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乳衄》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外科学乳衄》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外科学乳衄》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外科学乳衄》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外科学乳衄》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衄,湖南中医药大学 第一中医临床医学院中医外科,重点难点,1、乳衄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2、引起乳衄的几种疾病的鉴别诊断。,目的要求,1、掌握乳衄的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 2、了解乳衄的病因病机。,概念,“衄”就是出血。 “乳衄”是指乳头溢血。 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特点:乳头溢液,或有乳晕部肿块。,病因病机,疡医大全的乳衄门说,乳衄是由忧思过度、肝脾受伤、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肝火亢盛、血失统藏而成。 据中医脏腑经络理论,肝有藏血的功能,肝的正常属性是疏畅开泄,郁怒会使肝受损伤,肝气受伤则失去正常的藏血功能,表现出血的症候。乳头属肝,所以乳头出血和肝气肝火有关。 乳房属胃,如思虑过度,脾气受伤,脾脏统血不能正常行使它的职司,即造成统血无权,血流胃经,血从乳窍溢出而“乳衄”。,病因病机,肝郁化火迫血妄行; 肝郁伤脾脾不统血; 郁火炼液为痰,与离经之血互结于乳络,则成结核。,诊断要点,好发于40-60岁经产妇。 乳头单孔或多孔溢出血性液体。有的乳晕下可触及肿块。 辅助检查:乳腺导管造影、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鉴别,认为血性、浆液性和浆液血性常是良性病变引起。 按发生率的顺序,大多见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次是乳腺囊性增生病、癌和进展性导管扩张症,少数巨乳纤维瘤、乳腺导管炎患者也可见乳头血性溢液。 乳头血性溢液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和年龄有关。有乳头血性溢液的年青妇女,癌发生率在5%以下;50岁以上妇女见血性溢液,首先要排除乳腺癌,其癌发生率可达64% 。如果男性患者乳头溢液,不论血性还是浆液性,都可能是乳腺癌引起,且这类乳腺癌是分化程度低的乳头状癌。,手术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术前应行乳导管造影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及定位。 术后宜做石蜡切片检查,因为冰冻切片检查在辨别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头状癌时最困难,两者常易发生混淆,故不宜以冰冻切片表现为恶性依据而行乳房根治术。 如果为单发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时将病变的导管系统切除即可;如果为多发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因其较易发生恶变,则宜行乳腺区段切除,即将病变导管及其周围的乳腺组织一并切除。对于那些年龄在50岁以上者,造影显示为多发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经病理检查发现有导管上皮增生活跃甚至已有上皮不典型性改变者,则宜行乳房单纯切除,以防生变。,辨证论治,肝郁火旺证 乳孔内溢出鲜红液体,乳晕部或可触及肿块,压痛明显。伴烦躁易怒,乳房及胸胁胀痛,胸闷嗳气,口苦咽干,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凉血 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丹皮9g 山栀9g 柴胡6g 当归9g 赤芍12g 制香附9g 夏枯草15g 侧柏炭9g 藕节炭9g 生甘草6g,辨证论治,脾虚血亏证 乳孔内溢出淡红或淡黄色液体,乳晕部可触及肿块。伴面黄倦怠,食少便溏,虚烦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宜:益气健脾、养血止血 方用:归脾汤加减 当归12g 白芍12g 炙黄芪15g 党参15g 白术9g 茯苓9g 龙眼肉9g 远志9g 仙鹤草30g 藕节炭9g 炙甘草6g 加减法:肿块明显,加山甲12g、生牡蛎30g;腰膝酸软,加旱莲草12g、杜仲15g、桑寄生15g。,预防调摄,严格地说,乳衄是一种症状而不是单一 疾病,临床上有很多乳房疾病可引起乳衄。 本节讨论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虽属良 性肿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