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安消防集中联网的研究_第1页
电信安消防集中联网的研究_第2页
电信安消防集中联网的研究_第3页
电信安消防集中联网的研究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电信安消防集中联网的研究 专 业: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2 摘摘 要要 随着通信业务种类和规模的迅速发展,电信运营商必须确保自身通信网络的足 够安全,否则,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和重大的经济损失。采用合适的安防系 统、消防系统和安全管理制度、流程是确保通信线路顺畅、通信设备运行稳定和 办公营业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电信在年以前已经建设了部分视频监控系统、智能门禁系统、防盗联网报警系 统、消防系统、电缆防盗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检测系统、强电入侵报警系统、野 外独立机房安消防报警系统,这些安消防系统是随着自身的实际需求逐步建立的, 因此各类系统多为分散式结构,各类系统之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多个“安 消防信息孤岛” ,因此有必要进行各种安防系统、消防系统的集成,建设一个统一 的智慧的安防和消防集中监控平台。 上述平台可以简称为“电信智慧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 ,它具备完善的、多级的、 灵活的、可扩展的、安全的集中安消防信息管理和维护能力,是向多级用户提供 全方位管理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安全防范管理应用的信息化服务工具。 本文即围绕系统的能力需求分析、建设内容等对电信公司的智慧安消防集中监 控平台的构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关键词:安防系统,消防系统,信息孤岛,联动监控,智慧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 3 Abstract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ypes and scales of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telecom operators must ensure the security of their ow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therwise, it will cause serious social impact and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ensure smooth communication lines, stable operation of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afety of office and business places to adopt appropriate security system, fire protection system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cess. Telecom has built some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intelligent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ti-theft network alarm system, fire protection system, cable anti-theft alarm system, combustible gas detection system, strong electric intrusion alarm system, field independent computer room security fire alarm system before this year. These security and fire protection systems are gradually established with their own actual needs, so all kinds of systems are mostly decentralized. There is no information sharing among all kinds of systems and many “information islands of security and fire protection“ are form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various security and fire protection systems and build a unified intelligent platform for centralized monitoring of security and fire protection. The above platform can be referred to as “Telecom Intelligent Security Fire Control Centralized Monitoring Platform“. It has perfect, multi-level, flexible, scalable, safe and centralized security fi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capabilities. It is an information service tool to provide multi-level users with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level and business level security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lligent Security Fire Control Centralized Monitoring Platform of Telecom Company around the analysis of the systems capability requirem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Key words: security system, fire control system, information island, linkage monitoring, intelligent security fire control centralized monitoring platform. 4 目 录 摘摘 要要 2 2 ABSTRACTABSTRACT 3 3 一、研究的意义一、研究的意义 5 5 1.11.1 确保安全生产确保安全生产5 5 1.21.2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5 5 1.31.3 规范安全管理规范安全管理 5 5 二、安消防集中联网研究的基础二、安消防集中联网研究的基础 5 5 2.12.1 安防的基本概念安防的基本概念5 5 2.22.2 安防的相关理论安防的相关理论 6 6 2.32.3 消防的相关理论消防的相关理论6 6 三、电信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现状分析三、电信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现状分析 7 7 3.13.1 电信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现状分析电信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现状分析 7 7 3.23.2 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9 9 3.2.13.2.1 厂商监控系统相互独立厂商监控系统相互独立 9 9 3.2.23.2.2 安防,消防系统相互独立安防,消防系统相互独立 9 9 3.2.33.2.3 从业人员水平不高从业人员水平不高 9 9 5 四、电信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系统需求分析四、电信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系统需求分析 9 9 4.14.1 总体需求总体需求9 9 4.24.2 业务需求业务需求1111 4.34.3 功能需求功能需求1212 4.34.3 分项功能需求分项功能需求1313 4.44.4 性能需求性能需求1414 4.54.5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1515 五、结束语五、结束语 151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616 6 一、研究的意义一、研究的意义 1.1 确保安全生产确保安全生产 根据对电信分公司安防、消防系统和应用调研得知,目前电信分公司的安防和 消防系统多为独立的,是多个安消防信息孤岛。各专业安防和消防系统之间没有 关联,发生告警时不能联动视频等。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需要开发和建设 一套覆盖安全保障全业务的集中监控系统,全面提高电信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1.2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在安全管理方面,目前电信缺少技术支撑。需要开发和建设安全管理和分析系 统(模块) ,全面提升电信安全管理水平。 1.3 规范安全管理规范安全管理 目前广州电信尚缺少安防和消防系统建设规范,在建设安防和消防系统时无标 准可依,因此才导致安防和消防系统“七国八制”的局面。开发和建设智慧安消 防集中监控平台,可以统一接口标准,指导电信安防和消防系统建设。 二、安消防集中联网研究的基础二、安消防集中联网研究的基础 2.1 安防的基本概念安防的基本概念 安防全称是安全防范系统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 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 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系统或网络。文中所讲的 安全是一种广义的安全,他包括两层涵义:一指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其 二是指社会人文性的安全。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的被破坏主要不是由人 7 的有目的参与而造成的;社会人文性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的参与而造成 的,而我们常常说的安全防范主要是指狭义的安全,国外通常叫“保安” 。在西方, 不用“安全防范”这个词,而用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这个概念,损失预防与犯罪 预防构成了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国外,损失预防通常是指社会保安业的工作 重点,而犯罪预防则是警察执法部门的工作重点。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 社会的安定与安全。可以说,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就是安全防范的本质内容。 2.2 安防的相关理论安防的相关理论 1、基木概念 安防信息化即指智慧安防、数字化安防,这是相对传统安防而言的,它与采用 数字化技术处理的传统安防也有所不同。数字化安防从流动目标个体的数字化信 息切入,以识别目标的数字化编码信息、数字化特征信息为技术核心,釆用主动 的方法,从加强日常事务管理入手,对人员流动、物品流动、信息流动和资金流 动等, 自动进行监控管理,并能快速进行判断。对符合条件的流动请求予以放行,对不 符合条件的流动请求予以拒绝,并发出报警信息。是将传统的安防科技与现代数 字处理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其智能化程度高、准确率高、 处理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数据查询快捷且准确。它相对于传统安防而言,是主 动管理与被动报警的关系,是智能监控与人工监视的关系,是全面安防与部分安 防的关系。 2、智能安防集成平台架构的原则 (1)集成性:集成平台在完成各子系统数据融合的基础上部署全局性的管理功能 模块,各子系统专业功能由各自完成; (2)可靠性:集成平台基于松散耦合方式集成各子系统,不会因集成平台系统故 障而影响到各子系统功能运行,不会造成故障连锁反应,贯彻了“集中管理、分 散控制”的原则,确保了安防系统的可靠性; (3)开放性:集成平台能很好地兼容不同的异构子系统,不同的厂商、不同的技 术、不同的产品都要能纳入到这个平台上来运行,方便系统扩展; (4)适用性:系统支持图形化的监控、管理界面,具有中文操作环境,界面简练、 友好,联机帮助功能丰富; (5)一致性:集成平台和各子系统在管理信息上必须保持高度一致,比如用户管 理、权限管理、设备配置等,否则一定会出现混乱; (6)可扩展性:用户所处的环境和需求千差万别,而且可能经常改变,尤其是对 融合后的跨子系统功能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提供基础功能的同时,提供强大的 二次开发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进一步而言,用户并不是编程专家,所以集成平台 的二次开发能力应该体现在直观易用、功能强大的图形化定制工具。 8 2.3 消防的相关理论消防的相关理论 火灾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灾难性问题,它是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随着我 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楼宇对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消防己经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专门研究如何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和 蔓延。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有力的促进了消防 系统的发展。现代消防系统,无论是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现代消防系统中采用先进的火灾探测器探测火情,自动确认火灾并发出火灾报警 信号,自动启动灭火设备、指挥灭火。根据我国有关消防法规规定,对于建筑物 尤其是高层建筑物,通常可将消防系统构成四种类型。即区域消防系统、集中消 防系统、区域集中消防系统及控制中心消防系统。小规模的建筑常采用区域消防 系统,仅保护某一个区域或某一局部范围内的建筑物。该系统具有独立处理火灾 事故的能力,能够及时监视本地的火灾报警信息,并根据火灾情况发出声光报警 信号,同时控制本地联动设备及时对火灾进行扑灭动作。该系统通常为一火灾报 警主机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对于建筑规模较大的建筑群,需要保护的对象较多, 上面的区域消防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通常釆用集中消防系统或区域集中消防 系统来完成对建筑群的火灾监视和火灾扑灭联动控制。各子区域消防系统监控本 地火灾信息的同时,还向大区域的控制中心发送消防信息,同时接受大区域控制 中心的指挥信息。 随着办公环境数字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消防中心需要及时了解各个区域建筑 的火灾情况,以便对个区域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和及时采取火灾扑灭联合行动, 保障员工和人身安全以及生产安全。这时,就必须采用控制中心消防系统,实现 远程、本地消防监控信息共享和联合管理。 三三、电信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现状分析电信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现状分析 3.1 电信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现状分析电信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现状分析 电信由于各地市下属的机楼众多,机楼新旧不一,原来对消防主机没有统一选 型。目前应用的消防主机种类众多,由于消防主机自身技术发展的原因,造成不 同品牌的消防主机的通信协议及通信接口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品牌不同型号 的产品,通信协议及通信接口也存在差异,不能联网,这必然导致各机楼的消防 系统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由于各机楼的消防系统是以独立的个体存在,设备 独立分散。只能采用被动的分散式管理或被动的反应式管理,机楼火灾处置工作 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由于不同品牌的消防主机的通信协议及通信接口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而且早期 的消防主机不带通信接口,导致信息不能互联互通,安保消防信息的管理受到极 9 大的限制,有效预防减少火灾得不到保障。长期以来,对一些突发事件难于做出 及时有效的收集与处理,支局一般情况下是无人值守的,只有等到人员定期巡查 或小故障发展成严重故障时才会被发现,以至于本来可以解决的小的故障,可以 避免的损失,却因为信息传递的不及时,致使整个通信网络受到严重影响或出现 无法估量的严重损失。 集中维护的运维体制实施后,支局釆用“无人值守” ,而机楼消防系统需专人 值守,有悖集中维护的运维体制,浪费人力物力。为提高机楼火灾处置工作的快 速性和准确性,促进全网安保消防管理由被动的分散式向主动的集中多层式转变 为目标,以改进目前电信运营商安保消防设备独立分散、信息不能互连互通的应 用现状, 确保安全生产,为业务创收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有必要进行统一规划,实现各种 技防系统和消防系统的集成,建设一个统一的智慧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 1 1, 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 电信各地市分公司视频监控主机主要包括科达、大华、南京天朗、亚安、海康、 三星、肯通、南京视威、英飞拓等种硬盘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已经建成个全球 眼平台(科达、中兴)和个区域联网网管平台(区 1、区 2、区 3、区 4、区 5) , 实现 2552 个监控摄像头的集中联网,具备视频轮巡、回放等基础功能。 2 2, 智能门禁系统智能门禁系统 电信各地市分公司智能门禁系统主要有中达和中兴两个品牌的门禁系统,各自 独立组网,没有实现联网集中监控。需要与 5 个集中联网的门禁系统分别建立接 口,实现集中监控,其中中达动环系统由于没有数据库,需改造后才能接入。 3 3, 消防监控系统消防监控系统 消防系统包括光电烟感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栓及水喷淋、空气采样报警系统及 气体灭火系统等。 电信消防主机主要有诺蒂菲尔(640-2) 、上海松江(JB-1502/B32-8P、JB-QG- DF1501、JB-3101B、YA1502、JB-QB-YA1506、JB-QG-DF1503) 、威士达(VLS- 200,VLS-505 等机型)、能美(JB-R21-SG) 、上海日环等机型。部分消防主机接入 到中达和中兴的动环系统,已联网。剩余 31 套未联网的消防主机需要进行联网监 控。平台需要与 7 个联网网管(中达中兴 2 个动环系统和 5 个县公司的区域联网 网管)建立接口,将 31 套未联网的消防主机接入监控平台,实现集中监控,自动 灭火系统需要接入到平台,平台分别与 5 套系统建立接口,实现自动灭火系统的 集中监控。 4 4, 红外报警系统红外报警系统 电信红外报警主机主要有 Honeywe11 CK238、CJ2316、安定宝 4110DL 等三种机 型,部分和公安系统联网。平台需要接入 Honeywe11 CK238、CJ2316、安定宝 10 4110DL 等 CK 报警,并实现告警和视频的联动功能。 5,5, 监控系统联网集中监控监控系统联网集中监控 电信各种安防和消防系统多为独立的信息孤岛,未实现联网集中监控。安防、 消防系统之间未实现关联,发生告警时可以“听得见” (告警通知) ,但“看不到” (无法联动视频) 。 3.23.2 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3.2.1 厂商监控系统相互独立 目前市场上安防产品及监控系统百花齐放,监控系统通过现场的控制器、传感 器以及相应的变送器和执行机构对各种被监控对象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这种系 统虽然能满足日常生产,但其单一功能、规范性差、集成度低等严重阻碍的安防 生产发展,不同厂商的视频在不同平台上进行监控。各监控中心(监控室)采用 的是“人工盯防”模式,即由值班人员在监控中心盯看计算机或电视墙上的视频 图象。由于视频路数较多,值班人员又少,且人工盯防容易造成人员疲惫,效果 不佳。 3.2.2 安防,消防系统相互独立 消防、安防系统多为独立,没有实现关联性的全局视频监控集中监控,发生告 警时可以“听得见” (告警通知) ,但“看不到” (无法联动视频)。 3.2.3 从业人员水平不高 一方面,系统的维护通过现场填写巡检表格完成,日常巡检、维护、维修、资 产设备管理等都是维护管理中极为繁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长期以来,在数据的收 集、整理,尤其在利用上非常低效。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电信在安全管理 方面缺少软件系统支撑,因此在巡更、考勤、值班管理、代维巡检、安防分析等 方面存在一些差距,需要开发和建设相应的系统,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四四、电信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系统需求分析电信安消防集中监控平台系统需求分析 4.14.1 总体需求总体需求 1、对已全区集中联网和县公司范围内区域联网的设备,系统需通过网或专线方 11 式,与之进行对接,获取相应数据,通过软件二次开发,实现集中联网监控。 2、对未联网设备,系统需通过采集底层数据,通过协议转换后接入,实现集中 监控联网。 3、联网的传输通道,应能够支撑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有线方式包括、传输专 线等,无线方式包括网无线上网模式。 4、系统应符合电信分公司的管理要求。采用集中监控、分区域管控的系统架构 主控平台安装在市公司,可以对全区安消防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分控平台安装 在五个县市分公司,主要对县公司区域内的安消防设备进行监控管理。 5、设立本地集中数据库。 6、对未联网的设备需要进行监控联网,通过前置数据采集设备连接到本地数据 库。 7、对已单独联网的系统,从节约投资的角度出发,系统须与独立网管互联, 直接获取相应数据。 8、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要点: 监控和报警功能: 派障处警功能: 图 4.1 系统架构图 12 查询统计功能: 9、基础管理功能 局站管理方面,按本地网一区域一局站一机房/楼道/楼层/营业厅的树型分层架 构进行管理。系统应建立与公司内系统中的局站资源管理系统的接口,将涉及安 消防设备的局站、机房等信息同步过来,对营业厅、办公场所则采用手工填写方 式管理。 人员管理方面,系统应按目前公司部门组织架构进行部门和人员设置,同时在 部门内设置岗位,岗位内配置处理人。系统告警处理派障等流程操作以岗位为节 点,通过岗位关联到相关人员。如此岗位内处理人员发生变化时,只需岗位内配 置的处理人员进行变更,无需对流程进行变更。 权限管理方面,系统应对所有操作设定权限,没有相应操作权限的用户无法操 作。 区域管理方面,县公司分控平台只能对自己所属区域内的设备进行操作,市公 司管理人员通过主控平台,能对全区所有设备进行操作。县公司分控平台上只显 示自己区域内的各种信息,市公司主控平台上可以显示全区所有设备的各种信息。 流程管理方面,系统应具备灵活方便的操作界面,对派障流程、事务处理流程 等进行调整更新。 系统建立内部论坛,方便系统管理和使用人员交流。 10、系统应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功能的可扩展性。 11、系统的硬件设备应采用通用计算机系统,且可根据需要扩充系统容量和通 信接口,硬件能力应满足对全区所有局点安消防设施的管理。 12、系统软件方面,其采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通信协议和程 序设计语言等应采用正版的通用系统,并能支持采用云计算的技术。 13、系统应预留和上级公司综合管理系统接口,按省公司要求实现与省综合管 理系统的对接。 14、联网监控系统的仟何故障不得影响被监测设备的正常工作;联网监控系统 的局部故障不得影响监测系统其它部分的正常工作。 15、系统应可以在各有人值守大院、局点、机楼等大的局点提供木地控制终端, 13 安装在传达室或值班室,供当地值班人员查询、处理。 4.2 业务需求业务需求 电信为其安装消防物联网系统-用户服务平台、消防物联传输通信系统、消防视 频集联控制系统,并对所有消防设备装置二位条码标签,接入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实时接收用户端联网传输装置发送的报警信息、报警点周围图像信 息,通过现场数据、图像、语音等信息的分析来确定真实火警、疑似火警、严重 故障、一般故障。监控中心按照接收信息的不同自动分类火警、故障,对火警信 息按照真实火警、疑似火警信息确认后,并按照火警优先的策略对报警信息进行 处理,设置和调度定期对联网单位消防设施巡查、检测,通过作业员持物联网智 能终端及消防设施装置的二维条码标签进行巡查、检测、维保等多种维护管理作 业的数据交互和存储,并提供消防局消防物联网系统-监督管理平台,与中心消防 物联网系统各业务平台均有接口,监督管理作业同样利用物联智能终端盒消防设 施装置的二位条码方便快捷的执行,整个管理作业完全信息化,并实现了人与消 防设施交互和沟通。监控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系统可以接收联网监控装置发 送的多种信息,如数据信息、视频、语音信息等,并由值班人员进行处理,对于 真实火警信息,立即报 119 指挥中心,并处理联网单位所有消防设施各种维护管 理作业数据,统计分析作业结果,对所有作业员进行业绩评估。 联网单位:安装在每个联网单位内的用于监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联动系统 运行状态信息的设备,物联传输终端采集到的各种信息通过电信网络(宽带、 ADSL 等)传送到消防物联网监控中心。对于需要采集视频信息的联网单位,消防 物联传输终端适配连接联网单位的视频设备后,根据监控中心指令将视频信号传 送到消防物联网监控中心。对于需要中心服务巡查、检测、保养以及消防局监督 检查的消防设备装置二维条码标签,联网单位相关人员持物联智能终端读取二维 条码即可随时知道该设备检查保养情况。 4.3 功能需求功能需求 1、联动功能。 14 即系统应实时接收、显示联网单位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联动系统各个监控 点报警信息,并通过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对火警信息进行判别确认,真实火警及 起火部位及时向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传送,提高火灾报警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2、巡检及故障跟进功能。 即系统应实时监测联网单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状 态,自动或人工对相关设备进行巡检测试,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故障,确认故障类 型和故障状态,及时将故障发送维保,由消防物联网系统-智能服务平台高效快捷 调度维修人员现场处理故障,故障信息同样通过消防物联智能终端存储上报处理 结果到监控中心,联网单位通过消防物联网系统-用户服务平台随时了解故障处理 结果,并对维修人员进行评价或是投诉处理,大大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 3、管理功能。 联网单位依托消防物联网系统各大平台,不仅可以按照公安部 61 号令的要求, 落实岗位责任制,严格日常管理,还可以随时掌握本单位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建立消防档案,制作灭火预案,开展网上培训、隐患登记整改等消防安全管理工 作,并能通过联网单位专用的消防物联网系统-用户服务平台同消防局互动,及时 接收监督检查通知,配合消防局处理各种消防监督检查,从而提高单位自身的消 防安全管理水平。 4、监督功能。 系统除与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交流信息外,还应为消防监督部门提供监控 接口。消防监督机构可以随时登录系统平台对社会单位自身消防安全管理状况和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进行监控,对自身管理状况不好或存在隐患的单位加大监督执 法力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做到“将火灾隐患解决在火灾发 生之前”。 5、消防调度管理功能。 即系统应实现消防支队的车辆、人员、物资等的管理和调度。 4.3 分项功能需求分项功能需求 1、搭建基础运行环境的需求 消防物联网系统的建设需要建立与 119 消防指挥系统相并行的系统,其中包括 火灾信息自动接收、远程视频监控、自动巡检、模拟报警、维护管理作业、监督 15 管理作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通信技术、多信息处理 技术、二维条码技术及采购相关软硬件设备。采购相关软硬件产品主要包括:通 讯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工控机、消防物联传输终端、传输网络接口模块、消防 智能终端、网络通讯设备、租用网络通讯线路,建设联网监控中心,搭建系统的 基础运行环境。 2、开发消防物联网管理系统 在监控中心后台,建设主要包括对联网单位综合性的信息管理平台以及维修申 请、维修服务调度、维护管理作业配置、维护管理作业及作业员作业统计、防火 员巡检记录、消防值班中心值班在岗情况查询,防火检查、维护管理记录查询, 火灾发生时值班中心视频监控回放、人员权限管理、联网用户管理等的综合管理 系统。 3、开发消防视频联控和管理系统 消防局监控中心可调用联网单位实时视频和历史视频,随时查看消防重点单位 的情况,提高对消防管理工作管理力度。 4、客户端接入部分 为电信各个分公司安装消防物联传输通信系统、消防视频联控系统以及所有消 防设施装置二维条码标签。 4.4 性能需求性能需求 1、大容量的接入设计要求 本项目联网单位接入量上非常多,通过季度巡检处理各个联网单位接入不正常 的情况,要保障大多数重点消防单位的稳定安全接入,并要确保系统的持续、有 效运行。 16 2、强大的报表分析功能 报表分析:按年、月、周,多种固定报表格式及灵活自定义条件组合方式,为 日常管理及决策分析提供支持。 3、消防设施与就近视频联动,与消防平面图标示点联动 当联网单位的消防设施报警时,可以对报警设施就近的视频点进行关联,进行 录像,同时可与报警设施楼层的平面图关联,显示设施位置及单位信息。 4、管理应用系统的兼容性 开发的消防物联网系统各大平台、消防物联传输通信系统、消防视频联控管理 系统等部分的应用系统要求能与满足国标要求的不同厂商的消防物联传输终端及 火警终端等相兼容。 4.5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 1、物理安全。 主要是保证项目涉及的各个系统的运行不受各种灾害或物理设备老化等因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