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导论》PPT课件.ppt_第1页
《西方经济学导论》PPT课件.ppt_第2页
《西方经济学导论》PPT课件.ppt_第3页
《西方经济学导论》PPT课件.ppt_第4页
《西方经济学导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 Economics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经济学系 林艳丽,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基础/原理) E - mail :yanli_ 授课对象: 学 时:40学时(平台课管理类的核心基础课) 课堂要求: 参考书目:不特别指定 考核方式:考查课 课程说明:微观为主(理论应用),宏观为辅(常识);涉及一点数学知识 教学方式: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案例),即如何将这些结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导 论,本章结构,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三、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四、西方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对象: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1)资源配置(合理):微观经济学 实质:选择 概念: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方式/手段:实践理论,根源:资源的稀缺性(相对),?,资源,注:社会选择回答这些问题的方式(即社会选择配置资源的方法)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对象: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2)资源利用(充分):宏观经济学 以资源的最优配置为前提,研究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实现经济增长 目标: 充分就业:无资源闲置或浪费 经济增长:PPC的外推 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根源:资源的稀缺性,?,表述一:(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由市场机制来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的规律的科学。 表述二:经济学,是研究如何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怎样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进行选择的问题(西方语)。,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1)含义: 表示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2)图示: 基本假设: 说明: 线上的点:可达到且最有效率 线内的点:可达到但无效率 线外的点:不可达到,3)PPF的形状: 形状: 向右下方倾斜、外凸 原因: 机会成本递增规律。 起因:为什么机会成本会递增呢? 一些资源只适用于一些产品的生产而不适用于另一些产品(资源不是同质的当把资源转移到其不擅长的领域,它们就会有低生产率)。,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PPF的移动: 经济增长的来源 PPF右移: 资源总量增加(如,人口增长,发现新矿藏,生产更多的机器设备等) 技术进步(technological advance) PPF左移: 资源减少(如,恶劣气候、战争、人口减少等) 技术退步(因政府管制或传统使用低效率的生产技术,这并不意味着不好),表述一:(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由市场机制来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的规律的科学。 表述二:经济学,是研究如何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怎样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进行选择的问题(西方语)。,总量与个量分析,动态分析,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边际分析,静态与比较静态分析,一般均衡分析,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西方经济学 主要的研究方法,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边际分析: 1.边际(Marginal): 是指“额外”、“增加”的意思,即所增加的最后一个单位或可能增加的下一个单位。 数学上,边际是指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因变量的变动率(导数/微分)。 2.边际分析法: 即分析经济中一种可变因素的增量对另外一种或几种可变因素会造成怎样增量结果的分析法。,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边际分析: 3.特点: 是增量分析。讨论的是量上的增减,即在已有的情况下,看增加一点或减少一点的效果(效果的大小取决于你当前的状态)。 是现状分析。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是过去分析。 是最优分析。研究资源最优的效率,实际就是函数的极值;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 注:理性人在做选择时考虑边际的收益是否大于边际的成本。,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规范分析 Normative analysis,实证分析 Positive analysis,价值判断(personals opinion) “应该是什么” 做出好坏评价,“是什么” 只描述不评价,注:两种方法本身无好坏、优劣之分。,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均衡分析: 1.均衡(Equilibrium): 即平衡,原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 2.经济学的均衡:马歇尔引入 指经济体系中各种力量(相互对立或相互关联)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而不在变动的状态。 或者说,经济主体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意识到改变决策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除非有外部冲击(经济主体所面临的外在环境变化)才会打破这种状态。,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三)均衡分析:,3.均衡分析法:说明的问题 均衡的决定: 满足何种条件才会形成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的变动: 当发生外生冲击时,新、旧均衡会有怎样的不同(比较)。,4.静态、比较静态、动态分析: 静态(均衡)分析: 完全抽象掉时间因素和经济变动过程,在假定各种条件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研究各种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的条件(只有一个均衡点的形成、波动等)。 比较静态(均衡)分析: 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变化(外生冲击)时,原有的均衡状态发生了什么相应的变化,并把新旧均衡状态进行比较(至少有两个均衡点)。 动态(均衡)分析: 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因素,即,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举例:图示,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均衡分析: 5.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 即,是指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的均衡。 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各相关变量,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 一般均衡分析: 即,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研究整个市场的均衡。 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如何实现均衡。,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 1.个量分析法 含义:是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单项数值决定的分析方法。用于微观经济分析 2.总量分析法: 1)含义:是研究国民经济总体变动和经济变量总值决定的分析法。适用于宏观经济分析 2)分类: 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如,NI是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单位的收入之总和,I是各个厂商的投资之和,C是各个居民户消费的总和。 另一类是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与劳务的平均价格(加权平均)。,三、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1.有助于你理解所生活的世界,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提供原因解释、预测以及政策建议 2.有助于你更精明地、理性地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更好地作出个人决策。 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学科(个人、家庭、厂商) 研究资源约束下,如何做出选择才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三、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3.有助于改善你的思考方式。 经济学不是对经济问题的一套现成答案,而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破窗谬论”/“节俭悖论”) 4.经济学本身是有趣的,是一个迷人的领域。 社会科学“王冠上的明珠” (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关于学习经济学意义的对话,说明: A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前总裁; B玛瑞琳沃斯莎温特(某杂志专栏作家,按照吉尼斯世界大全的说法,具有世界上最高的智商) 对话记录: A对B说:“我认为,对聪明学生来说,经济学是一个好专业,但是,如果他们确实足够聪明,我倒觉得他们应该成为医生,因为医生总能对人有所裨益”。 B回答说:“是的,但是医生一次只能帮助一个人,而格林斯潘(运用经济学做出一番伟大事业的卓越典范)一次可以帮助几百万人。” 启示: 不仅对个人有益,而且还可能对更多的人做出贡献。“经国济民”、“经邦济世”,“经济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标志为:,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斯密被称为经济学的鼻祖。 从人类利己心出发,以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2年完成,四、西方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小 结,1.发展主线: “政府要不要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自由派: 保守派: 2.西经中不同学派间虽有分歧,但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念具有共同的一致性。,四、西方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一)重商主义(15世纪17世纪中叶):经济学萌芽时期 理论特征:强调国家干预 代表作:托马斯孟著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主要观点: 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利润只是从流通领域中产生的 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 即在贸易中多卖少买(贸易顺差) 国家要干预经济,四、西方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二)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叶1870年代):经济学的形成时期(现代西经中的许多概念都是这一时期提出来的) 理论特征:主张经济自由主义 第一次革命:革重商主义的命 1.第一阶段:科学资产阶级经济学 贡献:批判了封建主义经济制度,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规律。(代表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利益)。 代表人物:英国配第、斯密、李嘉图;法国布阿吉尔贝尔、魁奈、西斯蒙第。 代表作:1758年魁奈经济表;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817年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四、西方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2.第二阶段:庸俗经济学(马克思语) 产生于18世纪末,当时古典仍居主要地位,1830年以后,完全庸俗化。 主要任务: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辩护。 代表人物:法国的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 主要观点: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三位一体论”:萨伊认为,价值是有资本、劳动、土地三个要素共同创造的。因此,劳动果实应由资本家、工人和地主共同分配,即资本家获得利润、工人获得工资、地主获得地租。,让萨伊(1767-1832),四、西方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三)新古典经济学(1870年代1930年代):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 理论特征:经济自由主义 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1870年代,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相抗衡。 代表作:1890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综合了边际三杰及其他学派的学说,提出以均衡价格论为基本框架的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 代表人物: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瓦尔拉斯、庇古、克拉克等 主要观点:把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假设为既定的条件,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四、西方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四)现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目前): 1.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马歇尔微观的多次补充: 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夫人、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 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序数效用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等。 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总结。 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 现代微观介绍的主要是: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的局部均衡理论和后来发展起来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博奕论和福利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四、西方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四)现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目前): 2.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 1)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40年代) 第三次革命:革古典经济学的命,革“萨伊定律”的命 理论特征:主张国家干预 1930年代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 代表作: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学诞生,凯恩斯被称为宏观经济学创始人(战后繁荣之父)。 基本观点: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即要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必须干预经济以刺激总需求。,四、西方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2)凯恩斯学派:(20世纪50-60年代末)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发展的顶盛时期 凯恩斯经济学在战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个流派: 新剑桥学派或称英国凯恩斯学派:以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J.Robinson)、斯拉法(P.Sraffa)和卡尔多(N.Kaldor)为代表 新古典综合派,或称美国凯恩斯学派: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Samuelson)、托宾(J.Tobin)和索洛(R.Solow)为代表 主要贡献: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凯恩斯经济学是以总收入分析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以价格分析为核心的微观经济学,两者互为前提互相依存的。因此,以美国萨缪尔森为首,把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综合起来,即把微观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新古典综合派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体系。 代表作:1948年萨缪尔森经济学,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四、西方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3)经济自由主义/新古典主义的复兴(20世纪70、80年代以后)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两大缺陷: 一是在实践方面难以解释“滞胀”等经济现象; 二是在理论方面,缺乏一个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尤其是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 货币学派:弗里德曼强调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重要影响,提出将货币发行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增长范围之内,即通过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以稳定经济。但是,货币学派没有对失业和经济衰退提出令人信服的分析。 供给学派:拉弗强调增加供给对摆脱滞胀的重要作用,提出的降低税率以刺激供给。但是,供给学派还缺乏系统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3)经济自由主义/新古典主义的复兴(20世纪70、80年代以后) 理性预期学派: 又叫新古典主义学派 新古典主义学派因观点类似于凯恩斯经济学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并强调理性预期而得名(原是货币学派的一个部分,后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流派,并且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代表人物: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等 基本观点:利用市场出清的理论反对政府干预的主张。如, 市场机制能保证市场实现周期性最优均衡,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斟酌使用”的或者对经济运行进行“微调”的政策 ; 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论(“卢卡斯批评”),即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私人决策会抵消政策的政策效应。,四、西方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四、西方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4)新凯恩斯学派: 在新形势下,凯恩斯学派对原有的凯恩斯主义观点(如,价格粘性、市场非出清等)的坚持的同时, 还注意吸取别的经济学流派的见解,如对新古典学派的观点的肯定和吸收 (理性预期、微观基础个人利益最大化假设), 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从而演变为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曼昆、泰勒等。 在西方国家大学教科书所阐述的经济学,仍主要是新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经济学。 到上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宏观)形成了以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经济学(“看得见的手”)、新古典主义学派经济学(“看不见的手”)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的格局。,本门课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即主要介绍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理论及其发展线索。 学习要求: 通过教学,要求同学们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模型和基本理论,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增强对真实世界的解释能力。 基本任务(经济学): 模型、理论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提供原因解释、预测以及政策建议。 学习态度:有所接受,有所扬弃,资源(Resources):,又称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s),即用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几类基本投入品。包括: 土地:自然资源。如,森林、矿藏、野生动物、湖泊、空气、河流等; 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 资本:物质资本(productive-如机器、厂房、设备等); 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组织、管理及创新能力(马歇尔引入)。 说明:在经济学研究中,资本并非是货币资产。确切地说,货币、股票、债券等应该叫金融资本(本身不具有可生产性,它只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副本虚拟资本),三个基本问题/资源配置问题:,生产什么? 有限的资源:是生产资本品(如,军需品)还是消费品;是高档住宅还是中低档住宅;是医疗保健还是更多文化娱乐(如旅游、电影); 怎样生产? 用什么样的技术来生产?是资密型还是劳密型还是其它? 为谁生产?(争议敏感) 谁会最终获得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即经济产出如何在不同的群体(如,男女、富穷、工人与资本所有者、个人和国家)及每个群体中的不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西方经济学的分支:,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研究对象:个别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及相互影响。 :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研究对象:国民经济整体(即,以资源的最优配置为前提,研究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实现经济增长)。 主要内容:经济波动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保证市场机制充分有效 “经济人”假设(economic man)/完全理性: 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其行为均是理性的(rational),即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利己,而非利他)。“集体悖论” 完全信息(perfect information ): 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都能迅速获得充分的(有关商品和市场)的信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市场出清(clearing market): 市场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能够对供求变化作出及时反应,从而保证供求相等(无资源闲置或浪费,即以资源充分利用为既定前提) 说明:当以上三条假设成立时,市场经济就会是最美好的经济制度。,机会成本:,概念: 确定一个选择时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性选择,即没有选择次优选项的成本。 为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所有东西。资源的稀缺性(货币数量或实物数量) 注意: 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机会成本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类似于消费者剩余)。 在作出任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