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1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2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3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4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本课选编了两首现代诗,它们均寄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诗人的某种情感。秋晚的江上锁定秋天黄昏时的江面这一特定地点,描写了归巢的鸟儿在斜阳的烘托下行动的情景,同时附带展现了江边的芦苇在斜阳的映照下颜色的变化。从诗人的描绘中,我们欣赏到了秋天黄昏江上的美丽画面,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小诗语言简洁,句式活泼,注重了情与景的契合,真正达到了诗画结合、情景交融的境界。花牛歌则以花牛的活动为中心,精心选取了四个场景,写出了花牛不同的行动、态势。通过作者生动、活泼的描摹,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这首诗用词虽简单却不失韵味,形式上一唱三叹,非常适合朗诵。现代诗的教学,在小学阶段,首先要注重朗读,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读准节奏、停顿,把握好轻重缓急,从而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和诗人的情感。其次,要使学生学会品味诗歌语言,通过揣摩形象,感知意味丰厚、韵味独特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蕴。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语调。3.抓住诗中描绘的景物,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2.理解诗歌的表达形式,学会仿写诗歌。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读准节奏,并熟读成诵。3.把握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层次。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新词。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自然美景图,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导语: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小到落叶、繁花,大至平原、山野,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你们有没有认真去体验过?可曾有什么独特的发现?下面就请大家来说一说。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生1:我最爱的是老家屋后那片贫瘠的田地,因为在一场春雨后,那里竟然冒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它们茁壮成长,不经意间,长成了茂盛的竹林,坚强挺立,傲对风雨。生2: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风景,真美啊!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五四运动前,他就开始用白话作诗,是新诗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尝试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等。徐志摩(18971931)浙江嘉兴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2.听音频朗读,读准节奏和停顿,注意诗中描绘的景物。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会认的字:归 巢(cho) 芦 苇(wi) 剪秋 罗(lu) 眠(min) 霸(b) 占(zhn)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朗读两首诗歌,注意读出正确的节奏。提示:秋晚的江上用舒缓的语调读,语速较慢,体会斜阳映江的美妙意境。花牛歌用欢快的语调读,语速稍快,读出花牛的调皮、悠闲。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圈画出重点词语,学生先小组交流,教师再重点点拨。(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预设:倦鸟驮斜阳,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诗歌的意蕴是丰富的,不能仅通过表面文字去理解。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想象,把自己置身于那种场景,想象自己就是鸟儿,进而体会“倦”“驮”二字的表达效果。明确:傍晚时分,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这时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飞鸟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在诗人的笔下,黄昏的景色有一股悲哀的美,而这种美正体现在“倦”“驮”二字上。鸟倦了吗?不可知,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诗人情感的折射。诗人写鸟倦,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疲惫之感。而“驮”字,是诗人想象的深化,也更加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是太阳。这里诗人描写的不仅是倦鸟归巢的景致,更包含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预设: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妆”的本义“化妆,妆扮”,然后找出“妆”的本体和客体,进而体会这个字的表达效果。3.指导词语归类。ABB式:滴溜溜白茫茫香喷喷金灿灿亮晶晶水汪汪黑压压沉甸甸红彤彤火辣辣4.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1)指名学生说说两首诗的主要内容。明确:秋晚的江上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江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花牛歌巧妙、生动地展现了草地里花牛行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改写秋晚的江上。改为五言律诗:倦鸟驮斜阳,归途天苍苍。哪堪迎风苦,抖翅晖满江。蒹葭千层浪,向晚秋意凉。适才寒霜色,忽而倚红妆。改为现代文:傍晚时分,在外玩耍了一天的鸟儿要回家了。它们疲倦地飞着,斜阳就好像被它们驮在背上。鸟儿们翻动双翅,好像把斜阳抖落在江面上。江岸边白色的芦苇,在一瞬间也被斜阳染成了红色的。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过渡:同学们,倦鸟归巢,斜阳映江,美不美?花牛酣眠,草丛漫步,美不美?这些都是美的,都是大自然描绘的最美妙的画页。它们究竟美在哪儿呢?下节课上我们再通过深入探究继续赏析。小结:本文是一篇自读课,讲解时不会像精读课文那样面面俱到,但对字词的理解、对课文的解读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这节课上,我们简单了解了关于作者的知识,学习了会认的字,把握了它们的写法。最重要的是,我们从整体上了把握了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_(示例:在学习生字新词时能联系已学的字词,学习能力强;理解圈画词语时能结合具体诗句,十分细心;在朗读诗歌时能较好地把握诗歌的停顿、节奏,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这几位同学一样,上课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收获良多,共同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2)交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1.背诵两首诗歌。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1.赏析重点诗句,体味诗歌的语言美。2.理解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3.感知诗歌的表达形式,仿写诗歌。教学重点:1.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赏析诗句。2.尝试仿写,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上节课中我们通过对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品析,欣赏了两幅美妙的自然图画。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细细地领略一番。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学生分节朗读秋晚的江上,圈画不懂的地方。2.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讨论交流。A.想一想:诗歌第1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预设:引导学生认真朗读第1节,把握其中出现的景物以及它们的行动,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描绘画面时要善于发挥想象,描述要生动。B.理一理: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预设: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可以补充。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归鸟、斜阳、江、芦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黄昏秋江图。C.辨一辨:“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一句诗中鸟儿和斜阳的位置关系如何?具体分析一下。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明白句子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即“掉”的双方,然后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其中塑造的鸟的形象。明确:诗人原本只注意江上的飞鸟和照在飞鸟身上的夕阳,但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才注意到夕阳在江面上的倒影。这夕阳的倒影好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飞鸟本来已经倦了,但背上还驮着斜阳,并不觉得是沉重的负担。在诗人看来,正是飞鸟驮了斜阳去点染江面。情景十分动人。这两句是第一节情景的继续与开展。不说落日沉入江底,而说落日被鸟翅翻掉在江里,这是极富表现力的。它是极其夸张而又符合逻辑的动态描写,与其说是鸟驮斜阳的自然延伸,不妨看作是诗人想象力的深化,它使夕阳沉入江心这一瞬间的景象更出神入化了。同时,鸟翻双翅,抖落斜阳,在情绪上也是一种发展,它表明鸟不堪沉重的负担,希望过上自由的生活。D.品一品:“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这一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颜色的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预设:引导学生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妙用。“头白的芦苇”呈现“红颜”是夕阳的余晖映照的结果。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白红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相衬,更突出江面上的风景之美。E.写一写:这首诗歌生动优美,节奏和谐,你们能仿照再写一首吗?预设:引导学生明白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即选取自然事物组织画面,表达感情。这是仿写时可以借鉴的思路。示例:夕阳中的幽径,/飘飞的秋叶,/即使是无力了,/还迎着寒风舞蹈。/双手一张,/把夕晖铺满小路;/金黄的大地,/也收获万物的永恒了。F.诵一诵:多读几遍诗歌,熟读成诵,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3.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花牛歌,圈画不懂的地方。4.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交流讨论。A.议一议:这首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预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诗歌,理解其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这首诗共四节,每一节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开头,“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使诗歌显得结构匀称整齐,具有回环往复的韵律美。B.品一品: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预设: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诗歌主要讲述的是花牛在草地里行动的景象,诗人寓情于景,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C.写一写:这首诗写得非常优美,你们能仿写一段吗?预设:引导学生明白仿写的要领。仿写时,应先观察原文的内容和格式,再围绕主题,以相同或相似的格式写出新的描写点。这首诗先写了花牛在草地做什么,随后写了在做的同时,花牛本身或自然环境的状态。可使学生想一想,花牛还会做些什么,结果又怎样呢?示例: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株红玫瑰。/花牛在草地里眠,/晚霞霸占了半边天。/花牛在草地里走,/耳朵扇得扑棱棱。/花牛在草地里做梦,/月亮到西山的青峰游玩。D.诵一诵:指导学生多读几遍,熟读成诵。同桌相互背一背,教师进行点评。三、拓展延伸,提升素养过渡:同学们,如果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自然,也能像两位作者那样写出那么动人的诗篇。欣赏林徽因的雨后天,看看你们能从中欣赏到怎样的美。1.出示课外阅读篇目,指名朗读。雨后天林徽因我爱这雨后天,这平原的青草一片!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风吹:吹远了香草,落叶,吹远了一缕云,象烟象烟。2.阅读与交流。(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风景?(雨后的平原)(2)诗中描写了雨后的哪些景物?(青草、风、落叶、云)(3)从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雨后自然美景的热爱)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四、课堂回顾,交了收获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过渡:同学们,自然中的美景无处不在。夕阳下的江面,翻飞的鸟儿,悠闲漫步的花牛,它们都以美的情致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去观察、感受,就一定就发现独特的风景。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了两首小诗,从中体验了美的风景。我们还学会了朗诵诗歌,在朗诵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我们还仿写了诗歌,提高了表达能力。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_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教学反思:本文精选了两首现代诗,这两首诗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这类课文,不必进行过多的分析讲解,重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展开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出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