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异面直线a、b的夹角为,cos =,利用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的余弦 的绝对值为两直线的夹角的余弦而得。,1 求直线和直线所成的角,一、用向量法求角,2、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设直线BA与平面的夹角为,,A,g1,=,=,3.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关系,设a l b的平面 角为q,q =g,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在二面角内 同时指向或背离。,设a l b的平面 角为q,q =g,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在二面角内 一个指向另一个背离。,二:向量法求距离,1、已知A(x1 , y1, z1), B(x2 , y2, z2),其中dA,B表示A与B两点间的距离,这就是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 点到平面的距离,已知AB为平面a的一条斜线段,则A到平面a的距离,B,3. 直线和它平行平面的距离,已知直线a平面,求a到平面的距离,在a和平面上分别任取一点A和B,直线a和它平行平面的距离为,4. 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A、B分别是a、上的任意点,,只需在两条异面直线a 、 b上,分别任取一点A、B。,设与a 、 b的方向向量都垂直的, a、b之间的距离,3、求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1,例1:棱长为1的正方形ABCD A1B1C1D1中,E,F,G,K分别是 棱AD,AA1,A1B1 , D1D的中点, 求A1D与CK的夹角; 求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二面角GEFD1的大小 (用三角函数表示) DD1与平面EFG所成的角; (用三角函数表示) 求A1D与CK之间的距离。,解:以D为坐标原点,交基底建立直角坐标系。,A1(1,0,1),D(0,0,0),C(0,1,0),=(1,0,1), DA1 与CK的夹角为,求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设面EGF的法向量,=0,令x=1,得,点B到平面EFG,二面角GEFD1的大小 (用三角函数表示),由知面GEF的法向量,而面DAD1A1法向量,在二面角GEFD1内,二面角GEFD1为, DD1与平面EFG所成的角; (用三角函数表示),由知面GEF的法向量,=(0,0,1), DD1与平面EFG所成的角为,求A1D与CK之间的距离。,=(1,0 ,1),令x=2,得,A1D与CK之间的距离,例2 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边长为4,侧棱长为5,P为CC1 上的任意一点. 求证:BDAP C1P=2,求二面角AB1PB的正切值。,证明: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 坐标系。,A(4,0,0),B(4,4,0),D(0,0,0),由已知可知P(0,4,z),=(4, 4, z ),=(4,4, 0 ),=1616,=0, AP BD,C1P=2,求二面角AB1PB的正切值。,解:P(0, 4,3),B1(4,4,5),=(4, 4,3),=(4, 0,2),令平面APB1的法向量为,令x =2 得,而面BCPB1的法向量为,=(0, 1, 0 ),故二面角AB1PB的平面角为,不妨令二面角AB1PB的平面角为,tan,二面角AB1PB的正切值为,例3 在三棱锥DABC中,底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侧面DBC 是等边三角形,平面DBC平面ABC,AB=AC=4,E,F分别为 BD,AD 中点。 求二面角FCED的大小; 求点B到平面CEF的距离; 直线CE与平面ABC所成的角;,解:找BC的中点O,连AO,DO,ABC是等腰三角形,AOBC于O,DOBC于O,DO面ABC,故可以以O为坐标原点OA、OC、OD 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面EFC的法向量,令 x =1,因OA面BCD,故,=(1, 0, 0)为面BCD的一个法向量,在二面角FCED内,二面角FCED的大小等于,即二面角FCED的大小为,求点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毕业答辩-学前教育
- 组件封装工艺流程
- 婚庆策划居间协议模板
- 自助便利店创业计划书
- 老年护理与老年人安全保护
- 实验室翻新附加合同范本
- 端子压接机安全操作规程
- 咖啡连锁店装修协议样本
- 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 2024清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大数据财务分析》教学大纲
- 状语从句(练习)-2025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 DB11∕T 584-2022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 JJF 2156-2024材料热膨胀仪校准规范
-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解读课件
- 医学教材 鼻窦病变的CT和MRI诊断思路解析
- 2024年河南省机关单位工勤技能人员培训考核高级工技师《职业道德》题库
- 2023光伏并网柜技术规范
- 综合港区海水淡化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
- 2021年化工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