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316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酪蛋白》这一标准规定了酪蛋白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适用于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通过适当加工工艺制得的食用酪蛋白产品。

标准具体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义与分类:明确了酪蛋白是指从乳及其制品中提取的含磷蛋白质组分,主要包含酪蛋白钙、酪蛋白钠等。根据加工方式和用途,酪蛋白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别。

  2. 技术要求:规定了酪蛋白的产品应满足的理化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蛋白质含量、水分、灰分、脂肪、酸度、硝酸盐、磷酸盐含量以及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

  3.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了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如蛋白质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水分含量使用干燥法测定,微生物指标则依据相应的微生物检测标准进行。

  4. 检验规则:规定了产品出厂前应进行的检验项目、抽样方法及判定规则,确保每批产品均符合标准要求。同时,也涉及到了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原则。

  5. 标签标识:要求产品包装上必须清晰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信息、储存条件及食用方法等,以便消费者正确理解和使用产品。

  6. 包装、运输和贮存:制定了酪蛋白在包装材料选择、包装密封性、运输过程中的防护措施以及适宜的贮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方面的要求,以防止产品受潮、变质,保持产品质量。

该标准旨在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规定,保障酪蛋白食品的安全性与品质,为生产者提供明确的生产指导,同时也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12-23 颁布
  • 2017-06-23 实施
©正版授权
GB 3163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酪蛋白.pdf_第1页
GB 3163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酪蛋白.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3163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酪蛋白.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3 1 6 3 82 0 1 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酪 蛋 白 2 0 1 6 - 1 2 - 2 3发布2 0 1 7 - 0 6 - 2 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 家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发 布 G B3 1 6 3 82 0 1 6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酪 蛋 白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酸法酪蛋白、 酶法酪蛋白和膜分离酪蛋白。 2 术语和定义 2.1 酪蛋白 以乳和/或乳制品为原料, 经酸法或酶法或膜分离工艺制得的产品, 它是由、 、 和及其亚型组 成的混合物。 2.2 酸法酪蛋白 以乳和/或乳制品为原料, 经脱脂、 酸化使酪蛋白沉淀, 再经过滤、 洗涤、 干燥等工艺制得的产品。 2.3 酶法酪蛋白 以乳和/或乳制品为原料, 经脱脂、 凝乳酶沉淀酪蛋白, 再经过滤、 洗涤、 干燥等工艺制得的产品。 2.4 膜分离酪蛋白 以乳和/或乳制品为原料, 经脱脂、 膜分离酪蛋白, 再经浓缩、 杀菌、 干燥等工艺制得的产品。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要求 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3.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 色泽 滋味、 气味 状态 乳白色至乳黄色 具有本产品特有的滋味和气味, 无异味 干燥均匀粉 末, 允 许存 有少 量的 深 黄色 颗 粒, 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取适量试样于洁净的白色盘 ( 瓷盘 或同 类 容 器) 中,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色泽和状态。闻其 气味, 用温开水漱口, 品尝滋味 G B3 1 6 3 82 0 1 6 2 3.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酸 法酶 法膜分离 检验方法 蛋白质( 以干基计) / ( g/1 0 0g)9 0.08 4.08 4.0G B5 0 0 9.5凯氏定氮法或分光光度法 酪蛋白( 占蛋白质) / ( g/1 0 0g)9 5.09 5.08 2.0 附录A 脂肪/ ( g/1 0 0g)2.02.05.0G B5 0 0 9.6碱水解法 水分/ ( g/1 0 0g)1 2.01 2.01 2.0G B5 0 0 9.3 游离酸/ 0.1m o l/LN a OH/ (m L/g) 0.2 7 同G B5 0 0 9. 2 3 9中干酪素的分析步骤 3.4 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 3.4.1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 B2 7 6 2的规定。 3.4.2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 B2 7 6 1的规定。 3.5 微生物限量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限量 项 目 采样方案a及限量( 若非指定, 均以C F U/g表示) ncmM 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 5251 0 4 21 0 5 G B4 7 8 9.2 大肠菌群 511 01 0 2 G B4 7 8 9.3 金黄色葡萄球菌 521 01 0 2 G B4 7 8 9.1 0 沙门氏菌 500/2 5g G B4 7 8 9.4 a样品的分析及处理按G B4 7 8 9.1和G B4 7 8 9.1 8执行。 3.6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 B2 7 6 0的规定。 G B3 1 6 3 82 0 1 6 3 附 录 A 酪蛋白的测定 A.1 原理 将试样充分溶解后, 用乙酸和乙酸钠溶液调 p H 至4. 6使酪蛋白沉淀, 过滤收集酪蛋白, 以下同 G B5 0 0 9.5中第一法或第二法测定原理。 A.2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三级水。 A.2.1 碳酸氢钠(N a HC O3) 。 A.2.2 三聚磷酸钠(N a5P3O1 0) 。 A.2.3 冰乙酸(CH3C OOH) : 优级纯。 A.2.4 乙酸钠(CH3C OON a3 H2O) 。 A.2.5 无水乙酸钠(CH3C OON a) 。 A.2.6 1 0%乙酸溶液: 吸取1 0m L冰乙酸(A.2.3) 于1 0 0m L的容量瓶中, 加水定容。 A.2.7 乙酸钠溶液(1m o l /L) : 称取4 1g无水乙酸钠(A. 2.5) 或6 8g乙酸钠(A.2.4) , 加水溶解后稀释 至5 0 0m L。 A.2.8 乙酸钠-乙酸缓冲溶液: 分别吸取1.0m L乙酸钠溶液(A.2.7) 与1.0m L乙酸溶液(A.2.6) 于 1 0 0m L的容量瓶中, 加水定容。 A.2.9 其余同G B5 0 0 9.5中试剂和材料。 A.3 仪器和设备 同G B5 0 0 9. 5中仪器和设备。 A.4 分析步骤 A.4.1 样品处理 称取0. 2g试样( 精确至0. 0 0 1g) 移入干燥的1 5 0m L具塞锥形瓶中, 若试样是酸法酪蛋白, 先加入 0.0 2g 0.0 0 1g碳酸氢钠, 再加入8m L水; 若试样是酶法酪蛋白, 先加入0.0 2g 0.0 0 1g三聚磷酸钠, 再加入8m L水; 若试样是膜法酪蛋白, 直接加入8m L水。上述操作混匀后置于6 56 7的水浴 上, 使其完全溶解( 每隔5 m i n轻轻振摇一次, 一般为1 0 m i n1 5 m i n) 。冷却后再加入乙酸溶液 (A. 2.6)1m L, 混匀, 静置5m i n, 再添加乙酸钠溶液(A.2.7)1m L, 混匀, 静置, 使酪蛋白沉淀, 用干滤纸 过滤。用缓冲溶液(A. 2.8) 少量多次反复洗涤锥形瓶及沉淀, 将滤纸连同沉淀物折叠, 置入消化管内进 行消化, 以下同G B5 0 0 9. 5中试样处理。 A.4.2 蛋白质的测定 按G B5 0 0 9. 5中第一法或第二法进行测定。 G B3 1 6 3 82 0 1 6 4 A.5 分析结果的表述 A.5.1 酪蛋白含量分析结果的表述按G B5 0 0 9.5中相应的方法进行。 A.5.2 试样中酪蛋白占总蛋白质的量按式(A.1) 计算: X1=m 1 m2 1 0 0(A. 1) 式中: X1 试样中酪蛋白占总蛋白质的量, 单位为克每百克(g/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