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小论文.pdf_第1页
一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小论文.pdf_第2页
一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小论文.pdf_第3页
一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小论文.pdf_第4页
一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小论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专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科生毕业生毕业小小论文论文 论文题目 : 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构建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构建 姓名 :柯琼茜柯琼茜 学号 :010109139905 年级 :08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2)班)班 指导教师 :王洪江王洪江 完成时间 :2010年年8 月月 19日日 作者作者声明声明 本毕业小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 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 小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小论文(设计)成果归浙江工业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学号:010109139905 作者签名: (手写有效) 20年年月月日日(手填时间) 第三方物流对企业的优劣势第三方物流对企业的优劣势 柯琼茜 2010 年年 8 月月 19 日日 浙江工业大学 2010 届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 1 - 摘摘要要 第三方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各大企业为了增强 其市场竞争力,纷纷将企业的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去,以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 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等原因,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将成为企业物流发 展的一大趋势。但在第三方物流对企业的发展,其优势和劣势是并存的,本文将从第三方物流在企业中 应用的现状情况开始,逐步分析其优劣势,并对一些关键点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也为部分企业采用第 三方物流管理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物流;物流;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优劣势优劣势 浙江工业大学 2010 届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 2 - 目目录录 引引论论- 1 - 一、传统社区居民邻里关系的特点一、传统社区居民邻里关系的特点- 1 - (一)邻里关系是以农业社会和乡村中国为背景的。- 1 - (二)邻里关系大多与家族关系密切相联,并受到家族文化精神的影响。- 1 - (三)邻里关系是一种熟人关系和熟人社会。- 2 - (四)传统邻里关系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2 - (五)传统邻里关系还受到地方性的、宗族性的乡村治理模式和乡规民约的影响。- 2 - 二、新型网络社区居民邻里关系二、新型网络社区居民邻里关系- 3 - 三、如何构建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三、如何构建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 4 - 结结语语- 5 -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6 - 浙江工业大学 2010 届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 1 - 引引论论 由于当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第三方物流概念应运而 生。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 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泉” 。第三方物流作为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 企业和用户间的接口,起着联系和协调的作用,更好更快地发展好第三方物流,必会 为我国物流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一、一、传统社区居民邻里关系的特点传统社区居民邻里关系的特点 邻里关系,是一种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我国古代邻里关系具有如下一些 特点:以农业社会和乡村中国为背景;大多与家族关系密切相联,并受到家族文化精 神的影响;是一种熟人关系和熟人社会;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受到地方性 的、宗族性的乡村治理模式和乡规民约的影响。传统邻里关系主要是以道德作为调节 手段,形成了下述道德文化传统的观念和规范:以亲仁善邻为道德态度;以乡邻和睦 为价值目标;以相容相让为基本道德;以相扶相助为伦理义务。 传统邻里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一)(一)邻里关系是以农业社会和乡村中国为背景的邻里关系是以农业社会和乡村中国为背景的 由于传统中国人绝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邻里关系主要发生在乡村社会,虽然不 能说,传统社会就没有城市邻里关系,但当时大部分人生活在乡村,从而也才有守望 相助的需要,而生活在城邑中的达官贵人及商人,其安全保护则会有政府的力量而不 需要借助民间的力量。 (二二)邻里关系大多与家族关系密切相联,并受到家族文化精神的邻里关系大多与家族关系密切相联,并受到家族文化精神的 影响影响 由于传统中国社会具有聚族而居的特点,因此,某些村落本身就是一个大家族, 如赵家湾、钱家坡、孙家沟、李家村等等。尽管也有一些杂姓村落,但由于中国社会 是一个家族社会, 邻里关系的文化精神则是天下一家、 视邻若亲。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邻里之间并非仅仅呈现为空间位置上的彼此并存,作为一种社会联系的形式,邻里关 系乃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而建立起来的, 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家庭关系 的外在延伸。由于当时人们的交往关系首先是血缘和姻缘,当时地缘关系的空间范围 都很小,这是因为血缘关系不是同族居于一村,也是相距不远,族亲姻亲也是相距不 远,如直到二、三十年前,我们还都知道陕西有一句民谣号称为陕西的十八怪,其中 浙江工业大学 2010 届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 2 - 有一条叫作“陕西的姑娘不对外”, 也就是说陕西人过去嫁姑娘一般在空间距离上是 不出乡、县、省的。 (三三)邻里关系是一种熟人关系和熟人社会邻里关系是一种熟人关系和熟人社会 这是因为不仅同宗同族本身就是亲人自然是熟人,既是不同宗族,由于当时人们 的观念是安土重迁,迁徒意识很弱,联系较为稳固,在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由于 社会的闭塞,再加之官府的户籍管制,人们往往世代居住一方,很多都是宗族聚居, 即便是杂居,也多世代为邻。这种长期稳定的交往关系成为仅次于血缘关系的人际交 往关系。这更加强化了这种熟人社会的邻里关系,人们就更加有修好邻里关系的强烈 愿望和内在需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亲不亲,故乡人”,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同宗 同族的人,仅凭是邻里乡亲,这已经够亲了,已经具有守望相助、和睦相处的充分价 值理由了。 (四四)传统邻里关系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传统邻里关系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由于传统邻里关系不仅是百姓因居住在一起而产生的日常交往关系, 而且还是传 统社会政治治理的基层组织,因此,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功能,具有更重要的社会作 用。这种社会功能按隋唐政府推行的乡里制或邻里制,其乡里的重要功能在于组织亲 邻纳税应役及维持社会治安。唐代以乡里为单位的邻里,在发生抢劫、侵犯等治安事 件时,负有互相救助的法律义务。而且邻里之间对于发生治安、违法事件负有连带责 任,对于国家财政而言,乡里组织更重要的功能在于组织和帮助亲邻履行纳税应役的 义务。唐代法令规定,“里正及官司妄脱漏增减以出入课役,赃重入己者,以枉法 论。” 在隋唐五代时期,亲邻的经济互助也是家族邻里关系的重要社会功能。这种 经济互助,主要是养老、待寡、抚孤、济贫、让财、散财、担保等方面,尤其是提倡 和表彰财力较强者履行经济互助义务。 (五五)传统邻里关系还受到地方性的、宗族性的乡村治理模式和乡传统邻里关系还受到地方性的、宗族性的乡村治理模式和乡 规民约的影响规民约的影响 由于传统社会邻里关系不仅是人们的一种生活居住关系,而且还承担着诸多政 治、法律、经济功能,因此,一个村落和地区的邻里关系是否良好,这关系到该地区 的民众教化,也就是说传统邻里关系是不是良好,是不是敦厚美善、和睦稳定,这也 体现出当时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程度。因此,历代治理者上至皇帝下至地方官 员,甚至一些大思想家兼官僚都非常关心乡规民约的制定和落实,如明代大思想家王 阳明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当然也有很多家训和族规都把睦邻作为重要的道德要 唐律疏议名例 ,长孙无忌,中华书局,1983 浙江工业大学 2010 届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 3 - 求。这些体现当时乡村地方治理和道德教化的乡规民约文本,是我们今天研究传统邻 里关系的重要文献和宝贵财富。 如果人们都能具有相恕相敬相让之心,“能和其心以待人,则不和者自化尔;尔 能平其情以接物,则不平者亦孚。一人倡之,众人从之;一家行之,一里效之。由近 以及于远;由勉以至于安。”“里仁为美,比户可封。讼息人安,延及世世。协和遍 于万邦。”只要搞好邻里乡亲关系,不仅能社会和谐,而且还会遍于万邦。 早在儒家经典春秋左传隐公六年中就有言:“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把 善邻看作是国家之宝,这从政治治理的角度把善邻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政治治理 要达到一个良序和谐社会,自然离不开百姓居住生活共同体的和睦相处。春秋左 传僖公十三年:“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这又把恤邻即守望相助看作是 人间正道,而行道之人必有厚福,这种认识也是有相当高度的。 二、新型网络社区居民邻里关系二、新型网络社区居民邻里关系 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已经过时, 认为现在的邻里关系淡漠 如水,彼此之间相见都未必相识。然而,一种以网络为平台、以小区为单位的新型邻 里沟通方式业主论坛已经在生活中悄然普及, 并开始在邻里关系中扮演着越来越 重要的角色。原本不熟悉甚至不认识的人们通过在网络空间里交流心声,增进了彼此 之间的了解和感情。而随着业主论坛不断衍生出新的交流形式和功能,人们也逐渐建 立起一种新型的邻里关系,“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得到了最为时尚的诠释。 功能:信息功能:信息“仓库仓库”也是情感沟通平台也是情感沟通平台 若说起业主论坛的功能,可谓是五花八门,既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仓库”,又是一 个宽阔的情感沟通平台, 业主们通过论坛可以完成或实现的事情, 如今已是越来越多。 房子也可以团购 在很多小区的论坛上,都可以看到有人在组织业主团购装修建材等物品。在焦点网 的业主论坛上,还专门开通了“装修大学”版块,业主们可以在网上和商家直接“砍 价儿”。团购房子如今也日益流行。据搜房网负责人介绍,有时候,一些想买同个楼 盘房子的人会在网上结成联盟,然后再集体找开发商谈团购价。据介绍,2004 年底, 就曾经有一个业主联盟通过搜房网论坛达成共识, 团购了价值1.04亿元的83套房子。 小区业主共同维权 业主维权也是论坛上讨论最为频繁的问题之一。业主们会把对开发商的不满在网上 发泄,然后会组织在一起共同维权。记者在富力城小区业主论坛上看到,一期部分业 主对阳台窗户等处的装修不太满意,在版主的组织下,他们与开发商进行了交涉。网 名“大漠”的富力城小区业主论坛版主告诉记者, 人多力量大, 在进行了几次交涉后, 开发商及时采取了修缮房屋装修并减免了 1 个多月物业费的措施, 达到了业主们共同 维权的目的。 搞活动网上“攒局儿” 在各小区论坛,羽毛球、篮球、足球、滑雪、自驾游等各种活动的组织贴随处可 见,有的小区还会把每次活动的照片帖到网上和大家分享。像搜房网就会定期组织各 浙江工业大学 2010 届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 4 - 种社区比赛,太阳城的“足球队”、第六大道的“羽毛球队”,都已成为战绩辉煌的 明星队伍。 邻里关怀轻松表达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业主论坛已成为邻里之间表达问候和相互关怀的温馨港湾。 在水晶城业主论坛里看到,网名为“蓝色缨络”的业主发帖子说自己感冒了,立即有 几十位业主跟帖告诉他治疗感冒的偏方,有人说煮酸梨水,有人说喝鸡汤,还有人提 供了中药配方。在很多小区的论坛里,都能见到业主之间相互提醒注意天气变化预防 感冒之类的帖子,还有的人会发帖告诉别人自己的保健心得、营养食谱以及提醒生活 中的不良习惯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在这个网络平台上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状:业主论坛覆盖现状:业主论坛覆盖 10001000 个新建小区个新建小区 “业主论坛”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并迅速普及的一种新生事物,简单地理解,就 是以小区为单位在网络上开辟的公共平台, 让同一个小区的业主可以聚在固定空间里 发帖回帖、沟通交流。 目前,本市的小区业主论坛主要集中在搜房和焦点两大房地产网站上。这两大网 站拥有的业主论坛数量分别达到了 1000 个左右,基本覆盖了本市市内六区及环城区 县的所有新建物业小区。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新楼盘只要案名一确定,两大网站就立 即会为它开通业主论坛,等待业主的加入。这就意味着在业主们还没正式成为邻居的 时候,业主论坛就已经为他们提供了培养感情的条件,使这些“准邻居”通过网上 “预热”,可以更快地熟悉、融合。 模式:模式: 版块丰富人性化一个小区一个版块丰富人性化一个小区一个“家家” 记者在两大网站的业主论坛上看到,这里的网络功能设置完善,且颇具人性化, 使每一个小区业主论坛看上去都像一个温馨的家。 首先, 论坛有总站长, 也就是管理所有论坛的大“家长”, 同时还有在线管理员, 业主们在上网、 交流过程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 可以通过“站长热线”、 “在线帮助” 等模块随时找到他们。 记者还看到,业主论坛的版块设置十分多元化,除了固定的发帖区外,还设有楼 盘点评、装修装饰、业主维权、休闲娱乐、旅游顾问、居家美食、文学创作、体育沙 龙、热门话题、跳蚤市场、生活提示、聚会专栏等版块,并配有论坛意见箱、业主博 客、通讯录、相册、投票站以及精华帖推荐、论坛排行榜、帖子查询等功能性版块。 这些版块的设置可以让有相同爱好的业主在相应的版块里切磋、交流。 三、如何构建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三、如何构建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 一是组织文体活动,动员居民走出小家庭融入大家庭。为了改变以前那种常年住 对门,见面不认人的尴尬状态,社区居委会从组织秧歌队搞起,开展大家喜闻乐见、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大家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沟通思想,加深了解。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拓宽居民之间互帮互助的渠道。社区居委会不断增强服务意 识,开展了以“保持先进性,服务在社区,共建好家园”为主题的社区居民包楼活动, 成立小分队,为社区居民办理事情。为了畅通诉求渠道,社区居委会还开办了“社区 恳谈室” ,搭起了社区居委会与居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三是提升自主意识,携手共建社区大家庭。当居民与居民、居委会干部与居民纷 纷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关系以后,开展社区建设各项活动便有了坚实的基础。举办文艺 演出,居民不但自己积极参与,还带动家人、邻居一起帮居委会组织节目、布置场地、 浙江工业大学 2010 届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 5 - 维持秩序。在“双创建”工作中,居委会干部带头清理楼道堆积物,拆除私搭乱建设 施,维护社区环境的舒适整洁。正是有了广大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才迎 来了更加美好的前景。 结结语语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人际关系。俗话说:“行要好伴,住要好邻。”“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