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技术设计书_第1页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技术设计书_第2页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技术设计书_第3页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技术设计书_第4页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技术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项目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技术设计书武汉联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2月26日目录一、概述71.1任务来源71.2工作目标71.3工作区域和范围81.4工作任务81.41权属调查81.42审核公示81.43完善农村土地合同81.44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81.45颁发承包经营权证91.46成果整理与验收92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92.1自然地理概况92.2石首市行政划区102.3已有资料情况分析102.3.1基础测绘资料102.3.2其他资料113引用的技术文件113.1地籍调查与登记发证依据113.2引用规范124设计方案134.1技术路线与工艺流程134.1.1数学基础134.1.2技术路线144.1.3工艺流程144.1.4工作流程图174.2宣传、动员184.3技术准备184.3.1编制技术设计书184.3.2专业队伍的准入审核184.3.3人员业务培训及试点184.4资料准备194.4.1作业区概况信息收集194.4.2收集整理有关测绘数据194.5硬件和软件准备194.5.1仪器、工具设备准备194.5.2硬件配置要求194.5.3软件设备配置195权属调查205.1权属调查的内容205.1.1发包方调查205.1.2承包方调查205.1.3承包地块调查表205.1.4权属调查工作应注意的事项205.1.5权属调查资料的检查215.2制作工作底图225.3图上指界与初次公示225.4编码说明235.4.1发包方编码235.4.2承包方编码245.4.3承包地块编码245.4.4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代码结构245.5地块测量255.5.1地块控制测量255.5.2地块界址测量276内业处理326.1面积计算326.2公示材料的编制326.2.1地块分布图编制326.2.2地块图编制336.2.3信息公示表347审核公示与合同签订347.1审核公示347.2签订土地承包合同358数据库建设358.1数据库建库内容358.2数据库建库基本要求358.3数据库建库流程368.3.1资料收集378.3.2数据接收与检查378.3.3数据处理388.3.4档案资料扫描388.3.5面积汇总388.4数据交换389登记发证399.1建立登记簿399.2颁发承包经营权证3910成果整理与检查验收4010.1成果整理4010.2质量控制措施4010.2.1任务承担单位资质及仪器设备保障4010.2.2技术设计和技术培训保障4110.2.3首批成果及过程成果质量控制4110.2.4质量控制程序4210.3检查验收42附录1发包方调查表44附录2承包方调查表45附录3承包地块调查表49附录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53附录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56附录6土地承包合同(样本1)62附录7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样本2)68附录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样本)74附录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样本)79附录10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书90附录11 指界通知书91附录12 指界委托书92附录13 属性录入模版93附录14 要素代码与名称描述表95附录15 层名称以及各层要素97附录16权属数据表98附录17数据库属性表结构-图形数据99附录18数据库表结构-属性表格数据106附录19字典表114附录20 矢量数据元数据121附录21 地块分布图126一、 概述1.1任务来源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石首市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测绘工作。为查清农村土地承包现状,明确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范围和地点位置,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签发经营权证书,健全常态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制度。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档案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位置、面积和权属证书落实到户,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做准备。为统一技术要求,保证成果科学、准确、可靠,满足土地管理工作需要,根据有关技术规范并结合石首市特点编制本技术设计书。1.2工作目标计划先选择1个行政村开展推进工作,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方法,工作结束后,全面铺开确权登记颁证,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影响下保证2016年6月30日以前完成所有测绘颁证工作,并将成果资料整理归档,移交业主单位。通过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把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证书等落实到户,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等权利,为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探索经验,为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收入和促进农村发展奠定基础。完成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的工作,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建立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1.3工作区域和范围石首市大垸镇三十二个村:约.00亩,最终以实测面积为准。三十二个村包含:黄金湾村、新桥村、和丰村、三叉港村、普圣寺村、杨柳沟村、保南湖村、合民村、焦家铺村、东河头村、北碾村、中岭子村、古长堤村、五大桥村、岳家港村、四岭子村、六公湖村、合光村、鱼尾洲村、天星堡村、谭子拐村、泥南村、新堤村、黄金剅村、辖新堤村、大公湖村、大湾村、大堤口村、新农村、黄木山村、丁家垸村、东堤港村。1.4工作任务2016年6月30日之前(没有特殊情况的影响下)完成石首市大垸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41权属调查权属调查的内容包括发包方调查、承包方调查、承包地块调查、地块测量。1.42审核公示公示分为初次公示与正式公示,初次公示的材料包括地块分布草图和承包地块调查表,正式公示材料包括地块分布图和调查信息公示表1.43完善农村土地合同对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属调查成果进行审核后,注册登记。1.44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将权属调查成果上图入库,纳入规范化管理;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稳步推进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建设;及时调处土地权属争议,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查信息库;在此基础上,统计汇总各类数据。1.45颁发承包经营权证根据进度安排,依照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记载的内容,打印、颁发承包经营权证书。经营权证书按照农业部修订后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规定的样式和要求制作使用。1.46成果整理与验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全面核查整理和完善已有土地登记资料。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登记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土地登记资料的全面、完整和规范;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标准,统一规范管理土地登记资料。2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自然地理概况石首地处长江中游岸边,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地理中心,湖北省中轴线南端,长江经济带中重要节点城市。南邻湖南安乡、华容、北抵江陵、东靠监利、西接公安。截至2010年,全市国土面积142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办事处和经济开发区,总人口62.6万。石首是一座山水园林式的城市。石首属平原,兼有山岗。江南为高亢平原,中间以平地为主,江北为平原。整个地势略呈西北高、中间低、向西南倾斜,地面海拔一般在31米36米之间。石首以“有石孤立”于城北的石首山为名。长江天鹅洲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天鹅洲湿地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石首市,石首被授予“中国麋鹿之乡”称号。2.2石首市行政划区石首市辖2个街道、11个镇、1个乡。共有29个居委会、274个村委会。(大垸镇人口52788人,面积146平方千米 辖1个社区、25个村委会:箢子口街道等)。大垸镇:黄金湾村、新桥村、和丰村、三叉港村、普圣寺村、杨柳沟村、保南湖村、合民村、焦家铺村、东河头村、北碾村、中岭子村、古长堤村、五大桥村、岳家港村、四岭子村、六公湖村、合光村、鱼尾洲村、天星堡村、谭子拐村、泥南村、新堤村、黄金剅村、辖新堤村、大公湖村、大湾村、大堤口村、新农村、黄木山村、丁家垸村、东堤港村。2.3已有资料情况分析2.3.1基础测绘资料控制资料收集石首市大垸镇调查区内四等及以上控制点成果。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施测的A、B、C级GPS控制点遍布全省(其中A级控制点6个,B级控制点111个,C级控制点778个)。其成果平面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实地踏勘后,保存完好的控制点,经过坐标系转换和换带计算后可作为承包地块测量的起算点和检核点。湖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该系统已覆盖全省,可作为地块界址点测量的定位基准。影像资料2013年由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制作的全省1:2000正射影像图(DOM),分辨率优于0.5米,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按3分带。该成果经坐标系转换、重新分幅后作为调查工作基础底图制作。2.3.2其他资料(1)石首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各级行政界线包括市(县)、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2)石首市最新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库;(3)土地登记、征收、征用、出让和划拨用地登记资料;(4)调查区域内村民的身份、户籍、婚姻登记或证明资料等。3引用的技术文件3.1地籍调查与登记发证依据(一)政策依据1、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3、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4、国土资源部、中农办、财政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5、农业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档案局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一件(农经发【2011】2号)6、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农经办【2012】19号)7、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0】12号)8、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9、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鄂办文【2014】17号)10、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扩大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鄂办文【2006】82号)11、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扩大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鄂办文【2008】47号)(二)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3.2引用规范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2.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 T10114-2003)3.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4.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 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GB/T 15967-2008) 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7. 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8. 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9.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 ) 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1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12. H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定(试行)13.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14.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15.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6.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16341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2537-20141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2538-20141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2539-20144设计方案4.1技术路线与工艺流程4.1.1数学基础坐标系统:平面采用CGCS2000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按3分带,中央子午线分别为108、111、114、117。石首市的中央子午线为111,属于37度带。高程基准: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调查比例尺:调查基本比例尺为1:2000分幅:1:500、1:1000、1:2000比例尺的工作底图及其栅格数据采用正方形分幅(50cmX50cm)。计量单位:长度单位采用米(m),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面积单位采用平方米(m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统计汇总时,面积单位采用公顷(hm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将亩(mu)作为辅助面积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界址点坐标x,y分别取7位和6为整数,小数点后取3位。4.1.2技术路线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办法和标准,充分利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资料,以及航空航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和数据库技术,通过外业调查、复核审查、内业建库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4.1.3工艺流程为圆满完成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便于过程控制,结合石首市实际,将整个工作进行阶段划分,每一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过程控制,全县的工作程序按如下顺序执行。第一阶段:准备工作(1)根据工作特点进行分工,把整个工作分解为若干个工作项,选定各工作项的项目负责和技术负责;(2)制定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实施方案;(3)收集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料,准备所需的仪器设备及表格、簿册等用品,并对全部所用仪器进行鉴定;(4)对工作区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工作区基本情况,编写技术设计书,拟定工作实施规划(包括调查范围和方法、控制范围、测量方法、施工时间、人员组成等);(5)对参加作业人员进行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技术设计书的集中学习和培训;(6)运用收集到的影像资料和数据制作工作底图。第二阶段:权属调查进行权属调查。本次石首市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的对象为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以及承包地块,其他承包方式暂不调查。调查的方式主要为村组长协助相关人员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发包方调查、承包方调查、承包地块调查。图上指界图上指界方式为调查人员配合村组人员在工作底图上进行图上指界。地块测量。地块测量原则上采用图解法,对于需要实测的地块,以各级控制点为基础,采用全站仪全数字法测量各种界址点和地物点。第三阶段:审核公式(1)初次公示:公示内容为地块分布草图和地块调查表;(2)勘误修正:对于有异议地块村组负责及时核实、修正 ;(3)地块调查表签章确认:无异议的权利人在地块调查表上签章;(4)正式公示:公示内容为地块分布图和调查信息公示表 ;(5)结果确认:正式公示之后,承包方在公示结果归户表上签章(6)合同签章:根据调查结果,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第四阶段:数据库建设(1) 资料收集:地理信息数据和权属数据;(2) 数据接收与检查:测量数据检查和权属调查成果检查;(3) 数据处理:数据分层、数据转换、符号代码对应、拓扑处理等 ;(4) 档案资料扫描;(5) 数据入库:录入发包方、承包方、承包地块信息等;(6) 入库后的整理:界址点、线的拓扑生成以及属性赋值。 第五阶段:登记发证 根据调查结果和石首市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工作。第六阶段:检查验收检查主要分自检、互检、专检和农业部门组织的验收。4.1.4工作流程图图1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图4.2宣传、动员由当地人民政府、农工委组织宣传,下发文件,召开协调推进会,在媒体、网站以及乡镇、村进行宣传,向承包户发放宣传手册,让承包户充分了解本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更好推进登记调查工作顺利进行。4.3技术准备4.3.1编制技术设计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结合石首市实际情况,在工作开展前及时完成技术设计书的编制,并及时报送湖北省农业主管部门审批,直接用于指导工作的具体实施。编制技术设计书时,应充分顾及石首市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在总体技术路线的指导下,最大程度地反映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情况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状况。技术设计书应做到针对性强、技术先进、方法可行、步骤清楚、操作方便,技术设计书由石首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制和组织评审。4.3.2专业队伍的准入审核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的专业队伍应具备法人资格、技术资质、营业执照、专业水平、工作经验与培训证明等条件。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专业队伍的准入条件进行审查。4.3.3人员业务培训及试点为统一要求,统一技术标准,组织各项目作业负责人进行培训和试点工作。培训和试点以该项目设计书为主,通过试点明确有关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通过培训和试点,达到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作方法的目的。4.4资料准备4.4.1作业区概况信息收集1、掌握作业区域范围内行政划分、统计行政区划名称。2、收集行政区划代码。3、统计汇总作业区域范围内各村、组二轮承包信息,收集其合同书。4、收集作业区域范围内各村、组的户籍信息(电子介质)。4.4.2收集整理有关测绘数据航空正射影像、地形图、控制网点其他已有图件等。4.5硬件和软件准备4.5.1仪器、工具设备准备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手持测距仪、计算机、外设和软件系统、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等。4.5.2硬件配置要求图根控制测量使用GPS-RTK双频接收机观测,其标称精度:平面不低于10mm+5ppmD,高程不低于20mm +5ppmD。测绘用仪器设备必须经过相关单位鉴定,并提供鉴定证书。使用的全站仪等其它仪器设备均应在检验有效期之内,其完好率100%。4.5.3软件设备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ver、Windows XP;数据采集平台:AutoCad2007,南方Cass9.0,吉奥承包经营权采编系统1.7;地理信息平台:ArcGIS10.1数据库平台:MS SQLserver20085权属调查5.1权属调查的内容权属调查包括发包方调查、承包方调查、承包地块调查。5.1.1发包方调查发包方指依法发包农村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为调查单元。调查内容包括发包方名称和负责人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等。发包方调查表的内容按附录3后的填写要求和填写说明填写完整。5.1.2承包方调查 承包方调查以家庭、个人或单位为调查单元。调查内容包括:(1)承包方代表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及家庭成员情况。(2)其他方式承包的承包方调查内容包括承包方的名称(单位)或者姓名(个人)、地址等情况。(3)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信息,包括土地承包合同和(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信息。发包方调查表的内容按附录4后的填写要求和填写说明填写完整。5.1.3承包地块调查表承包地块指由土地承包经营权界线所封闭的地块。调查内容包括:承包地块的调查内容包括承包地块的名称、确权方式、面积、四至、空间位置、界址、土地用途、地力等级、利用类型和是否基本农田等情况。 承地块调查表的内容按附录5后的填写要求和填写说明填写完整。属确股确权的地块,在调查记事栏记录各股东姓名及所占股份。5.1.4权属调查工作应注意的事项法律程序完备。表册填制齐全。调查的成果由表册和图件组成。表册的填写用黑色墨水、书写工整,图件的绘制按统一图例绘制,内容应齐全、清楚。调查记录清楚整齐。调查的资料是具有法律性的土地合同档案,必须做到清楚,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划改处必须加盖印章,在事实记录或结论意见的文字中不得出现推断性词语。数据准确可靠。调查记录,成果抄录中抄录的各项数据必须准确可靠。档案材料齐全。调查资料应进行核对,做到调查材料完整和调查内容全面准确。5.1.5权属调查资料的检查权属调查完成后,应对权属调查成果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核和分项处理,为地块测量和今后日常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权属调查成果是承包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地测量的依据,成果的整理归档应符合档案管理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定和要求。权属调查成果的检查权属调查成果的检查分为:自检、审核和实地抽查三个方面。调查人员完成权属调查工作后,要对一个调查区的调查成果进行全面的自检。自检的内容有:检查相关调查表各项目的填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漏项;检查界址认定手续是否齐全有效,注记内容是否齐全。自检合格后,提交审核人员检查,不合格时,及时改正,直到合格为止。审核人员对调查人员提交的权属调查成果要逐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与自检内容相同。检查合格的,审核人员在审核意见栏注明通过评语,不合格的,注明不符之处,交还给调查人员修改完善。对审核后的权属调查成果,组织有关人员会同调查人员进行实地抽查。检查各项成果是否与实地情况相符,实地纠正不符之处。 5.2制作工作底图采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办公室统一下发,分辨率优于0.5米的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GCS2000坐标系)套合行政区划界线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作为工作底图。(1) 工作底图制作流程正射影像图地 形 图行政区划界 线基本农田保护区界坐 标 转 换工作底图(2) 坐标系转换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选取均匀分布的控制点作为坐标转换的基本控制点,利用其2套坐标成果计算转换参数。并利用多余控制点对转换参数进行验核。用于坐标转换的基本控制点,每个区域至少9个,均匀分布于区域四周和中间;转换参数验核点数不少于10个,且尽量分布均匀。当检查点误差小于0.1米时,计算的四参数可以作为数据转换的依据,否则应重新计算,直至符合要求。5.3图上指界与初次公示调查人员配合熟悉承包地的村组人员在工作底图上进行图上指界。确认后由调查人员标注上图。地块上图完成之后,将地块分布草图(经过地块标注之后的工作底图)和承包地块调查表进行公示。对于公示有异议的,村组负责调查、核实直至没有异议,无法调解的问题暂时搁置,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于没有异议的安排权利人在承包地块调查表上签章确认,并将最终的准确信息反馈给作业单位。5.4编码说明5.4.1发包方编码(1)代码结构发包方代码由四段14位阿拉伯数字构成,其代码结构如下图。XXXXXX XXX XXX XX 组级别代码 村级别代码 乡级别代码 县级别代码发包方代码结构(2)编码方法在发包方代码结构中,县级段代码位数6位,表示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应按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规定执行;乡级段代码位数3位,表示街道(地区)办事处、镇、乡,应按GB/T10114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的规定执行;村级段代码位数3位,表示行政村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所属乡镇编订;组及段代码位数2位,表示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代码从01开始,按升序编码,最多编至99,由所属行政村编订。5.4.2承包方编码(1)代码结构承包方代码由1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XXXXXXXXXXXXXX XXXX 系列顺序码 发包方代码 承包方代码结构(2)编码方法在承包方代码结构中,第一段为发包方代码,按5.3.1条进行编码;第二段为4位系列顺序码,代码从0001开始,在发包方代码后按升序编码,最多编至9999。5.4.3承包地块编码(1)代码结构承包地块代码由两段19为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XXXXXXXXXXXXXX XXXXX 顺序码 发包方代码 承包地块代码结构(2)编码方法在承包地块代码结构中,第一段为发包方代码,按5.3.1条进行编码;第二段为5位系列顺序码,代码从00001开始,在发包方代码后按升序编码,最多编至99999。5.4.4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代码结构(1)代码结构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代码结构一致,均由两段19位阿拉伯数字(字母)组成,其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XXXXXXXXXXXXXXXXXX X 承包方式代码 承包方代码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代码结构(2)编码方法在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代码结构中,第一段为承包方代码,按照4.2条进行编码;第二段为承包方式代码,用1位英文字母表示,“J”表示家庭承包,采用“Q”表示其他方式承包。5.5地块测量5.5.1地块控制测量原则上采用在影像上图解坐标进行地块测量。当采用实测法进行地块测量时,可利用HBCORS作为控制基准,也可另外布设基础控制。地块控制测量按性质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按作用分为地块首级控制测量和地块图根控制测量。地块控制点是进行地块测量的依据,为地块测量工作提供测量位置基准,保证地块图与界址点测量精度,使分片施测的地籍和地形要素能准确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保证调查区测量精度均匀。5.5.1.1一般规定1)各等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尊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2)地块平面控制网的基本精度应符合下面规定:a)四等网或E级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得超过1/45000。b)四等网或E级网一下最弱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3)控制点的选点、埋石、标石类型、点名和点号等按城市测量规范(CJJ/T 8)执行。5.5.1.2.地块首级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地块首级平面控制网点的等级分为三、四等或D、E级和一、二级。主要采用静态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方法建立地块首级平面控制网;一、二级地块平面控制网也可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施测,也可采用基于单机站RTK或HBCORS网络RTK方法施测。5.5.1.2.1.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利用已有的国家二、三、四等三角点和国家B、C、D、E级GPS点以及CORS站可直接作为地块首级平面控制网点。已有的三、四等城市平面控制点和一、二级城市平面控制点可直接作为地块首级平面控制网点。利用已有控制点成果前应进行检查和分析。在投影面上,相邻控制点的水平间距与原有坐标反算边长的相对误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已有相邻控制点间距检查的规定等级相邻控制点的水平间距与原有坐标反算边长的相对误差小于或等于二等、C级1/三等、D级1/80000四等、E级1/45000二级1/14000一级1/100005.5.1.2.2地块平面控制网的加密根据调查区域已有首级平面控制网点的情况,可采用静态全球定位系统方法加密二级以上的首级平面控制网点。与可以采用单机站RTK或HBCORS网络RTK方法加密一、二级地块平面控制网点。加密个等级平面控制网点时,应联测3个以上高等级平面控制点。地块首级平面控制网加密观测和计算要求按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或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或城市测量规范(CJJ/T 8)、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等标准执行。5.5.1.2.3RTK加密一、二级地块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要求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技术要求等级相邻点间平均边长/m点位中误差/cm边长相对中误差与基准站的距离/km观测次数起算点等级一级50051/2000054四等及以上二级30051000053一级以上5.5.2地块界址测量地块测量方法主要有实测法、航拍法、图解法、组合法等方法。本次项目的测量方法以图解法为主,对于界址不清晰的地块采用RTK实测。5.5.2.1图解法(一)直接图解界址点为明显地物点时,直接图解其坐标。利用正射影像图解界址点时,定位点不大于1/2个像素;利用数字线划图图解时,定位点应端点捕捉,独立图解两次,两次较差不得大于图上0.2mm,取中数作为界址点坐标。本次主要采用直接图解法。(二)间接图解工作底图上界址点不能直接图解时,以已有的大比例数字正射影像图或数字线化图为基础,根据外业调查工作底图和调查草图获得的界址点与周围明显地物点的相对位置通过距离交会法、截距法(内外分点法)等图解量算获取界址点坐标。1)距离交会法从三个已知点分别量出至未知界址点的距离,要求交会角30150,形成示误三角形,当示误三角形外接圆直径不大于一倍界址点中误差时,取三角形内心坐标作为未知界址点的坐标。当示误三角形外接圆直径大于一倍界址点中误差时,应检查已知点至未知界址点的距离是否正确,否则重新量距直到满足精度要求。2)截距法(内外分点法)当未知界址点在两已知点连线上时,分别量出两已知点至未知界址点的距离,从而确定未知界址点的位置。如图示:a)当S2SAB时,可得到直线外分点图形。|S2- S1-SAB|=|M0时,应重新测量S1、S2直到满足|M0。z此时, 式中,内分时,外分时 M0为界址点中误差。上面所说已知点,指已知界址点,或沟渠、田间道路、田埂等线状地物交叉或拐弯处、电杆等工作底图上能准确判断位置的明显地物,其至未知界址点的距离可用手持测距仪或钢尺实地丈量获得。5.5.2.2实测法地块界址点实测以HB-CORS网络RTK测量为主要方式;网络信号较差或没有网络信号的地区可采用基站 RTK测量方法;隐蔽界址点或不利于RTK观测的点位可配合全站仪施测。1.HB-CORS网络RTK测量(一)H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要求 H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要求 观测次数观测历元数截止高度角15以上的卫星个数GDOP值33054观测次数是指同一流动站初始化观测的次数。(二)观测要求1)网络RTK一测回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仪器进行初始化;B、数据采样率一般设为1秒,模糊度置信度应设为95%以上;C、每测回观测控制手簿设置,控制点的平面收敛精度应2cm,高程收敛精度应3cm,多次测量互差小于界址点精度要求;D、观测值应在得到网络RTK固定解,且收敛稳定后开始记录;E、每测回采集的历元(自动观测值)个数不应少于上表中的规定,取平均值作为定位结果;F、经、纬度取位到0.00001,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到0.001m。2)控制点平面和高程成果应在限差之内取各测回结果的平均值。3)当初始化时间超过3分钟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信链接,重启接收机,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此外,还可以提高卫星高度截止角,或增加仪器的高度、或选择不同的多路径效应消除模式进行测量。4)重试次数超过三次仍不能获得初始化时,应取消本次测量,对现场观测环境和通讯链接进行分析,选择观测和通讯条件较好的其它位置重新进行测量。(三)检测要求为确保界址点成果的可靠性,作业时必须检测测区附近国家等级点,数量不得少于3个,并应尽量均匀分布。检测要求至少一个测回,且平面检测较差应不大于一倍界址点中误差精度要求,并提交检测精度统计表,当检测超限时应提交分析报告或改变作业方法。(四)数据处理1)数据下载每天作业结束后,应及时将各类原始观测数据、中间过程数据、转换数据和成果数据等转存至计算机或移动硬盘等其它媒介上。2)数据安全外业观测数据在转存时,应提交标准化后的原始观测数据,不得对数据进行任何剔除或修改。同时还应做好备份工作确保数据安全。3)成果输出网络RTK测量数据,可通过HBCORS控制中心在线转换即可得到所需成果。(五)基于HBCORS参考站的静态GPS观测1) 当HBCORS网络RTK测量得不到固定解时,还可基于HBCORS参考站进行单台仪器的静态GPS测量。基于HBCORS参考站的静态GPS测量方法原则上与常规静态GPS观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A)单台仪器可以与周围参考站同步观测完成静态测量,事后下载测站周围参考站的RINEX格式观测数据解算。B)由于基站距离较远,观测时间应适当延长。静态GPS观测技术要求项 目等级 观测方法一级卫星高度角()静态15有效观测卫星数静态4同步时段长度(min)静态45数据采样间隔(S)静态1030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静态10天线对中精度静态3mm2) 全部外业观测成果经验校全部合格后,GPS观测数据提交HBCORS中心,HBCORS中心下载相关同步基站观测数据,采用专用软件解算,提供正式平差成果。2.基站RTK测量基站RTK测量过程:基准站选择和设置、流动站设置、中继站设立等。基准站、流动站、中继站之间采用电台发射或接受无线电信号。1) 基准站选择和设置基准站可选择架设在已知点或任意位置,当基准站选择架设在已知点位置时,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有障碍物而电台通信受影响时,在两者间还需设立中继站。一般情况下,基准站选择架设在地势较高、附近25公里范围没有大功率发射源处,以利于无线电信号传播。基准站设置包括建立项目和坐标系统、选择合适电台频率、GPS工作方式选择、基准站数据输入、启动工作等。2)流动站GPS设置建立项目和坐标系统、选择与基准站相同电台频率、GPS工作方式选择、有关的数据输入、启动工作,在测区范围内选择三个已知点进行测量,其中两个点与基准站校核(即基准站、流动站与已知点建立转换关系),第三个点进行检查,当坐标位移差小于一倍界址点中误差时,此时流动站可开始进行界址点测量;当检查时坐标位移差大于一倍界址点中误差时,需重新进行基准站与已知点间的校核和检查,直到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进行界址点测量。3)为保证测量成果的可靠性,流动站离开基准站的距离不宜超过5公里(当流动站接受电台信号较弱或不稳定时应停止测量)。测量完成,基准站移动前,流动站应再次联测已知点进行检查,检查精度应到达基准站校核检查要求,否则应重新测量已测数据。3.采用全站仪实测不利于RTK施测的界址点可采用RTK配合全站仪测量。全站仪设站的测站点、定向点、检查点采用RTK测量,测站点、定向点、检查点的点位误差应满足RTK测量的要求。全站仪设站时,测站仪器对中误差为3mm;每个测站都必须做测站检查,检查点可以是定向点、邻近控制点、已测设的界址点,检查误差不大于一倍界址点中误差;测量碎部点的最大视距不大于300米。6内业处理6.1面积计算面积计算是地块水平投影面积的计算。地块测量完成后,数据录入数据库系统,由系统输出地块面积。对于跨投影带的承包地块,其面积计算应按承包地块面积主要分布的投影带内计算结果为准。对于跨投影带的县级行政区,辖区内承包地块的面积计算以各投影带内的计算结果为准。6.2公示材料的编制6.2.1地块分布图编制(一)主要包含内容(1) 行政界线及行政区域名称。(2) 地块界线、文字注记;(3) 宗地编号,以分式表示,分子为宗地编号,分母为地类代码,面积单位亩,保留2位小数。(4) 图廓线、图名、比例尺、指北针、编图单位、编图时间及坐标系。(5) 面积汇总表,单位亩,保留2位小数。具体样式参见附件。(二)制作方法地块分布图的制作单元为发包方,制图比例尺可在调查比例尺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但应是100的整倍数)。在区域面积、人口或其他方面情况特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划分图件图幅,并保留划分的材料。(三)地块分布图一般规定1)地块分布图文字注记字体,图内一律用细等线,图外用黑体,字大小、沟渠、道路、田埂等的表示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要求执行。2)居民地外围依比例表示,内部可适当综合取舍。3)权属要素的表示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和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要求执行;村民小组界线表示,以村界为基础,用“三横两点”表示,如 . 。4)图廓整式见附录17。6.2.2地块图编制(一)主要内容包括(1) 宗地编号、承包户、指北针、绘图日期、绘图员、审核日期、审核员。(2)地块界线。(3)宗地编号,以分式表示,分子为宗地编号,分母为地类代码,面积单位亩,保留2位小数。(4)地块四至注记;(二)制作方法地块图的制作单元为承包方,通过数据库软件对地块图批量导出,之后人工进行适当调整,主要调整时移动注记,防止压盖。制图比例尺可在调查比例尺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但应是100的整倍数)。(三)地块图规定(1)以地块分布图为基础,利用地籍数据库编绘地块图。(2)根据宗地的大小和形状可以选择1:200-1:1000比例尺(比例尺分母数据应选用10的倍数)。(3)一般选用A4和A3纸,个别宗地可选用A2纸张。6.2.3信息公示表根据权属调查结果,以承包方为单位逐地块公示调查结果,形成信息公示表。 信息公示表以发包方调查表、承包方调查表、承包地块调查表和地块测量结果为依据。 信息公示表的内容包括:承包方(代表)姓名或名称、承包地块的编码、合同面积、实测面积、利用类型以及四至信息等。信息公示表样本见附录5。7审核公示与合同签订7.1审核公示作业单位将地块分布图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制作完成后,交由村(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地块分布图所涉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按要求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期限不应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的,公示材料由承包方(代表)签字确认后,以承包方为单位制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见附录6),发包方、承包方(代表)签字确认。由村、组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核对、汇总后上报县级人民政府。7.2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根据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结果,已有合同的,完善“二轮”延包土地承包合同;以前未签合同的,补签承包合同。合同样本见附录。8数据库建设8.1数据库建库内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主要包括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确权登记的地理信息数据和权属数据。(1) 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农村土地权属要素和栅格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包括定位信息、境界与管辖区域以及对承包地块四至描述有重要意义的其他地物信息。 农村土地权属要素用于描述承包地块的面积、四至、地类和空间位置等的矢量信息。 栅格数据指用于描述承包地块及其空间分布、方位、毗邻关系的等信息的栅格图件。(2) 权属数据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