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大叶黄花梨_第1页
大美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大叶黄花梨_第2页
大美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大叶黄花梨_第3页
大美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大叶黄花梨_第4页
大美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大叶黄花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美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在中国古典家具业界有人感叹“黄花梨辉煌谢幕”时,大叶黄花梨悄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它非红木国标成员,却比国标中所有33种材质都要硬。它非黄花梨,非紫檀,非金丝楠,却同时具备三种传统良材的优点。它天生美质,纹理瑰丽,却因木性倔强难以“对付”而引发业界广泛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传统的“红木资源”日近枯竭,靠谁来续写传承千年的古典家具文化? 自本期起,请随记者深入泉州蔚林木业大叶黄花梨家具研发生产基地,探究大叶黄花梨的真实面目。 美,在于发现。走近它,认识它,爱上它,或许就在此刻 8月17日,在去泉州蔚林木业有限公司大叶黄花梨研发生产基地途中,记者耳边时不时回响起业界人士曾经给它的“负面评价”: “这木头太硬,锯解时崩锯条,打磨费砂纸,以前用来对付红木家具的办法,用在它身上全不灵!” “这木头性太倔,以往的烘干办法全用遍了,也控制不住它的性,做成家具容易开裂,放久了会变形。” “这木头中看不中用,好多厂家都因为对付不了它,最后只好望而却步。” 三人成虎,这样的话听多了,你不仅会觉得大叶黄花梨不好“对付”,而且在有人说已经成功制服它时,你会不相信。正是怀着强烈的质疑和巨大的好奇心,记者赶到蔚林木业厂里后,没有休息就直奔车间,以便第一时间获取答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蔚林木业董事长蒋奇平安排负责研发生产的艺术总监李鹤领着记者,从第一道工序开始,细细看了下去。 第一道工序是锯解木材(如图)。一根粗大的原木被钢钉固定于锯架,直径约30厘米,长约丈余,随着锯架横向匀速移动,宽大的锯条迅速吃进木头,一时间火星四射,金属轰鸣声骤然响起。“这么大的电锯,一般红木厂家都有,锯木头场面也大同小异。”李鹤介绍说:“但内行人一眼就看出关键所在锯齿不一样。我们用的锯条是在合作厂家定制的,锯齿是高强度合金钢,一般红木钢锯两三百元一根,我们的八百元到一千元一根。因为大叶黄花梨生长在印尼金铜矿伴生矿脉,木材含金属元素,硬度很大,刚开始时,我们沿用锯红木的锯条,前进不了10厘米就崩锯,锯齿一断,一根锯条用不到头就完蛋了。大伙曾经为此大伤脑筋,蒋总经常和我们一起研究工具的事,凭他做制造业的丰富经验,和相关工厂反复试验,最终共同研发出合金钢锯,用它锯大叶黄花梨非常适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若不讲解,一般人看不出其中玄机。 接下来,李鹤又引记者观看了家具部件制作安装、定型、雕刻打磨等工序。从表面看,和以前见过的红木厂家没啥大的区别。但实际上,以上工序用到的所有金属工具,从电锯到刨刀、定型刀、雕刻刀、刮磨刀等,都是定制的合金钢刀具,只有合金钢的强度,才能对付大叶黄花梨的硬度。工艺手法也随之调整。 在雕刻车间,记者随口问一位忙碌的大姐:“您做这个工作几年了?”大姐答:“快十年了,以前在做紫檀、红酸枝的厂里干,两年前来到了大叶黄花梨这里。” 记者兴趣徒增:“那您告诉我,雕大叶黄花梨和雕紫檀红酸枝有没有不同?” “刚开始时太难受了!”大姐说,“刀子没用几下呢就不利了,老得换刀,大叶黄花梨太硬,一件活计雕下来,比雕刻红木费好几倍工。后来厂里定制了合金钢雕刻刀,才好使了。” 也就是说,雕大叶黄花梨要比雕紫檀酸枝的难度大几倍。李鹤解释:“刚开始时因为沿用红木那一套刀具,一用就坏,车间老跟我要工具,采购部忙得采买不过来。研发出合金钢刀具后,耗费数量减下来了,但成本贵了好几倍,比如定型刀,以前用450型号钢刀,几百元一件,我们用合金钢的,一两千元一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道理古人早就总结过了。为寻找合适工具,蔚林木业花了大半年时间搞研发,反复尝试上千遍,才最终取得成功。面对谁都无法对付的大叶黄花梨,他们就这样靠智慧和巧思,找到了自己的“利器”,解决了令整个业界头痛的一连串难题。 烘干亦不再是难题 设备成本不高,出材率高 自然生成的木材都含有一定水分。中国本地木材像榆木、榉木、黄杨木等,传统的方法是自然烘干,通过风吹日晒自然蒸发达到当地平衡含水率,即可动手做家具。明清两代,紫檀、红酸枝等红木进入国内逐渐被大量使用,主要仍靠自然晾晒烘干。 但到了最近十多年,随着中国红木家具产业迅猛发展,市场需求量剧增,用材越来越多,加上红木作为硬木与国产杂木不同,木性更强,自然烘干已不能满足产能扩张和消费增长需要,中国红木业界便从西方引进干燥设备进行机器烘干。凡负责任的厂家都会购进烘干设备,经过烘干处理后,做出的红木家具才会减少开裂变形的几率。 然而,因为产自热带雨林的大叶黄花梨硬度密度都非传统红木可比,它比紫檀还要硬,使得以前烘干红木的设备也不再管用。据介绍,蔚林木业也曾尝试用红木烘干设备处理大叶黄花梨,但开始时从烘干窑取出的木材都无法避免开裂问题,接连几窑都报废了。 怎么办?在解决锯解难题的过程中,蔚林木业得出了科学的方法论:只要肯钻研,办法终究会被找到。从2009年起,通过一年多的广泛调研论证,对比各种烘干设备的不同原理和数据,结合国内不同干湿地区的平衡含水率,由蒋总拍板,引进了国外刚刚问世不久的一种最先进的烘干技术,并与国内一家生产商合作,研发生产出了一种烘干窑。它利用高频真空低温烘干手法,一点点磨掉了大叶黄花梨的倔脾气,在有效烘干木材所含水分的同时,不会使大叶黄花梨损失油性,而且有较好的出材率。 “南方地区平衡含水率一般在13%左右,我们把它烘干到911%,预留一个回潮空间,”蒋先生向记者介绍,“事实证明,制作过程中通过高频低温真空窑的科学方法反复烘干,设备成本不高,出材率高,家具稳定性极好,到了北方长久放置使用也不会出现开裂变形,可以放心使用。” 以出类拔萃工艺,展现大叶黄花梨之大美 在蔚林木业厂区展厅,记者看到了成堂摆放的大叶黄花梨家具,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记者走近一条大画案,发现宽大的心板满是花纹,鬼脸和涡纹交相错杂,闪烁着迷人的琥珀光。这是非常罕见的瘿子木心板,华美的纹理像极了海南黄花梨上面的自然图案。 旁边一组圆茶桌,同样呈现出比通常的海黄更显著也更瑰丽的色泽纹理。面板由大块完整板材接合,没任何拼补,而且色泽纹理一致,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这是典型的“一木一器”做法,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见此美器,记者忍不住以手背在桌面反复滑动,感觉非常温润柔和。我问营销总监杨先生:“这桌子光滑温润像婴儿肌肤,做到这个程度一定费了不少工夫吧?” “是啊。”杨先生回答,“蔚林木业不光靠自己的一套独门利器,更靠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蒋总时常强调以专业团队做专业事情,蔚林木业自下决心开发大叶黄花梨家具起,就潜下心来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专业人才,从艺术总监、画图师、模具师、木工师到雕刻工、打磨工等,都由红木界拥有多年实践经验,专业技术出类拔萃的从业人员组成。有的还是具备综合艺术、技术素养、享誉业界的能人。这样的团队,没理由做不出好家具。” 以专业团队做专业事情,靠顶尖人才出顶尖作品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这已成蔚林木业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蒋奇平先生告诉记者:“在招员工时我们要求新人过三关,一是技术关,要能胜任大叶黄花梨工艺技术要求;二是观念关,要认同我们对于古典家具的一整套观念见解;三是服从关,即服从公司管理理念和各种细节要求。这样组成的团队才能形成合力聚焦于设计制作,做出好家具。” 有感于蔚林木业大叶黄花梨家具之细腻,记者重返打磨车间,细品其工艺细节:有人手持特种钢刮磨刀,反复在家具表面刮擦,发出锐利的金属声;也有人拿着砂纸在家具不同的外视面反复摩擦,磨出的细屑纷纷扬扬。工人从旁边工具箱取出一沓砂纸,铺在记者面前。从180号到5000号砂纸铺满了箱面。“一般的厂家,把砂纸用到1000多号就不错了。我们要用到5000号,用这么细的砂纸打磨后,家具的细腻与光润可想而知。” 采访中的所见所闻让记者禁不住再次想起几天前蒋先生说过的话:“不要小瞧中国人处理木头的技艺与智慧。中华民族与木头之间的关系其他任何民族都比不了,只要是木头,不管它多硬、多倔,总能找到制服它的办法。” 是啊,美,在于发现,这种发现不光靠眼睛,还靠双手和智慧。蔚林木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