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的防控技术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猪口蹄疫的防控技术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猪口蹄疫的防控技术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猪口蹄疫的防控技术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猪口蹄疫的防控技术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口蹄疫的症状及防控措施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班级:动检1201班 姓名:岳鹏斐 学号:20120202432- 6 -猪口蹄疫的症状及防控措施摘要: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 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患病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口蹄疫的特点是起病急、传播极为迅速。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发病率可达100,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严重时死亡率可达100。该病一旦发生,如延误了早期扑灭,疫情常迅速扩大,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并且很难根除。控制和扑灭猪口蹄疫的有效措施是扑杀病猪和怀疑染毒猪,限制动物移动和肉品上市,因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口蹄疫发生后,不但疫区和非疫区间的活畜和畜产品交易受到严格限制,更为严重的是畜产品国际贸易会立即断绝,从而使有口蹄疫的国家或地区外贸收入和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损失。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在15个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我国政府也将其排在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 Abstract :Foot and mouth disease (which disea se, FMD) is caused by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to sick animals, hoof appear vesicular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ious disease.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s characterized by rapid onset and rapid spread of the disease. In addition to the spread of infection animal solid pollution, but also in the form of aerosol spread through long distance air. The incidence rate was 100%, and the death rate was 100% when the piglets were often without symptoms and sudden death. The disease once occurred, such as delays in the fight early, outbreaks often rapidly expand, cause irremediable complexion, and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eradicate. Control and eradication of swine foot-and-mouth disease effective measures is culling pigs and suspected infected pigs, limit animal movement and meat market, resulting in serious economic losses.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foot and mouth disease, not only the epidemic area and non epidemic interval of live animals and animal products trading by strict limits, more serious i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animal products will immediately cut off, so that the 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 national or regional foreign trade incom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uffered heavy losses. 关键词:传染病 高发病率 多传染途径 免疫预防一、病原体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疮病毒属(aphthovirus),有7个血清型(O、A、C、 A sia1(亚洲1)、SAT1(南非1)、SAT2(南非2)和SAT3(南非3)),型间无交叉保护。每个血清型内有许多抗原性有差别的病毒株,相互间交叉免疫反应程度不等。口蹄疫病毒呈球形,无囊膜,粒子直径2830nm,放大150万倍似小米粒大小。完整的病毒由衣壳包裹一个分子的RNA组成,分子量为6.9106。电镜下可见病毒中心是紧密团集的RNA,外裹一层约5nm薄的衣壳。衣壳呈二十面体结构,由4种结构蛋白各60个分子组成。衣壳上有高度疏水的小洞,它允许小分子如铯离子进入。这一特性决定了FMD病毒粒子有高的浮密度,在小RNA病毒中最高。完整病毒子的氯化铯浮密度为1.43g/mL,沉降系数为146S。在病毒培养物中另有3种组成各异的颗粒。无核酸的空衣壳浮密度为1.31g/mL,沉降系数为75S,分子量为4.7106。口蹄疫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即是mRNA,又是负链RNA的模板,约有8500个核苷酸(nts)组成。 口蹄疫病毒对酸碱敏感。最稳定的pH范围为pH7.2-7.6。在此pH条件下,4时病毒可存活1年,22时存活810周,37时存活10天,56时存活30min。当pH低于6或高于9时,病毒很快失活。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干粪中病毒可存活14天,在粪浆中可存活6个月,在尿水中存活39天,在地表面,夏季存活3天,冬季存活28天。口蹄疫病毒在动物组织、脏器和产品中存活时间较长。在冷冻存放中,在脾、肺、肾、肠、舌内至少存活210天。冷藏(4)胴体产酸能在3天内杀死病毒,但淋巴结、脊髓和大血管血凝块的酸化程度不够,如肌肉pH5.5时,附近淋巴结仍在 pH6以上。病毒可在淋巴结和骨髓中存活半年以上。口蹄疫病毒对酸、碱、氧化剂和卤族消毒剂敏感,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选用。 二、流行特点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黏膜和皮肤而感染。各种野生动物、鸟类、啮齿类、猫、犬、吸血昆虫等也可传播本病。人和空气是本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猪发病主要是由O型口蹄疫引发的,由于在猪群中长期反复发生流行,病毒对猪的毒力增强,幼仔猪可100%发病,病死率可达80%以上,成年猪病死率也很高,妊娠母猪发病可引起流产、部分死亡。有的猪群存在O型口蹄疫与亚洲1型口蹄疫混合感染,仅病情复杂化,增大了发病率与病死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寒冷的季节,特别是春节前后,夏、秋季节发病较少。猪群流动大、饲养集中、密度过大,以及各种应激因素的存在,易诱发本病的流行。三、临床特征和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口蹄疫发病初始,猪往往出现精神抑郁、发热、流涎、跛行,但特征性症状是口、鼻、蹄及乳房等无毛部位出现水疱,继而水疱破裂,形成溃疡、结痂,痂块脱落后形成斑痕。猪口蹄疫的潜伏期为23天,个别情况下1天发病,慢者为14天表现症状。首先表现发热,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依墙呆立,蜷腿而卧,不愿走动,跛行。检查时发现蹄部有水疱性病损。最初蹄冠部皮肤发白,出现水疱,然后迅速扩展到蹄后部的球节处,继而延伸到蹄叉,发生水疱之处表现为深红色斑块和破溃。由于炎症在蹄的皮基部蔓延,常使角质和基部分离,脱匣。此时病猪经常躺卧或跪行,膝盖、飞节等处会有明显外伤。口腔、舌面和上腭常出现豌豆大的水疱,有时数目很多,破裂后上皮层变成微白色碎片而脱落。唇内侧有时出现水疱,并继而形成烂斑。鼻镜部也可发生多个水疱。隐性感染猪突然发病死亡,并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剖检可见心脏呈虎斑心”病变。病理变化可见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黏膜有烂斑或溃疡,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仔猪死亡后可见心包膜有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皮上的斑纹,故称“虎斑心”。病理变化 口腔黏膜表现为弥漫性口炎,或者乳头呈出血性浸润和肿胀,或者发生纤维蛋白性假膜,黏膜与黏膜下组织分离。舌部表皮生发层的上皮细胞坏死、细胞间水肿和粒细胞浸润。咽喉、鼻腔、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有溃疡。蹄间水疱破裂后,通常出现继发感染,表现深部组织坏死及化脓。幼畜心肌有灰黄白色条纹和斑点,称“虎斑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四、平时的防控技术(1)搞好饲养管理,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坚持消毒制度,防止其他动物进入猪舍和生产区,实行隔离饲养、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2)定期进行免疫检测和疫病监控,按国家颁发的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法规文件的规定落实各项防控技术措施。(3)搞好免疫预防。猪O型口蹄疫高效灭活苗。仔猪:4045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毫升;100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2毫升。种猪:每3个月免疫1次,每头每次肌注2毫升;妊娠母猪分娩前1个月免疫1次,每头肌注2毫升;引入后备种猪或肥育猪时,应于引入后1周内补注疫苗1次,每头肌注2毫升。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仔猪:20日龄首免,30天后二免,120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每次肌注1毫升。种猪:每年免疫3次,每头每次肌注1毫升。猪O型与亚洲1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牛源性)。仔猪:30日龄首免,间隔28天二免,120日龄三免,每头每次肌注2毫升。注射疫苗时可同时肌注免疫增强剂猪用转移因子或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可有效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抗体生成快、均匀度好、持续时间长,还能降低免疫抑制,减少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的发生,降低应激反应,增强抗病力。(4)药物保健预防。保健预防要选用提高机体兔疫力、抗病毒、抗应激、防止细菌继发感染的药物,不要滥用抗生素。下列方案,证实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方案1:奇健(黄芪多糖粉):800克、溶菌酶400克、板蓝根粉1000克、干扰肽800克转移肽400克,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12天。方案2:清开灵粉(中药制剂)1500克、抗菌肽400克、口服排疫肽(5种免疫球蛋白)500克,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12天。发病季节,每月保健1次,可有效预防口蹄疫的发生与流行。洗心清毒散(柴胡、葛根、甘草、羌活等),具有解肌除热、清心生津、开胃抗病毒功能。预防与治疗高热病、口蹄疫、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猪流感等,1吨料中加入洗心清毒散1000克、干扰肽800克、转移肽800克、溶菌酶400克;或者洗心清毒散1000克、抗菌肽300克、口服排疫肽400克,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12天,可预防口蹄疫与其他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五、发生疑似疫情时的应急技术措施猪场及猪舍实行封锁、隔离、消毒选用0.3%过氧乙酸、1%强力消毒灵、1:800卫康、1:800消毒威等进行全面消毒,每天1次;带猪消毒可选用1:1000卫康或1:200农福、1:1000百毒杀、0.1%过氧乙酸水溶液等,每周2次;猪舍外环境与排污沟、通道等可用2%火碱水溶液或0.2%强力消毒灵进行消毒,每周2次。 病猪处理病猪一律无害化处理;死亡猪只及污染物一律深埋或焚烧,并用消毒药彻底消毒处理。严禁猪只与人员流动场内的猪只与工作人员不准流动,不准引入新的猪群,停止出售猪只及猪产品,严防带出传染源。 立即紧急接种猪O型口蹄疫高效灭活疫苗,仔猪每头肌注3毫升,同时配合肌注猪用转移因子或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每头0.5毫升;种猪每头肌注4毫升,同时配合肌注转移因子或白细胞介素-4,每头1毫升。也可用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小猪每次肌注3毫升、中猪4毫升、大猪5毫升,配合转移因子或白细胞介素-4进行紧急接种。 药物控制方案1:每吨饲料中加喘束治(含有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微囊包被的干扰素、排疫肽)600克、黄芪多糖粉1500克、板蓝根粉1500克、甘草粉300克、溶菌酶200(仔猪)300克(成年猪),连续饲喂12天。方案2:每吨饲料中加氟康王(含10%氟苯尼考、微囊包被的干扰素)500克、黄芪多糖粉1000克、板蓝根粉1500克、排疫肽600克、抗菌肽400克,连续饲喂12天。发病期间使用,必要时间隔5天,再进行1次。 未确诊前对疑似病例的治疗(1)为防制急性心肌炎引发死亡,注射用药之前,可先肌注强心剂,如肾上腺素或樟脑磺酸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0.15毫升,肌注,每日1次;或用强尔心注射液,用量为0.0250.05克,肌注,每日1次;也可口服洗心清毒散,小猪每头5克、中猪每头10克、大猪每头20克,用凉开水冲溶后1次灌服,待观察10分钟后,再进行其他药物的治疗,可有效控制急性心肌炎,然后再实施治疗。(2)可选用下列方案实施治疗。方案1: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0.2毫升),加干扰素(每40千克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排疫肽(每50千克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次;控制细菌继发感染,同时肌注头孢噻肟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5毫克),每日1次,连用3次。下午肌注中成败毒注射液(纯中药制剂,治疗心肌炎之用,小猪每头5毫升、大猪每头10毫升),每日1次,连用3次。方案2:灵芝多糖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0.2毫升),加倍健(免疫核糖核酸,每75千克体重1毫升)、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每%千克体重1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次;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同时肌注长效多西环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05毫升),每2日1次,连用2次。下午肌注中成败毒注射液,每日1次,连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