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痛,一、概述,1.定义: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不通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可以出现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2.发病情况:本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偏头痛,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患病率为985.210万.其发病年龄逐渐呈现年轻化,男女患病比率为1:4,其中相当数量的病人病程长,甚至经久不愈,西医药疗效不显著,而求治于中医,中医药治疗头痛有其独特的优势.,3.历史沿革,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难经.四十七难“人头者,诸阳之会也.”,明代医家李时珍亦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说明头为为身阳气会聚之处,又为髓海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随着中医学说的发展,后世医家对于脑的认识亦趋于完善,认为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人的精神意识,记忆思维,各种感觉,皆发于脑.,有关头痛的病名, 内经有“脑风” “首风”记载. 素问.风论说“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新体中风,则为首风.”这些病名是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症状提出的. 灵枢.厥逆篇提出,六经皆可因气逆而头痛,名厥头痛.,伤寒论六经条中明确指出头痛,只有太阳病头项强痛而恶寒,少阳病脉弦细,头痛,发热.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而太阴病和少阴病则无头痛.,东恒十书 发挥内经关于头痛的理论,将头痛分为内伤头痛和外感头痛,并按病因和症状的特点,提出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寒湿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偏头痛,厥逆头痛,真头痛等名称,并在内经和伤寒论六经基础上,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还分别提出治法及分经用药原则.,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痛中强调“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有可吐者,可下者,诸经气滞亦作头痛.”并提出头风在左属风,在右属痰. 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指出头风之异乎于头痛者,在于病久而肝虚.,4.讨论范围,头痛的范围相当广泛,西医学的周期性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慢性阵发性偏头痛都属于偏头痛范围.高血压病,颅内疾病,神经官能症等以头痛为主症时,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5.美国国家卫生研究中心头痛分类,1.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 典型偏头痛 普通偏头痛 群发性偏头痛 偏瘫及眼肌麻痹性头痛 下半部头痛 2.肌收缩性头痛 3.混合性头痛血管性和肌收缩性,4.鼻血管运动反应性头痛 5.妄想转换疑病性头痛 6.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 全身麻木 其他CO中毒,低氧,扩管药,戒断,醉酒,低血糖,高血压等,7牵引性头痛 肿瘤血肿脓肿腰穿脑水肿 8颅脑性头痛 9由眼,耳,颈部疾病所致头痛 10颅神经痛,二、证候特征,1.患者自觉头部疼痛,包括前额,额颞,顶枕部位疼痛. 六经辨证头痛部位分区: 太阳头痛 多在头后部,下达项背 阳明头痛 多在前额及眉棱处 少阳头痛 多在头两侧,并连及耳部 厥阴头痛 在巅顶,或连于目系,2.疼痛的性质,特点: 外感头痛 突然发作,其痛如破,痛无休止,以掣痛,跳痛,灼痛,胀痛或重痛为主. 内伤头痛 缓慢而作,痛势绵绵,时痛时止,长久不愈,以空痛,隐痛,昏痛为主,遇劳或情志刺激发作,加重.,三、病因病机,一 、病因,1.外感 多由起居不慎 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体表 循经络上犯巅顶 发为头痛 外邪犯头,其中以风邪为主,因风为阳邪, “风为百病之长”并且“伤于风者,上先袭之”.故风邪为外感头痛的主要致病原因,但风邪又兼挟时令之气,如风挟寒邪,风挟湿邪,皆能导致头痛.,2.内伤 头痛由于内伤而致者,多与肝、脾、肾三脏失调或虚损有关。 五脏失调,气血逆乱,头部络脉气血壅滞 脏腑虚损,精气亏乏,头部络脉失养 气血稽迟 头痛,因于肝者,或情志不和,郁而化火,或肝肾阴亏, 肝阳上亢; 因于脾者,或劳倦,病后致脾胃虚弱,生化不足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痰湿内生; 因于肾者,或禀赋不足,房事不节,致脑髓空虚,或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跌仆损伤,淤血阻络,皆可导致头痛.,二、病位,本病的病位在头部.与肝脾肾脏腑相关,三、病理,外感 六淫上扰,邪气稽留,清阳被阻 不通 内伤 痰浊,淤血,阻滞络脉 头痛 脏腑虚损,精气亏乏,脉络失养 不荣,四、诊断,1.头痛为主症,局部前额、额颞、巅顶、顶枕部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等。 病程:有突然而痛,其痛如破而无体征者,或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时痛时止者,其发作可是短暂的或持久的。,2.有外感或内伤等诱因,突然可反复发作史。 3.结合理化检查:如血压,脑电图,彩色多普勒,脑脊液检查,颅脑CT,MRT等,五、鉴别诊断,1.与类中风相鉴别,类中风又称类中 属中风范畴,无外邪侵袭而发病者,多见于岁以上,眩晕反复发作,头痛突然加重时,为风痰壅盛引起,常兼半身肢体活动不利或舌蹇语涩,、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特点的鉴别,外感头痛 脑风:风邪从风府上犯于脑的头痛. 首风:因头感受风邪所患疾病,遇风则发,内伤头痛,真头痛:反复剧烈难忍的头痛,持续或阵发加 重,发作时手足逆冷至肘膝,肢厥,抽搐. 偏头痛:疼痛剧烈暴发,或左或右,或其痛连齿,眼,痛止如常人. 头风:头痛剧烈,反复发作,经久不愈,顽固难治 雷头风:头痛如雷劈,头面起核,多为湿热挟痰之中.,六、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头痛的性质 风掣痛,跳痛,或头痛时作,伴有恶风。 寒头痛常喜裹头,伴有畏寒 热灼痛,或头痛如裂,伴恶热心烦 湿头重痛如裹,伴肢体困重,或天明尤甚,气滞胀痛 淤血刺痛或钝痛,痛有定处,经久不愈 痰浊头痛而昏蒙,伴有呕恶痰涎 肝阳上扰头痛而眩 肾虚头痛而空 气血虚头痛且晕,2.辨部位,太阳头痛多在头面部,下连项背 阳明头痛多在前额及眉棱处 少阳头痛多在头两侧,并连及耳部 厥阴头痛痛在巅顶,并连及目系,气血肝肾阴虚全头作痛 阳亢者痛在枕部,多连及颈项 寒厥者在巅顶 肝火者痛在两颞 偏头痛在一侧头部,连同侧眼底,2019/8/6,37,可编辑,3.辨外感和内伤,外感头痛发病急,痛势剧多见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发无休止,多属实证,多因外感六淫。 内伤头痛起病缓慢,有虚有实,虚者痛势较缓多为隐痛、空痛、晕痛时作时止,多因脏腑虚损;实者痛势较甚,多因痰浊及气滞血淤。,4.辨影响因素,气虚者与过劳有关 寒湿者常随天气变化而变化加重 肝火者因情志波动而加重 阳亢者常因饮酒或暴食而加重 肝肾阴虚者每因失眠而发作或加重 偏头痛者常遇风寒而痛发或加重,二)治疗原则,外感头痛以祛风散邪为主,可酌加升散或散其邪,或作引经 内伤头痛当辨其虚实,虚者宜补虚,实则宜祛邪.内伤头痛中若属郁火内盛,或上盛下虚之证,当忌引经 张景岳强调:“内邪之火,得升而愈炽矣,此为忌也。”,三、分型论治,1.外感 1风寒头痛 【主证】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常喜裹头,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治法】疏风散寒,【方药】川芎茶调散 川芎能行血中之气,祛气中之风,并上行头目,为临床治疗外感头痛之要药. 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性味辛温,能起疏风散寒止痛作用,【临床运用】 1.在太阳经部位可加蔓荆子,羌活;在阳明经部位可加葛根,白芷;在少阳经部位可加柴胡;在厥阴经部位可加吴茱萸,藁本;太阴经头痛可加苍术;少阴经头痛可加麻黄,附子,形体肥胖者宜加法夏,苍术 兼挟气滞血淤者宜重用川芎,并酌加丹参,桃仁,红花之属 寒邪侵犯厥阴经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甚则四肢厥冷,苔白脉弦,宜用吴茱萸汤去人参,大枣加姜半夏,藁本,川芎,以温散降逆,2风热头痛 【主证】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溲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方药】芎芷石膏汤,菊花、桑叶、薄荷、蔓荆子 辛凉微寒,轻 清上浮,疏散风热,通窍止痛 川芎 活血通窍,祛风止痛 白芷、羌活 散风通窍而止痛 生石膏 清热和络,3风湿头痛 【主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方药】 羌活、独活、藁本、白芷、防风、细辛、蔓荆子 祛风除湿散寒而止痛 川芎 辛温通窍,活血止痛。,【临床运用】 1.若湿重见胸闷,口粘而淡者,宜加藿香、佩兰、法夏、枳壳以芳香化浊理气. 2.若湿重以脘腹胀满、纳呆为主者,宜加苍术、厚朴、焦三仙以燥湿宽中 3.若见恶心呕吐者,加生姜、法夏以降逆止呕,二、内伤头痛,肝阳头痛 【主证】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 平肝熄风潜阳 山栀、黄芩、丹皮 苦寒清热泄肝热 桑寄生、杜仲 补益肝肾 牛膝、益母草、白芍 活血调血引血下行 夜交藤 养心安神,【临床运用】 肝肾阴虚可酌加首乌、枸杞、女贞子、旱莲草、生地、天冬 肝风内动宜加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以平肝潜阳 若头痛甚剧,面红目赤,口苦胁痛,便秘溲赤,苔黄脉弦数,属于肝火偏旺者,治宜清肝泻火,可加龙胆草、菊花、夏枯草,血虚头痛 【主证】头痛隐隐,时时昏晕,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遇劳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方药】加味四物汤,当归、生地、白芍、首乌 养血滋阴 川芎、菊花、蔓荆子 清利头目平肝止痛 五味子、远志、枣仁 养心安神,【临床运用】 可酌加太子参、何首乌、枸杞、菊花、蔓荆子等 气虚明显可加黄芪、山药、太子参以益气生血 心悸不寐可加炒枣仁、龙眼肉、远志等养心安神 若因肝血不足,肝阳上亢引起头痛,宜加钩藤、菊花、蔓荆子、石决明、生牡蛎、女贞子平肝潜阳,痰浊头痛 【主证】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陈皮 和中化痰 白术、茯苓 健脾化湿 天麻、白蒺藜、蔓荆子 平肝熄风止痛,【临床运用】 临证时可酌加引经药如蔓荆子、白蒺藜加强止头痛之力 胸脘满闷可加苍术、枳壳、厚朴 若痰湿郁久化热出现口苦,舌苔黄浊,大便不畅,宜去白术加黄芩,竹茹,枳实清热化痰,4.肾虚头痛 【主证】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熟地、枸杞、女贞子 滋阴填精 杜仲、川断 补益肝肾 龟板 滋阴益肾潜阳 山萸肉 养肝涩精 山药、人参、当归、白芍 补益气血,【临床运用】 若头痛属于肾阳不足,证见面白,畏寒,四肢不温,舌淡,脉沉细者,可用右归丸温补肾阳,填充精血,5.瘀血头痛 【主证】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川芎、赤芍、桃仁、益母草 活血化瘀止痛 当归 活血养血 白芷、细辛 辛散通窍止痛,【临床运用】 久病气血不足者,宜加当归、地黄、黄芪、党参以补益气血 疼痛剧烈者,可加虫类搜逐之品如全蝎、蜈蚣、五灵脂、地龙等 兼挟寒邪者,可酌加细辛,桂枝以温经通络散寒,其他疗法,单验方 全蝎、地龙、甘草各等分,研末,每服g 一日三次,适用于顽固性头痛 山羊角1530g 锉成细末,先煎白菊花12g 川芎6g 水煎服,对偏头痛有良效 蓖麻同乳香,食盐捣,贴太阳穴,治气郁偏头痛,针灸 肝阳头痛取足厥阴,少阴经 风池、百会、太阳、太冲 气血不足取任督经穴肾俞和手足阳明经 百会、气海、肝俞、脾俞、肾俞、合谷、足三里,离子导入法 5%白芷液 前额阳极,后枕阴极,以35毫安电流治疗25分钟,预防及调护,头痛患者宜注意休息,保持环境安静. 外感者应寒温适宜,增强体质以抵御外邪. 肝阳上亢者,禁食肥甘厚腻以免生热动风. 肝火头痛者,可用冷毛巾敷头部,因痰浊者,饮食宜清淡,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市场营销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品DEF操作指南》课件
- 武夷山职业学院《影视非线性编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鱼塘堤坝规划方案范本
- 荆门职业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城市钻孔桩施工方案
- 2025合同样本个人借款合同范本管理资料
- 电梯门板保养方案范本
- 2025至2031年中国全自动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二手房公积金贷款合同书范本(2024版)
- 典型任务-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课件讲解
- 2024-2029全球及中国柚子果实提取物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河南省鹤壁市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公共部位装修合同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1-国开(ZJ)-参考资料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2024届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
- JTJ-T-257-1996塑料排水板质量检验标准-PDF解密
-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
-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件)高中物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