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唯物论、认识论填空.ppt_第1页
哲学唯物论、认识论填空.ppt_第2页
哲学唯物论、认识论填空.ppt_第3页
哲学唯物论、认识论填空.ppt_第4页
哲学唯物论、认识论填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唯物论部分 基础知识填空,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 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 的组成部分。 2世界是 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 的 性。 3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 注:电磁场、生产关系、生产力等都是物质现象。,规律,物质世界,物质,物质,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共同本质,物质:,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 和 。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 和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 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 的一种特殊状态。 (2)运动是 的、永恒的和 的;而静止是 的、暂时的和 的。 (3)物质世界是 运动和 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和 。,变化,过程,固有属性,存在方式,物质,物质,运动:,运动,无条件,绝对,有条件,相对,绝对,相对,形而上学,相对主义,诡辩论,注意: 1、否定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典型例子:克拉底鲁的“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惠施的“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2、形而上学不辩论 典型例子:芝诺的“飞矢不动”说 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典型例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 稳中求进,1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的 的、 的、 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1)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 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 。,固有,本质,必然,稳定,人的意志,创造,消灭,规律:,(2)普遍性: 、 和人的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 的规律。没有 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3方法论要求 (1)必须 规律,而不能 规律。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 的。人可以在 和 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和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固有,规律,遵循,违背,无能为力,认识,把握,条件,形式,注意: 1、区别规律与规律的表现 典型例子: 规律:万有引力规律、遗传变异规律、新陈代谢、价值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等 规律表现:日夜交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等 2、区别规律与规则:规律是客观的,规则是主观的。 3、区别规律与定律、定理、公理:规律是客观的,定律、定理、公理是主观的。 4、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不能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物质世界,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 的机能。,人脑,3意识的内容:是 的主观映象。 不管是 还是 ,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4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是本原的, 是派生的,物质 意识。 5方法论要求:,客观存在,正确的意识,错误的意识,物质,意识,决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 和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 和 ,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 等。,目的性,目的,动机,行动步骤,计划性,意识:,(2)意识活动具有 和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 和 。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 ,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本质,规律,未来,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 。世界上只有 之物,而没有 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 。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 。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 和 作用。,认识世界,尚未认识,不可认识,改造世界,指导作用,调节,控制,意识:,注意: 1、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哲学等属于意识。 2、不能把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理解为它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4、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人脑不能自行产生意识。意识源于客观存在。,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 的 活动。 (1)凡是实践,都是以 为主体、以 为对象的 活动。 (2)实践是一种 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 、 和 三个特点。,客观世界,物质性,人,客观事物,物质性,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4)实践是认识的 ;,来源,动力,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注意: 1、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不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就不是实践如学习。 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 3、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4、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的形式、内容、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5、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6、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实践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7、科学理论作为一种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据此认为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如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等。,1真理的含义: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性: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有 真理真理面前 。,正确,客观,一个,人人平等,真理:,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 和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 。 (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 的 的统一;真理和 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条件,范围,谬误,具体,历史,谬误,注意: 1、真理的具体性是真理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强调纵的变化;而真理的条件性相对于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强调横向的变化。 2、正确把握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真理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二者是相互对立的。 (2)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事实上,在人的认识过程中,不可能只有真理而没有谬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免错误的发生。 (3)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 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