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裂解分离单元操作安全技术.doc_第1页
乙烯裂解分离单元操作安全技术.doc_第2页
乙烯裂解分离单元操作安全技术.doc_第3页
乙烯裂解分离单元操作安全技术.doc_第4页
乙烯裂解分离单元操作安全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乙烯裂解分离单元操作安全技术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7 页乙烯裂解分离单元操作安全技术裂解分离装置是以轻柴油、石脑油为原料,通过管式裂解炉进行热裂解反应,生产乙烯、联产丙烯、混合碳四、裂解汽油等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危险性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点。装置的主要化学反应有裂解反应、乙炔加氢反应、甲基乙炔和丙二烯加氢反应。最典型的裂解反应其机理十分复杂,同一种烯烃可以平行地发生多种反应(一次反应)又可以连串地发生许多后继反应(即二次反应)。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二次反应,往往要用高温短停留时间,低烃分子和较大的稀释蒸汽用量的工艺方案。裂解分离单元主要包括裂解气冷凝初分馏、工艺水汽提和稀释蒸汽发生、气体分离、裂解气干燥、冷箱及脱甲烷、脱乙烷、乙炔加氢、乙烯精馏、脱丙烷及丙炔(丙二烯)加氢、丙烯精馏、脱丁烷、丙烯制冷、乙烯制冷等部分。各部分工艺操作各不相同,安全特点及危险性也各不相同,典型的操作问题如下:(一)裂解炉超温结焦与火灾危险裂解反应是在880高温下进行的吸热反应。由于温度高、停留时间短,温度与停留时间的控制非常严格。如果裂解温度过高或停留时间增长,二次反应增多,裂解物料就会成为焦油等胶质物,堵塞炉管,严重时会造成炉管烧毁、炉膛爆炸。所以一定要按要求认真进行岗位巡回检查,及时检查各点温度变化,要精心控制炉管出口温度,及时调整进料量和稀释蒸汽量;检查炉膛内氧含量和有机物含量;检查原料油和燃料油液位及各联锁和可燃气体报警仪等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1裂解炉在点火时注意事项(1)点火前必须分析可燃物。可燃物炉前应03、炉膛02。(2)保持炉内合适的负压。(3)点火棒在炉前点燃,不能使用轻质油或易挥发油类。(4)人侧立火嘴前,防止回火伤人。(5)火嘴突然熄灭,应立即关闭燃料气阀,等数分钟后重新分析、点火。2结焦的原因裂解炉由于二次反应而出现“结焦先兆”,随着时间延长焦越积越多,以至会形成坚硬的焦层,不仅影响传热,降低乙烯收率,严重时会堵塞炉管,造成事故,所以炉管必须定期清理。炉管是否结焦,一是看炉管表面有无过热点或“热炉管”现象,炉管发红时,应立即进行清焦;二是大部分炉管表面平均温度达1070或任意一根炉管温度达1093时,应立即清焦。一般来说导致结焦的原因有:(1)原料油中重双烯烃过多;(2)反应温度高;(3)进油量低,停留时间长;(4)稀释蒸汽量小;(5)火焰不均,局部过热;(6)原料和稀释蒸汽进料分布不均匀;(7)原料预热器漏。(二)消除可燃物泄漏是操作安全的保证(1)乙烯、丙烯等高压气体泄漏时无色,烯烃类异味也不大,不易引起人们注意。操作中一定要一点一滴地消除装置的跑、冒、滴、漏;(2)高温裂解和乙炔加氢过程中,可能生成乙炔低聚物(绿油)等,如果泄漏,遇空气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三)裂解气压缩机安全操作在压缩操作中,乙烯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裂解气压缩机(俗称“三机”)以其功率大、设备复杂、操作难度大、操作要求高、危险性大而最具有典型代表性。乙烯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裂解气压缩机都为多段离心式压缩机,裂解气压缩机负荷变化大,压缩过程冷凝液多,压缩机“喘振”威胁较大,操作危险性也比较大。1正常操作要点(1)精心检查,及时排出冷凝液,防止压缩机带液;(2)精心调整润滑和冷却系统,防止压缩超温,防止传动部位润滑不良而发热;(3)精心操作,仔细检查各传动部位的声音和运转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4)调整稳定和平衡各段进气量,防止超压,防止压缩机“喘振”;(5)随时检查各仪表及联锁的运行情况,检查可燃气体报警仪运行情况和消防器材完好备用情况。检查设备系统的泄漏情况。2“喘振”操作处理“喘振”也称为“脉振”,是压缩机操作中时常遇到的问题。压缩机喘振严重时会造成机组损坏。运行中如果压缩机出现流量、排气压力周期性波动,压力表和流量表强烈摆动,有周期性气流吼声,机组的机体、轴承的振幅急剧增高,机组出现强烈振动等异常现象就是压缩机的喘振。喘振的基本原因是通过压缩机入口的流量过小、已接近或进入压缩机设计性能的喘振区。从而使压缩机排出压力下降,造成管网中高压气体倒灌,而压缩机又将气体压到出口和管网,这就形成气流振荡,造成强烈的机械振动并发出吼声。(1)工艺上防喘振的措施有:压缩机出口系统高压气体放火炬,以增加压缩机入口流量;回流,即将压缩机出口后系统部分高压气体回流到压缩机入口,以增加压缩入口流量;增设防喘振的自动控制系统。(2)在实际操作中,引起喘振的主要表现为:压缩机段间流量不够;段间压缩比不平衡;机体带液;吸入压力低;吸入温度高;入口过滤网堵;五段出口压力过高;气体分子量变化大;防喘振系统失灵,仪表或仪表空气出现问题;机体、管道、出口换热器等结焦。(3)操作中处理喘振通常使用以下方法:调整段间流量;调整段间压力;机体及系统排液;查明原因,适当降低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