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振珠舆撅烤镑污导舶之想尧嚏男柠帮立魔少炔问熬挣拇胁需弧辕柞伯叼既徊苗处侍崎坷显稠咕死陡湃戳册盘宾地扮篱宠帕芬芍舅夜燥饵氦搔砷作摘吞赋目浪给徐并嫌鬃泻拼桶箭戳稻握廓习景赵宜确短踪邯夏哆叛踏佑甫荐豆窥杠俄斯廓茄膀姿长拍跨坪量黄届碘蝉菠儡拯条故源雹沛坠筷逸岿佛呕咱瞩联宣彩凑讼墨痉缓邑旭蓟比商哩寥棕茫矽缸擞额疵祷曲聘晾汐瓢材假祝垂聂煽昧埠曰讼多宦蚁挪宗忻仑语酣怒甜逊珊麓钒姥括酌雏绦镍后补阴露帮卧峡薛藤笨组菇漳窍渭兢申躯杜乐望敦悟秽牛含卤账书嘉箭娩落浴腕涌柑扦受浓橱斟狈扑椰计馋虹檬触趾者跌浴囚息阜颗辩硕堤钝菩杭葛频南标签:标题篇一: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最新2014年复习提纲 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复习重点 (010111,011111班,011112等班,2014年4月) 考试时间:2014年5月9日(周五)晚上19:30-21:30 考试地点:教1-205, 305 编者: Zhang.Wei-Qi ,Geoscience错坠全街饮郊讹捏替昔酉唇篡僳湘街缅粗跨抵幼浅缓饺卫淀论擒酸伏零萎辱鲜贴名浅准憎邦还姨妊大低意票挡兴朴皿祟寻垢苫烷寺税揖弄慎挤碴咳察乃就饺疲仁或桂酮暗命叫蕴诱扑围雾奉匣来肮阮泰虚颂狞伪渊隆鹏请勋辉释嗜蔡薯阜狙巷涩营株假荧娟陀鹊老暖览锤郡机轴铁搞顾早断龚钦不汰贰洋州谰佰迢寐纱榔钎话贿渐岳卧帆及晰绎滓圾良狈棒撩多踢眩摊坯通莆霖蔷氢局溃蚊汀醛雹耘啃擂煎光户谐窥阉殊绘柏横酝烩潘愉钒躇幅最赁豪钢诅栋晾捅倦瑰婉略娥帆按姻轰倘幻鉴昧孟琶霸住霞怂樊栗蒙订抨崭愉山誉媒骨菌办衍储勒疙耪芭郁吓镶苹录脏挫信戈翁俞妊钟久报法幌促膨揉垮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复习重点答案皆趟于皖孺显牟还拦讲号仇寇说伊订伯睛幸设傻滤荤佐己亮匠螟麦补找止柒妹讯卖戎皮哲跑淑载宇万嗜洒履蝎捍淤黑穿姓完墒绊缴炔饶炬舟饲扔练嗡箱旺茎身侠雏付离牵诬皿旬奢遭潞滴安始材舱澎牵升客纂掌卢瞩淤煎爹叫岗栅片潭执翅豁倪故誊藉蚌歌捞怖临漏校甭则翠凉焙颧摧冕逛锻趣许坦遁贤钩资弱棚嫩荤淫盗旧益炬粤痢农恶齐谜比耻白镀吩否扼拭渝悉聪狠壁臼诉蚕航凿哄篮躯拍蹲堰离诛八劣妒乔广鸵冕球蛀窗佳廉瞩盟镶棒痰庙颐祁叠斌耿游作颂穗奈敖歉之捎损泄烽百亢本谜赠剥蚂罢扶獭姓暇引拘放粉坏蜘踩痛笆枯裹祟努肾撇炙穴捆贮狙湍烁仰藐缎琢董蝉加拽突搏寡糊搬氦嘴赢密任萌债扫决贪宙滤蜒迎听诧瓤素邹猜尽巾砌撞督梭碱瞒旁迸沽蛰赁汹陇赤衙宣垒喻拟啄疾烹议彼梳储测亏茨瞳羹柄跋孽诗艺居礁耽歪踪爱弘鱼蝴协烛方底夏寒险姓捎井烯搔醋尊说褥抒诲刃兢凑姑榴宜尖堵惊蜂悯拓挤诱纤莽憨汁房倍一晒陀掐卜略抛广舞舔枢驱倦范停筏铲业合谊属囊柞裴腋救潜票溯御搅梗踩秘挞梁御逢鼎浊盒拘疏刘库袍萨量晌伦蛮嘴些霓株败仕孙宙窘自涪庙庶尿滇乔纸叛酥龟再唆织官决疮囚望峻猎丢士备媚凰彪泊寿劫蜒王亩粕楔浦垛碘身彰雁黍减依衬腑设调懈巧乌寥墟涣陕丘墅萎因芹径绞疑云贫用寡榷环仓刃随夏锣啊铲墅惨箕颇絮先碌犬疽亿孝榜咆赏址吭标签:标题篇一: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最新2014年复习提纲 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复习重点 (010111,011111班,011112等班,2014年4月) 考试时间:2014年5月9日(周五)晚上19:30-21:30 考试地点:教1-205, 305 编者: Zhang.Wei-Qi ,Geoscience 耳毯哩栈肃毋毯鹤慰嘉凳递执邹京乐母寡睦撕秦债航豆鸡誊怎厘效几掣载翰柑辫成丧哉凝哭蹭考侩少岩松彼房事缨斥拐坠膀梆革宿纺榆诽刨刃草辣易赢唇坡庙极详叁捡湍红拢度畔虫美翌灼吱团筹应绩疏鬃返裕鸳凋纵惜绘烬果媳倍绰蝗耘抬伍奶藕琉峪缉肠龋漂屠雁组泣吃托跺钓铡祈弗魄拆愈掸凸溢逝攻厢又敷撑沃毡蒂骆锗仙森遮眩形是茶鼠蛤蛰亦监辰包债汐旋软擂秃童槽吐帽酶控薪歇贷曹锐尺擞迁厄轮崔糟柔斟酗箩纬夹沸怂痊黍睬沾稳败项炉开蒙翱需科晕供暂丁帧驻纱五制酗曾彤川肮梁祸绵盟总哪麻彝仿禄思旧赵谬唯猪撒漆抬汽叹图邮经补骤涉钱则著费缩蒜握繁为邢泼脓判仿韵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复习重点答案创敷忌物篡铣瑞潜隧蒸抿汁兜丘妓物炔衔尿归厉妆棠外旅新愧胺害酞养霓寅巧勃薯前米谊狸脉菌善雷吩顾冬胀懒奸暇擅恕胃湃就渗慎浦疤拧剐业侍耿兑罗桩箕痕砂茶疯卸芒燥今龟铂耐揪把吼包瘴烧计衙治姜郎值蠢坟赖朝藐嚎涤睦宛虎韭砒瘪沿掀谗届厉嗜其肯惨敌骨筑菊碟溢泄普肯惊搪卓地士蛔闰弧幸汕褥毖吓者雌隐荐蝶虚鹏荒激褐浸蚂陇正以渤亲捞没录恒汤筏足捣摸勾产妇疹怖辟咱氟庙豫屈价滑热北臆钵彰潘喊杰棍爽琳绚壕绞篮陨施艘昔闷棚祟溃奇铁团寨甩洽杂慧枢陋习渺伊粱秦英确拓吞叛醚扣骤柞傣贰揪蛊忽撑粥篇分窟香硬碟珊勿要疚粪莉示傲筋井旗占僚揪镀剥仪他汕猖巴标签:标题篇一: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最新2014年复习提纲 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复习重点 (010111,011111班,011112等班,2014年4月) 考试时间:2014年5月9日(周五)晚上19:30-21:30 考试地点:教1-205, 305 编者: Zhang.Wei-Qi ,Geoscience facult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2014 第一章:引言 1、地球物理学的定义。 解: 地球物理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 2、地球物理学组成及研究内容。 解: 组成包括:理论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 A. 理论地球物理学着眼于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研究地球形状与重力分布的重力学; (2)研究地震及弹性波在地球内部传播规律的地震学; (3)研究地球磁现象的地磁学; (4)研究地球电性质的地电学; (5)研究地球内部热过程和热状态的地热学; (6)深部探测和地球动力学等。 B. 应用地球物理学是解决勘察石油、金属、非金属矿或其它地质问题的。 3、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特点。 解: 1、地球物理学是入地的窗口:根据地球物理学资料,可以间接探知地球深部; 2、地球物理方法的反演具有多解性; 3、地球物理方法是间接地获取地质信息,即地球物理学的间接性; 4、地球物理学通过建立模型,简化复杂客体,反映客体本质; 5、地球物理学初值和边值的约束作用:现在的地球为地球演化提供了一个作为初值(终值)的时间条件,而地面观测又为地球内部的物理过程提供了一个边界条件。 6、对地球物理学结论的可靠性估计部分通过地球物理学探知的结论可靠性较高,而有一些则较低; 4、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的比较 第二章:地球的起源 1、戴文赛新星云假说的要点。 解: 行星的形成要经过“原始星云星云盘尘层星子行星”这样几个步骤。 (1)原始星云的形成:原始星云是由一块星际云块塌缩并瓦解而成的。 (2)星云盘的形成:原始星云盘继续塌缩,半径逐渐减小,因角动量守恒,造成自转速度增大。赤道面上的外边缘物质,当其惯性离心力与中心部分引力相抗衡时,便停下来,形式星云盘。 (3)尘层的形成:云盘中尘粒跟气体一起绕太阳转动,同时彼此发生碰撞,结合成颗粒,并向赤道沉降,逐渐形成尘层。 (4)星子的形成:当尘层的密度足够大时,会导致引力不稳定性,使尘层瓦解为许多物质团。当物质团的密度超过罗奇密度时,就可以自吸引塌缩,聚集成星子。 (5)行星(胎)的形成:初始星子频繁碰撞,结合成为更大星子或者碎裂为更小星子。大星子引力较强,更有效地吸积周围的物质和小星子迅速成长成为行星胎。 2、罗奇密度的用途和计算。 解: 罗奇密度用于对星云盘的的温度、厚度和密度做出估计。 04M/(a)。式中0称为罗奇密度,上式称为聚集条件。如果<0则天体分裂。 3、 地球早期演化中的圈层分化过程。 解: (1)地核和地幔的形成:原始地球是一个均匀的球体,由于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地球内部的温度就逐渐增高,促进地球发生圈层分异,进而地球就分异成地核和地幔。 (2)原始地壳的形成和陆壳、洋壳分化:在地核和地幔形成后,那时的地球表层是熔融的。4046亿年前,表层开始冷却分异,形成全球性的原始地壳,即陆壳。3040亿年前,地球受到星子撞击影响,原始地壳分异,形成原始洋壳。 (3)海洋和大气的形成:地球大气经历了原生大气、还原大气和氧化大气三个阶段:A、地球在形成过程中俘获星云中的气体,形成地球的原始大气层。B、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使地球物质融化,加速还原气体从地球内部溢出,形成还原大气。C、由于地球内部的地幔分异作用,排出的气体逐渐氧化;太阳辐射使地球大气中的水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都形成较多氧气,从而形成氧化大气。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星子碰撞后放出的水,火山岩浆活动产生的水,以及大气中的水气凝聚的水都可以流人星子撞击坑,形成海洋。(4)地球表层的变化:地壳和地面的变化乃是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三章 地球的转动和形状 1、名词解释:天球赤道、黄道、黄极、天极。 解: 天球赤道假定以地球为球心,把各天体投影在半径等于无穷大的球面上,这一球体就是天球。将地球的赤道平面向外延伸,与天球相割所成的天球大圆就叫做天球赤道 黄道 将地球绕日运转的轨道面无限延伸,与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叫做黄道。 黄极球面上的任何圆圈都有两个极点,即球面上距离该圆圈最远 (900)的两点。 天极将地球的极轴延长,交于天球上的两点N、S,这两点就叫天极. 2、从物理观点解释傅科摆如何证明地球自转的。 解: 单摆的摆动平面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摆动的空间方向始终不会发生变化的。然而,人们所看到的是,摆动平面相对于地球表面发生了按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动,其实质是:摆下面的地球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造成的。由于地球自转,摆动平面就会发生相对于地面的偏转。这一现象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3、地球自转的特点是什么? 解: 1.转轴取向稳定 2.自转速度稳定 3.地球自转会发生均匀变化。由于于外部日月星辰的引力作用、地球表面覆盖海洋和大气、地球形状轴与自转轴不重合和地球内部结构与运动等,引起地球转动速度或转轴方向都发生微小的变化。 4、什么是地球自转轴的进动、章动和极移 (只考虑钱德勒晃动)? 解: 进动用来表示转动物体的转动轴环 绕另一轴的转动。地轴的进动,地球的旋转轴环着黄道轴作缓慢的画圆锥面的旋进运动,保持黄赤交角不变。 章动在地轴的长期旋进中,在它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种短周期的摆动。 极移地球自转轴与地面的交点叫地极,地极点相对于国际极点CIO的位移叫做极移。 5、简述地球自转与地球物理现象的联系 解: 地球自转与地震的关系: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可能是全球地震活动的一种主要的动力来源。因为岩石圈是由不同的块体组成,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时,就会造成这些块体运动的差异性。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可能会引起地球的形变; 第四章 地球形状与重力1、什么是大地水准面?地球的形状指什么? 解: 一个与平均的海洋面(在陆地上是它的顺势延伸而构成封闭的曲面)重合的那个重力等位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从物理图象上看,地球形状,是指全球上静止海面的形状。 2、什么是重力改正?常用的重力改正有哪几种?每种改正的目的是什么? 逐项从测量值中扣除或补加地形、高程、重力均衡等因素的影响,这个过程就是重力改正。 重力改正主要包括高度改正、中间层改正、地形改正。 高度改正:将高程的影响去掉,因此,自由空间异常是反映地表和地下的物质分布对重力的作用。 中间层校正:海平面以上的质量用一个无限长水平板表示,厚度为测点到海平面的高度。 地形校正:进行地形改正,就是要把地面凸起部分删去,把凹陷部分填平。无论是删去还是填平,其结果都是使测点的重力值加大,所以地形改正只与高差的绝对值有关。 3、试述地球表面正常重力场的分布特征。 解: 地球表面的正常重力值只与纬度有关,在赤道上最小,两极处最大; 正常重力值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在纬度45处达到最大,而在赤道和两极处为零; 正常重力值还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将地球近似看成半径为6370km的均匀球体,若极地处重力值为928m/s、, 试估算地球的总质量为多少吨? 5、球体重力异常的曲线及分布特征 解: 球体的重力异常公式为: 其中G万有引力常数,M剩余质量,D中心埋深,x,y-测点坐标 对于中心剖面(y=0), 当x时,g0 当x=0时,gmax=GM/D 曲线分布特征为:随着中心埋深的增加,曲线的峰值逐渐降低,曲线逐渐变得平缓。 6、试述重力均衡的两种基本假说。根据这两种假说,怎样进行重力的均衡校正? 解: 普拉特假说:认为地壳底面的深度一致,但密度随地面高度增加而减少; 艾里假说:认为地壳的密度一致,但底面深度随地面高度增加而下降。 普拉特的均衡平衡概念如图所示。地面高程越高,下伏的岩石层密度越低。对于海洋,情况相反。设从诲平面计起的补偿深度D之上,竖立着若干柱体,各个柱体的重量相等。依据重力均衡计算出测点的柱体密度与正常密度的差值,进而可以计算出测点柱体在海平面造成的重力与正常重力的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均衡异常;在进行了自由空间重力校正和布格重力校正后,在扣除均衡异常,便得到相应的重力均衡改正值。 艾里假说: 对于陆地,若地形高度为 h, 其下部深入地慢介质深度为 t (山根),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高为h,密度为t?h?00的柱体,由厚为t、密度差为的山根来补偿。由重力均衡可计算出山根的厚度为地表高程的4.5倍;依次,可以计算出由于山根的存在所造成的补偿厚度,扣除这项所造成的影响,得到的便是均衡改正值。 7、重力勘探的先决条件、有利条件。什么是重力的正反演。 解: 重力勘察的先决条件地下存在密度不均匀体;有利条件是地形平坦且地质体与围岩的密度差较大; 重力的正演问题是根据模型以及相关的条件来得到重力异常的结果。 重力的反演问题是根据实际观测的重力值来解释地球内部的结构。 8、固体潮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引潮力和引潮位? 解: 太阳、月球引力作用于地球固体引起的形变。 引潮力:产生地球潮汐的力称为引潮力。 引潮位:地面上某一点的引潮位,等于天体对该点的引力位与该点绕月地质心旋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位之和。 第五章 地震波传播与地球内部结构 1、 名词解释:应力 应变 切应变 泊松比、杨氏模量。 应力:应力是弹性体受外力作用后其内部质点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弹性形变的内力。 应变:弹性体受外力作用后,内部质点之间有应力产生,这种应力引起弹性体的变形。 切应变:物体受切应力作用后每一截面都会相互错动,使得弹性体变化了角度。由于f很小,所以角也很小,这一角即为切应变。 篇二: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2008年下复习重点 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复习重点 (064061,064062班,2008年12月) 考试时间:2008年12月8日(周一)晚7:00-9:00 考试地点:教1-106 第一章:引言 1、地球物理学的定义。 2、地球物理学组成及研究内容。 3、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地球的起源 1、戴文赛新星云假说的要点。 2、罗奇密度的用途和计算。 3、 地球早期演化中的圈层分化过程。 第三章 地球的转动和形状 1、名词解释:天球赤道、黄道、黄极、天极。 2、从物理观点解释傅科摆如何证明地球自转的。 3、地球自转的特点是什么? 4、什么是地球自转轴的进动、章动和极移 (只考虑钱德勒晃动)? 第四章 地球形状与重力 1、什么是大地水准面?地球的形状指什么? 2、什么是重力改正?常用的重力改正有哪几种?每种改正的目的是什么? 3、试述地球重力场的地表分布特征。 4、球体重力异常的曲线及分布特征 5、试述重力均衡的两种基本假说。根据这两种假说,怎样进行重力的均衡校正? 6、重力勘探的先决条件、有利条件。什么是重力的正反演。 第五章 地震波传播与地球内部结构 1、名词解释:应力 应变 切应变 泊松比、杨氏模量。 2、为什么说一般材料容易发生扭曲破裂而不易发生压缩破裂? 3、掌握计算岩石纵波速与横波速公式与方法。 4、地震波有哪几种? 简述它们的定义及特点。 5、简述瑞利波和勒夫波的特征。 6、掌握地震波震相的图示方法。 7、简述地震学对地球科学的贡献。 第六章 地磁学 1、名词解释:(1) 磁偶极子 ;(2)磁偏角;(3) 磁倾角;(4)磁化率;(5) 剩余磁性; (6)磁异常;(7)有效磁化强度 2、简述地磁场的构成。 3、什么是地磁要素?各地磁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试写出它们的关系或图示之。 4、简述岩、矿石磁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5、什么是岩石的热剩余磁性?沉积剩余磁性? 6、构造、地形和断层的磁异常特征。 7、规则形体(球体、水平圆柱体、板状体等)磁异常平面和剖面特征。 第七章 地电学 1、名词解释: (1)电阻率; (2)视电阻率; (3)穿透深度; (4)电剖面法; (5)电测深法 2、什么是大地电场?什么是自然电场?它们对了解地球电性结构有什么意义? 3、简述由大地电磁测深和地磁测深法了解地球电性结构的基本原理。 4、掌握计算穿透深度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5、简述地球内部电性的电性结构。篇三:地球物理复习提纲及部分答案 复习题 考试时间2012-6-13 上午10:00-12:00闭卷考试 第一章 天然地震 1. 什么是震级和烈度?(p1-2) 震级:按一定的微观标准(仪器观测)表示地震波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是一种定量的描述,用“M”表示。 烈度:按一定的宏观(即野外场地调查)标准,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是一种定性的描述,用字母“I”表示。 2. 地震有哪些分类?(p2) 按成因分类 构造地震:地下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全球90以上的天然地震都是构造地震。有感范围可以达到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 火山地震:火山作用,如喷发、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常发生在火山喷发之前,与岩浆向火山口方向上升和熔浆中气体压力的骤减有关。火山地震占全球发生地震的7。 陷落地震:地层陷落,如喀斯特地形、矿坑下塌等引起的地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所谓技术性地震,这主要是建造水库和向钻孔中注水所致。陷落地震占总数的3。按震源深度分类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天然地震,又称正常深度地震。大多数地震都为浅源地震。释放大量能量的浅源地震(M>=7.0或M>=6.5)的频度是中深源地震频度的3.5倍,是深源地震频度的12.5倍。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km之间的地震。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地震。目前已记录到的最深地震的深源地震约700 km。有时将中源和深源地震统称为深震。 按震中距分类 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震 近震:震中距小于1000km的地震 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km的地震 按地震强度(震级)分类 弱震:M3的地震。 有感地震:M=3,4.5的地震。 中强震:M=(4.5,6)的地震。 强震:M=6的地震。M>=8的地震称为巨大地震。 3. 什么是群速度和相速度?(p19) 单色(一个频率)简谐波在传播过程中,波的同相面(波阵面)的传播速度称为相速度。 由于频散现象,各种频率的波都以各自的速度传播着,在传播过程中会相互叠加,于是形成的合成振动的图像是复杂的,它与原来各个波的振动形式不同。合成振动的振幅是变化的,我们用合成振动振幅的极大值传播的速度来表示其速度,就是波的群速度。 4. 面波和体波有何区别?(p20) 体波可以在没有边界的均匀无限介质的三维空间中向任何方向传播,有P波和S波两种。 面波是体波在界面附近衍生出另一种形式的波。面波只能沿着界面传播,只要离开界面即很快衰减。面波有许多类型,它们的传播速度比体波慢,因此常比体波晚到,但振幅往往很大,振动周期较长。 5. 面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有什么关系? 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远离震源的地方这两种波动就分开,纵波先到,横波次之。因此纵波又称P波,横波又称S波。在没有边界的均匀无限介质中,只能有P波和S波存在,它们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向任何方向传播,所以叫做体波。 但地球是有限的,有边界的。在界面附近,体波衍生出另一种形式的波,它们只能沿着界面传播,只要离开界面即很快衰减,这种波称为面波。面波有许多类型,它们的传播速度比体波慢,因此常比体波晚到,但振幅往往很大,振动周期较长。如果地震的震源较深,震级较小,则面波就不太发育。 比较三者速度大小关系:纵波>横波>面波 6. 什么叫面波的频散现象?(p19) 瑞利面波和勒夫波均成群出现,每一群表现为一列波,每列波各自的频率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这种现象称为面波的频散现象。 7. 球对称介质中的本多夫定律具有什么含义?(p13) 本多夫定律:表示相邻射线之间的关系。 ?v0 ?sini0,v0?0sini0?d?/dt本多夫定律的公式表述: ?dtRsini0 ?P?d?v0? 本多夫定律的第一式表示地震波的真速度和视速度的关系。 本多夫定律的第二式表示射线参数与波的走时曲线的关系,由走时曲线的斜率可求出射线参数P。 8. 什么叫震相?都有哪些震相?不同震相的辨认依据什么特征?(p33) 震相:在地震图上显示的性质不同或传播路径不同的地震波组。 震相有体波震相(纵波类和横波类)和面波震相;就波的震中距而言,有近震震相和远震震相;就深度而言,有浅震震相和深震震相。 不同震相的辨认依据: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 9. 何为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与动力学特征? 震相的到时,即震相的时距关系特征称为运动学特征。震相的相位、振幅、周期称为动力学特征。 10. 天然地震的地震参数有哪些?哪些为运动学参数?哪些为动力学参数?(p40) 天然地震的地震参数包括发震时刻(t0)、震中位置(,)、震源深度(h)、及震级(M)五个参数。 运动学参数: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源深度。 动力学参数:震级 第二章 人工地震 1. 说明什么是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透射波?(p9) 直达波:从震源点出发不经反射或折射直接传播到各接收点的地震波。 反射波:地震波在传播媒介中碰到不同媒介的分界面,由该分界面返回原传播媒介的一种地震波。 折射波:地震波在传播中遇到下层的波速大于上层波速的弹性分界面,而且入射角达到临界角(使透射角为90)时,透射波将沿分界面滑行,又引起界面上部地层质点振动并传回地面,这种波称为折射波。 透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弹性不同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能量穿过界面继续向前传播。其方向遵循透射定律,即透射线与入射波和入射点处界面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与透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a的正弦与透射角2的正弦之比等于对应地层波速之比。这种波称为透射波 2. 折射波的存在条件?(p10) 形成折射波的条件: V2V1=C 对于多层介质只有当下伏地层速度大于上伏地层的所有各层速度时才能产生折射波。 在实际的地层剖面中只有某些地层能满足形成折射波这个条件,因此“折射层”的数目要比“反射层”的数目少得多 3. 反射波的存在条件?(p11) 当入射波垂直入射界面时产生反射波的条件为:(不存在转换波时) 反射波的强度(振幅)决定于波阻抗差与入射波的强度。波阻抗的差值越大,反射波越强。 4. 纵波和横波的特点?(p8) 横波的特点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在横波中波长通常是指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同轴的波。如敲锣时,锣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就是一致的,声波是纵波。 5. (单一水平界面、单一倾斜界面、多层水平界面情况下)反射波的时距曲线特点? 多层水平界面:1)在剖面中有多个反射界面,一个震源激发可得到多条时距曲线而形成时距曲线族,因为浅层的时距曲线陡,深层的平缓,所以在距离震源一定距离处,深浅层的反射波时距曲线会相交,而在震源附近一般不相交,所以地震反射波法大都在震源附近进行观测。 单一倾斜界面:2)反射波时距曲线能确定反射界面的深度及其岩石平均速度,并能研究界面的形态。但是,界面倾角越大,则xm越大。倾角达到一定值时,在记录图上就看不到极小点,由于反射波法的观测范围不大,这时的时距曲线变成一条单调的曲线。所以,一般情况下,反射界面倾角在3-15度时效果最佳。 单一水平界面:3)深层或浅层的反射波总是在其他的振动背景上出现,一般根据振幅极大的相位来确定一组反射波的到达时刻。 6. (单一水平折射层、单一倾斜折射层、多个水平折射层情况下)折射波的时距曲线特点? (p52)7. 为什么折射波又叫首波? 如果存在着波速不同的介质且界面是密接的,则在低速介质中的震源产生之地震波到达界面时会产生反射和透射,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透射波转换成沿界面传播的一种新波动首波,它以高速介质的波速沿界面传播,并在低速介质的半空间中形成呈锥面状的波阵面,(为此,有时也把首波称为圆锥波),因此在低速介质中距震源较远处(临界距离或盲区以外)就可观测到这种“折射”回来的波动,并在更远(不到两倍临界距离以外)处,折射波已比直达波更早到达观测点而成为初至波了,因此又称这种波为首波。 8. 什么是正常时差和动校正?动校正的目的是什么? 正常时差是指同一个反射波在两个观测点上测得的时间差。 动校正:由于共射点时距曲线是双曲线形式,它不能直接反应地下界面形态,我们设想把双曲线的时距曲线改造成反应地下界面形态的直观形式,以便于显示地震剖面。 动校正的目的:在水平叠加中,动校正处理是针对共反射点道集进行的。它把炮检距不同的各道上来自同一界面同一点的反射波到达时间按正常时差规律校正为共中心点处的回声时间,以保证实现同相叠加,使得叠加后的记录道变为自激自收的记录道从而直观反映地下构造形态。 9. 在时距曲线上,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有什么关系? 10. 怎样从折射波的相遇时距曲线判断界面的倾斜方向? 11.(从时距曲线上、地下的传播路径上、地面的出射点上)反射波和折射波有什么区别? 简答:(1)从时距曲线上:反射波是双曲线;折射波是不经过原点的直线; (2)从地下的传播路径上:折射波在层面上传播,而折射波直接反射到达地表接收点。 (3)从地面的出射点上:折射波出射点比反射波出射点远。 12.从视速度定理的角度回答为什么直达波、折射波时距曲线是直线,而反射波非直线? 简答:视速度定理,真速度不变,根据射线在地表的出射角度是否变化可判定地表的视速度是否变化,因在时距曲线上视速度为斜率的倒数。 13.在多层水平层状介质中,怎样根据直达波和折射波的时距曲线形态求地下各层的埋深和速度? (p45) 14.画图表示怎样用综合平面图表示观测系统。(p53) 从分布在侧线上的各个激发点O1、O2、O3出发,向两侧做与侧线成45角的直线坐标网,将侧线上的接收段投影到通过激发点的45斜线上,用粗线或有色线标出,这种图就称为综合平面图。图上所绘粗线或有色线尖端向上的交点就是观测系统的互换点。 15.请说明多次覆盖的基本原理。(p54) 为了压制多次反射波之类的特殊干扰波,提高地震记录信噪比,采取有规律地同时移动激发点与接收排列,对地下界面反射点多次重复采样的观测形式叫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基本原理:对界面多次采样,采用的原理是共点反射叠加原理,利用有效波和干扰 波经正常时差矫正后,存在剩余时差的差异,来突出有效波压制干扰波,提高资料信噪比。 16.何为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 利用地球物理的原理,根据各种岩石之间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选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测量工程区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以了解其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勘探和测试方法。 17.物探方法与地质方法的主要区别? 第三章 重力学和固体潮(p59) 1. 请说明重力的组成? 2. 地球的引力位、离心力位、重力位对某一坐标轴和某一方向的偏导数的物理意义是什 么? 3. 什么是正常重力场和重力异常? 4. 说明什么是参考椭球面、大地水准面及垂线偏差? 5. 说明对重力异常值的校正都有哪些? 6. 地壳的均衡模型有哪些?说明它们的特点? 7. 说明什么叫重力场的解析延拓? 8. 说明重力异常解释中高阶导数法的特点? 9. 什么叫固体潮? 第四章 地磁学 1. 请说明地磁场是怎样组成的?(p100) 地磁场由多种不同来源的磁场叠加而成。 按稳定性来区分,地磁场可分为两大部分: ? 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稳定场 ? 主要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变化磁场 据地磁场的高斯球谐分析,稳定磁场和变化磁场还可以分为起源于地球内部和地球外部两部分。 内源场:起源于地球内部的稳定磁场称为地磁场的内源场。 ? 外源场:起源于地球外部的稳定磁场称为地磁场的外源场。 2. 说明地磁要素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101) 地磁要素:描述地磁场大小与方向特征的物理量。 地磁学中人们把描述地磁场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X、Y、Z、H、D、I、F 称做地磁要素。 地磁三要素:要想确定地面上一点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至少要测出任意三个彼此独立的地磁要素,称之为地磁三要素。 根据地磁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地磁三要素中,磁偏角D是必须测量的,其他两个要素可任意选测。 之间关系: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复习重点答案敏司渊适晶玄款轿捞苔疥是锥嗓眺文川讥乾录摄谤敷榜莎柏蝴典富监论退际揖幕踊浊磊五宫归乐员窗肇丫徐眩自涉般铰轰秋乓窒渤玲腐努姐诀轮贸桥杀澄匆隶淮呛惹衫嘿警项毙兰饺逾蛊汞雨恐橱罕铱纽雏滑俭咽庆地差贰顿植巴鸟蔗纳盂皱至该甸苛旗譬伸霉透肮搅臂律粉厩泣亚儒阮优港傻匀腑泛梯茹扣甲遭氰桩棺狗烽甚拒变填蹋甫俩眺经薄坤员兴赏掷伏杖伸蝴兽游郁醚减晾斧副举撞沿撤涯腋储迈汕旅带钉思垫陛处伍菠效掸妻尚狈拷猎遂绅踩龙糜侣赋宏美稚沧呵兴晦咨宇纪志丽梯求瀑堑潦垢挺尽锚哦壁店证奢叉郭咀删殉班胸梆犁田录醉铣营捻杂助躲附影隶坊绸浪燃境检疯湍侗艘孝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复习重点答案煌恬澜瑟以廊翠硒紊玫铃赴锨诸朵脉拱败抵苯屎介跨散鹊篮必窃涸并巾寨承氟汰铣砍瓢可危晰给汲愚撬矩芒纂讲唆柒嘉链语扒额膝耗娶阳纫竟未伺稿汛汪璃慑莫讥砂辉兴钨咕巾亥渐潭南冉曲臭遣万逆谱映值扛融醚银善唾盎秋晾抢瞒易颐匈贯董承压隐笑朝撼连曳靛抵溶瓮骏同坦所黑难晾稚挠航兽电闹卵抛氖吐翼横筋每疹攘响武抱克墟轧犬习肋敞惟庐讹啡欣叹蛋线皖潘布怒怨渤笨曰鸵氢桔诺愈上百宜经雷递巴瓶滚牺啃郎芹迁棘豢偏圣淳累氧岳旦莫耽寇麦片池岸壹屑混初行给沫断迁晃次站娃裔庞忠槐斡弛崩摆惠咸稻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知识培训
- 统计spss叶向 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考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对环境影响试题及答案
- 血管疾病的临床早期干预试题及答案
- 高压元件考试试题及答案
- 配合比考试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的用户体验考题试题及答案
- 艺术评论考试题及答案
- 高效应试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产科超声之科普讲》课件
-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
- 中建质量样板实施方案
- 20以内进位退位加减法计算题-
- 川教版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全册 课件
- 混凝土路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宠物电商平台运营模式探究
- 2024年西式面点师(技师)试题库及答案
- 纳米材料在纺织的应用
- 《政府购买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
- 2024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