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瓷枕的文字装饰初探_第1页
磁州窑瓷枕的文字装饰初探_第2页
磁州窑瓷枕的文字装饰初探_第3页
磁州窑瓷枕的文字装饰初探_第4页
磁州窑瓷枕的文字装饰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密级: U D C : 编号: 中 国 美 术 学 院学士学位论文磁州窑瓷枕的文字装饰初探黄煜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 傅新生 (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 文学学士 专业名称 陶瓷艺术设计 论文提交日期 2013年5月14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3年5月21日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中国美术学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2013 年 5 月 12 日中国美术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21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黄煜磁州窑瓷枕的文字装饰初探磁州窑瓷枕的文字装饰初探目 录摘要 2Abstract 3引言 5一、磁州窑瓷枕的装饰艺术 5(一)瓷枕的概述 5(二)文字装饰的出现 7(三)审美特征 8二、瓷枕的文字装饰题材 9(一)古典诗词9(二)对联13(三)成语13(四)其他题材的文字记录13三、书法艺术在瓷枕上的呈现 14四、文字在瓷枕上的布局方式 17结语19参考文献20致谢20【摘 要】宋代北方磁州窑系所烧的瓷枕最具有代表性。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汲取题材广泛,寓意丰富,并将陶瓷技艺和美术揉融在一起,将陶瓷器物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瓷枕的造型与纹饰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文化、习俗、时尚、追求等方面,这一点尤其以带有文字纹饰的瓷枕所表达出的最为明显。枕在陶瓷文化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以有限的画面记录了当时人的生活,体现了我国先人在艺术、人文及思想领域的造诣。枕上的文字装饰题材形式多样,从诗词歌赋到民间俗语应有尽有,也经历了由简到繁的过程。另一方面,枕上的书法艺术也让人大饱眼福,行书、草书、楷书、篆书、隶书都有出现,受当时书法家书法风格的影响,瓷枕上的书法风格也各有不同,在宋代“尚意书风”的基调下不断发展。文字作为枕上装饰的一部分出现在瓷枕上,在磁州窑的装饰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发展过程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重要题材。【关键词】磁州窑 瓷枕 文字装饰 AbstractThe porcelain pillows of The Cizhou Department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ar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he Cizhou kiln is the model of folk porcelain in North Song Dynasty. It learn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The forms of decoration are diverse and are rich in meaning. The ceramic arts are mixed together with painting. The ceramic utensils are referred to a new realm of art. Pillows shape and ornamentatio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reflect some aspects such as social life, culture, customs, fashion and the pursuit, especially the porcelain pillows with word-decoration are the most obvious. Pillows are playing a very special role in the ceramic culture. It records peoples life at that time in the limited screen. It reflects the accomplishments of our ancestors in arts, humanities and ideas. The themes of word-decoration on the pillows are very rich, such as poetry, songs, and folk saying, and so on. It has been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simple to complex. The art of calligraphy on pillows also makes us feast for the eyes. Running script, cursive script, regular script, seal script, official script has all appeared.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calligraphers styles, the styles of calligraphy on pillow are different, and have been developing with Song Dynasty. Word appears as a part of pillow decor, ar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Cizhous art deco.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theme for us to explore. Key wordsCizhou kiln Porcelain pillow Word-decoration 引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瓷枕就如同其中一簇波浪,它早已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退出了舞台,成为现代人们收藏赏玩的一个专题。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的书法、绘画、诗词歌曲等文艺作品,他们同陶瓷工艺一样也都在世界文化史上作出贡献。尤其是在磁州窑瓷器上表现的格外突出,并且和当时人们生活爱好以及社会风尚乃至政治经济状相适应。故此可以说研究与欣赏磁州窑陶瓷文化,不仅有助于了解当时当地的技术与生产水平,同时还能从中观察到各个历史时期 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于审美观念,甚至当时的思想潮流社会风气。磁州窑五彩斑斓的装饰艺术,向世人昭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作为不可缺少的寝具,我们每天都要和枕打交道,诗经中对于枕的记载说明,最初的枕是木制的,而陶瓷枕始于隋。陶瓷枕作为陶瓷艺术的一支,以其绝对的功能性和观赏性,汇入我国古代陶瓷发展的潮流中去。一、 磁州窑瓷枕的装饰艺术(一)瓷枕的概述图1.1 绞胎脉枕 唐我们所查证到的关于瓷枕的起源,通常认为是隋代,但是所考证到的最早的资料记载是在唐代。瓷枕的发展,是从唐代开始兴盛的。随着制瓷工艺的提高,瓷枕的制造渐渐发展起来,在宋元时期达到鼎盛,之后又逐渐衰落下去。总的来说,瓷枕的发展趋势是年代越早尺寸越小。唐代的瓷枕中常见不足一拃长(图1.1),就是所谓的脉枕,人们通常认为是用作中医号脉。宋代时期的瓷枕尺寸适宜,种类丰富多样,渐渐适合人们使用。而辽金以后,尺寸加大,甚至达到一尺以上,就相对显得笨拙。瓷枕是生活用器,并且多随亡者下葬。因历史淘汰的原因,极少见到传世品。瓷枕大多为平民百姓所用,透露出强烈的市井气息。这使后人得以了解宋人的生活情趣:贪图安逸,不尚浮华。枕在宋瓷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不仅以有限的画面记录了宋人的生活,还体现出宋人身心放松、乐观祥和的生活态度。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纷杂的市井文化,极端地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甚至影响和改变了科举考试科目。由于社会文化发展,文艺事业的蓬勃,磁州窑的工匠也借鉴吸收了当时人们所喜爱的传统绘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巧妙地利用化妆土工艺结合铁锈花装饰工艺,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韵白地黑花装饰技艺,使绘画由纸面扩展到器物表面,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形成磁州窑独具特色的装饰风格。因此从宋元时期开始,磁州窑不再是单纯空间艺术的器物造型,而成为文学、绘画和民俗的载体,大量诗词歌赋、山水画面出现在瓷器尤其是瓷枕上,数不尽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人物被转录在器物表面上,成为了当时极其受推广的政教合一的宣传品,开创了陶瓷美术的先河。图1.2 白釉黑绘文字椭圆形枕 北宋 邯郸市博物馆磁州窑最大的特色就是其装饰艺术,磁州窑的装饰技法和种类丰富,中国陶瓷史中说“其产品的品系、种类可以说集本系诸窑之大成”。瓷枕作为古代北方中下层民众物美价廉的消暑寝具,其以绘画和书法为内容的白地黑花装饰也最能表达人们的文化与情感。有一方白釉黑绘上书欲作高堂梦,须凭妙枕欹文字椭圆形枕(图1.2),描写战国楚襄王游历高唐是梦见巫山神女的故事,笔意流畅洒脱,足以证明枕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市井文化的发展,磁州窑的匠师们千方百计的丰富瓷枕的装饰,与划、剔、刻等其他装饰手法相比,白地黑花的技法以毛笔为工具,书写方便,发挥自由,因而受到人们喜爱,也因此流传最为广泛和长久。特别是宋金元时期,这种枕上装饰越来越丰富,发展最为兴盛。白地黑花装饰枕主要分为绘画装饰枕和书法装饰枕两种,其中绘画装饰枕继承了唐代大家王维所说 “一人、二婴、三山、四花、五兽、六神、七佛”,他们认为“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磁州窑瓷枕在绘画装饰的内容上尊崇了王维的观点,继承了这种传统,我们现在可以将绘画装饰枕分为:白地黑花童婴嬉戏类枕;白地黑花杂技、马戏、熊戏纹枕和龙凤、芦雁、仙鹤、鹰兔、狮虎等珍禽瑞兽、花鸟鱼虫类枕;白地黑花山水人物画类瓷枕;白地黑花历史故事类瓷枕。从造型上看,主要有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椭圆形、婴孩、虎形、龙形等。图1.3 篦划大叶牡丹纹叶形枕 北宋而书法装饰枕则以书法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市井文化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装饰瓷枕,将枕头用作传播文化的载体。主要有叶形枕(图1.3)、豆形枕、八角形枕,到金代以八角形、豆形、如意形为主,也少量出现了一些长方形枕,元代则以长方形居多,有的书画合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磁州窑瓷枕所创造的的这种艺术形式,是一种很好的文化传播方式,有很大的创新意义。(二)文字装饰的出现文字装饰的出现,据考证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在瓷器上题写通俗的诗句与民谚作为装饰,开创于唐代的长沙窑,磁州窑釉下黑褐彩器继承了这个传统。”它使文学艺术的传播,超越了口头和书籍的范畴,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瓷器上的文字作品,不仅色泽清晰,对比强烈,而且不易磨损,容易保存,好似一幅不会磨灭的画轴,保存在陶瓷器物上,令人百看不厌。宋代以后,文字装饰渐渐开始发展起来,这与当时繁荣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与此同时,磁州窑的烧造,也是在宋代进入高峰期。磁州窑的艺术家们继承了这种文字表现手法,与繁荣的社会背景相呼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装饰特色,文字装饰的器物才渐渐多了起来。白地用毛笔书写文字作为装饰的时期与白地黑花装饰出现的时期基本相同,盛行于金、元时期,尤其以磁州窑为代表。除了瓷枕,文字装饰也或多或少出现在其他器物上,白地黑花的“酒”字圆盘(图1.4)、“清净”圆盘(图1.5);三彩及绿釉器上篦划“春夏秋冬”四字;四系瓶上多有书写 “潇湘夜雨”“招财利市”“赵家瓶”“酒酒酒”“仁和馆”等;还有书写“秋露白”的大口罐、书写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小梅瓶,等等。在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的诗文数量和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图1.4 “酒”字大圆盘 北宋图1.5 “清净”圆盘北宋(三)审美特征黑花装饰技法包括了黑花及黑绘划花等多种,在施过白化妆土的器坯上,以“斑花石”浆为“墨汁”,用毛笔绘画花纹,有的再用坚状硬笔在花纹上划出叶脉茎等,元代和明代还有加绘褐彩等。一件施过白化妆土的枕坯面就好像一张宣纸,磁州窑的匠师们可以如同画家那样挥动手中的毛笔,蘸着“墨汁”,在坯面上书写作画,使一幅幅书法作品,永久地留着瓷釉之下。这比起唐代长沙窑的青釉瓷上的书画更接近与中国传统的宣纸上、帛绢上的绘画和书法的韵味。宋代书法家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的避开严谨的法度,形成“尚意”的艺术风格。“意”相对形而言,有神采之义。不计较字的具体形态,把握汉字的精神本质。不强调具体形状,注意共同规律,从而打开了“宋人尚意”的时代新风尚,开始了书法发展的新阶段。宋代尚意风格的形成,与宋朝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宋朝政府避战求和,妥协退让,国家的羸弱给人民投下阴影,而宋朝政府对文人采取开明态度,宋太祖留下不杀文臣的遗训。在这样一种文化宽松但国家实力不强的双重环境下,宋朝书家们不像唐代那样悠闲地沉浸于法度,端庄静美的楷书已不再能满足他们表意的需要,而行草书因其挥洒灵活而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而宋朝行书最盛行。知识分子的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艺术的繁荣。宋人在艺术上多才多艺,宋朝书法家中,更多的是书法家与画家、词人、诗人、文学家等诸多身份兼而有之,也为宋朝磁州窑装饰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二、瓷枕的文字装饰题材(一)古典诗词从瓷枕上所书的文学式样来看,有诗、词、曲、赋、格言、吉语及论语,甚至还有符咒等。内容包括反映人民生活的小调小曲,生活化气息时所流传的神话故事、文学名著、小说典故。从时代上看,诗文在瓷枕上的发展有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从单字或吉祥词语渐渐演变成成语、对联、谜语、俚语、诗、词、曲、赋等。宋朝时期有书写单个大字的如 “春”“忍”“枕”等,也有书写多个汉字的,例如 “福德”“长命枕”“长命安乐”“清净道德”等。宋末至金,以书写格言、吉语、诗词为主,此时才有完整的诗词在瓷枕上出现。而到了元代,则以书写元散曲最常见,也有唐诗、宋金诗词赋、民谣等。更为甚者,还有借此记录当时政治局势,或者为商品做广告宣传的。图2.2 白地划花黑绘“夜静水寒鱼不食”椭圆形枕,北宋,广西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图2.3 彩卧妇形枕。金, 上海市博物馆图2.1 白地黑花“野旷天低树”八角形枕,金,邯郸市博物馆在诗文的题材方面,比较常见的有录写文人作品的,从唐诗到元曲,无所不有。唐诗的兴盛和普及是后世所无法比拟的,它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瓷枕上的大多为五言、七言诗,王之涣、盂浩然、杜甫、张继、李白等名家的作品屡见不鲜。最早提到枕上题诗的是清代的王士祯,他在居易录中提到:“德州赵侍御宅,掘得大冢,有一瓷枕,枕上有杜诗 百宝装腰带句。”据专家所考证到的时期较早的一方磁州窑诗文枕,枕面没有边线,上书名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通篇为行书,字迹清爽流畅。而邯郸市博物馆所藏金代八角形瓷枕(图2.1),枕面画有粗细两道边框,草书写有孟浩然宿建德江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运笔潇洒娴熟,婉转流畅,一气呵成。一件金代椭圆形瓷枕(图2.2)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上书唐代德诚禅师的诗句:“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在(载)月明归。”诗句实际上是在感悟人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佛家至高境界。还有一件金代卧妇形枕(图2.3)上引用了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叶落乌啼霜满天,江边渔父对愁眠。”比原句的“江枫渔火对愁眠”更加浅显为大众人民接受。唐诗的兴盛对于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到了宋元两代,唐诗所表现的浪漫情怀和它流畅的语句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宋代后期到金代是磁州窑的上升时期,宋词的艺术成就也达到了成熟阶段,它所反映的内容更能直接反映和表达人们的思想,当时流行的词牌如人月圆菩萨蛮如梦令蝶恋花等也在瓷器上大量涌现。图2.6 白地黑花野水无人渡椭圆形枕,北宋,私人收藏图2.4 白地黑花菩萨蛮回文诗八角形枕,金,私人收藏图2.5 白地黑花如梦令八 角枕,金,河北磁县文保所 宋代的词作在瓷枕上出现最多的是苏轼。他在诗词文章和书法绘画方面都有所建树,有多件传世的磁州窑瓷枕上书写有他的词作。一件八角形瓷枕(图2.4)上写有苏轼的菩萨蛮:“落花闲院春衫薄,迟日恨依依,梦回莺舌弄,邮便问人羞。” 而另一件椭圆形瓷枕上也写有同样内容的这首菩萨蛮。这首回文诗含义丰富,是苏轼年轻时任杭州通判时的作品,这首词风格委婉,颇有杭州旖旎风光的韵味。还有一件写有苏轼如梦令的八角形瓷枕(图2.5):“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一犁春雨。”这是苏轼晚年的作品,他时常忆起被贬官黄州的日子,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意。磁州窑的工匠们选取这两首苏轼被贬官时期的词写在瓷枕上,也足以表现人生如梦,欢乐易逝的思想,感叹命途坎坷,对怀有隐居田园的文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慰藉。宋代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朝代,当时的丞相寇准的“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也被写在了瓷枕是上,他借鉴了滁州西涧中 名句,当时的宫廷画院常以古人的诗句为试题,宋徽宗还曾将这句诗选为试题,也使寇准的这两句诗名噪一时,得以出现在瓷枕上为后世传颂(图2.6)。图2.7 白地黑花人月圆词长方形枕,金,磁县博物馆 在河北磁县磁州窑博物馆考察时,见到的一件黑花长方形瓷枕,枕面写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图2.7)。这首词的作者是才子吴激,全词充满了思念故土的意味,在金兵南侵的历史背景下广为传颂,把它写在瓷枕上日夜以对,使人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卧枕读词,引发思乡之情。宋词将中国的诗词形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达到中国文化史的巅峰,而磁州窑的工匠们也为宋代文学的流传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词与枕的珠联璧合,深受当时人们喜爱,也使现在的我们有感于宋人生活的诗情画意和民俗风情。图2.10 白地黑花朝天子长方形枕其二,元,河北峰峰矿区文保所图2.8 白地黑花山坡里羊长方形枕,元,磁县博物馆图2.9 白地黑花朝天子长方形枕其一,元,磁县博物馆进入元代,元曲便取代了宋词,发展为独领风骚的新的文学形式。元曲是在广泛吸取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受到北方民族的影响,综合了北方的风土人情而形成的。磁州窑地处偏北,又处于历史上民族文化融合的边缘地区,所以元曲既是一种国土文化对磁州窑来说又是一种地域文化。再者,元曲的语言自然本色,接近口语,这种风格更适合磁州窑的民间风味。因此,元曲成为磁州窑瓷器的重要书写内容,其数量大大超过了唐诗和宋词。 磁州窑顺应了元曲通俗直白,以口语为特点,符合中下层民众的喜好的社会潮流,大量在产品上书写元曲小令,以满足社会需要,扩大销路。 山坡里羊朝天子落梅风喜春来等散曲均见于磁州窑的瓷器上。元曲出现最多的要数元曲大家陈草庵,磁州曾是他的任职的属地,他所作的山坡里羊也都被写在了瓷枕上(图2.8),枕面行书八行: “风波实怕,唇舌休卦,鹤长凫短天生下。劝渔家,共樵家,从今莫说贤愚话。得道多助失道寡,愚,也在他;贤,也在他。”告诫人们不要以口舌招惹是非,一切成败都将交由历史评判。 有两件件出土于磁县的瓷枕上都书有朝天子(图2.9、2.10):“左难右难,枉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这也是说明一些文人讲自己失落不得志的情绪抒发在了瓷枕上。、瓷枕上所写的元曲多反映了山林隐逸的追求,反映了当时士人消极的处世哲学。 图2.11 白地黑花“父母无忧因子孝”椭圆形枕,北宋,私人(二)对联图2.12 白地黑花“立身为本”椭圆形枕,北宋,私人对联是一种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从宋代开始流行,有一方瓷枕上写有“父母无忧因子孝,夫无横祸为妻贤”(图2.11); 另有一方北宋瓷枕上书写“立身之本,行孝为先”(图2.12)。都阐明了儒家处世之道,可见“孝”在宋金以后的重要社会作用。一方元代观台窑瓷枕中部开光处写有“地因流水知高下,人为财交见深浅”,反映了宋代以后经济发展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冲击。(三)成语图2.13 白地黑花椭圆形枕,北宋,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写有成语的瓷枕可查证的只有一件,是一方椭圆形白釉瓷枕。上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图2.13),出自论语颜渊,足以说明儒家思想在民间的影响力。(四)其它题材的文字装饰图2.15 白地划花豆形枕,北宋,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图2.14 白地黑花“远水碧千里”椭圆形枕,元,在诗文装饰枕的制作中也有过文人的参与,枕上的书法涵盖了多种字体,或潇洒或俊朗,这也表明,当时的文人是参与到瓷枕的制作的。除了文人,有的瓷枕上书写 “招财利市”等俗语,反映了瓷枕的消费人群中商人、市井阶层的意识。磁州窑诗词中数量最多的还是反映民风民俗的俚语和工匠们个人的创作,这些作品不一定见于书籍,大多为五言诗、七言诗,如 “远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图2.14)“白云过岭七八片,红树满溪三四花”(图2.15)等等,还有大量的四句诗。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对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些诗词有的描写自然风景,有的抒写闲情逸致,也有的描写工匠生活,还有的感叹羁旅生活、感叹世事,也有不少歌颂爱情或者闺愁宫怨,也有借此传播宗教信仰的图2.16 白地黑花长方形枕,金,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方枕上说枕的瓷枕,这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枕上说枕的实物磁州窑枕赋枕(图2.16)。枕赋全文269字,叙述了瓷枕的产地、用途、关于枕的典故以及文人对瓷枕的珍重,对我们了解瓷枕的起源、承启以及宋元时期的枕文化有很大的帮助。总之,枕上文字装饰的题材各式各样,内容丰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传世作品。三、书法艺术在瓷枕上的呈现图3.1 白地黑花草书歌长方形枕, 元,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白地黑花的书法装饰枕,可以考证到的已经有草书、篆书、行书、楷书等多种字体。瓷枕上门样百出文字装饰,不仅体现了古人文人和工匠们的文学情操,更能体现当时书法艺术对各类人物的影响力。图3.2 白地黑花八角形枕,金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有专门描写书法艺术的瓷枕,如“草书歌”(图3.1)气势跌宕,波澜起伏。另有瓷枕上书“虾蟆水上真书出,蛐蟮泥中草写之”(图3.2),意为:青蛙在水上浮动,如同楷书的“出”字,泥鳅在泥中穿行,如同草书的“之”字。当时的窑工们常年在瓷器上书写文字,具备了一定的书法内涵,他们用自己在乡间所见来形容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感悟,是难得一见的。图3.3 白地黑花“风吹前园竹”椭圆形枕,北宋,私人磁州窑瓷器上的书法艺术在明代时就引起学者的关注。当时的书画鉴赏家陈继儒在泥古录中写道“余秀州买的白定瓶,口有四系,斜烧成仁和馆三字,字如米氏父子所书”。作者根据瓷器上的文字认为,该字是仿宋代米芾的草书。磁州窑瓷器上的书法,行草隶篆兼备,深受当时书法艺术的影响。宋代书法家打破唐人“尚法”的束缚,开创了“宋人尚意”的新风格,为磁州窑书法的风格奠定了基调。图3.7 白地黑花八角形枕,金,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图3.6 绿釉黑彩“蜂飞花下舞”八角形枕,金,磁县文保所图3.5 白地黑花“明知空手去”椭圆形枕,金,故宫博物院图3.4 白地黑花行书“春前有雨花开早”如意形枕 金宋初期,多出现为颜体,颜真卿的字体方正饱满,严整端正,气势浑厚。一方如意形枕上书写道:“风吹前园竹,雨折后庭花”(图3.3),字体硕大,充满枕面。此幅书法结构纵逸,起止莫测,运笔疾迅,给人以风吹竹摇的动感,是为仿颜真卿晚期的行书。宋中期以后,磁州窑的书风受到四大家的影响,有所转变。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四大家为蔡襄、苏轼、黄庭坚和米芾。蔡襄的正楷端庄、行书温雅,一件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白地黑花枕上写有“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图3.4),运笔潇洒娴熟,起伏顿挫,与蔡襄的行书极为贴近。黄庭坚与苏轼在书法上齐名,人称“苏黄”。一件椭圆形白地黑花枕上书写“明知空手去,刚惹业随身。”(图3.5)这幅书法就吸收了苏轼结体扁平偏肥的特点,笔取侧势,错落有致,起笔疾迅,落笔从容。黄庭坚的行草极其突出,在前面提到的写有苏轼菩萨蛮(见图2.4)的瓷枕上,用笔颇有黄庭坚中年的书风,其中有几个字与他的字帖相比一笔不差,整幅书法舒缓俊逸,娟秀开朗。还有一方瓷枕上写有宋代的打油诗,该诗学习了黄庭坚的书法,横画斜势雄浑,而磁州窑的书法多为行草,深受米芾影响,一件绿釉八角形瓷枕上写有“蜂飞花下舞,鹤引水边行”(图3.6)字体清爽不失遒劲,很有米芾的风范。还有不得不提的就是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字态纤瘦柔美,香港杨永德捐赠的一方八角形枕上的点绛唇(莺踏花飞)(图3.7)一词,笔法中规中矩,就是仿瘦金体所书。图3.8 白地填黑八角形枕,金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金代的书法作品传世较少,但是却是磁州窑的书法水平最高的时期。如黑地填白词枕写有“峰前明月照藤床”一诗(图3.8),色泽黑白分明,风格沉静雅实,受到黄庭坚书法的影响。又如,金代瓷枕上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图2.13)和另一件上的“飞雁声断暮云碧,江树叶凋秋水寒”其风格取自米芾和吴踞,枕上的书风有吴踞的俊逸,表现出洒脱的平和之气,具有很高的书法造诣。之前所说那件枕上说枕的实物枕赋瓷枕(见图2.16),是枕上字数最多的瓷枕,枕赋通篇为楷书,笔画清丽,结体宽博,楷法严谨,但同时有挥洒淋漓,没有过多的匠气,具有鲜明的个性,此种风格未见于书帖,因而成为金代楷书的珍贵资料。图3.10 白地黑花篆书词寄月中仙长方形枕,金,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图3.9 白地黑花山坡里羊长方形枕,侧面其二“春将暮”词,元图3.8 白地黑花山坡里羊长方形枕,侧面其一“山前山后红叶”,元还有一件元代瓷枕三面写有文字,即写有陈草庵山坡里羊瓷枕(图3.8,3.9),但是枕侧面的书法却是金代赵秉文的风格。赵秉文不仅官职高,而且书法功底深厚,他是磁州人,他的书法风格必然为家乡的窑工们所接受。这件瓷器上书法行草相间,形散意不散,并无矜持忸怩之态,而有舒缓闲适之意,表现了工匠们娴熟的笔法。图3.11 白地黑花满庭芳长方形枕, 元,河北峰峰矿区文保所在中国的书法史上,篆书是出现较早的一种字体,汉代以后被隶书代替,就渐渐被人淡忘。金代时期,有一位篆书大家党怀英,他用笔粗细圆润,自然稳健,线条遒劲秀美,结构匀称。磁州窑的书风也受其影响,在一方长方形的金代瓷枕上,用篆书写着词寄月中仙一词(图3.10),这首词将潇湘八景巧妙地镶嵌进去,又是篆书写成,使得这件作品弥足珍贵。前文所提及的人月圆(见图2.7 )和苏轼满庭芳(图3.11)也是篆书写成。图3.12 白地黑花喜春来长方形枕,元,河北省博物馆元代是书法的转折期,元代书法家提出直法古人,回归晋唐的口号,是对当时统治者的一种抗争。赵孟頫是对各代书法的集大成者,达到了篆隶真行草皆美的境界。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的一方瓷枕上写有喜春来一词(图3.12),以及前面提及的陈草庵的山坡里羊(风波实怕)(见图2.8)都有赵孟頫小楷的笔意,字形峻拔秀丽,出规入矩,耐人寻味。有趣的是,有一件北宋时期河南出土的三彩划花亚腰形枕(图3.13),枕是宋代的枕,但是枕面所题的诗是清代乾隆皇帝的御制诗,全诗为工整的隶书,字迹清晰可辨,端庄温润,还落有乾隆御印。据书本记载,北宋时期的工匠在制作瓷枕时将侧面开光只绘上花纹或留有空白,供后人题诗,而乾隆皇帝又是一位爱好收藏的皇帝,因而乾隆的诗会出现在北宋的瓷枕上。图3.13 三彩划花亚腰形枕,北宋,私人瓷器上的书法是时代特征的生动反映。通过诗文和书法的鉴赏分析,也可以用来判断器物的年代。磁州窑大量的书法作品出现,与当时艺人总体上升的艺术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四、文字在瓷枕上的布局方式图4.2 白地黑花小桃红长方形枕,元,故宫博物院图4.1 白地黑花蝶恋花椭圆形枕,金,私人 磁州窑的工匠们将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用不同的字体或刻或写在瓷枕上,传统文化就通过瓷枕流传到千家万户。早期出现的书写单个大字的瓷枕,文字通常写于枕面正中,字体硕大,填充整个枕面。之后渐渐发展为诗句的书写,从书写的方向上看,有的是从中间向两边,先右后左,有的是从右往左,纵向书写。这与古人的书写方式有莫大的关联。磁州窑的工匠们常常把诗词的题目写在两边,内容写在中间,这可能和瓷枕的形状有关。例如一件白地黑花椭圆形枕的枕面书写词作蝶恋花(图4.1),其题名就是写于诗词的右边;又如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白地黑花长方形枕,上书元曲小桃红(图4.2),该曲的曲牌名就是写在词曲的左边,也就是词曲的末尾,这在磁州窑出产的瓷枕中十分常见;又如一款白地黑花云头形枕(图4.3),枕面书写双调行香子,它的布局方式就是曲牌于右,曲名于左,也有许多磁州窑系的瓷枕将文字装饰的诗名词名由右至左的分布于诗词内容的两边,如高平调木兰花(图4.4)咏菊(图4.5)等。图4.4 绿釉划花咏菊如意形枕, 金,天津艺术博物馆图4.3 白地黑花云头形枕,元,故宫博物院从诗文和绘画的关系上看,早期只写有诗文,枕面只有单纯的文字装饰;后来逐渐发展成在文字的周围画上线条,有篦划的,也有黑绘的;到了金代和元代才渐渐有其他装饰,在周边装饰有忍冬纹和如意纹等各式花纹,与枕面相呼应,书画合璧,形成图文并茂的装饰效果。图4.7 珍珠地椭圆形枕,北宋,故宫博物院图4.6 白地划花黑绘叶形枕,北宋,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图4.5 绿釉划花豆形枕,北宋,故宫博物院从枕面与文字装饰的关系来看,大多数的文字装饰是写于枕的上方,且多为正中央,周围绘有不同的装饰纹样,也有的画有图画。有的瓷枕的文字集中在枕面的中下方,并不是居中,这与枕的形状有关,也与枕的绘画装饰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