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肿瘤坏死因子与溃疡性结肠炎.ppt_第1页
课件:肿瘤坏死因子与溃疡性结肠炎.ppt_第2页
课件:肿瘤坏死因子与溃疡性结肠炎.ppt_第3页
课件:肿瘤坏死因子与溃疡性结肠炎.ppt_第4页
课件:肿瘤坏死因子与溃疡性结肠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 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李文清 陈玉丽 王承党 吴婷 陆岽 林经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350005 福州,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累及结肠膜和粘膜下层病变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欧美发达地区发病率高,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群体流行病学调查和双生子研究显示UC发病与遗传、免疫和环境等因素有关。,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是一种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诱导炎症和免疫调节功能。为了探讨TNF-基因多态性与UC的相关性,我们采用序列特异引物PCR方法(SSP-PCR)对57例UC患者及127例健康正常人进行TNF-基因多态性检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院2002.3-2004.10就诊汉族UC患者57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5例,年龄为2168岁,所有患者都经过临床、实验室、肠镜及组织学检查,诊断符合2000 年成都全国IBD 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 1,同时以127名汉族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 1.2 DNA的提取:取抗凝血液2ml, 按蛋白酶K 消化,盐析法抽提、纯化DNA;,1.3 TNF- 基因的检测:根据文献 2 报道的引物序列和方法操作。 1.4 统计分析:采用10.0 SPSS 统计软件包的2卡方检验。,2 结 果,2.1 TNF基因多态性PCR结果:见图1、2和3,A B C M 图1 TNF-857 PCR电泳图谱 A: CC纯合型, B: CT杂合型, C: TT纯合型, M: Mark,A B C M 图2 TNF-863 PCR电泳图谱 A:CC纯合型 B:CA杂合型 C:AA纯合型 M: Mark,A B C M 图3 TNF-1031 PCR电泳图谱 A:TT纯合型 B:TC杂合型 C:CC纯合型 M: Mark,2.2 UC和正常人TNF-基因检测结果:表1中的UC和正常对照组的TNF-各基因型分布,经2检验,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Hardy-Weinberg)平衡(p0.05),表示所选人群具有代表性;UC和对照组二者之间的TNF-各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1:UC和正常人TNF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2.3不同地区人群的TNF-等位基因比较:表2显示中国汉族人TNF的-857(C/T),-863(C/A), -1031(T/C) 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同亚洲的日本、韩国人群基本一致,差异无显著性;-863(C/A), -1031(T/C) 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同欧洲的英国、荷兰、瑞典人群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但欧洲人群的TNF857T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亚洲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5)。,2019/8/7,13,可编辑,表2不同地区人群TNF- 等位基因频率比较,3 讨论,研究发现在人6号染色体的某些区域上存在UC的重要的候选基因(IBD3)6,肿瘤坏死因子基因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的HLA 类基因区的一段7kb的DNA上, TNF在UC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UC患者肠黏膜组织、血清及粪便中有较高水平的TNF表达7;,TNF-基因存在多态性现象,其多态性位点主要有: 238(GA),-308(GA),857(CT), -863(CA)和-1031(TC), TNF基因多态性的变化与许多疾病中TNF水平增高有密切关系, 它能影响细胞因子的转录和宿主免疫反应5, 8,尤其是与MHC连锁的疾病密切相关,但是TNF基因多态性由于不同种族和不同群体的异质性、不同临床表现、不同研究方法等原因,使得TNF基因多态性与UC之间相关性研究的结论不很一致。,目前报道较多是TNF-308位点研究结果,墨西哥 9和匈牙利 10分别报道:TNF-308位点与UC存在关联,但是墨西哥UC患者的308A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增高,匈牙利UC患者的308A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减少,国内袁岸龙11没有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关联。,TNF-启动区的5 侧翼的 -857C/T,-863C/A, 1031T/C基因多态性位点是1998年发现的三个新的具有功能性效应的多态性位点3,12,实验发现:-857 T,-863A和-1031C 等位基因的转录启动子活性比其相应的常见型基因的活性高是1.7-2.0倍3,12;,国外近年相继报道了该三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结果,Van Heel DA 8在欧洲北部的高加索人中发现857T和与UC存在关联,英国的Orchard TR发现1031C与UC存在关联13,而日本Negoro K14仅在是否采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UC患者中,发现857T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 在UC患者总体和对照组之间没有发现差异。,迄今国内涉及TNF启动区的5侧翼的857C/T,-863(C/A), 1031(T/C)基因多态性相关资料的报道较少, 本文资料显示:-857,-863和-1031三个位点基因多态性与UC之间没有存在直接关联,提示TNF-857,-863和-1031位点可能不是中国人患UC的主要易感位点基因,TNF基因与UC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涉及其它位点基因的共同参与以及与UC的不同表型是否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资料显示:国内的TNF-857,-863和-1031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资料同亚洲的日本,韩国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