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国文论转型与发展.ppt_第1页
世纪中国文论转型与发展.ppt_第2页
世纪中国文论转型与发展.ppt_第3页
世纪中国文论转型与发展.ppt_第4页
世纪中国文论转型与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世纪中国文论转型与发展,暨中国文论思潮,摘要,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目标是寻求建立中国文论的现代知识形态,百年来经历了世纪初的转型发轫期、世纪中现代文论系统的形成期和新时期突破构中的创新建构等几个阶段。新时期文论的创新发展走出了几种不同的路向,取得了一批相应的成果,现代文学理论特点,所谓“现代”文学理论,我以为有两个最主要的特点:一是具有现代文学观念,或者说体现了文学观念现代性的自觉追求;二是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了文学理论学科化、科学化、体系化的努力。,20世纪中国文论的几个阶段,一、20世纪初至40年代,是我国文论现 代化的发轫期 二、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现代文论系统的形成、普及时期。 三、80年代中期以后,是中国现代文论 系统在突破中寻求创新、在解构中寻求 建构的时期。,代化的发轫期,一、,一、20世纪初至40年代,我国文论现,一、20世纪初至40年代,我国文论现代化的发轫期,概况,20世纪中国文论的第一次现代转型,是从突破“诗文评”的传统文论形态、接受和转化外国文论的过程中实现的,其间经历了主要接受日本及欧美文论和主要接受转化苏联文论两个阶段,经历了从多元探索到多元归一、形成统一的理论系统的漫长过程。,表现,王国维借引叔本华的美学观作红楼梦评论,既显示了全新的现代文学观念,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形态,令国人耳目一新;梁启超则深谙西方启蒙主义文学思想,以长篇论文的形式,大倡改良主义小说理论,给文学界以极大震撼。在他们的启发和策动下,文学界纷纷把目光转向国外,以寻求新的思想理论资源,探寻现代文论转型的道路,产生的原因,1、 本世纪初期中国人更多是到日本留学,加之东方相似的思维方式,因而中国学者和翻译家更习惯从日本转译欧美、俄苏的文学理论著作 。 2、新式教育体制的确立和新知识的普及,也为新文学理论的普及推广创造了条件。 3、30年代至40年代,我国学者已从单纯向外求借转向自己编著,出版的文学概论或文学基本原理之类的着作有三、四十种之多,显示了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新知识体系的不懈努力。,二、五、六十年代 是中国现代文论系统 的形成、普及时期。,概况,五、六十年代视为中国现代文论系统的形成时期,以蔡仪、以群主编的教科书为代表,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文论形成。 这些教材在特定的层面上较为充分地转化和整合了传统文论、外国文论的理论资源,具有在那个时段上所特有的现代观念,具有十分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国现代文论学科化、科学化、体系化的努力所达到的程度,并且它在理论上和对文艺实践的作用上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表现,这种接收与转化,应当说从四十年代的延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当时的影响还是局部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贯注了反映论和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以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本文学思想;周扬1944年在延安编印了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一书,分“意识形态的文艺”、“文艺的特质”、“文艺与阶级”、“无产阶级文艺”、“作家、批评家”五辑,辑录了马、恩、列、斯、高尔基、鲁迅、毛泽东的有关论述,贯穿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和毛泽东文艺思想,为后来全面接收、转化和普及苏联文论奠定了一个基础。,概况,产生的原因,在全面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一些著名大学纷纷聘请苏联文艺理论专家来华任教。 50年代后期 ,各地出版了一批新中国第一代文艺理论教师编着的文学概论教材,这些教材,使青年学生接受了苏联模式的文艺理论 。 60年代初,出版了文学概论 文学的基本原理,这两本教材在基本文学观念和体系框架上都并没有超出上述两部权威教材的模子,可见其地位和影响,利与弊,功绩:始终从社会生活出发来看待和说明文学活动,同时关注和强调文学对于认识现实、促进社会变革;它既是在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中形成和建构起来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 弊端:一是过于强调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依存性、政治意识形态特性、思想倾向性、阶级性、社会功利性,而遮蔽或忽视了文学其他方面的特性,如个体的自由创造性、价值功能的多样性等,这样就造成了理论视野的狭隘。二是在越来越强调集中统一,走向了一元独尊、排斥其他,把诸如情感论、审美论等文学观念都排斥、压抑下去了,使文学观念与理论显得十分单一,显然不利于文学的繁荣发展。,利与弊,三、80年代中期以后, 是中国现代文论系统在突破 中寻求创新、在解构中寻求 建构的时期。,文艺理论中的观念变革,应当说从70年代末就开始了,但真正比较自觉的突破创新,是在80年代中期,也就是在大量引进、接收西方现代文论之后,引发了文艺理论界关于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方法问题、关于文学主体性问题等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大讨论,促成了20世纪中国文论再一次重大的现代性变革转型。,表现,这一方面表现为对既有文论传统的突破解构而实现现代性转型发展,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对建构中的文论自身的突破解构而实现自我蜕变式的现代性发展。,原因,五六十年代文论单一狭隘的情况下,文学理论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必然要求突破这一理论系统的局限,在对它的适度解构中寻求创新发展。,途径,第一种路向是在原来认识论文论的基础上,对其中过于简单片面以及被庸俗化了的一些基本理论命题进行纠偏与拓展。 第二种路向是避开原来认识论文论系统,另辟蹊径,探索构建别种文论系统。 第三种路向称之为多元综合或宏观整合,就是突破和超越原来认识论文论的框架,超越从某种特定视角立论的其他文论形态,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立场,把包括认识论、审美论、感兴论、主体论等文学观念的合理部分都整合到一个更为宏观、更具有包容性的理论系统中来,从而对各种文学现象或文学形态都能给予合理的观照与阐释。,当代中国文论创新建构的发展趋向,一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探索发展,即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资源,以其中的某一原理作为理论基点或逻辑起点来阐释文艺问题,建构理论系统。 二是综合性的探索创新,即不固守某种“主义”或某个学派,而是着眼于文艺的基本原理,尽可能综合各种理论资源,构建比较宏阔的、具有较大包容性和涵盖面的理论系统。 三是从某些特定的视角对文艺现象进行观照思考,在某种特定的理论视域内立论,探索建构某种特异性的文论系统,,当代文论发展问题,首先是关于当代文论的现代性问题。 其次是关于当代文论的学科化问题。 此外,当代文论的创新建构,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个现实基础问题。,如何发展,1、重建中国文论的现代理性精神。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