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作业风险指南_第1页
现场作业风险指南_第2页
现场作业风险指南_第3页
现场作业风险指南_第4页
现场作业风险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现场作业风险指南 2 目 录 第一章 作业人员及现场作业.3 第一节 作业人员3 第二节 作业现场7 第二章 作业现场风险分析.8 第一节 主要风险的来源8 第二节 一般规定8 第三节 个人保护9 第四节 体力劳动10 第五节 热流体、压力流体11 第六节 在容器内的作业12 第七节 机器停转或运转14 第八节 重物的机械搬运14 第九节 危险品16 第十节 火灾、爆炸18 第十一节 窒息18 第十二节 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19 第十三节 密封放射源20 第十四节 高空作业21 第十五节 便携式梯子23 第十六节 交通、通行24 第十七节 特殊环境作业25 第十八节 机床和工具27 3 第一章第一章 作业人员及现场作业作业人员及现场作业 第一节第一节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1、作业人员范畴 定义 在公司生产现场范围内从事与生产有关的任何工作人员(员工、临时工、 外协工、代培工、技术服务及承包工程人员) 。 义务 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平电公司 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常识和作业技能。 作业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学习、 ,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 防和应急能力。 发生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或者单位负责人报告。 接收平电公司对发生违章或不安全行为进行的考核。 权利 有权获得与所从事的作业相关的劳动保护。 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 措施或预案。 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发现有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 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2、工作负责人 定义 工作负责人是通过安全规程及生产技能考核、考试合格后,由公司人事劳 动部门与安全管理部门共同授权的工作人员(包括承包商的工作人员) 。 责任与义务、 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管辖一个作业现场,并且是作业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 工作负责人作业之前的责任与义务 熟悉工作程序和检修规程的内容。 办理工作票,并掌握和了解作业现场的地点环境、工作性质和所采取的 安全措施。确认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正确无误后方可在工作票上签名。 通过检查检修作业文件包和工作票上给出的关键点来验证作业现场的安 全措施是否符合准备阶段的要求。例如,这些关键点要求:无高温、高压、热 源;无介质;电源被隔离;无腐蚀;无污染等。 必要时检查作业区,增设相关的安全标识和必要的安全警示。 4 确认已执行的措施能够有效防范作业人员出现的疏忽现象。 向作业班成员交代如下事宜: 作业性质、作业风险。 作业现场的界限、作业环境。 采取的安全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从为了更好地进行作业的角度出发,强调作业成员 必须执行的注意事项。 工作负责人在开工前及检修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作业开始前,必须确认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完整无缺。 必须亲自到工作票办理处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与工作许可人共同验证“三核对一措施”。 现场作业开始时,工作负责人应首先在现场交待安全作业注意事项。 工作负责人是作业现场第一安全责任人,应始终在作业现场负责作业监 督工作。因特殊情况急需离开现场时(时间不得超过 1 小时) ,必须指定一名能 胜任的工作人员担任临时工作负责人,在离开前应向临时工作负责人交代清楚 作业现场,并告知其他工作班成员。返回工作地点后,临时负责人同样交代作 业现场状况后,原工作负责人方可开始指挥作业。 根据作业的进展情况,改进作业现场内属于作业者自行落实的安全措施。 在作业中断期间,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使其作业现场不会出现安全风 险,以免伤害他人。每日下班前工作负责人要确认工作成员全部撤离现场后方 可离开。 在整个作业进行期间,工作票必须始终与文件包一同收存在作业现场, 以备检查。 工作负责人必须把好关键点。 工作负责人有义务采取一切必要的安全措施,保护作业班族成员的人身 安全。及时防范与设施相关的特殊风险。 严禁使用过期工作票进行现场作业。 工作负责人在作业完成之后的责任与义务 确保作业现场“工完料尽场地清”。 集合作业班成员,宣布该作业正式结束,并全部撤离作业现场。 将隔离中的设施恢复到其作业初始时的状态。 在相应的工作票上签字以表明该项作业已经完成并将工作票交还运行值 班人员,完成工作票终结手续。 3、运行值班人员(隔离人员) 定义 通过安全规程及生产技能知识考试考核合格后,由公司人事劳动部门与安 全管理部门共同授权的运行人员。 责任与义务 许可作业前的责任与义务 熟悉工作票内容并对工作票中安全措施进行认真复查。 确认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正确无误或进行必要补充后方可在工作票上签名 接收。 值长根据工作内容,结合检修计划工期批准工作结束时限。 5 许可作业及作业进行中的责任与义务 许可作业时,必须会同工作票负责人对工作项目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进 行认真验证“三核对一措施”,共同确保安全措施完善。 经工作负责人认可后,与工作负责人共同在工作票上签名,并将工作票 中由检修收存的一页交检修工作负责人。 运行值班人员一旦发现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有违章行为时,应及时制止, 必要时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作业完成之后的责任与义务 确认检修作业全部完工,现场清理干净,安全措施已全部拆除后,方可 与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共同签名,收回检修工作负责人手中的工作票,并盖 “已总结”、 “文明生产”印章。 根据检修计划将作业现场恢复到设备投运前状态。 若因特殊情况必须恢复检修设备运行时,必须检查设备本身符合投运条 件,并通知工作负责人。在没有找到工作负责人之前必须在需投运的检修设备 现场设运行人员专人看守,确保检修人员人身安全。 在工作票上签字,办理工作票的终结手续。 发现工作票过期仍在进行作业的情况应首先制止作业,同时迅速报告安 全生产管理部门。 4、特殊作业人员 定义 必须经由国家授权机构的培训、资格考核,认可并颁发凭证后,才可持证 上岗的作业(高温、高压管道的焊接、金属探伤、起重、行车、机动车辆驾驶、 架子、潜水等)人员。 责任与义务 必须具备相应工作的资质。 具备所从事特殊作业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技术上和安全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 具有必须的相关安全知识,如消防、防毒、自救等知识。 熟悉其作业现场的设备、设施功能以及作业现场环境,并对所出现的各 种风险具有防范和处理能力。 5、安全监护(督)人员 定义 根据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工作需要而设置的多级安全监护(督)人员。 责任与义务 安全监护人 工作负责人是作业现场的安全监护人,对作业现场安全负全责。 应了解各种风险和相关现场安全作业规程。 作业期间,监督并维持作业现场处于安全状态,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时应 及时向上级安全监督人员汇报。必要时有权停止作业。 公司二级生产单位或承包商安全监督人 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作业现场安全巡视工作,对作业现场安全负监 督、管理责任。 了解各种风险和相关现场安全作业规程。 发现作业现场有违章行为时,应给予必要的安全作业提示和严格的违章 6 考核。 发现作业现场有危害人身安全时,有权进行纠正,必要时责令停工整顿。 公司安全监督人 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作业现场安全巡视工作,对作业现场安全负管 理责任。 了解各种风险和相关安全作业规程。 发现作业现场有违章行为时,应给予必要的安全作业提示和严格的违章 考核。要将违章或不安全情况及时通报二级生产单位或承包商安全监督人员。 发现作业现场有危害人身安全的行为时,有权进行纠正,必要时负责停 工整顿。 任何人均有义务对不安全的作业行为提出批评,对不听劝说的人员有权 提出违章考核的建议。一旦发现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危害人身安全时有权立即 制止。 6、承包商 定义 受本公司委托,在本公司范围内进行检修或者设备改造的外部企业。 责任与义务 必须承担其作业现场的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本公司有关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 组织人员分析作业现场是否可能发生设备损坏、人身伤害、危及公用系 统安全运行的风险。外来承包商要主动向生产技术部门或发包方设备管理单位 了解有关现场作业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并制定出对应的防范措施。 掌握和了解清楚作业区域、危险区域的界限及管理方式。 当有几个承包商在某一施工区域同时作业时,应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并签订多承包商安全互保协议。 应向发包方提供与承包工程有关的安全资料,其内容包括: 有关部门合法的营业执照和资格证书,法人代表资格证书,施工简历和 近三年的安全施工记录。 提供符合承包作业要求的施工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安全技术 素质证明。 满足安全施工需要的组织机构、工器具、安全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 具有两级机构的承包方应设有专职安全管理机构,施工队伍超过 30 人的 应配有专职安全员,30 人以下的应设有兼职安全员。并将名单报发包方人事劳 动及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有能确保承包作业项目安全施工的、合格的工作负责人,并经发包方培 训考试合格授权。 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作业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如果作业过程中,出现未预 见到的危险,承包商人员应与发包方相关部门相互沟通,并共同制定更完善的 防范措施。 7、发包方 定义 将自己的检修项目或设备改造进行发包的单位。 责任和义务 7 商务部为主,安全、生技部协助,做好对承包商的资质审查工作。 人事劳动部为主,安全、生技部协助,做好对承包商的安全、业务、现 场交底等培训工作。并进行承包商作业授权工作。 生产技术部门或设备管理单位应向承包商说明作业现场存在哪些风险, 并要求和督促承包商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应向承包商收集经验反馈,以便为今后同类作业提供有益的经验。 作业归口部门应定期的对承包商和作业现场、装置和设备进行必要的检 查。有义务对不安全的作业行为提出批评,对不听劝说人员提出违章考核的建 议。一旦发现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危害人身安全时有权立即制止。 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检修项目管理负责人)对于同一区域或同一设备上 的交叉作业,要制定管理措施。防止抢用公共资源、忽视协调进行局部作业等 不安全作业行为的发生。 第二节第二节 作业现场作业现场 1、作业现场范畴 定义 作业现场是由工作票内容所涵盖的作业项目和地点组成。 作业现场的设置 安全隔离设施(包括围栏和警示标志)必须符合电力安全规程和中电投 生产现场安全标识规范要求,现场照明、通风、护栏、孔洞等作业环境必须符 合电力安全规程要求。 作业时间超过 8 小时的固定作业点需设置作业信息牌,并按要求填写工 作内容、工作单位、负责人和联系方式等。 在有落物风险的区域设置安全网和铺垫,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必要的隔离 区域并拉警示带。 作业区使用的临时电源线过通道时,应用过桥进行保护或高空架设。 工作需要临时拆除固定安全设施时,必须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其中 包括必要的安全隔离措施、提示信息、警示、围栏等。 现场设备备件及材料、工具摆放整齐,拆下零部件要摆放整齐,废旧物 间要妥善处理。 同一单位,几项作业在一个集中的区域进行时,可按一个作业区管理。 但各方作业界定要分明,可以用作业信息牌进行必要的提示。该单位应有专人 在该区域进行必要的协调工作。 同时进行几项作业的作业现场 几个不同单位(承包商)的作业班组同时在同一设备上(或同一区域上下 多层交叉)作业时,每个工作负责人应各负其责,按事前约定的制度严格执行。 2、作业现场隔离 定义 在对设备或设施进行检修作业前,对设备或设施的电源、气源、水源、汽 源隔离以及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等防范措施。其目的是防止检修的设备或设施 可能进入必须隔绝的介质,而引起设备或人身伤害,或重要的作业场所进入未 经许可的人员而产生对作业现场管理的影响。 8 隔离必须做到: 通过适当的有限的隔离或排空操作来分离设备或设施的各种能源或工作 流体源。 通过上锁或悬挂标识牌来禁止对隔离边界设备进行操作。 通过设置区域隔离带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第二章第二章 作业现场风险分析作业现场风险分析 第一节第一节 主要风险的来源主要风险的来源 1、设施的风险 容器、通道、坑井及进出极不方便的场所等; 易触电场所、转动机械、运转中的设备等; 内有压力、高温或低温流体介质和危险品的设备等。 2、试验和设备测试的风险 压力试验如包括水压试验、气压试验等,安全阀的整定压力试验等; 起重机械的载荷试验、旋转设备的超速试验等; 电气高压试验等; 定性或者定量危险品试验,如确定爆炸当量、挥发量、毒性测试等。 3、使用设备的风险 机械工具、重物、危险物或笨重的物件搬运等; 手工工具、车辆、射线探伤设备、易燃易爆物品操作等。 4、人员的风险 在危险区域走动; 不熟悉设备和设施,不熟悉安全规定,违反安全规定等; 不良的姿态和习惯,仓促作业,疏忽大意,身体状况不好如疲劳、饮酒; 无秩序,蓄意冒险,缺少联络,约时操作等。 5、环境的风险 异常气体环境,有毒、窒息、易燃爆炸、压缩性等气体; 环境技术参数不符合标准,如噪声、振动、强光炫目、热量、气体等。 作业环境光线不足,邻近危险(高压线) ,高空作业,单独作业,作业现 场混乱; 各种危险品的使用、存贮,如石棉、油漆、不稳定物质等。 6、情况变化的风险 警示变化,实行工作票制度中的缺陷,设备的毁坏或损坏,人员的伤害; 事故情况(火灾、爆炸等) ; 粗鲁的作业,打开盖板而不加栅栏,设备的起动,没有标明信号的危险, 气候条件的突变等。 9 第二节第二节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1、使用范围 以下规定条款,适合于各种作业和各种作业区域。 2、规定: 在各种地点和各种场合下的规定: 应了解和熟悉各种信号的含义(包括标志、信息等) ,并注意遵守。 掌握相关的安全规定,了解专业边缘安全规定。 穿戴作业规定的服装,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具。 在电厂设施中,所有检修工作只允许在工作票或口头联系的许可范围内 作业。 发生意外的危险时,尽可能的采取所有适合于排除危险的临时措施,并 通知对应的公司事故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 对于所有维修活动的规定: 使用符合现场作业且质量完好的各种工器具。 损坏的作业工器具应及时交工器具管理人员,并办理相关手续;工器具 管理人员要及时汇报并进行报废或联系修复处理,未修复前应有明显的区分标 志。 工作负责人及工作班成员应做到 分析作业的各种风险。 确定针对这些风险而实施的防范措施。 确保作业现场防范措施的落实。 对于现场作业条件受限制的区域,应确保在发生事故情况下预留有救护 机构撤出伤员的应急通道。 所有负责人(工作负责人、试验负责人等)应做到 充分评估此项活动将给其邻近处的作业人员和环境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判断由环境诱发的风险。 在危险情况下应采取的各种有效防范措施(包括:信号、设置标志、防 护、隔离、所有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等) 。 在所有检修活动中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解除任何设备或工器具的安全保护 装置或损坏安全装置。 对不熟悉的设备检修时,开工前应认真研究并慎重对待。 对存在重大或较大风险的作业项目应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在制定安 全技术措施时要听取安全、省级部门的意见,并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 第三节第三节 个人保护个人保护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进行作业的每个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参考。 2、个人防护的作用 当现场公用防护措施完成后,个人保护(所有属于某一个人的衣物或设备) 则成为防范措施中最后一个屏障。其作用如下: 保护个人防止受到损伤(焊工的眼镜、防噪声头盔等) 。 减轻或限制出现潜在风险时的伤害程度(安全帽,安全鞋等) 。 10 保护个人防止由于气候条件或作业条件造成的损伤(防冻工作服、防火 服等) 。 3、风险来源于下列环境 不遵守规定或无专门的规程规定; 由于作业现场的环境恶化个人保护不能满足现场实际要求; 选择不恰当的个人保护。 4、主要个人保护器具: 保护型式保护型式针对风险或保护目的针对风险或保护目的说明说明 安全帽物件坠落,在狭窄环境内碰撞头部 安全鞋 物件坠落、滑倒、不平的地面上踝骨受伤 的风险、脚掌被扎穿、脚趾被压或砸坏 非电绝缘 长筒靴 化学的、液态或腐蚀性的物品、炽热的颗 粒 非电绝缘 手套 冲击、粗糙的刃状或尖的的物件、温度、 热颗粒喷射、腐蚀性物质、防触电保护 根据所需的防护有不 同的手套 眼镜和专用屏障 火焰或电弧的辐射、颗粒喷射、粉尘环境、 化学品喷射 根据所需的防护有不 同的眼镜 听觉保护 (防噪音头盔、 耳塞等) 超过某一音频时保护听觉器官(耳朵) 只是在没有其他保护 手段时,才用耳塞 呼吸保护 (过滤式面罩) 过滤粉尘 针对风险,采用不用 的面罩 隔离式 呼吸保护器 缺氧的空气、过量的氮、CO2、氩、有毒 的(有毒气体浮悬的危险品粉尘)空气等 采用压缩空气 专用服装腐蚀性产品、热、蒸汽、火、污染 针对风险,穿不同的 保护服 防坠落安全带高空作业时限制或避免坠落的后果 救生衣水边作业时,限制或避免落水的后果 5、特殊规定: 禁止在作业现场穿绳底帆布鞋、高跟鞋、铁钉鞋、拖鞋和凉鞋。登高作 业不准穿硬底鞋、带钉子易打滑的鞋,不准打赤脚。 各种呼吸保护器具使用规定。 有过滤器的呼吸保护器:对于各种具有粉尘场所的作业,至少应使用过 滤式面罩,并且检查过滤器芯子的有效使用日期。 禁止在有毒性气体、空气缺氧、放射性空气污染的场所使用这种类型的 保护器具。 禁止使用有过滤器且引入空气的混合式呼吸保护器。 大气压力下自给式供给空气的呼吸保护器:禁止使用大气供给空气,防 止由于压力损耗,导致面具处于负压状态。 压缩空气供气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使用这种呼吸保护器具时,或由压 缩空气系统供气或由压缩空气瓶供气。进入作业区前,检查面具的密封性以及 空气瓶的充气压力。 禁止使用导致负压的呼吸保护器,或是导致从周围环境中吸入空气的呼 吸保护器。 11 第四节第四节 体力劳动体力劳动 1、适用范围: 针对一系列应用体力的劳动,如:用手臂携带和移动荷载、滑动和翻动荷 载、使用各种工具(杠杆、铁撬杆、梯子等) 、操纵某些机械的装卸设备(板车、 滑车葫芦、绞车等) 。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进行体力劳动时的风险分析参考。 2、在进行体力劳动过程中存在风险有:腰痛、扭伤、肌肉损伤、不同程度 的韧带和腱盘受伤、挤伤、砸伤、疝气。 3、风险来源于下列状况 不恰当的抓握手段(载荷的失控等) ; 没有使用必不可少的个人防护用具(手套,安全鞋) ; 多人参与操作时缺乏协作; 对操作和各个阶段的估计不当或分析不足造成的、必要的力量与作业人 员的体力之间不平衡、操作姿势不恰当。如:一个简单的操作,例如一般的荷 载装卸可能包括许多阶段:起吊、旋转、移动等;难以分析和估计重物(翻动 一块金属板、一个柱体等)在移动过程中各个位置上的平衡所需的各种力。 4、风险造成的后果是: 肌体外伤(腰痛、扭伤、肌肉损伤、不同程度的韧带和腱盘受伤) 。 载荷最落或意外移动造成的砸伤、挤伤等(可能影响到操作员意外的人 员) 。 手部受伤。 5、规定 为了施加与其肌体部分适应的力,应尽可能的考虑使用机械运、装、卸手 段。对体力劳动作如下规定: 操作前预先检查操作的各个阶段,不要忽视移动(地面的清理和稳定性 荷载的偶然阻塞、能见度不好等)和放置(准备支撑物、楔块等) 。 估计荷重或应施加的力。 配备必要的个人保护(手套和安全鞋) 。 使用专用工具如板钳、管钳、移动各种罐的小车。 操作的每个阶段,采用合适的姿势。例如:用臂抬起载荷时,利用腿部 肌肉而不是腹部肌肉(疝气风险)或背部肌肉(腰痛风险) 。 若干人实施操作时,必须有一人负责协调各种操作动作,其他人员一律 听从指挥。 第五节第五节 热流体、压力流体热流体、压力流体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容纳和输送热流体或压力流体(流体:水、水蒸气、 油、压缩空气、调节液及其他气体)的装置,在使用过程或检修作业过程中的 风险提出分析参考。 2、容纳和输送热流体或压力流体的装置存在的风险有:对皮肤或黏膜的侵 蚀、中毒、窒息缺氧、化学灼伤、烫伤等。 3、风险来源于以下作业环境 12 可控的: 调节排放,低点疏水或泄气。 不可控的: 安全阀动作(排泄) 、密封缺陷造成的意外泄漏(接头、盘根等) 。 流体逸出一般具有热效应,但也可能有机械效应(过高压力的流体,大 流量逸出等) ,并且某些回路上还附加有污染的风险。不单在运行的装置上有风 险,而且对停运的装置进行维修时也会有风险。由于存在一些不能排空的低点 以及疏水汇集回路的疏水扩容器,在拆卸时可能导致放出热量或热的凝结水重 新蒸发。 在某些流体(干蒸汽等)意外泄漏的情况下,附加的风险来自难以用视 觉或听觉准确地判断泄漏的地点。 4、风险造成的后果是: 外部灼伤、内部灼伤(吸入热气体) 、冲击或机械创伤、听觉受损、高压流 体透入皮下(组织受损及中毒的风险) 。 5、规定 排污和大流量排放(安全阀、调节回路等) ,除了预先隔离外,不要在邻 近排放处设脚手架。在靠近运行回路的排放处作业时,佩带防噪音耳塞。 低压排空和排气口:逐渐地操作阀门、龙头的手轮或操纵杆;保护排空 回路的集水漏斗盖在位并检查流体的有效排出。 拆卸一段管道或一个隔离的设备:在卸下第一个接头时,要逐渐地松开 螺栓,身体保持在松开的前几个螺栓的对面; 意外泄漏:使用合适的方法(例如一段带有不跳的杆子) ,探查尚未确定 的各种泄漏的起点(干蒸汽,很高压力下的细微泄漏等) 。如果可能,采取各种 临时措施用以隔开泄漏点,并同志有关负责人。 第六节第六节 在容器内的作业在容器内的作业 1、应用范围 使用于公司生产现场各种容器内作业风险分析参考。 2、在容器作业存在风险有:窒息、中毒、触点、烧伤、化学灼伤、热环境 内作业(将会引起警觉降低、缺水后过分出汗、不适应产生痉挛、受热昏厥等) 、 火灾、爆炸、坠落(由于视力降低、通道不畅、无标识或标识不当、麻痹大意 等) 、淹没。 有些风险情况并不仅仅是容器中作业所专有,将会在危险品 、 高空作 业 、 特殊环境下作业 、 窒息缺氧 、 火灾爆炸 、 个人防护等章节中叙 述,可以参照执行与防范。 3、定义或缩略语 容器:是指一些具有一个密闭空间的设备、装置或组件。一般能容纳一 种及以上介质,至少有一个人孔门供作业者进入,以便进行维修活动。 窒息:是指洋气不足(缺氧) 、容器内有毒性气体,导致人呼吸中断。 中毒:是指作业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物品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或液体呗 人所吸收而造成的伤害。 触电:人在作业活动中与外壳绝缘体存在缺陷的带电设备接触,或人员 误碰触(包括跑错间隔)导致人体带电。 13 烧伤:由于人身在没有防护情况触及设备的高温度、余热、热辐射而导 致皮肤过热损伤。 化学灼伤:化工产品或试剂对人体的伤害。 淹没:由于容器内介质没有完全排除或者没有完全用安全介质置换,或 误操作等造成隔离不严导致进入液体。 4、容器包括: 用于贮存流体、水、流体燃料、化学产品、压缩空气、各种气体的贮存 罐或贮存箱。 地坑和材料罐。 母管和大尺寸的管道。 某些热交换器或设备的内部部件(水/汽回路、冷凝器、加热器、扩容器、 除氧器等) 。 在某些情况下,一间没有通风设备的封闭空间亦可视为一容器。 5、规定 禁止进入未经隔离的容器;禁止与作业无关的任何人进入现场;禁止未 经工作负责人同意并且没有人陪同的人员,进入已经隔离的容器。 容器内作业、作业班组至少有两个人,容器内作业必须设有监护人。在 有惰性气体等或有毒气体、燃料的容器内工作时,必须设有作业急救员。 现场开工前 工作许可人必须认真落实工作票所列的安全措施,确保容器内的有毒有害 物质已经完全清除并有效隔绝,确定无人身伤害风险。 进入容器钱工作负责人必须做到 进入容器前,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内部构建布置、使用维护说明书等) , 了解影响容器内部大气性质的各种流体,做好通风调节: 通常情况下容纳何种流体。 进行中介排放容器内的流体。 进行作业所必需通入的流体。 回路的形状和通道。 检查作业条件的设施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足够的照明。 适当的脚手架。合适的通风等。 预备必要的防护器具: 呼吸保护器。 氧量表。 作业人员之间的联系手段。 救护容器内作业人员的必要手段。 作业过程中工作负责人必须做到: 持续检测是否存在窒息(缺氧)危险,实际含氧量应保持高于 18%。 按照容器作业规程,定期检测是否有独行气体存在。 容器内照明设施应符合以下条件: 等于或小于 12V 的安全电压; 应用低于 500V 的双重绝缘低电压电源。 容器内作业的电源应使用置于容器之外的双重绝缘的隔离变压器或带漏 电保护的移动式拖线盘。 14 行灯只能应用安全电压(等于或小于 12V)供电。 作业结束时,工作负责人必须做到: 清点进出人员及带入容器内的工器具; 禁止任何人重新进入; 最终确定容器内无人时,方可封闭容器。 第七节第七节 机器停转或运转机器停转或运转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防止机械设备在检修工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参考。 2、在机器停转或运转中存在风险有: 机械撞击,辗压,擦伤,切断,绞压。 3、定义或缩略语 机器:整个机械部件的集合。 运转:其中某些部件可以迅速或缓慢地直线地或圆周地、连续地或交替 地运动。 4、机器包括 旋转机械:发电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汽机发电机组、电动给水 泵、汽动给水泵、风机、水泵等) 。 起重设备:龙门吊、单轨吊、行车吊、卷扬机、吊车等。 传动部件:输煤皮带、斗轮机等。 车辆和专用搬运机械:牵引车、推土机、卡车、叉车。 5、规定: 一般规定:只是在工作需要时才靠近运转中的机器(或可能即将运转的 机器)并保持足够距离以防止装上;在具有明显的旋转部件的运行机器邻近处 停留或工作时,应穿合适的紧身工作服,女工的辫子应盘在帽内。 禁止下列行为发生 在没有防止机器启动的措施情况下,将手或工具与机器的某一部分接触。 拆下未被隔离的或未获特殊许可证的机器上的保护器、机罩或取消其某 项安全措施。 在作业中,未通知其它工作人员时,便将检修的机器投入运转。 在机器的固定部件、护罩以及活动部件上放置零件或工具。 作业: 作业开始之前,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应做到: 确保设备停止运转所采取的措施已正确的执行; 如果上述措施不能保证运行设备和检修设备完全隔断时,由工作许可人 采取补充措施。并通知工作负责人; 工作负责人在作业开始之前必须确认各部件已完全停止运转。防止设备 转动的各项安全措施已完善和正确的执行。 在作业期间工作负责人必须做到:保证各作业人员间的协作,以便其中 任何人不致危及作业班其他成员的安全。 在检修结束以后工作负责人必须做到:保证各保护器、护罩和安全设施 复位。 15 机器重新投入运转前运行操作员必须做到:检修工作票已终结,防止设 备转动的安全措施已完全拆除,检修人员已全部撤离现场。在某些情况下,在 现场委派一名运行人员,保证在良好的安全条件下起动。 第八节第八节 重物的机械搬运重物的机械搬运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防止中午机械搬运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参考。本节 包括专门的搬运装置(推土机、拖拉机等) 、然元的提升设备(见高空作业 节) 、电梯和升载机(见交通、通行节) 。 2、在中午的机械搬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有:机械撞击,碾压,擦伤,挤压, 落物,设备坠落、触电或触电致死。 3、定义与缩略语 重物:本书是指必须通过机械来进行搬运,具有较大重量的部件。 机械搬运重物:是指利用装有原动机或没有原动机的机械设备移动某重 物的一项操作。 4、机械搬运重物的手段包括: 起重设备:行车,单轨吊车,滑车葫芦,吊车吊杆,卷扬机等; 运输设备:车辆,铲车等; 混合式设备:汽车吊等; 小型起重设备:千斤顶等; 笼式起吊设备:升降爬梯等。 5、搬运重物时,下述原因可能会引起事故: 没有使用必不可少的设备或服输装置; 通讯不良; 使用了不配套或处于不良状态的设备或附属装置; 难以估计重物的重量; 错估重物反尺寸及障碍物; 重物因惯性等原因不能立刻停止运行; 设备的不正确使用(不遵守起吊的重量等) 。 操作前准备不好,包括以下: 吊索设置,挂钩或平衡(起重设备) ; 置放重物用的平台的准备。 难以遇见开始起吊一项部件时,其运行情形(重物的反作用力) ; 为了实现某些搬运操作(开启料斗,拆卸护栏等) ,改变正常的通行通道; 通行地段缺乏警示或警示不当; 在电气装置附近搬运时,意外地与带电部分接触。 6、规定 一般规定 在搬运现场内必须带安全帽。 相关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合于搬运操作的手套、安全鞋。 指挥人员穿反光背心,起醒目作用。 必须清楚搬物品的性质:是单一设备或设备部件;是固体产品或分成块; 16 是包装好的或散装的;是装有液态或气态产品的容器等。 禁止把机械搬运设备用于提升人员。 禁止未得到作业检查员的批准,使用提升人员的设备,例如:吊篮、平 台等。 禁止在重物下逗留或行走;禁止在人员的上方运输重物;禁止在吊运操 作期间加放重物。 禁止在气候条件不许可时(雨天、大雾或大风等)在户外使用某些机械 搬运设备或搬运机械设备的安全措施(风速表、防冲撞设施等)不起作用。 使用起吊设备的专门规定: 规定:指挥操作的操作负责人必须持有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作 业许可证。除了小型起重设备(千斤顶等)以外,使用搬运设施的人,必须持 有许可证书并且被任命。 操作之前,工作负责人必须做到: 清楚用于置放重物的平台(牢固措施、支撑、对地面的荷载等) 。 设立警示区或在现场派人监视;了解重物的质量,或没有标明重量时估 计其重量。 选择合适的起吊手段和适当的辅助设施;确保参加作业的人员具备必要 的许可和授权;向作业人员陈述并详细说明操作中不同阶段的安全注意事项。 确认无任何超载原因(拆不完全等) ;起吊前,检查重物平衡良好;使与 操作无关的人员远离现场;操作卷扬机或绞盘时,为使作业人员免受某部件 (缆索、挂钩)偶然断裂造成的后果,让他们离开缆索可能鞭扫的地段。 如果司机不能直接看到并且有效的监控重物时,必须指派一个操作负责 人指挥操作,操作负责人可以是工作负责人;靠近电气装置起吊时,应采用必 要的防护措施。 禁止使用未经研究并预先征得同意的设备或工具。 操作期间禁止任意斜向抬起重物或平衡重物(除非绝对必要,但这时应 由操作负责人负责) 。任何情况下,操作人员不得直接在重物上用力。 操作负责人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与操作起重设备的司机保持持续联系;用 常规信号向其传送命令,保持直接看到重物。 操作起重设备的司机,只执行操作负责人的指挥命令。 关于载重运输车辆的专门规定: 保证使用的车辆与拟运输的重物的性质和重量相适合;装车和固定重物 应保持其在设计极限范围内任何情况下(转弯、刹车等)的稳定性。 禁止非载人车辆载入行驶。 禁止无照(无许可证书)驾驶汽车、拖车、移动的升降机或汽车吊。 第九节第九节 危险品危险品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防止进行危险品作业时的风险分析参考。 2、在进行危险品作业过程中存在风险有:对皮肤或粘膜的侵蚀、中毒、窒 息缺氧、火灾爆炸。 3、定义与缩略语 17 危险品:在使用时以及在搬运操作或贮存时有危险的所有固态、液态或 气态的物质。 4、危险品的直接与间接风险 直接风险主要是对人产生伤害(有毒物质、腐蚀性等) ,人体的敏感区是: 眼睛、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 间接风险主要指易燃物质、易爆物质、有毒物质、有害物质、辐射源等, 包括:维修或运行用产品(油漆、溶剂、酸、碱、碳氢化合物、油脂、调节液、 油、惰性气体、压缩气体、汞、辐射源、有毒有害化学品等) 、作业残余品、实 验室用试剂。 事故发生一般是由于作业者缺乏以下知识:对于物品的性质,其风险及 使用规则;与其他物品混合进而发生的反应;主要是在使用酚醛树脂(电木) 或聚四氟乙烯等材料时造成分解反应。 5、一般规定: 只允许使用经过批准的危险品。未经批准的危险品严禁使用,各贮存容 器必须规范的贴有标签,确定危险品的发放条件。对于批准使用的危险品使用, 必须制定有效防范管理措施。 禁止在使用危险品时,饮食或吸烟。 禁止使用性质尚未明确的物品。 禁止重新使用贮存过其他危险品的容器或将危险品转移至用以贮存食品 用的容器内。 6、危险品的搬运和使用注意事项: 盛装危险品容器的外壳必须贴有标有该物品名称的标签。 工作负责人必须了解物品所具有的风险及由此制定的规程。 工作负责人根据危险品的性质要求,准备相应的集体防护以及个人防护 用品,例如:手套、眼镜、胶靴等。 工作负责人要熟悉并检查撤离的通道和手段,检查已有的急救器材处于 可用状态(低压大流量的淋浴装置、淋洗眼睛的设备等) 。 工作负责人应向班组成员说明该物品存在的风险,限定作业区的界限。 如果没有固定设施的话,则设置通风和物品回收装置。 作业期间工作负责人必须做好危险品的回收和排出物的清理工作。禁止 在热力设备上或火焰附近或热源处,使用溶剂或腐蚀性(防止形成有毒气体) , 或将危险品排入地面(土壤) 、排水沟。 作业以后必须进行有效冲洗,以清除除危险品的残迹。 使用清洁用品将手和皮肤清理干净。 DEH 油泄漏: 当发现 DEH 油泄漏时,向值长报警。 到控制室取用隔离式呼吸保护器。 当无适当的个人防护时,应避免与身体的任何接触。 喷射在眼睛中或皮肤上、液体在压力下渗入皮肤。 意外吸入(热蒸汽、气溶胶)或食入。 7、贮存和装卸: 规定: 按照公司规定储存和回收危险品。 18 使用适合的运输和装卸手段。 使用机械手段,对危险品实施排空并清洗(真空罐或小型泵) 。 剧毒或腐蚀物品的操作和使用: 所有与危险品相关的规定全部适用于剧毒或腐蚀物品,并且规定:使用 这些物品(开罐、转移、使用等)的人员,应经过资格审查并且经过授权;使 用适当的集体防护与个人防护;对贮存区和使用区设置警示。 放置剧毒物品的保险柜钥匙应有两人分别保管,使用时必须两人同时到 场后,方能打开保险柜。 在有石棉的场所作业:有石棉的装置设施应贮存在专用场所,并做好防 止粉尘污染环境和危及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措施(应用分隔法设置密封地区、 在材料上洒水、设置必要的警示等) 。 在有石棉的场所作业的人员必须佩带适当的呼吸保护装置。 必要时为作业人员配备一次性的密封服装、手套和帽子、隔离式呼吸保 护器。 贮存和装卸新部件与处置废物必须使用密封并带有标签的包装。 禁止在现场进行切割或加工作业(制作接头或密封垫) 。 第十节第十节 火灾、爆炸火灾、爆炸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各种情况下,防止由于装置本身和在装置上进行作业 引起火灾、爆炸的风险分析参考。 2、火灾或爆炸风险:烧伤、由于释放出危险物质引起的中毒、窒息、外伤 (特别是伴随着爆炸造成的外伤) 、机械冲击或损伤。 3、火灾三要素 火灾只有同时具备三要素时才能发生,即燃 料、氧(或助燃剂) 、热量或能量。 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方面是遵守操作程序和规定,另一方面是避免 这三要素同时出现。 4、火灾或爆炸的风险来源于下列作业环境 设备的损坏或失效;回路的完整性被损坏。 误操作;没有考虑环境因素;意外的或混乱的贮存物品或废物。 粗心大意;违反或不遵守操作程序或规程。 5、规定: 在任何情况下,必须保持场所清洁、不要堵塞贮存作业器材的场所、保 持防火门的关闭。 不得阻碍隔离部件的自动动作(防火阀门,通风闸门等) ,不得堵塞建筑 物内的通道。 发生火灾时,要立即发出警报,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投入各种灭火手段。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学会消防器材的使用常识。 禁止在贮存场地以外地方积存可燃材料、移动灭火器、遮盖灭火器和消 防栓、将设备上的消防栓移动他用(例如冲洗地面) 。 可能存火灾风险的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如焊接、研磨、切割等。 19 在检修工作结束后,要将装置(料斗、防火门、探测器)恢复到原先状 态。 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必须告知作业人员因相邻地段检修产生的潜在风险, 告知作业人员动火工作票的重要性及其内容,落实动火工作票中既定的各种防 范措施 第十一节第十一节 窒息窒息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防止作业过程中引起窒息的风险分析参考。 2、风险:伤亡、瘫痪、半身不遂。 风险说明:不论什么原因当气体在无通风的有限空间内扩散时,将引起含 氧量明显降低,而且有时产生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 CO 等) 、易爆气体或可燃 气体(甲烷、丁烷等) 。按照缺氧程度的大小,对人员的后果可能从简单的头疼 直到窒息逐渐或突然停止呼吸功能,这是主要的风险。若一氧化碳(CO)含量 达到 0.1%时,将导致立即死亡。 3、风险来源于以下作业环境 直接靠近含有压力气体的运行设施。 某些物质由于液体的蒸馏造成气态残留物持续存在于罐,料仓,包壳等。 使用工具或是在密闭场所进行维修,如:热力驱动机,焊接,冷冻等。 在设施上或实验室内,使用气体进行检查,如使用氦示跟踪检测泄漏, 色谱分析等。 突然失去外部密封时,如:接头、密封箱、阀门、软接头或过压保护膜 的破损或泄漏等。 设备运行缺陷,如:减压阀卡阻、排放阀或真空泄放阀不能关闭等。 误操作。 CO2消防装置动作。 使用惰性气体的工艺过程,如:氩弧焊、用氦示踪检测泄漏。 容器的除气或清扫不充分、隔离部件失去内部密封。 4、规定 首先确定一些场所,这些场所的出入应当收到规章的制约。应醒目且固定 地标示这些场所(张贴图片指令) 。 进入可能有窒息可能的场所之前应注意: 首先应检查通风设施投运正常。 佩带有正压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确认现场中任何一点的空气中实际含氧量大于 18%,实际一氧化碳 (CO)含量应小雨 0.0025%(25ppm) 。这些数值是准许不戴呼吸保护器的极限 值。 如果在场所的任何一点超过任何一点超过上条所咧的限值,则应撤离该 场所,禁止进入,并且向值长和上级报警。 作业进行期间、作业中断、完成作业时应注意: 20 未经工作负责人同意,禁止进入上述可能由于缺氧导致窒息的场所。 确保在任何时刻,空气质量均符合极限值的要求。 如果实际含氧量变化等于或小雨 18%时,在作业文件中应明确规定防止 缺氧风险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如必须佩带隔离式呼吸保护器等措施) ,才允许进 行作业。 工作中断时,工作负责人应做好禁止所有人员进入上述场所的安全措施, 并通知值长或有关人员。 工作结束时,值长或有关人员确认作业已全部完工时,应恢复现场到初 始状态。 第十二节第十二节 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防止使用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时产生的风险分析参 考。 2、风险与种类: 风险:爆炸或突发破裂导致的力学效应、火灾、冷冻灼伤、冷效应、窒 息缺氧。 本公司以压缩、液化或溶解状态,贮存于罐或容器中的常用的气体有: 压缩空气、氢、氧、二氧化碳、氩、氮、丙烷、丁烷、乙炔、SF6 等。 3、风险来源于下列作业环境 承受不正常应力、容器或其阀门装置损坏,如:温度、不谨慎的搬运。 贮存或放出气体供使用时,失控泄漏,该气体可能: 与空气中的氧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氢、丙烷等。 利于可燃品特别是油脂物质自燃,如:氧的助燃能力。 引起含氧量减少的危险,如氮、氩等。 在同一地点,贮存两种具有强化学反应的气体时,如发生偶然事故,其 后果将更为严重爆炸、火灾等。 4、一般规定: 凡贮存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单位必须按照规定做好贮存工作。 使用气体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可能相互剧烈反应的两种气体,必须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场所,如:氧和 可燃气体,氢和氯等。 保持贮气瓶的妥善放置以防止碰撞和坠落。 保持贮气瓶处于防受热状态。 使用合适的设备运输贮气瓶,如:专用小车、两轮运货车、搬运架、装 载机、运输吊篮。 运送贮气瓶时,贮气瓶应配戴防护帽和防震圈。 贮气瓶不再使用时,取下操作扳手。 在加压操作或卸下软管时,应采取防范(鞭击)措施。 对于氢系统的任何操作,只能使用防止产生火花的专用工具、电气设备 必须防爆。 储存、使用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场所严禁发生下列行为: 进入气体存放处(仓库)时,吸烟或带明火或产生火花。 21 用火焰查找泄漏。 在贮气瓶的附属件上进行修理。 用氧或任何其它气体代替压缩空气进行吹扫、疏通或清扫等。 改变各种器件或装置的专门用途。 在阀门,接头处等使用各种油脂物。 在乙炔回路上使用铜制接头。 第十三节第十三节 密封放射源密封放射源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使用密封放射源时风险分析参考。 2、风险:严重时导致人身伤害。 3、风险来源于下列作业环境 可移动式密封放射源用于焊接的无损探伤、管道测厚、标定等等。使用放 射源的风险在于操作员本人,以及在放射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未将密封放射源的窗口锁在关闭位置。 使用放射源或 X 射线发生器过程中: 控制区域没有警示或警示不良; 当控制区域要求有监督时,没有监督; 非授权人员使用放射源或发生器; 对危险不了解,且违反警示标志; 设备运行中的异常事件。 4、规定 一般规定 应授权合格的人员管理和操作放射源。有部门来专门管理放射源的入厂、 贮存、转移以及出厂。 当使用放射源或 X 射线发生器进行无损探伤时,通知作业现场的所有管 理部门,并通知每个作业人员。 根据作业需要,在办理相关的许可手续后可派人取出放射源。 当进入一个使用放射源检验材料的设备内部作业时,工作负责人应事先 监测或派人监测有无放射性。 禁止进入有“放射源”标志的红色带标示的监控区段;禁止将未确认其性 质的物品收集起来;禁止未经授权的具有相应技能的人员取放和使用放射源。 特殊规定 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在探伤作业前,必须向有关部门申请并获得射线探伤 许可证。 工作负责人在探伤工作负责人必须经过资格审查并持有射线探伤许可证 书。 探伤检查期间,监视控制区,当放射源从容器中取出或用 X 射线发生器 进行工作时,禁止任何人接近。 探伤检查结束后,撤去警示。 将放射源放回专设的贮存场所。 22 第十四节第十四节 高空作业高空作业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内防止高空作业风险分析参考。适用于每当施工条件 和环境条件增加坠落的风险时、高差大于 2 米时。 2、在进行高空作业过程中存在风险有:人员坠落、物体坠落。 3、风险来源于下列作业环境: 有上下交叉作业的现场。 没有集体防护或警示。 没有佩带个人防护器具。 不熟悉与环境相关的风险(安全阀排放,各种解脱办法,其他作业现场, 风等等) 。 不熟悉已有的提升设备或其使用规定。 当必须使用某些设备时而不使用(冒险作业) 。 适用不适当的或性能不良的器材。 吊挂点的强度不足或低挂高用。 不正确使用设备器材。 4、高空作业安全要点 落差大于 2 米或落差大于 1.5 米没有护栏等防坠落措施时的作业必须佩 带安全带。 安全带必须遵照高挂低用的原则,不得固定在活动的设备和部件上。 脚手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