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4491-2001 工业用环氧丙烷》相比于其前版《GB/T 14491-1993》,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范围界定:新标准可能对工业用环氧丙烷的应用领域或适用范围进行了更明确的界定,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需求。

  2. 技术要求:对环氧丙烷的质量指标进行了修订,可能包括纯度、水分含量、酸度或碱度、蒸发残渣等关键参数的限值调整,以提高产品品质控制要求,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试验方法:更新了样品检测的试验方法,引入更准确、更现代的分析技术和设备要求,以提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可能涉及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等先进分析手段的应用。

  4. 检验规则:对产品的抽样、检验频率及合格判定规则进行了优化,可能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环节,确保产品符合更严格的质量标准。

  5. 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根据安全和环保的新要求,对环氧丙烷的包装材料、标志信息、运输条件及储存要求进行了修订,旨在减少安全隐患,保护环境,同时保证产品在流通和存储过程中的品质不受影响。

  6. 规范性引用文件:更新了标准中引用的其他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版本号,确保所有引用的标准均为最新有效,与国际标准体系保持同步。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4491-2015
  • 2001-09-06 颁布
  • 2002-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14491-2001工业用环氧丙烷.pdf_第1页
GB-T14491-2001工业用环氧丙烷.pdf_第2页
GB-T14491-2001工业用环氧丙烷.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14491-2001工业用环氧丙烷.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7 1 . 0 8 0 . 6 0G 1 7蜀a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s 1 T 1 4 4 9 1 -2 0 0 1工业用环氧丙烷P r o p y l e n e o x i d e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 u s e2 0 0 1 一 0 9 一 0 6 发布2 0 0 2 一 0 4 一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GB/ T 1 4 4 9 1 -2 0 0 1前言 本标准系非等效采用俄罗斯国家标准P O C T 2 3 0 0 1 -1 9 8 8 ( 1 9 9 1 ) 环氧丙烷 对国家标准GB / T1 4 4 9 1 -1 9 9 3 工业用环氧丙烷 的修订。 本标准与F O O T 2 3 0 0 1 -1 9 8 8 09 9 1 ) 比较, 未设燕发残渣、 丙酮、 乙醇、 有机抓项 目; 优等品指标除水分低于 1 O C T 2 3 0 0 1 -1 9 8 8 09 9 1 ) 优等品指标, 其他指标与其相当; 醛含量试验方法沿用G B / T 1 4 4 9 1 -1 9 9 3的化分法; 未采用F O C T 2 3 0 0 1 -1 9 8 8 ( 1 9 9 1 ) 的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与 G B / T 1 4 4 9 1 -1 9 9 3比较, 取消了无机抓化物项目。色度优等品指标由毛1 0 号修改为(5号 ; 酸 度 优 等 品 指 标 由 ( 。 0 0 5 % 修 改 为 ( 0 . 0 0 3 % , 一 等 品 指 标 由 簇 0 . 0 0 8 % 修 改 为 镇 0 . 0 0 6 % , 合 格 蕊指标由镇0 . 0 4 %修改为(0 . 0 1 写; 环氧乙烷含量优等品指标由镇0 . 0 2 Y o 修改为(0 . 0 1 %, 合格品指标由0 . 5 0 y o 修改为(0 . 3 0 0 0 ; 醛含量指标优等品由(0 . 0 2 %修改为(0 . 0 1 0 0 o , 合格品指标由镇0 . 1 5 0 0 修改 为( 0 . 1 0 ; 水分优等 品指标 由镇0 . 0 2 5 %修改为簇 0 . 0 2 %, 一 等品指标 由簇0 . 0 3 5 修改为 k g , 或采用专用 槽罐运输 , 均应符合有关 的安全规定。6 . 3在运输方 面, 应遵 守运 输部门各项有关规定 。6 . 4 环氧丙烷应贮存于 2 5 C以下的阴凉、 通风、 干燥处, 不得于日光下直接曝晒并隔绝火源。7安全7 . 1 环氧丙烷为透明液体, 有气味, 能与水、 乙醇、 乙醚等很好混合, 沸点 3 4 C, 闪点( 开杯) 为一3 7 C ,空气中的爆炸上限为 3 7 %体积分数, 下限为 2 . 1 %体积分数。7 . 2 环氧丙烷有毒性。 液态的环氧丙烷会引起皮肤及眼角膜的灼伤, 其蒸气有刺激和轻度麻醉作用, 长时间吸人会导致恶 心、 呕 吐、 头痛 、 眩晕和腹泻 等, 因此 , 应采取积极 的防护措施 , 如强 制通 风、 防漏 、 密封等。所有接触环氧丙烷的人员应穿戴规定的防护用品, 工作场所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和环保措施。7 . 3 环氧丙烷是易燃、 易爆化学品, 其蒸气会分解。为避免促使环氧丙烷缩聚放热而形成爆炸条件, 不能用铜、 银、 镁等能与乙炔形成爆炸物的金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