陷),买方应于接受标的物的当时提出;如果标的物有隐蔽缺陷(即需要经过技术鉴定或在物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发现的缺陷),买方应于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卖方交付的标的物有缺陷,买方有权拒收。买方已接受的,卖方应根据情况承担降价、修理、更换、退货、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责任。但是,如果卖方在订立买卖合同时已对标的物的缺陷作了声明,或买方知道标的物的缺陷而愿意购买,则卖方对标的物的缺陷不负责任。 3、敦促卖方按约定和法律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完整地交付标的物和办理有关手续。例如对于房产、机动车辆、船舶必须办理登记手续,方视为所有权发生转移。 二、卖方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动明确价格条款。价格是买卖合同的一项重要条款。如果价格条款没有或不明确,买方付款就没有标准,没有依据,很容易发生纠纷。 2、敦促买方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价款。在即时清结的买卖合同中,买方应按规定支付价款,否则,可要求买方承担违约责任。 3、敦促买方接受标的物。一般来说,买方订立合同的目的就是取得标的物,买方会按约定接合同的约定及时接受标的物这会给卖方造成不利。卖方若遇买方无故拒不接受标的物或由于买方的原因无法交付的情况,为终结买卖关系也可将标的物交公证机关提存。买卖合同关注点 一、买卖合同的内容除了具有一般合同的条款以外,还可以包括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二、出卖的标的物,应当属于出卖人所有或者出卖人有权处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转让的标的物,依照其规定。三、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四、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者其他义务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五、出卖人应当履行向买受人交付标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标的物的单证,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六、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或者交易习惯向买受人交付提取标的物单证以外的有关单证和资料。七、出卖具有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等标的物的,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该标的物的知识产权不属于买受人。八、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标的物。约定交付期间的,出卖人可以在该交付期间内的任何时间交付。九、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的,合同生效的时间为交付时间。十、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标的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应当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以运交给买受人; (二)标的物不需要运输,出卖人和买受人订立合同时知道标的物在某一地点的,出卖人应当在该地点交付标的物;不知道标的物在某一地点的,应当在出卖人订立合同时的营业地交付标的物。十一、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十二、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十三、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成立时起由买受人承担。十四、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二款第一项的规定标的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十五、出卖人按照约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买受人违反约定没有收取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违反约定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出卖人按照约定未交付有关标的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