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增分练13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增分练第26页(2018辽宁沈阳调研)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关于图中四地地貌成因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向斜谷地,乙背斜山地B.甲向斜谷地,乙向斜山地C.丙向斜平原,丁背斜山地D.丙背斜平原,丁向斜山地2.图中有可能形成溶洞的岩层是()A.B.C.D.答案1.B2.C解析第1题,甲地为向斜谷,乙地为向斜山;丙地是平原,但不是背斜构造;丁地是变质岩,断层上升形成山地,既不是背斜也不是向斜。第2题,为变质岩,为页岩,为石灰岩,砂岩。溶洞可形成在降水较多的石灰岩分布区。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图中()A.断层形成时间早于地层B.形成的内力作用相同C.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D.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4.图中区域()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D.d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答案3.D4.D解析第3题,地层被断层切断,因此断层形成时间晚于地层;形成的内力作用为变质作用,形成的内力作用为岩浆活动;是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地;根据断层两侧岩层的相对位置可判断,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b处为喷出岩,而花岗岩为侵入岩;c处位于断层处,不适宜建坝蓄水;d区的石灰岩为可溶性岩石,可形成喀斯特地貌。“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这是唐朝诗人胡玢的诗。读某河段示意图,完成第56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6.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向B.含沙量C.汛期D.流量答案5.B6.A解析第5题,由等高线凸出方向和指向标确定,河流应自北向南流。西岸冲刷较强烈,为侵蚀岸,东岸为堆积岸;“数家新住处”应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的堆积岸,乙处位于河流凸岸,为堆积岸。第6题,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和盆地,地势的高低影响河流的流向。下图为我国两广地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7.处的构造地貌为()A.背斜B.向斜C.背斜谷D.向斜谷8.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其形成过程是()A.向斜沉积断裂B.向斜断裂沉积C.向斜侵蚀断裂D.向斜断裂沉积侵蚀答案7.C8.D解析第7题,处地貌为谷地,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第8题,图中处山峰底部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判断是向斜。处左边和右边的岩层发生了错位,形成断层活动。T1、T2岩层在此堆积,后来在外力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的景观。下图为某内陆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0题。9.图中()A.甲处以变质作用为主B.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C.丙处沉积作用形成凹岸D.地层形成顺序是10.据图中信息推测,湖泊()A.是由于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B.冬季水位高是因气温低、蒸发弱C.水位下降,流域面积不断缩小D.对丙河的流量仍具有调蓄作用答案9.B10.A解析第9题,据图可知,甲处以岩浆活动为主,并非变质作用,故A项错误;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为河流的堆积地貌,故B项正确;丙处受流水侵蚀形成凹岸,故C项错误;读图可知,图示地区先形成沉积岩再有岩浆侵入,所以最后形成,地层位于之下,所以最先形成,故D项错。第10题,该处出现断层,湖泊可能是构造湖,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故A项正确。构造等高线是指在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岩层的形态。下图为某区域同一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第1112题。11.图示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山脊D.谷地12.图中甲处岩层的埋藏深度可能是()A.280米B.360米C.420米D.480米答案11.A12.A解析第11题,由示意图中的构造等高线判断等高线的数值由外向里减小,根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图示地质构造是背斜。第12题,根据构造等高线的数值判断甲处岩层海拔为60米,根据地形等高线数值判断其海拔为300400米,因此该岩层的埋藏深度应为240340米。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第1314题。13.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B.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C.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D.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14.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B.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D.不受风力侵蚀的影响答案13.C14.B解析第13题,T1T4颗粒物是由流水沉积而成。古河床和河漫滩部分相对比较平坦,后地壳多次分阶段上升,河流继续下切,形成多级阶地。故选C项。第14题,伴随地壳上升,落差增大,流速加快,河流侵蚀以下蚀为主,A项错;东南岸露出基岩,应该是表层沉积物被侵蚀所致,C项错;露出水面的阶地在少雨季节可能受风力侵蚀,D项错。随着地壳抬升,河谷不断变窄,水流速度加快,B项正确。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世界上有许多谷地。从形态上看,有“U”型谷,如挪威峡湾;有“V”型谷,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有“”型谷,如东非大裂谷。谷地对气候、生物、水文等影响很大,河谷往往也是人类活动集中的地区。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某河谷剖面简图,该谷地沿线无断层。(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图中该形态河谷的形成过程。(2)河谷地区有大量的河相沉积物,请你说出河相沉积物在空间上和颗粒上的特点。(3)河谷地区往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河谷地带对古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答案(1)冰川侵蚀作用,形成“U”型谷;后来冰川后退,谷地中河流的下切侵蚀,形成“V”型河谷。(2)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的磨圆度越来越好、越来越细;沉积物有层理结构,分选好。(3)谷地海拔低,热量充足;谷坡有森林和草地,提供木材、牧场,可狩猎;谷地中的河流,提供饮用、灌溉水源,可捕鱼和运输;河流带来泥沙堆积,提供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发展种植业,提供粮食。解析第(1)题,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所处纬度高,地质历史时期,冰川发育,受冰川的侵蚀,形成“U”型谷;冰川消融后,谷地受河流的侵蚀,形成“V”型河谷。第(2)题,越往下游,河流携带物质受到的冲刷和摩擦时间越长,沉积物的磨圆度越好;河流下游,河水的流速减缓,搬运能力减弱,沉积物较细;同时受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的影响,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第(3)题,河流谷地的热量、水分、土壤、植被等条件较好,利于人类的活动。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所示为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夏季分布状况,该地区河流所在河谷年雨量仅140毫米,集中在49月,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盛行偏北风。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1)说出PQ、QR两段河谷地形的差异,并指出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2)说明QR河段沙洲形成过程。(3)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4)有人提议在R处筑坝发电,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差异:PQ为峡谷,QR为宽谷。影响因素:岩石硬度、河流流速。(2)QR段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蚀能力、搬运能力强,携带泥沙量大;QR段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沙洲。(3)(甲处上风向,河床宽阔,)冬季枯水期大片沙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因山地阻挡,风速减小,风力沉积形成沙丘。(4)赞同。理由:R处为峡谷,筑坝工程量小,上游为宽谷,有利于储水(或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或不赞同。理由:水量小,可能导致生态破坏(或可能诱发地质灾害)。(选择其中一种观点作答即可)解析第(1)题,PQ段河谷狭窄,为峡谷地形,QR河谷较宽阔,为宽谷地形。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硬度与河流流速。岩石坚硬,侵蚀慢,反之,侵蚀快。落差大,流速快,河道窄深。反之,河道宽浅。第(2)题,图中QR段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蚀能力、搬运能力强,携带泥沙量大。在QR段流速缓慢,携带泥沙能力小,泥沙沉积,形成沙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新目标 (Go for it) 版七年级上册Unit 3 What color is it 教案配套
- 成品油检定培训
- 2024中电信翼康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普通高校大专(高职)毕业生1617(二)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5 孔乙己教案设计
- 大学生志愿者培训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3安塞腰鼓教案配套
- 安全风险防控培训
- 全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综合训练第一单元(含答案)
- 全旅馆业前台从业人员资格证考试答案解析
- 广东省护士延续注册健康体检表
- 专业工程分包业主审批表
- 活动物料清单
- 精细化工产品公司企业经营战略方案
- 缺血缺氧性脑病详解课件
- 自动打铃控制器plc课程设计
- 冠状动脉CT解剖详解
-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起重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单值和移动极差X-MR控制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