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差不多先生传,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今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他还获得三十五个“博士学位”。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及校长、驻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长。毕生提倡白话文学,阐述宣扬科学文明,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对我国近代学术思想影响很大。,作者简介,关于传记文学,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一般由别人代为记述的,叫做“他传”,也有自述生平的,叫做“自传”。 传记的特点: (1)开头一般都要写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家庭状况,以及诞生的年、月等。 (2)一般采用叙述和说明的表达方式。但在叙述人物事迹和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可适当加以议论、描写和抒情,以增强作品的生动性。 (3)叙述时以时间为顺序,或按人物的事迹,或依照其行迹,将人物的一生分为几个时期来写。 (4)无论写哪一类传记,都应该注意搜集和掌握人物的 历史资料,以事实为根据。,差不多先生传,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都知道。他姓差名不多,各省各县各村都有叫这个名字的。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嘴上,因为他是很多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他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袋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好。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细呢?”,生词,1差不多 (形)相差很少;相近。 例:这两种颜色差不多。 姐妹两个长得差不多。 两个汉语班的水平差不多。 (副)表示接近;几乎。 例:我们差不多把所有的地方都找遍了,还是没找到他的钱包。 快走,火车差不多要进站了。 他走了差不多五里山路。,代表,(名)受委托代替个人、团体或政府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 例:他自信、活泼、有很多新鲜的想法,他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代表。,分明,(形)清楚。 黑白分明 /是非分明 /爱憎分明 /态度分明 /公私分明 例:远处传来了一阵歌声,可是歌词听不太分明。 (副)明明;显然 例:你不告诉我文件的内容,分明是不相信我。,讲究,(形)讲求重视 对很讲究 例:1)她对居住环境很讲究,要求整洁安静、交通方便。 2)虽然他是个富有的人,可是他对衣食住行一点儿也不讲究。,(动)讲求重视,搭配:讲究穿着 / 讲究卫生 / 讲究实惠 例:我讲究品牌,总是花很多钱去买一件东西;妈妈讲究实惠,总是花一点儿钱去买很多东西。 练: 1)他对吃很讲究, 2)我们国家的菜讲究的是 3)我对不太讲究,但是对很讲究。,记性 (名)记忆力。 记性好 / 没记性,凡,(副)一切;所有。表示在某个范围内没有任何例外,多用于书面。 凡都/没有不/就 例: 1)凡事都要经过考虑再做决定。 2)凡(是)来过这个地方的人,没有不爱上这里美丽的风景的。 3)凡(是)做错了事情,就应该受到批评。,练:,1)凡事只要就能做好。 2)她是音乐天才,凡(是)听过一遍的歌,她都 3)凡(是)你给我的礼物,我没有不 4)他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凡是 我全部都,何必,(副)意思是“为什么一定要”。表示说话人认为某种事情或行为是没有必要的,一般用于反问句。 例:1)你打个电话给我就行了,何必自己跑一趟呢。 2)老朋友了,何必为这点小事生气呢?,练:,1)路又不是很远,? 2),何必花钱买呢? 3)这次比赛其实并不重要,你们何必?,练习:,1、你不是已经买辞典了吗?为什么要再买呢?,2、他的家并不贫困,不用去打工。,3、那里不冷,不用带那么多衣服。,4、这个道理很简单,为什么一定要向他解释呢?,你不是已经买辞典了吗?何必再买呢?,他的家并不贫困,何必去打工呢?,那里不冷,何必带那么多衣服呢?,这个道理很简单,何必向他解释呢?,精细,(形)物品精密细致;人精明细心。 例:1)这件工艺品十分精细。 2)她每个问题都会反复考虑,做事非常精细。,第一部分的课文(1-3段),一、读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2)为什么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嘴上? 3)差不多先生相貌如何? 4)差不多先生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二、课文中的重点:,(一)修辞手法 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语言一种方式。 1)她很漂亮。 2)她长得好像仙女一样。(比喻) 3)她的相貌可以说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夸张) 4)你是春天的雨水;你是夏天的微风;你是秋天的薄雾;你是冬天的阳光。(排比),(二)修辞手法“设问”,5)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中国人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努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设问) 解释:在说话或写文章时,虽然心中早有答案,却故意问一个问题,然后由作者自己回答;设问的作用是引人注意,让人思考。 练:请你找出13段中的设问句,(三)修辞手法排比,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 练: (1)请你找出13段中的排比句 (2)完成排比句: 1)我不会忘记可爱的同学们;我也不会忘记;我更不会忘记。在中国学习生活的日子一直都在我的心中。 2)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是;是。 3)我从小就梦想着;梦想着;梦想着。但这些梦想都还没有实现。,他小的时候,他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上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问他:“古城西安在哪一个省?”他说在山西。老师说:“错了,是陕西,不是山西。”他回答:“山西同陕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银行里工作,他既会写又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 “千”字常常写成“十”字,经理生气了,常常骂他。而他只是笑嘻嘻地赔不是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了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情,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经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去的火车,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铁路部门也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用来构成反问句,表示肯定,有强调的意思。例如: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你不是已经去过上海了吗?怎么还要去? 你不是不喜欢那个公司吗?为什么还去那儿工作? 他不是已经说过了吗?何必再问呢? 你这不是分明在骗人吗?我可不帮你。,“不是吗?”,练习:,1、_?怎么又吃这么多? 2、你怎么会在这里? _? 3、你应该早点儿起床, _ ? 4、你怎么又开始抽烟了? _ ?,他既会写又会算,只是总不精细。 表示同时具有两方面的性质或情况,一般连接两个并列的形容词或者动词性成分。例如: 她既漂亮又温柔,没有人不喜欢她。 我们既要肯定成绩,又要看到不足。 她既懂英语,又懂汉语,找起工作来比较容易。 他既饿又冷,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既又”,练习:,1、_,怎么会出这种事呢? 2、我们去学校门口儿的饭店吃饭吧, _。 3、_ ,的确是个好学生。,既又 (连) 可以连接两个句子,也可以连接两个词。 例:1)她既能跳,又能唱,选她最合适! 2)跟中国人交流,既能提高汉语水平,又能了解中国文化。 练: 1)在大超市买东西,既 又 2)你既 又,结婚以后怎么办啊! 3)南京既 又,就去南京学汉语吧!,算,(动)计算数量的多少。 例:1)刚才我算错了,我又算了一遍。 2)钱的事情一定要算清楚,“亲兄弟明算账嘛”。,笑嘻嘻,(形)形容微笑的样子。 笑眯眯 / 笑呵呵 / 笑哈哈,赔不是:向人认错;道歉。,例:1)既然你做错了,就应该向(给)他赔(个)不是。 2)是我太没礼貌了,我给你赔个不是吧。,撇,(动)汉字的笔画,“丿”。 例:1)“千”只比“十”多了一小撇,可是意思却大不一样了。 2)中国俗语说:“这件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猜猜看这是什么意思?,搭,(动)乘、坐(车、船) 例:1)我决定还是搭火车去广州。 2)他迟到是因为搭错了车,应该坐8路车,他却上了9路。 3)我曾经搭过他的车,他开得太快了,真让人害怕。,从容,(形)不慌不忙;镇静。 例:1)心里虽然很紧张,可是还是从容地回答了教授的问题。 2)我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我们可以从从容容地吃一顿饭。,白,(副)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例:1)爸爸的话都白说了,她一句也没 听进去。 2)今天我去王老师家,可他不在家,我白跑了一趟。 3)原来你在图书馆啊,我真是白担心了。,部门,(名)组成某一整体的部分或单位。 搭配:教育部门 / 文化部门 / 交通部门 / 法律部门,未免,(副)表示不以为然,“实在不能不说是(怎么样)”的意思,常和“太、过于、有点”连用。 例:1)这么点钱你也不愿意花,未免太小气了吧? 2)你才考了四十几分,未免太让人失望了! 练: 1),你未免太懒了。 2),未免有点儿夸张了。 3)这件衣服还挺新的,你就打算扔掉, 4)明明是3600,你却写成了360,你,一面一面,例: 1)一面吃饭,一面看书不是好习惯。 2)中秋夜,全家人坐在一起,一面吃月饼,一面赏月。 比较:“一面一面”和“一边一边” 1)意思一样,可以换用。 2)“一边一边”也可以说“边边”。如:边走边说 / 边做边学 / 边唱边跳,第二部分课文(47段):,(一)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1) 这几段一共介绍了差不多先生的几件事情?哪几件? 2)你觉得差不多先生的想法有道理吗? 3)在你的身边,也有这样的“差不多”先生吗?,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一时(名/副)短时间;临时。,(名) 例:1)这种事不急在一时,要慢慢来。 2)困难是一时的,别放弃希望。 (副) 1)她一时着急,就拿错了包。 2)小方一时生气,把他的衣服扔在地上。 3)他的名字,我一时想不起来。 注意: (1)“一时”用于形容词前,后面有使主语遭受不良后果的句子。 (2)“一时”用在表示否定或消极意义的动词前。 练: 1)妈妈叫我去超市买白糖,我一时2)我一时,你可以借给我看几天吗? 3)他一时生气, 4),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5)那孩子一时顽皮,,焦急 (形)非常着急。,搭配:焦急的样子(目光、旅客) 等得很焦急 / 找得很焦急 焦急地问 / 焦急地寻找 感到焦急 / 焦急得不得了 例:1)运动员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比赛的最后成绩。 2)重要的文件丢了,大家焦急万分。,好在,(副)表示具有某种有利的条件或情况。 例:1)我有空再来,好在我家离这儿不远。 2)好在有你帮我,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练:1)自行车突然坏了,好在 2)钱包丢了,好在 3)好在你没有告诉她,不然 4)好在你伤得不重,要不,法号,(名)法名。指出家的当僧尼等后由师父另起的名字,与“俗名”相对。,名声,(名)社会上流传的对某个 人或某个事物的评价。 搭配:好名声 / 坏名声 名声好 / 名声(气)大 名声(气)响 公司的名声 / 他过去的名声 例:1)过去,女人离婚就会有坏名声,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于是,(连)连接小句,表示承接关系,暗含因果关系。 例:1)刚来中国时,我只认识她一个朋友,于是常找她聊天。 2)现在电影电视上的女明星都很 瘦,于是很多女生都开始拼命地减肥。,从此,(副)从说话人所指明的时间起,表示某种情况从某时开始发生或出现。 例:1)他1943年来到中国,从此他就一直住在中国。 2)我们毕业后就分开了,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 练: 1),从此我再也不敢乱吃东西了。 2),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3),我就对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三部分课文(8-11段),(一)回答问题: 1)差不多先生为什么会死? 2)差不多先生的名言是什么? 3)大家认为差不多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课文中的重点:,1(课文)他得了急病,要马上找医生,等不得了。 可能补语:动词不 + 趋向/结果补语 动词得 + 趋向/结果补语 例:1)他又长高了,这件衣服可能穿不下了。 2)十年不见,我已经认不出你了。 3)南京的变化太大了,好多地方我都找不到了。,看得开 / 看不开 想得通 / 想不通 例:1))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看开一点, 想通一点,就不会太难过了。 2)我一直想不通,她为什么不愿意出国留学呢?,修辞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5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7.3 复数的三角表示教学设计及反思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十五从军征教案及反思
-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7 纸线绳小浮雕-苏少版
- 安装设备安全培训
- 优化班级小组建设的16个策略
- 人教部编版17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及反思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6
- 2024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0八队下属企业招聘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TEE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 贵州省气象部门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武汉农业集团限公司(校招)招聘【12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冷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5年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版心肺复苏培训课件
-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公共资源交易主体信用评价实施指南》编制说明
- 中通服网盈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中国电信)招聘笔试冲刺题2024
- 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对比研究
- DB3707T 080-2023 奶牛接产助产及产后操作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