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辽、西夏和北宋并立课件4.ppt_第1页
课辽、西夏和北宋并立课件4.ppt_第2页
课辽、西夏和北宋并立课件4.ppt_第3页
课辽、西夏和北宋并立课件4.ppt_第4页
课辽、西夏和北宋并立课件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第10课,返回,前蜀,后梁,楚,南 汉,吴越,吴,闽,荆南,后唐,后晋,后汉,后 蜀,后周,后蜀,南唐,北 汉,后周,(契丹族),(党项族),北 宋,辽,西夏,辽,西夏,北 宋,辽西夏北宋的并立,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契丹族,960年 赵匡胤 汴京 汉族,1038年 元昊 兴庆 党项族,赵匡胤 后周禁军最高将领,当时后周皇帝七岁,赵策划兵变,当后周大军到达陈桥驿时,赵匡胤佯装醉酒。第二天早上,众多将士喧闹着拥入他的帐中,把一件黄袍批在赵匡胤身上,向他跪拜,高呼“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做了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的成语。,陈桥兵变,1、契丹族原居辽河上游,游牧; 后学农耕定居 2、国名:先称契丹后改称辽 3、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4、时间:916年 5、定都:上京,返回,观察下列图片,请说一说图片中的人和事。,杨家将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的答复是:有真有假,亦真亦假,比较而言,是真的少而假的多,有根有据的少,添油加醋的多。 许多添加部分,都是年来为满足说书、演戏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内容丰富,人物繁多,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其中英雄人物,男女老少皆有。,杨家将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既有坚贞不屈为国捐躯的老令公杨继业,又有百岁挂帅大举西征的佘太君,还有少年英俊的小将军杨宗保与泼辣大胆的女英雄穆桂英,说来热闹非凡。以这些故事说书,自是连本好书;以这些故事来演戏,自是连台好戏。千百年来,上起宫廷,下至民间,杨家将的故事一直长盛不衰。 杨家将故事之中,传说与历史之间究竟有多大出入?我们不妨略加探讨。,首先,北宋杨家三世为将,保卫边疆,这一基本史实是不错的。宋史杨业传中所记载的三代人是: 第一代 杨业(?) 第二代 杨延昭(公元年) 第三代 杨文广(?公元年) 但是在民间传说中,三代变成了四代。即杨延昭之子为杨宗保,杨宗保之子才是杨文广。我们可以说:杨业、杨延昭、杨文广是历史人物;而杨宗保、穆桂英于史无据,只能是在传说中发展出来的传说人物。,传说与历史出入较大的部分是杨业的身份和地位。在传说中,杨业是宋王朝的开国元勋,被尊称为老令公(高官中书令、尚书令的简称)。历史上的杨业不过是随同北汉政权降宋的降将,一个中级军官而已,人很本分,忠于职守,并无赫赫战功。传说中的佘太君实有其人,不过不姓佘而姓折,是一位将门之女,与杨业倒是门当户对,至于她老人家“百岁挂帅”的故事过于离奇,自然是说书人编造出来的。,至于杨业之死,传说与历史也不相同。传说中的潘仁美是个忌贤妒能的大奸臣,是他故意陷害杨业,见死不救,造成杨业兵败殉国。历史事实则是公元年宋军三路伐辽,潘美(不是潘仁美)是西路军主帅,杨业的上级。他指挥不当,造成杨业孤立无援,在陈家峪被辽兵包围俘获,杨业坚贞不屈,绝食而死。潘美受到降级处分,如此而已。,澶 渊 之 战,寇 准,宋真宗,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北宋与辽的关系:,北宋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守内虚外,1004年澶州战役,1005年澶渊之盟,战,和,辽派使臣到宋营议和,宋真宗便再派曹利用去辽营谈判,应允每年向辽方输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以白沟河为界分治,并约定在1005年1月28日(宋景德元年十二月十七日)与辽方在澶州议和订约。澶州亦名澶渊郡,因而称“澶渊之盟”。,辩一辩,正方:北宋与辽签定澶渊之盟用岁币换和平的方式可取。 反方:岁币加重了人民负担,用岁币换和平的方式不可取。,澶渊之盟,我看历史,(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图文说史,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岁币”是北宋每年送给辽的银绢,而不是一次性的赔款)。 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生产得到发展,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贸易。,二 党项人,男供养人,女供养人,1.党项族的生活习俗? 2.政权的建立(建立民族、时间、建立者、都城) 3.向汉族学习的基本情况,阅读课文并思考:,宋夏之间的战与和,1、战的原因、结果,2、和的原因、结果,战争,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议和,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生产和贸易的发展,1044年,三、碰撞中的融合,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西夏铜牛,西夏飞天壁画,假如你是辽、西夏的臣民议和后你的生活、生产会发生什么变化?,思维拓展,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契丹人的生活,完成下列表格,比一比,916年,阿保机,上京,契丹族,960年,赵匡胤,汴京,汉族,1038年,元昊,兴庆,党项族,1.如果你想考察辽与西夏的历史,你会去今天的( ) A开封和宁夏 B 辽宁和银川 C杭州和宁夏 D 辽宁和宁夏 2.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腐败 3.10世纪初,定都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少数民族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 鲜卑 契丹 女真蒙古,我能行,D,B,B,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 ) 2、“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盟约。( ) 3、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 4、北宋辽西夏是按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我来诊断,1、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加速了北宋灭亡,2、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 A市舶使 B宣政院 C榷场 D十三行,B,C,3、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 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 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4、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败后采取了( )消极防御政策 .步步为营 .守内虚外 .分兵把守 .虚内守外,A,B,“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 完成7-8题 5、反映的是北宋与( )关系 .西夏 .辽 .女真 .南宋 6、上题引用苏辙的那句话,能体现出( ) A.辽宋开国以来一直和睦相处 B.宋辽实力均衡 C.北宋人民负担大大减轻 D.统治阶级为百姓谋利,B,B,7、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 )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8、辽夏吸取南下劫掠遭抵抗的教训,进而推行( ) A. 扩军备战 B. 用严酷刑罚镇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