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轴套的数控加工及编程.pdf_第1页
毕业论文轴套的数控加工及编程.pdf_第2页
毕业论文轴套的数控加工及编程.pdf_第3页
毕业论文轴套的数控加工及编程.pdf_第4页
毕业论文轴套的数控加工及编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 摘 要 结合本零件分析,本课题零件是轴套类零件,分为两部分,首先加工轴,用三爪 卡盘对零件毛坯进行装夹,查数控刀具表选取合适的数控车刀,对零件进行粗车,加 工时可用 G73 指令将零件加工出图纸要求的轮廓,并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然后对零 件的外形轮廓进行精车,保证重要的加工表面的精度,用切槽刀加工出螺纹的退刀槽 4X2,用 60螺纹刀加工外螺纹,用 45车刀对零件倒角,最后对零件进行磨削。 第二步加工套类零件,粗加工套类零件的外表面,留一定的加工余量。用尾座的 18 钻头钻孔,用数控镗刀加工内圆,加工时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用 G33 指令加工 内螺纹,用镗刀加工30 的阶梯孔,用 45车刀对零件倒角。通过数控加工程序的运 行,可自动完成内外圆柱面、成形表面、螺纹和端面等工序的切削加工,并能进行车 槽、钻孔、扩孔、镗孔等工作。本课题的精度要求高,加工要粗精加工分开,提高零 件精度,查表知: “孔的直径尺寸精度一般为 IT7,精密轴套取 IT6。 ” 关键字:关键字: 制造业数控技术精加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2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4 1 1、数控技术是数字化制造和制造自动化的核心技术支持、数控技术是数字化制造和制造自动化的核心技术支持 4 2 2、数控技术的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数控技术的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4 3 3、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的发展、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的发展.5 第二章第二章 零件的分析零件的分析8 第三章第三章 选择设备选择设备8 1.1.机床的选择机床的选择.8 2.2.夹具的选择夹具的选择.10 第四章第四章 切削用量确定切削用量确定10 1. 背吃刀量背吃刀量 ap 的选择的选择. 10 2. 主轴转速的选择主轴转速的选择11 3. 进给速度进给速度 Vf 的选择的选择11 第五章第五章 轴零件的加工轴零件的加工11 1.1.轴的工艺分析轴的工艺分析.11 2.2.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12 3.3.数控加工工艺卡、刀具卡的选择数控加工工艺卡、刀具卡的选择.13 4.4.数控加工刀具卡片数控加工刀具卡片.13 5.5.数控加工路线图数控加工路线图.14 6.6.数控加工程序数控加工程序.15 第六章第六章 轴套零件的加工轴套零件的加工17 1.1.轴套的工艺分析轴套的工艺分析.17 2.2.轴套加工工艺卡、刀具卡轴套加工工艺卡、刀具卡.18 3.3.数控加工刀具卡片数控加工刀具卡片.18 4.4.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19 5.5.加工刀具路线图加工刀具路线图.19 6.6.零件轴套的编程零件轴套的编程.20 第七章第七章 程序的调试和加工程序的调试和加工23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3 第八章第八章 设计小结设计小结24 致致谢词谢词2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6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4 第一章绪 论 1、数控技术是数字化制造和制造自动化的核心技术支持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机械产品的 结构越来越合理,其性能、精度和效率日趋提高,因此对加工机械产品的生产设备提 出了三高(高性能、高精度和高自动化)的要求。 在机械产品中,单件和小批量产品占到 70%80%。由于这类产品的生产批量小、 品种多,一般都采用通用机床加工。当产品改型时,加工所用的机床与工艺装备均需 作相应的变换和调整,而且通用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基本上由人工操作,难于提 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 要实现这类产品的自动化成为机械制造业中长期未能解 决的难题。 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如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零件,为了解决高产优质的 问题,多采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专用自动化机床以及专用自动生产线和自动化车 间进行生产。但是应用这些专用生产设备,生产周期长,产品改型不易,因而使新产 品的开发周期增长,生产设备使用的柔性很差。 现代机械产品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如在造船、航天、航空、机床及国防部门的产 品零件,往往都精度复杂、加工批量小、改型频繁,显然不能在专用机床或组合机床 上加工。而借助靠模和仿行机床,或者借助划线和样板用手工操作的方法来加工,加 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受到很大限制。特别对空间的复杂曲线曲面,在普通机床上根本无 法实现。 数控机床的研制始于 20 世纪 40 年代末。1952 年美国 PARSONS 公司与麻省理工 学院(MIT)合作研制了第一台三坐标立式数控铣床。该机床的研制成功是机械制造 行业中一次技术革新,使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数控技术的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数控机床产生后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 1952 年至 1959 年:第一代数控系统,采用电子管元件。 20 世纪 60 年代前期:第二代数控系统,采用晶体管元件。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第三代数控系统,采用集成电路。 20 世纪 70 年代前期: 第四代数控系统,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小型通用计算机。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5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开始:第五代数控系统,采用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 数控机床经历的 5 个时代可以分为 2 个阶段。第一、二、三代数控系统主要由电 器的硬件和连线组成,所以称之为接线逻辑数控系统(Wired Logic NC)或硬数控系 统。它的特点是具有很多的硬件电路和连接接点,电路复杂,可靠性不好,这是数控 系统发展的第一阶段。第四、五两代数控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所以 称之为 CNC 系统。 它的特点是控制和运行主要由软件来完成, 容易扩大功能、 柔性好、 可靠性高,因此也称为软数控系统。 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 1958 年,近 50 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 3 个阶段:第一阶 段从 1958 年到 1979 年,即封闭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我国 的基础条件的限制, 数控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 第二阶段是在国家的 “六五” 、 “七五” 期间以及“八五”的前期,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初步建立起国产化体系阶段。 。 第三阶段是在国家的“八五”的后期和“九五”期间,即实施产业化的研究,进入市 场竞争阶段。在此阶段,我国国产数控装备的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在“九五” 末期,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50%,配国产数控系统(普及型)也达到了 10%。 3、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的发展 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现代数控机床向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 智能化和更完善的功能方向发展。 (1) 高速度、高精度化 高速化指数控机床的高速切削和高速插补进给,目标是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提 高加工速度。这不仅要求数控系统的处理速度快,同时还要求数控机床具有大功率和 大转矩的高速主轴、高速进给电动机、高性能的刀具、稳定的高频动态刚度。 高精度包括高进给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高动态刚度、高性能闭 环交流数字伺服系统等。 数控机床由于装备有新型的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使机床的分辨率和进给速度达到 0.1m(24mmin),lm(100240mmin),现代数控系统已经逐步由 16 位 CPU 过渡 到 32 位 CPU。日本产的 FANUCl5 系统开发出 64 位 CPU 系统,能达到最小移动单位 0.1m 时,最大进给速度为 100mmin。FANUCl6 和 FANUCl8 采用简化与减少控制基 本指令的 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计算机,能进行更高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6 速度的数据处理,使一个程序段的处理时间缩短到 0.5ms,连续 lmm 移动指令的最大 进给速度可达到 120mmin。 本交流伺服电动机已装上每转可产生 100 万个脉冲的 内藏位置检测器,其位置检测精度可达到 0.01mm脉冲及在位置伺服系统中采用前 馈控制与非线性控制等方法。补偿技术方面,除采用齿隙补偿、丝杠螺距误差补偿、 刀具补偿等技术外,还开发了热补偿技术,减少由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2)“开放式” 要求新一代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是一种开放式、模块化的体系结构:系统的构成 要素应是模块化的,同时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必须是标准化的; 系统的软件、硬件构 造应是“透明的”、“可移植的”; 系统应具有“连续升级”的能力。为满足现代 机械加工的多样化需求,新一代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更趋向于“开放式”:机床结构按 模块化、系列化原则进行设计与制造,以便缩短供货周期,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工艺 需求。数控机床的很多部件的质量指标不断提高,品种规格逐渐增加、机电一体化内 容更加丰富,因此专门为数控机床配套的各种功能部件已完全商品化。 (3)智能化 所谓智能化数控系统,是指具有拟人智能特征,智能数控系统通过对影响加工精 度和效率的物理量进行检测、建模、提取特征、自动感知加工系统的内部状态及外部 环境,快速做出实现最佳目标的智能决策,对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坐标移动、主轴 转速等工艺参数进行实时控制,使机床的加工过程处于最佳状态。 1)在数控系统中引进自适应控制技术。数控机床中因工件毛坯余量不匀、材 料硬度不一致、刀具磨损、工件变形、润滑或冷却液等因素的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 加工效果。自适应控制是在加工过程中不断检查某些能代表加工状态的参数,如切削 力、切削温度等,通过评价函数计算和最佳化处理,对主轴转速、刀具(或工作台) 进给速度等切削用量参数进行校正,使数控机床能够始终在最佳的切削状态下工作。 2)设置故障自诊断功能。数控机床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时,控制系统能自动 诊断,并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以适应长时间在无人环境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3)具有人机对话自动编程功能。可以把自动编程机具有的功能,装入数控系 统,使零件的程序编制工作可以在数控系统上在线进行,用人机对话方式,通过 CRT 彩色显示和手动操作键盘的配合,实现程序的输入、编辑和修改,并在数控系统中建 立切削用量专家系统,从而达到提高编程效率和降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7 4)应用图像识别和声控技术。由机床自己辨别图样,并自动地进行数控加工的 智能化技术和根据人的语言声音对数控机床进行自动控制的智能化技术。 (4)复合化 复合化加工,即在一台机床上工件一次装夹便可以完成多工种、多工序的加工, 通过减少装卸刀具、装卸工件、调整机床的辅助时间,实现机多能,最大限度提高 机床的开机率和利用率。60 年代初期,在一般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开发了数控加工中 心(MC) ,即自备刀库的自动换刀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心机床上,工件一次装夹后, 机床的机械手可自动更换刀具,连续地对工件的各加工面进行多种工序加工。目前加 工中心的刀库容量可多达 120 把左右,自动换刀装置的换刀时间为 l2s。加工中心 中除了镗铣类加工中心和车削类车削中心外,还出现了集成型车/铣加工中心、自动 更换电极的电火花加工中心,带有自动更换砂轮装置的内圆磨削加工中心等。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打破了原有机械分类的工艺性能界限,出现了相互兼容、 扩大工艺范围的趋势。复合加工技术不仅是加工中心、车削中心等在同类技术领域内 的复合,而且正向不同类技术领域内的复合发展。 多轴同时联动移动,是衡量数控系统的重要指标,现代数控系统的控制轴数 可多达 16 轴,同时联动轴数已达到 6 轴。高档次的数控系统,还增加了自动上下料 的轴控制功能,有的在 PLC 里增加位置控制功能,以补充轴控制数的不足,这将会进 一步扩大数控机床的工艺范围。 (5)高可靠性 高可靠性的数控系统是提高数控机床可靠性的关键。选用高质量的印制电路 和元器件,对元器件进行严格地筛选,建立稳定的制造工艺及产品性能测试等一整套 质量保证体系。在新型的数控系统中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三维高密度 插装技术, 进一步地把典型的硬件结构集成化, 做成专用芯片,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现代数控机床均采用 CNC 系统,数控系统的硬件由多种功能模块制成,对于 不同功能的模块可根据机床数控功能的需要选用,并可自行扩展,组成满意的数控系 统。在 CNC 系统中,只要改变下软件或控制程序,就能制成适应各类机床不同要求 的数控系统。 现代数控机床都装备有各种类型的监控、检测装置,以及具有故障自动诊断与保 护功能。能够对工件和刀具进行监测,发现工件超差,刀具磨损、破裂,能及时报警,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8 给予补偿,或对刀具进行调换,具有故障预报和自恢复功能,保证数控机床长期可靠 地工作。数控系统一般能够对软件、硬件进行故障自诊断,能自动显示故障部位及类 型,以便快速排除故障。此外系统中注意增强保护功能,如行程范围保护功能、断电 保护功能等,以避免损坏机床和工件的报废。 (6)多种插补功能 数控机床除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功能外,有的还具有样条插补、渐开线插补、螺 旋插补、极坐标插补、指数曲线插补、圆柱插补、假想坐标插补等。 第二章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工艺分析 图 2-1 配合零件的俯视图 根据零件图 2-1,对零件寸分析,由于该轴的外形轮廓属于配合面,所以表面粗 糙度要求为 Ra 为 1.6;该轴对第二个和第三个台阶的尺寸要求较高,所以采用现粗 车,在精车。该套的外表面的粗糙度要求为 Ra 为 1.6;确定该套要保证的尺寸是 39、30 的尺寸和长度为 30 的尺寸;39 和内孔的同轴度为0.027。 第三章选择设备 1.机床的选择 本课题零件是组合零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轴类零件,由三个阶台面、直 槽及螺纹构成。第二部分套类零件由外圆,内孔,内槽,内螺纹组成。其主要特点是 内外圆柱面和相关端面间的形状,精度要求高,根据以上的加工情况可选用 CK615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9 的 FANUC-0iT 数控车床对零件进行加工。如图 3-1、3-2 所示。 3-1数控车床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0 3-2 FANUC-0iT 面板 2.夹具的选择 三爪卡盘是数控车削加工时夹紧工件的重要工具,内孔加工时以外圆定位,用三 爪自动定心卡盘夹紧。加工外轮廓时,为保证一次安装加工出全部外轮廓,需要设一 圆锥心轴装置,用三爪卡盘夹持心轴左端,心轴右端留有中心孔并用尾座顶尖顶紧以 提高工艺系统的刚性。在零件调头夹持加工内圆尺寸30 时,为了防止39 已加工 表面不被三爪自定义卡盘夹伤表面,用铜皮包住此外圆表面再进行夹紧。 第四章切削用量确定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 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 率、 经济性和加工成本。 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 并结合经验而定。 1. 背吃刀量 ap 的选择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1 轮廓粗车时选 ap=2mm 左右,精车 ap=0.25mm;螺纹粗车时 ap=0.4mm,精车 ap=0.1mm。 2. 主轴转速的选择 主轴转速 n(r/min)。主轴转速一般根据切削速度 v 来选定。车直线时,查表可以 选择切削速度,然后利用公式计算主轴转速 n,计算公式为:n=1000v/d 确定主轴 转速 n=600r/min、精车主轴转速 n=800r/min。车螺纹时,利用公式计算主轴转速 n=320r/min。 3. 进给速度 Vf 的选择 Vf 应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和工件材料来选择,粗加 工时,在工艺系统刚性和机床功率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取较大的背吃刀量,以减少 进给次数;精加工时,为保证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背吃刀量一般取 0.l0.4 mm 较 为合适。根据查表和实际经验,粗车时选择 0.2mm/r;精车时选择 0.05mm/r。 第五章轴零件的加工 1.轴的工艺分析 零件图如下: 图 2 轴类零件 该零件为轴类零件。表面由外圆柱面、阶梯外圆面、退刀槽及螺纹等表面组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2 其中39,30 这两个直径尺寸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表面粗糙度 要求为 1.6m,为了保证同轴度通常减小切削力和切削热的影响,粗精加工分开, 使粗加工中的变形在精加工中得到纠正,采用粗车-半精车-精车-粗磨-抛 光,加工时要零件材料为 45 钢,毛坯尺寸为45X80,切削加工性能较好,无热处 理和硬度要求。 加工步骤如下: 1 车外圆和端面确定机床坐标原点(对刀) 。 2 装夹左边,车右端面并用尾座小钻头钻定位孔,然后用顶尖装置顶紧。 3 粗车外圆留加工余量 0.20.5mm。将图纸上尺寸加工至39.5,30.5,20.5。 4 精加工各外圆尺寸,到达图纸尺寸要求,重点保证30 外圆尺寸。 5 加工退刀槽,槽 42。 6 用 60螺纹刀粗-精加工 M202 的螺纹达到图纸要求。 7 调头装夹,选用 4mm 的槽刀切断工件的同时将其右端进行倒角 8 去毛倒刺,检测工件各项尺寸要求 2.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 刀具的选择是在数控编程的人机交互状态下进行的。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 件材科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关因素正确选用刀具及刀柄。刀具选择 总的原则是: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刚性。 查阅机械加工常用刀具数据选用以下系列刀具: 1)选用 45 o硬质合金端面车刀车削端面; 2)选用 95 o外圆粗车刀粗车外圆表面; 3)选用 90 o外圆精车刀精车外圆表面; 4)选用标准中心钻钻中心孔; 5)选用15mm 钻头钻15mm 的孔,为后面镗孔加工做准备; 6)选用 75內孔车刀镗孔; 7)选用 60 o三角内螺纹车刀车内螺纹; 8)选用 4mm 切槽车刀切断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3 3.数控加工工艺卡、刀具卡的选择 表 1 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序号程序编号夹具名称夹具编号使用设备车间 O0001三爪自定心卡盘数控车床 工序 号 工步内容 刀具 号 刀具规则 /mm 主轴转速 (rmin -1) 进给速度 (mmr -1) 背吃刀量 /mm 备注 1车端面T01 450硬质合金 端面车刀 6000.32 确 定 机 床 坐标原点 2粗车39mmT02950外圆车刀6000.32自动加工 3粗车30mmT02950外圆车刀6000.31.5自动加工 3 粗车螺纹大径 20mm T02 950外圆粗车 刀 6000.21.5自动加工 4精车39mmT03900外圆车刀8000.050.02自动加工 5精车30mmT03900外车刀8000.050.02自动加工 6 精车螺纹大径 20mm T03 900外圆精车 刀 8000.050.02自动加工 7加工退刀槽T044mm 槽刀6000.2手动 8螺纹加工T05600螺纹刀2000.90.1手动 9切断工件T044mm 槽刀3000.50.5手动 4. 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产品名称零件名称零件图号 工序刀具号刀具规则、 名称数量加工表面刀尖角备注 1T01CNMG120408-DM1车端面4545端面车刀 2T02MCLNR2525K121粗车外圆表面9595外圆车刀 3T03MCLNR2525K121精车外圆表面9090外圆精车刀 4T04Q2Q2525R031 车螺纹退刀槽 工件的切断 4mm 切槽刀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4 5T05SWR2525K161车螺纹6060螺纹刀 5.数控加工路线图 序 号 工序名称 及加工程 序号 工艺简图工序号及 内容 刀具 号 备注 1 车工件右 端面及 39,30 20 1、 车端 面 T01 自动 2、 粗车各 外圆 T02 自动 3、 精车各 外圆 T03 自动 2 车螺纹退 刀槽 4X16 1、 起始点手动 2、定位手动 3、 切退刀 槽 T04 3 车 M20X2 螺纹 螺纹循环 加工T05 自动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5 4 T04切 断 工件 T01倒角 6.数控加工程序 O0001 G50 X50 Z50 T0101 M03 S600 G01 X45 Z0 F100 X0 Z50 T0202 M06 G71 U2 R1 G71 P01 Q02 U0.1 W0.2 F90外圆循环加工 N01 G01 X16 F60 G01 X20 C2 Z-25 X30 C0.5 Z-30.1 X39 N02 Z-40 X100 Z100 T0303 G70 P01 Q0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6 G00 X50 Z50 T0404 G01 Z-25 F100切槽 4X2 退刀槽 X16 X50 Z50 T0505 G33 X17 Z-23 L11 P30 F4车 M20X2 螺纹 G00 X50 T0404 M06 G01 Z-40 F60 X0 M3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7 第六章 轴套零件的加工 1.轴套的工艺分析 A 该套类零件由外圆柱面,内孔,内槽,内螺纹组成。其主要特点是内外圆柱面和 相关端面间的形状,同轴度要求高,加工内螺纹时要与外螺纹配合进行加工,使其达 到图纸要求的配合精度。加工时将上道工序切断的棒料进行装夹,加工右面的端面, 该棒料是 45钢,切削加工性能较好,无热处理。 加工步骤如下: 1、车外圆和端面确定机床坐标原点。 2、车端面并用尾座小钻头钻定位孔,然后用顶尖装置顶紧。 3、粗车39 外圆,同时留余量 2mm 供精加工,松开顶锥,然后用15 的钻孔刀 钻至 30mm 的深度。 4、用內孔车刀镗孔粗加工内孔 M20 带有螺纹的孔,精镗孔的精加工余量留 1.5mm。 5、用内螺纹车刀加工 M20 内螺纹,并与轴的外螺纹配合进行加工 6、用 45 o硬质合金端面车刀倒角 7、调头车削左端面,保证长度为 30 误差为0.08 8、用內孔车刀粗加工内孔30 的孔,精镗孔的精加工余量留 1.5mm。 9、精加工3 的孔,保证配合件间隙在 0.070.13mm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8 10、用 45 o硬质合金端面车刀倒角 11、去毛倒刺,检测工件各项尺寸要求 2.轴套加工工艺卡、刀具卡 工艺 序号 程序编号夹具名称夹具编号使用设备车间 O0001三爪自定心卡盘数控车床 工序 号 工步内容刀具号 刀具规则 /mm 主轴转速 (rmin -1) 进给速度 (mmr -1) 背吃刀 量 /mm 备注 1车端面T01 450硬质合金 端面车刀 6000.32 确定机床原 点 2 车外圆 39mm T02 950外圆粗车 刀 6000.32加工外表面 3 钻15 钻头 钻孔 T0315mm 钻头6000.3- 钻孔便于加 工内孔 4 粗车内孔 20mm T04 內切槽刀镗 孔 6000.31.5 0.20.5 的加 工余量 5 螺纹加工 T05内螺纹车刀6000.21.5配合加工 6 车内孔 30mm T03内槽刀车刀8000.050.01 7倒角T05450端面车刀2000901 3.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产品名称零件名称轴套零件图号 工序刀具号刀具规则、名称数量加工表面刀尖角备注 1T01CNMG120408-DM1车端面45o45o端面车刀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9 2T02MCLNR2525K121 粗车外圆表 面 95o95o外圆车刀 3T0315mm 钻头1钻内孔 - 4T04S16R-PCLNR091 粗车内孔表 面 75o75o内孔车刀 o 5T05C16M-Q2SR31车30 内孔 6T06SNR0020Q161车内螺纹60o 4.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 刀具的选择是在数控编程的人机交互状态下进行的。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 件材科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关因素正确选用刀具及刀柄。刀具选择 总的原则是: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刚性。 查阅机械加工常用刀具数据选用以下系列刀具: 1)选用 45 o硬质合金端面车刀车削端面; 2)选用 95 o外圆粗车刀粗车外圆表面; 3)选用15mm 钻头钻15mm 的孔,为后面镗孔加工做准备; 4)选用 75內孔车刀镗孔; 5)选用 60 o三角内螺纹车刀车内螺纹; 6)选用 4mm 切槽车刀切断工件 5. 加工刀具路线图 9 钻孔 1、 起始点 自 动 2、定位 自 动 3、钻孔T03 自 动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20 10 车右端 M20X2 螺纹 1 内孔循 环加工起 点 2 确定进 刀和距 离 3 进行内 孔的加工 T04 11 加工内螺 纹时与螺 栓配合加 工 确定加工 起点和进 给量加工 内螺纹 T06 自 动 12 75內孔 车刀镗 孔 1.加工 30 T05 自 动 2、倒角T01 自 动 6.零件轴套的编程 O0002 G50 X100 Z100 T0101 M03 S600 G00 X60 Z10 G71 U2 R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21 G71 P1 Q2 U-0.2 W0.5 F1.5外圆加工 N1G00 X38.5 Z2 G01 Z0 X39 W-0.5 N2Z-25 G70 P1 Q2 G00 X100 Z60 T0303 M06 G00 X0 Z60 G74 Z-30 Q10 F0.2 G00 Z60 T0404 M06 G74 Z-60 Q10 F1.5 T0303 G01Z-5 Q0.5 F1.5 G00 X100 Z100 T0404 S400 G01 X30 Z2 F50 G72 W2 R1 G72 P10 Q11 U-0.2 W0.1F100内孔加工 N10 G01 Z0 F50 G01 X28 W-1 Z-5 X20 X16 W-2 N11 Z-30 G70 P100 Q120 G00 Z100T0505 S50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22 G01 X18.2 Z10 F100 G33 Z-32 F2车螺纹 X19.1 X19.7 X20 X100 Z100 G00 X100 Z100 G01 Z-30 F60 X0 M3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23 第七章 程序的调试和加工 1、打开电源放开“制动钮” 返回参考点灯亮+Z+X+Y返回参考点完成。 2、编程编辑PROG“O0001” INSERT开始输入程序。 3、对刀,用 G54 坐标系,对好第一把刀后,把值输入到 G54 坐标系里,其余刀相对 与第一把刀,把相对值输入补正的磨耗里。 4、对完刀后,单段运行。 5、确定无误后,才能相应调大倍率,开始加工。 最终零件效果图。如图 7-1 所示. 7-1 轴类零件的效果图 该套类零件的调试和加工和轴类零件方法相同,该套类零件的最终效果图 7-2.。 7-2 该套类零件的效果图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24 第八章 设计小结 毕业(设计)论文终于做完了,几个星期以来,从开始到毕业(设计)论文完成, 每一步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尝试和挑战, 在罗老师的细心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