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开题报告(样本)_第1页
研究生开题报告(样本)_第2页
研究生开题报告(样本)_第3页
研究生开题报告(样本)_第4页
研究生开题报告(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 究 生 开 题 报 告题目: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状况研究 对北京、武汉、上海、广州、黑龙江、西安等城市的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姓 名: 赵 瑞 芳 指 导 老 师: 张 小 山 院、系、专业: 社会学系 2004年10月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状况研究对北京、武汉、上海、广州、黑龙江、西安等城市的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一、研究背景在全球化背景条件之下,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日益深化的今天,竞争成为极其普遍的社会现象。进化论在今天这个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影响,更具普遍性,而且获得了更加形象的体现。当代世界,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世界。竞争已经被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了。竞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了。对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生存的人们来讲,竞争变成了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展现其创造力的主要手段。21世纪的竞争将比以前更加残酷。国家和国家在竞争,企业和企业在竞争,组织和组织在竞争,个人和个人也在竞争。面对这一充满竞争的社会,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竞争都是无法回避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成了一种严峻的生存现实。若想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获得立足之地,就要树立起竞争的意识。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社会的精英,他们的竞争观念和竞争意识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全球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大学生又具有怎样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观念?他们的竞争观念和竞争意识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竞争观念和竞争意识,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问题。目前,关于竞争观的研究在经济学领域已有丰富、详实的资料,但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关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竞争观的研究还不多。而且,就现有的资料来看,对大学生的竞争观的研究,大都是定性的研究,是一般性的理论描述,缺乏的是实证性研究。本文主要从社会学、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目前的竞争意识状况进行描述,并借鉴经济学和心理学对有关竞争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建构了“大学生竞争意识影响因素模型”,并对其做了定量的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以期在这一过程中得出有启发性的见解。二、相关文献综述(一)、有关竞争理论的研究1.中国古代思想家之竞争观 法家认为,竞争源自“财寡”,人性本恶,贪图私人利、彼此竞争是人类的本性,是人固有的生存需要所决定的。人类无法取消竞争,且只有竞争才有发展,主张“人定胜天”,同时主张靠礼仪刑法来控制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儒家极力反对竞争,宣扬“性善论”,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实行仁政”,“和为贵”,人与人之间要“谦恭退让”;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即普天之下人人相爱,反对国家间之间的弱肉强食;道家主张“无为、清虚、静止”,重视人的本性、反对人性在竞争中被异化。2.西方思想家的竞争观英国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认为,人的本性是竞争的;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783)在他的名著人口论中第一次提出“生存竞争”这个概念。他认为,生存竞争时大自然的智慧的一种表现,它使穷人不至于变得懒惰和软弱;以达尔文、赫胥黎、高尔顿为代表的进化论者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赫胥黎将生存竞争的概念引入了人类社会,认为人不仅有动物的趋乐避苦本能,而且也有动物不具备的良心和同情心,因此,使人类的每一个社会更有效地同自然状态或同其他社会进行生存斗争;弗兰西斯高而顿(18221911)在对人种的研究中发现不同人种和不同个体在生存竞争中之所以有不同的表现和成绩,除了环境的因素外,还有种的和个体心理素质方面的原因。他为人们认识人的生存竞争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辨证地看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竞争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导致了阶级的分化,造就了无产阶级,导致了贫穷、失业、饥饿、道德败坏和死亡。 3近代社会学家的竞争观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认为竞争是人类进步的最有力的工具;社会学鼻祖埃米尔涂尔干(18571917)认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不是竞争,而是团结和合作,社会应该通过其制约功能来限制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鼓励人们的合作;德国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18581918)则认为,人有一种希望竞争和冲突的本性,这种本性是人际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人维持个人自主性和完整性的手段。(二)有关竞争的特点的研究竞争的类型:安竞争的性质,可以分为政治竞争、军事竞争、经济竞争、社会竞争、文化竞争五大类;竞争的性质:社会性、冲突性、公平性、胜负性、自由性和公开性;竞争的对象:指人们在竞争中所追求并极力要得到的东西,可以是物资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竞争的方式(宏观的):战争、阶级斗争、自由竞争、垄断、竞选、招标和投标、竞争性考试、劳动竞赛、体育比赛、文化竞赛、职务和待遇的竞争;竞争的功能:竞争的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社会竞争的原则: 1.权利保证原则 2.优胜劣汰原则;3.共同发展原则;4.道德原则;5.公平原则;6.合法原则。(三)竞争的心理观的研究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竞争观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天性赋予人发展竞争性时的不同的“初速度”,最后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的成就动机和人的竞争观念有密切的关系。跨文化的智力测试还表明,抱负与意志是竞争心理的内核。美国心理学家J. L.弗里德曼等人的研究认为:影响竞争的因素主要有:刺激、动机、威胁、交流信息、奖金和竞赛者个人的特性。(四)有关竞争观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方式和出身阶层会影响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并进而影响人的竞争观念;男女两性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和竞争性;由于职业特征的影响,军人、政治家、企业家、运动员比其他人更喜欢竞争,也更善于竞争;自然科学家比其他人有较少的攻击性,他们的成就动机常指向对事物的认识而不是为了和什么人竞赛;出身于较好文化背景的家庭、儿童少年时代接触过大量的名人角色示范的人,常常会表现出比较高度成就动机,也能取得较出色的成就。有人认为影响人的竞争观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包括智力水平和“攻击性”素质;家庭环境,包括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经济收入、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包括学校的类型,教师水平,启蒙时期是否遇到有影响力的老师等;个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包括智力、气质、性格、成就动机、抱负水平和意志品质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截至目前,关于竞争的研究大都集中于理论方面,缺乏实证性研究,大都是宏观的研究而较少有针对某一群体的研究,而且关于竞争意识的影响因素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也没有详细的分析模型。本文则主要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试图建构一个竞争意识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并希望在这一过程中得出有启发性的见解。三、研究的思路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描述了大学生竞争意识状况的一般特征,并主要对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做了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试图澄清哪些主要的因素对大学生的竞争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的社会学理论有功能主义的理论和人际交换理论。在建构“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影响因素模型”时,主要借鉴了价值哲学中对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变量的分析(一是主体的情境变量,如认知、情感、意志等;二是客体的刺激变量,如物质、能量、信息对人的刺激作用等;三是客观环境变量,如所处的客观的环境、氛围、条件等。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体系就是人的价值观。);社会心理学中对认知理论关于人的知觉的整饰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有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检验并修正该模型,并希望在此过程中得出富有启发性的见解。这一模型的初步框架为:(见图1)本研究的基本假设是: 大学生自身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越强,对竞争的各组成要素的认知水平越高,家庭背景越好,社会环境越有利于竞争则其竞争的意识就越强(图1):情境的特性 对竞争情境的熟悉程度; 观众(旁观者)的评价能力; 竞争的公开性个人的特性身份背景(性别、年龄、学历、专业类别;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收入、职业); 个人的成就动机趋向主体对各种信息的主观加工 竞争事件本身的特性 竞争的目标;引发竞争的事物;竞争结果与自己利益的密切程度;需要付出的代价与预期报酬对竞争的认知;对竞争的情绪体验参与竞争的行为倾向其它因素:竞争机会的多、寡;国家法律政策环境;竞争的自由性、公平性;社会大背景竞争意识(强 弱)竞争对手的特性:合作性的、对抗性的具体的研究假设:年龄、性别、宗教信仰、专业类别与竞争意识的强弱不相关;个体受教育的程度越高,竞争的意识就越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越强,竞争的意识就越弱;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竞争意识的强弱有关;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观念越强,竞争的意识就越强;个人主义观念越强,竞争的意识就越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竞争的意识就越强;父母的职业与竞争意识的强弱有关系;家庭的收入与竞争意识的强弱有关系;竞争的目标越明确,与自己的利益关系越密切,竞争的意识就越强;与竞争对手的关系越是良性的,竞争的意识就越强;对竞争规则越了解,竞争的意识就越强。竞争环境的公平性,自由性,法律政策的支持性。四、研究类型:本研究为解释性的定量研究。五、研究方法:(一)、问卷调查法:1、研究对象:普通高校中的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2、抽样与资料收集方法: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实证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采取封闭式结构问卷的调查方法。利用2004年7月“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课题组对北京、上海、黑龙江、陕西、广东5个省、直辖市的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总体进行的分阶段立意抽样,共获得418个有效样本的调查数据。3、数据分析:使用SPSS11.0进行录入处理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主要采取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双变量相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二)、个案访谈法:为了具体了解大学生对竞争的态度和看法,我们每个调查点都选择了一定的个案进行了访谈。共有个案_个。(三)、文献法:收集了有关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的相关资料,查阅了大量有关竞争的资料,检索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六、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操作化:(一)大学生:指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年龄在18-30岁之间。主要是指,截至2004年7月仍在校读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二)竞争:广义的竞争,泛指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争胜、赶超或斗争。而作为人学等社会科学范畴的竞争,则是一种狭义的竞争,专指人类的社会竞争,这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人们之间的一种互动方式,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展开的争优劣、争胜负、争存亡的角逐和较量。本文所指的竞争是狭义的社会竞争:即不同的阶层、集团、群体或个人之间为争取社会地位、声望、名誉等而展开的竞争。(三)竞争意识:是指人们对竞争的积极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意志等心理体验的总和。竞争意识是人对客观存在的竞争事实的反映。它可以操作化为下列指标:1.竞争观念(对竞争的认知)2.竞争态度3.竞争目标4.竞争手段5.与竞争对手的关系6.对竞争的规则、竞争的法律、制度环境的认识7.自身参与竞争的能力素质七、论文的大纲:(一)导论1.问题的提出,2.文献综述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5.基本概念的界定6.研究方法及样本的概况(二)研究的背景1.研究的宏观背景:.全球化影响、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2.竞争观的理论溯源: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竞争观;西方思想家的竞争观(三)我国目前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的特点1. 对竞争的态度特点2. 通常采用的竞争手段的特点3. 对竞争的目标的认知特点4竞争行为的参与特点5.与竞争对手的关系的特点6.对竞争的环境的认知特点(四)我国目前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1.个人的基本特征1.1个人的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受教育水平、家庭背景、所学专业类别1.2个人的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2. 竞争目标本身的特性3. 竞争对手的特性4. 竞争的情境特征5.竞争环境的特性:国家的法律、法规、机会的均等与否(五)结论1.大学生竞争意识的总的特点2.主要影响因素3.修正模型4.提出改进大学生竞争意识状况的建议性措施。(六)讨论 本研究的优点和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八、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一)重点:利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总结归纳出目前我国大学生竞争意识的特点,建构了“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二)难点:受调查资料的局限,有些详细的资料未能直接。分析时有点困难。(三)创新点:利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建构了自己的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和修正。附参考文献:注释:现在与未来中国青年人生观现状1989年大学生人生观现状和轨迹1988.12期不安的太阳,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2期。 成就动机:一种追求成功或成功地达到某种卓越水平的心理动力,是激发人们投入竞争的最基本的原动力,竞争 社会心理文化透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会昌著,2000年4月。(M) 个性的“大五”影响因素国外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由北京发展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陈会昌总结归纳。 当代著名价值学家S.C珮珀提出的。S.C珮珀:价值源泉,转引杨祯钦:价值哲学简介,载现代外国哲学(3),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青年人生观调查1993(M)参考文献:竞争 社会心理文化透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会昌著,2000年4月。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美J. L.弗里德曼,D.O.希尔斯,J.M.卡尔史密斯等著,高地、高佳等译: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 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