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1页
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2页
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3页
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4页
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于翠香王俊峰阮国锋【关键词】 脑卒中; 生存质量;影响因素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病因之一,并且是最主要的致残因素1-2。在脑卒中存活的患者中约有75%的患者致残,其中40%重残3,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quality of life,QOL ) 。据报道有83%的患者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种生存质量问题4。在老年人群中,卒中的发病率最高,并且需要长期或终生护理1-3。本文从康复治疗及护理、婚姻状况及照顾类型、职业及文化程度、年龄及性别、病变部位及治疗的时间等几个方面探讨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QOL的主要因素,从而制订老年卒中患者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计划,提高老年卒中患者QOL。 1 康复治疗及护理对QOL的影响 康复治疗有利于脑卒中患者QOL的改善5-7。早期康复治疗是改善脑卒中患者QOL 的重要促进因素,对患者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8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包括正确肢体位置摆放、翻身、按摩以及关节的被动活动等,可以有效防止肩关节半脱位、关节挛缩、肌肉萎缩、肌力低下及骨质疏松等废用综合征。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避免患者孤独感,激励其继续生活的勇气,通过向患者及时提供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正性反馈信息来增强其自信心,鼓励其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家庭活动,对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患者参加各项适当的娱乐活动,增加其对生活的乐趣,以分散他们对疾病的不良情绪及注意力7。社区康复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5。而通过家庭访视、出院指导、健康教育9-10等一系列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自理能力5。当一个人能独立和成功地从事他所选择的休闲娱乐活动时,他就有机会在心理、生理和社会中受益,拥有健康、高质量的生活11。娱乐康复为人们生存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基础。脑卒中患者通过娱乐参与,可以提高自我发掘、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能力,得到选择、负责、表达意愿、自我控制的机会。可以提高自信心,预防、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6。 2 婚姻状况和照顾类型对QOL的影响 婚姻状况照顾类型不同对脑卒中后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都会产生影响,无配偶的患者比有配偶者的生存质量差;独居患者的生存质量比有家属及保姆照顾者差12,13。这可能与无配偶或独居的患者缺乏他人的关心和社会支持,在发病时往往未能及时被发现,延误了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时机有关12。长久而完整的情感支持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焦虑及恐惧情绪,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心理紧张期,有利于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QOL 水平;家人的关怀是患者最主要的依靠及精神支柱;对患者的心理、QOL及治疗均具有直接影响作用7。随着社会人口的逐步老龄化,独居老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在护理中要对这部分患者特别加以关注。但国内外一些研究者认为,有配偶的患者依赖性较强,且配偶给予了过多的照顾和保护,因此有配偶的患者生存质量比无配偶者低14,15。由此提示,在护理过程中要重视培养患者的自理能力,同时应该做好家属或其他照顾者的知识宣教。 3 职业及文化程度对QOL的影响 职业形式与QOL具有显著相关性7。由于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以及昂贵的医疗费用支出,给农民患者这类低收入群体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患者除了要忍受疾病的折磨外,还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QOL16 ;同时农民患者文化程度一般偏低,自我保健意识较差,收入又处于偏低水平,没有完善的医疗保健及医疗保险,一旦发生脑卒中,完全治愈相对困难,且这类患者待病情稳定后大多回家自行康复,无法保证治疗效果7。 姜小鹰、朱雪娇12对脑卒中后1 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调查显示,文化程度高的患者生存质量低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可能是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康复的期望值比较高,脑卒中后缓慢的康复过程对其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文化程度高的患者的生存质量反而低。在脑卒中后4 个月,未显示文化程度与生存质量有关。有研究者认为,文化程度较高能减少躯体功能受损8,受教育年限高的患者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医疗保障,医疗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因此受教育年限高的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受教育年限低的患者17。以上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在脑卒中后不同时期收集生存质量资料有关。 4 年龄及性别对QOL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患者的QOL有下降趋势7,14。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采取不同的预防及康复措施,提高整个社会关爱老年患者的意识,增加老年人活动、娱乐休闲的公共设施,给老年患者提供心理交流的平台,努力提高老年患者的QOL7。关于性别是否对生存质量有影响目前存在争议。有研究显示,脑卒中后女性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比男性高5 ;另有研究显示,性别对生存质量无影响6。也有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后不同时期,女性的生存质量都比男性差7,12。分析原因可能是女性在患病后比较容易出现抑郁症状,也可能和女性患者在社会和家庭中所处的相对被动的地位有一定关系。因此,在护理中要重视女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5 病变部位及治疗时间对QOL的影响 左脑病变的患者出现右侧肢体偏瘫,对右利手患者而言,生活影响较大12。右脑病变的患者较左脑病变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易发生精神障碍18,19和抑郁20 。左脑病变患者的生存质量低于右脑病变患者12。脑梗死、脑出血患者28180天恢复期生存质量有差别,而且脑梗死恢复期生存质量在生理机能上较脑出血患者要好,但脑出血恢复期生存质量在情感职能上较脑梗死好21。卒中严重程度、卒中并发症对生存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即出血性脑卒中、身体残障严重、卒中并发症严重的患者生存质量差13。患者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与QOL 成负相关,即患者就医时间越晚,其治疗效果越差,患者QOL越低7。这就要求加强大众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脑卒中危险性的认识,识别脑卒中的早期症状。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及护理、婚姻状况及照顾类型、职业及文化程度、年龄及性别、病变部位及治疗的时间等是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QOL的主要因素。老年卒中患者发病及出院后的康复更多是在社区或家中,要提高老年卒中患者QOL,笔者认为首先要从社区健康教育预防脑卒中开始,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从而发现早期症状和体征缩短就医时间;根据老年卒中患者婚姻及照顾方式、职业及文化程度、年龄及性别等制订不同阶段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计划,并注重家庭及社区工作者的参与,从而有效提高老年卒中患者QOL。 参考文献 1 高旭光,李绍英.卒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 2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 3 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 4 Marja LN,Laaksonen R,Osberg JS,et al. Quality of life 4 years afterstroke. Stroke,1988,19:1101-1107. 5 孙会芳,倪朝民,韩瑞,等.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2):162-164. 6 朱韫钰.娱乐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2):922-923 7 李厥宝,倪朝民,韩瑞,等.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9):542-544. 8 Clack P,Marshall V,Black SE,et al . Well-being after stroke in Canadian seniors:findings from Canadian study of health and aging.stroke,2002,33:1016-1021. 9 潘晓峰,陈国华,张继龙,等. 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康复,2005,20(6):342-343. 10 王秋华,王宜芝. 脑卒中患者自身疾病认知情况对康复指导的影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12):749-750. 11 王凯.休闲与康复.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6):476. 12 姜小鹰,朱雪娇.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2):120-121. 13 马锐华,王拥军.脑卒中1年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4):270-272 14 陆敏,彭军,尤春景,等. WHOQOL-BREF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212-214. 15 Mayo NE,Wood-Dauphinee S,Cote R,et al. Activity,participation,and quality of life months poststroke.Arch Phys Med Rehabil,2002,83:1035-1042. 16 郑良成,罗祖明,胡艳,等. 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及改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5:28-29. 17 胡昔权,窦祖林,万桂芳,等. 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4):219. 18 马熙岳,石伟.脑卒中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哈尔滨医药,2005,25(4):1-2. 19 冯艳蓉.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0):798-799. 20 Widen Holmgvist L,Pedro-Cuesta J.Use of healt ca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