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及行业污染物排放量核算_第1页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及行业污染物排放量核算_第2页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及行业污染物排放量核算_第3页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及行业污染物排放量核算_第4页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及行业污染物排放量核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许可办) 王焕松 2018年3月9日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 及典型行业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 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核算案例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环保税与排污许可衔接 排污许可制改革进展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思路 1 1 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核算案例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环保税与排污许可衔接 排污许可制改革进展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思路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思路 1 1 Add your text in here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Add your text in here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20162016年年1111月月1010日,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 (国办发国办发201681201681号号),明确),明确了排污许可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思路。了排污许可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思路。 十八十八届三中、五中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全会精神,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要求 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强化排污者责任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强化排污者责任的重要举措 改革改革要求要求 重要举措重要举措 是提高环境管理效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是提高环境管理效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 是为改革完善排污许可制度而提出的精细制度安排是为改革完善排污许可制度而提出的精细制度安排 制度保障制度保障 制度安排制度安排 是落实中央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的重要决策是落实中央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的重要决策 是我国环境保护进程中的一座历史丰碑是我国环境保护进程中的一座历史丰碑 重要决策重要决策 历史丰碑历史丰碑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 解决了定位问题解决了定位问题 1 规定了核心内容规定了核心内容 2 明确了治污主体责任明确了治污主体责任 3 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 4 目标任务目标任务 (到2020年) 3、各项环境管理制度 精简合理、有机衔接 1、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 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5、对固定污染源实施全过程管理 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4、企事业单位环保 主体责任得到落实 2、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 信息平台有效运转 7、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 精细化、信息化的“一证式”管理。 6、基本建立法规体系完备、技术体系 科学、管理体系高效的排污许可制 1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 将排污许可制度建设成为固定 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 两个核心 核心制度核心制度 “一证式”管理“一证式”管理 落实企业环落实企业环 保主体责任保主体责任 制度的衔制度的衔 接融合接融合 Text in here 提高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管理效能效能 改善改善环境质量环境质量 2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 “一证式”管理 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 确定许可排放污染物种类、浓度 和排放量; 载明与污染物排放行为直接关联 的生产工艺设施; 明确与环境质量改善要求相关的 各项污染物控制要求。 一个企业发放一个许可证; 生产运营期排污行为的唯一行政许可; 企业守法并接受环保部门实施监管、 社会监督的法律文书。 综合许可 身份证 3 4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 4 从规范统一固定污染源管理对象、范围、内容、要求、监管以及信息平台等几个方面,通过排污 许可制度改革做好各项制度衔接融合,更好发挥各项制度的作用,建立高效管理体系。 总量控制 排污许可排污许可环评 监督执法 污染源监测 规范 环境统计 环环 保保 税税 环境标准 协调一致 衔接 融合 实施方案要求 制度的衔接融合 提供统一的污 染物排放数据 ,减少重复申 报,减轻企事 业单位负担, 提高管理效能 。 改变单纯以行政区域为单元分解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方式和总量减排 核算考核办法,通过实施排污许可制,落实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要求,控制的范围逐渐统一到固定污染源。 环评管准入,许可管排污,执法 管落实,实现从污染预防到污染 治理和排放控制的全过程监管。 新建项目在启动生产设施或实际 排污之前申领排污许可证,环评 文件及批复中与污染物排放相关 的主要内容应当纳入排污许可证 ,其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应作为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要依据。 5 权责明晰 企事业单位: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按 证排污,自证守法; 环保部门:基于企事业单位守法承诺, 依法发放排污许可证,依证强化事中事 后监管; 社会公众:参与监督企事业单位守法、 持证排污。 全过程管理 建立统一的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排污许可证申领、核发、监管流程全过程 信息公开; 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 环保部门监管执法信息公开。 6 7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 制定排污许可管理名录, 实行分类管理; 明确核发权限,规范排 污许可证核发; 明确核发依据,确定许 可内容; 明确分阶段、分步骤核 发计划。 规范许可证核发 8 依依 法法 逐逐 步步 纳纳 入入 其其 他他 污污 染染 物物 2020年,全国基本完成 排污许可证核发。 2017年,完成大气十 条和水十条重点 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企 业排污许可证核发; 按行业分步骤实现对固定污染源全覆盖按行业分步骤实现对固定污染源全覆盖 2017年6月底,率先对 火电、造纸行业企业核 发排污许可证 管理内容主要 包括大气、水 污染物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 规范环保管理要求 企事业单位按期持证排污、按证排 污,不得无证排污,落实环境保护 主体责任; 企事业单位实行自行监测和定期报 告,依法公开污染物排放数据; 环保部门依证监管,执法信息纳入 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及时公开自行监测数据、 监管执法信息,纳入社会监管机制。 9 企事业单位应依法开展自行监测,安装或使用监测企事业单位应依法开展自行监测,安装或使用监测 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监测、计量认证规定和技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监测、计量认证规定和技 术规范,保障数据合法有效,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术规范,保障数据合法有效,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妥善保存原始记录,建立准确完整的环境管理台账,妥善保存原始记录,建立准确完整的环境管理台账, 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应与环境保护部门联网。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应与环境保护部门联网。 企事业单位应如实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排污许可企事业单位应如实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排污许可 证执行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污染物排放数据并证执行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污染物排放数据并 对数据真实性负责。排放情况与排污许可证要求对数据真实性负责。排放情况与排污许可证要求 不符的,应及时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不符的,应及时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自行监测、台账记录自行监测、台账记录 定期报告、数据公开定期报告、数据公开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 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核算案例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环保税与排污许可衔接 排污许可制改革进展排污许可制改革进展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思路 1 1 (一)完善排污许可相 关法律法规 排污许可排污许可 实施进展实施进展 (二)排污许可技术体 系框架基本形成 (四)全国排污许可证 管理信息平台基本建成 (三)环境管理制度 衔接整合逐步推动 (五)15个行业排污许可 证基本完成“应发尽发” 水污染防治法对排污许可制做了两处补充,进 一步明确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范围、细化管理要求。 环境保护税法及实施条例,全面对接排污许可 制度,明确按排污口征税、纳税申报排放数据与排 污许可形成的实际排放量保持一致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 发布,明确按行业推进进度安排和重点管理、简化 管理分类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发布,规范排污许 可证的申请、核发、执行以及与排污许可相关的监 管和处罚等行为。 (一)完善排污许可相关法律法规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流程示意图 企业行为 环保部门行为 A1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 A2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 B1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B2行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 B3行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申请 A1-A2,B1-B4、B6 受理 A1-A2,B1 排污许可证 记录环境管理台账 B1、B4 申报实际排放量 B1、B3、B4 审核 B1-B4 发放 A2 监管 A2,B1-B5 申请前信息公开(A2) 许可证信息公开(A2) (二)排污许可技术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B4环境管理台账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 B5行业排污许可执法指南 B6排污单位编码规则 建立技术体系,规范排污许可证核发 (二)排污许可技术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25项) 2016.12:火电、造纸(环水体函2016189号) 2017.07:水泥(HJ847)、钢铁(HJ846) 2017.08:石化(HJ853) 2017.09:焦化(HJ864)、电镀(HJ855)、 平板玻 璃(HJ856)、原料药(HJ858.1)、 制革(HJ859.1)、 制糖(HJ860.1)、 纺织印染(HJ861)、农药制造 (HJ862)、 有色(铅锌、铝、铜)(HJ863.1-3)、 氮 肥(HJ864.1) 2018.1: 有色(汞、镁、镍、钛、锡、钴、锑) (HJ863.4-10) 2018.2: 总则 排污单位编码规则 HJ608,2018.01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指南(10项) 2017.05: 总则 HJ819、火力发电及锅炉 HJ820、 造纸工业 HJ821 2017.11:水泥 HJ848 2017.12 : 钢铁工业及炼焦化学 HJ878; 纺织印染 HJ879; 石油炼制工业 HJ880; 提取类制药工业 HJ881、发酵类制药工业HJ882; 化学合成类制药 工业 HJ883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2项) 2017.05:火电厂(HJ2301-2017) 2018.01: 制浆造纸工业(HJ2302-2018) (三)环境管理制度衔接整合逐步推动 制度 衔接融合 推进 协同改革 探索 管理机制 做好 数据挖掘 梳理 信息系统 出台 相关文件 环评与排污许可衔接取得进展:出台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 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环评与排污许 可的关系,以及管理要求上的衔接。 总量与排污许可融合思路形成:形成十三五总量制度过渡方式 和十四五总量改革方案。 按证监管取得突破。印发火电、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执法检 查工作方案,对全国1000多家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火电、 造纸企业进行全面执法检查。 与重点排污单位的衔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 行)(环办监测201786号),明确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 理的已发放排污许可证的产生废水、废气污染物的单位确定为 重点排污单位。与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相衔 接配合,逐步明确了对企业的分类管理。 与环境保护税衔接: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的统一,实现 排污许可管理和环保税征管一套数。 固定污染源(水、大气)编码规则(环 水体2016189号上升为标准,发布排 污单位编码规则(HJ608-2017) 建成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统 一平台、统一编码、精准定位、信息公开, 建立污染源三维信息。与环境保护税征收平 台通过涉税信息共享平台有机衔接。 (四)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基本建成 环保税 征税平台 涉税信息 共享平台 排污许可 信息平台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钢铁、水泥等15个行业排污许可证拟核发23382张 ,已核发21292张,除2348张不具备核发条件外,2017年15个重点行业排污许 可证核发任务基本完成,基本完成“水十条”“大气十条”以及党中央国务 院部署的今年改革任务。 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国火电、造纸两个行业分别核发许可证1998张、 3057张。 截至2017年10月31日,“2+26”城市钢铁、水泥行业分别核发许可证656张 、398张。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钢铁、水泥等13个行业排污许可证共计核发 15767张。 (五) 15个行业排污许可证基本完成“应发尽发” 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核算案例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环保税与排污许可衔接环保税与排污许可衔接 排污许可制改革进展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思路 1 1 纳税人纳税人 环保税环保税与与 排污排污许可衔接许可衔接 应税污染物应税污染物 计算税依据计算税依据 减免税条件减免税条件 信息共享信息共享 (一)纳税人(一)纳税人 环境保护税法环境保护税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 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 营者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 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 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税务机关应当依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交送的排污单位信息进行纳税人识别。 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交送的排污单位信息中没有对应信息的纳税人,由税 务机关在纳税人首次办理环境保护税纳税申报时进行纳税人识别,并将相关信 息交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二)应税污染物(二)应税污染物 环境保护税环境保护税的征税对象确定为大气 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 声,具体应税污染物依据税法所附 环境保护税目税额表应税污 染物和当量值表的规定执行。 排污许可制排污许可制对排污单位排放水污染 物、大气污染物等各类污染物的排 放行为实行综合许可管理。推动修 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 噪声污染防治法,逐步将固体废物 和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三)计税依据(三)计税依据 1.确定计税依据的一般原则 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按照排放量折合的污染当量数确 定,以排放口为计算应税污染物排放量的单位。 从两个以上排放口排放污染物的,对每一排放口排放的应税 污染物分别计算征收环境保护税。持有排污许可证的,按照排污 许可证载明的污染物排放口确定。 (三)计税依据(三)计税依据 2.应税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应税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和顺序: (1)自动监测。 (2)监测机构监测(企业依法依规自行开展的监测数据视同)。 (3)排污系数和物料衡算方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 (4)抽样测算。 根据排污许可改革思路,排污单位可自行 或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开展监测工作。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按照排污许可规定的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计算污染物实际排放量。 目前,已发布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火电等17个行业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后续将在相应行业排污许可技术规范中明确。 (四)税收减免(四)税收减免 减征情形(减征情形(2 2种种) (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 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 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三十(五十)的,减按减按百分之七十五(五十)征收环境保护税。 当月自动监测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浓度值的小时平均值再平均所得数值或者应 税水污染物浓度值的日平均值再平均所得数值,或者监测机构当月监测的应税大 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浓度值的平均值。 大气污染物浓度值的小时平均值或者应税水污染物浓度值的日平均值,以及 监测机构当月每次监测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浓度值,均不得超过国家 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门槛) (五(五)信息共享)信息共享 (1)环保部门信息传递环保部门信息传递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将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排污许可、污染物排放数据、环境违法和受行政处罚情况 等环境保护相关信息,定期交送税务机关。 (2)税务机关信息传递税务机关信息传递 税务机关应当将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款入库、减免税额、欠缴税款以及风险疑点等环境保护 税涉税信息,定期交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环保税征管与排污许可管理思路统一,制定了环境保护税申报、征管所需的表征单书。建立环 境保护税征管信息共享平台,以全国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为核心开展涉税信息整合和集成工作,交 换共享企事业单位实际排放数据与纳税申报数据,形成的实际排放数据作为环境保护税的数据来源, 引导企事业单位按证排污并诚信纳税。 纳税人申报的污染物排放数据与环境保护主管部 门交送的相关数据不一致的,按照环境保护主管 部门交送的数据确定应税污染物的计税依据。 环境保护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与排污许可相关的规定 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 第八条规定:从两个以上排放口排放应税污染物的,对每一排放口排放的应税污染物分 别计算征收环境保护税;纳税人持有排污许可证的,其污染物排放口按照排污许可证载 明的污染物排放口确定。 第九条 属于环境保护税法第十条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纳税人,自行对污染物进行监测所 获取的监测数据,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的,视同环境保护税法第十条第二项规 定的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 第二十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纳税人申报的应税污染物排放信息或者适用的排污系 数、物料衡算方法有误的,应当通知税务机关处理。 第二十一条 纳税人申报的污染物排放数据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交送的相关数据不一致 的,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交送的数据确定应税污染物的计税依据。 环境保护税法 第十条规定:因排放污染物种类多等原因不具备监测条件的,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 部门规定的排污系数、物料衡算方法计算; 第十五条规定: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将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污染物排放数据、环境 违法和受行政处罚情况等环境保护相关信息,定期交送税务机关。 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 纳入许可管理核算案例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 环保税与排污许可衔接 排污许可管理思路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 4 4 30 许可排放浓度 许可排放量 排放标准 行业绩效水平 环评批复要求 总量控制要求 实际排放浓度 排放浓度合规判定排放浓度合规判定 自动监测 VS 手工监测 执法监测 VS 自行监测 非正常工况-排放浓度豁免时段 实际排放量 排放量合规判定排放量合规判定 行业/排放口/污染物 年许可排放量/特殊时段许可排放量 排放量核算方法排放量核算方法 应当安装在线监测的污染物: 有在线监测-在线监测计算 无在线监测/数据不合规定-产污系数 无需在线监测的污染物: 手工监测/物料衡算/排污系数 统一方法核算 环境保护税 总量控制 监督管理 数据归真、多源合一 排污许可合规判定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行业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典 型 水 泥 工 业 工 艺 流 程 及 产 排 污 节 点 图 矿山开采 熟料生产 协同处置 公用单元(部分) 34 水泥粉磨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生产线 窑尾窑尾烟囱烟囱 窑头窑头烟囱烟囱 回转窑回转窑 悬浮预热器悬浮预热器 分解炉分解炉 石灰石均化库石灰石均化库 生料库生料库 窑尾除尘器窑尾除尘器 窑头除尘器窑头除尘器 熟料库熟料库 窑尾窑尾余热锅炉余热锅炉 窑窑头余热锅炉头余热锅炉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许可排放限值确定 一般性原则 一般排放口 (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 大气污染物 排放口 主要排放口( 窑头、窑尾) 一般排放口 厂界 无组织 水污染物 许可浓度 许可浓度 许可浓度 许可浓度+许可量 HJ 847排污口分类管理及许可原则 排污单 位许可 排放量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生产过程生产过程 监测点位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监测频次a 水泥制造水泥制造 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排气 筒 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自动监测 氨b 季度 氟化物(以总F计)、汞及其 化合物 半年 水泥窑窑头(冷却机)排气筒 颗粒物 自动监测 烘干机、烘干磨、煤磨排气筒 颗粒物、二氧化硫c、氮氧化 物c 半年d 破碎机、磨机、包装机排气筒 颗粒物 半年d 输送设备及其他通风生产设备的 排气筒 颗粒物 两年 矿山开采矿山开采 破碎机排气筒 颗粒物 半年d 输送设备及其他通风生产设备的 排气筒 颗粒物 两年 散装水泥中转站及水泥制品生产散装水泥中转站及水泥制品生产 水泥仓及其他通风生产设备的排 气筒 颗粒物 两年 注:废气监测须按照相应监测分析方法、技术规范同步监测烟气参数。注:废气监测须按照相应监测分析方法、技术规范同步监测烟气参数。 注注 a:重点控制区可根据管理需要适当增加监测频次;:重点控制区可根据管理需要适当增加监测频次; b:适用于使用氨水、尿素等含氨物质作为还原剂,去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工艺;:适用于使用氨水、尿素等含氨物质作为还原剂,去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工艺; c:适用于采用独立热源的烘干设备或利用窑尾余热烘干经独立排气筒排放的工艺;:适用于采用独立热源的烘干设备或利用窑尾余热烘干经独立排气筒排放的工艺; d:排污单位应合理安排监测计划,保证每个季度相同种类治理设施的监测点位数量基本平均分布。:排污单位应合理安排监测计划,保证每个季度相同种类治理设施的监测点位数量基本平均分布。 排污单位排污单位 自行监测自行监测 技术指南技术指南 水泥工业水泥工业 (HJ848HJ848)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监测点位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监测频次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废水总排放口废水总排放口 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 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氟化物、 氨氮、总磷、水温、流量 半年 适用于废水外排的所有水泥工业排 污单位 车间或车间处理车间或车间处理 设施排放口设施排放口 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 总铅 半年 适用于废水外排的协同处置固体废 物的水泥工业排污单位 注:注:2015年年1月月1日(含)后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排污单位的其他监测指标还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日(含)后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排污单位的其他监测指标还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 批复确定。批复确定。 排污单位排污单位 自行监测自行监测 技术指南技术指南 水泥工业水泥工业 (HJ848HJ848)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实际排放量核算一般原则 核算二氧化硫直接 排放量 产排污系数法 产污系数 排污系数 依据第一次全国 污染源普查工业污 染源产排污系数手 册 实测法 自动监测数据 手工监测数据 依据 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 规范 水泥工业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 法 水泥工业 物料衡算法 优 先 顺 序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水泥工业排污单位实际排放量包括正常情况和非正常情况实际排放量之和。 (2)水泥工业排污单位应核算废气污染物有组织实际排放量和废水污染物实际排放量,不 核算废气污染物无组织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包括实测法、物料衡算法、产排污系数法等。 (3)对于排污许可证中载明应当采用自动监测的排放口和污染物,根据符合监测规范的有 效自动监测数据采用实测法核算实际排放量。对于排污许可证中载明要求采用自动监测的排 放口或污染物而未采用的,采用物料衡算法核算二氧化硫排放量,核算时根据原辅燃料消耗 量、含硫率,并可考虑水泥窑本身的脱硫效率;采用产污系数法核算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 量,根据单位产品污染物的产生量,按直排进行核算。 实际排放量核算一般原则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4)对于排污许可证未要求采用自动监测的排放口或污染物,按照优先顺序依次选取自动监测数 据、执法和手工监测数据、产排污系数法(或物料衡算法)进行核算。监测数据应符合国家环境 监测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要求。 (5)水泥窑在启、停窑等非正常情况下,应保持自动监测设备同步运行,并记录实时监测数据, 根据自动监测实测法核算各类废气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对窑头、窑尾未安装自动监测设备或自 动监测设备未保持同步运行的,采用物料衡算法按直排核算二氧化硫排放量;采用产污系数法核 算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量。非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污染物实际排放量采用产污系数法核算污染物 排放量,且均按直接排放进行核算。 (6)水泥工业排污单位如含有其他行业的,其他行业的废气、废水实际排放量按照其他行业核算 方法核算。针对不许可排放量的工序,不核算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核算一般原则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A)有组织排放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为: (1)正常情况 1.废气 旁路放风一般排放口主要排放口有组织排放jjjj MMMM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正常情况 1.废气 B)主要排放口:以自动监测实测法为主 9 11 10 ikijk n k m i j QCM 主要排放口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正常情况 1.废气 B)主要排放口:特殊情形 对于因自动监控设施发生故障以及其他情况导致数据缺失的按照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 技术规范(试行)(HJ/T 75)进行补遗。 对于自动监测数据缺失时段超过25%,或者要求采用自动监控设施而未采用的,采用物料衡算法核 算二氧化硫排放量,核算时根据原辅燃料消耗量、含硫率,并可考虑水泥窑本身的脱硫效率;采 用产污系数法核算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量,根据单位产品污染物的产生量,按直排进行核算。 针对自动监测数据缺失问题,排污单位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不是排污单位责任的,可按照排污单位 提供的手工监测数据等核算实际排放量,或者按照上一个半年申报期间的稳定运行期间自动监测 数据的小时浓度均值和半年平均烟气量,核算数据缺失时段缺失时段的实际排放量。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正常情况 1.废气 100100 ) 100100 (2 21 n 1i i i 0 0 2 GGDSO 特殊情形下,物料衡算法核算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 原料中有机硫和硫化物硫等含量不高于0.15%时: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正常情况 1.废气 原料中有机硫和硫化物硫等含量高于0.15%时,由于此类硫易于在预热器挥发或分解,应实 测其全硫、硫酸盐硫,用差减法计算出有机硫和硫化物硫含量,采用下式核算二氧化硫窑尾 实际排放量。 特殊情形下,物料衡算法核算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 n 1i 1 i 21 n 1i i 0 0 100100100100 ) 100100 (2 2 ii SO GGGD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正常情况 1.废气 DP10-3 式中:D核算时段内某污染物的排放量,t; P核算时段内熟料或水泥生产线产量,t; 某污染物的产污系数,kg/t熟料或kg/t水泥,具体系数见下表1。 特殊情形下,产污系数法核算颗粒物、氮氧化物实际排放量 表1 水泥熟料制造排污单位产污系数表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正常情况 1.废气 C)一般排放口 /10 9 1 一般排放口 ijijij n i TQCM 排污单位类型 一般排放口 污染源类型 水泥(熟料)制 造排污单位 煤磨、水泥磨、破 碎机、包装机 独立粉磨站排污 单位 石膏破碎机、水泥 磨、包装机 对于表中的污染源,若地方环保部门要求安装自动监测的,应按照自动监 测数据核算其实际排放量,再与表中未安装自动监测的其他污染源手工监 测数据核算的实际排放量加和代入公式进行全厂一般排放口排放量的核算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正常情况 1.废气 C)一般排放口 对于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的监测频次及方法开展手工监测的: 若是水泥(熟料)制造排污单位应采用产污系数法核算全厂一般排放口颗粒物实际排放量; 对于独立粉磨站,视情形采用产污系数法或排污系数法核算全厂一般排放口颗粒物实际排放 量,对采取技术规范中的可行技术且保持正常运行或证明具备同等污染防治能力的,按排污 系数核算,否则按产污系数核算。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正常情况 1.废气 C)一般排放口 水泥(熟料)制造排污单位产污系数表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正常情况 1.废气 C)一般排放口 独立粉磨站生产项目产排污系数表 产品名称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万规模等级(万 吨吨-水泥水泥/年)年) 污染物指标污染物指标 单位单位 产污系产污系 数数 排污系排污系 数数 水泥水泥 熟料熟料、 混合混合材材 粉磨站粉磨站 60 工业工业粉尘粉尘 (一般性粉尘)(一般性粉尘) 千克/吨-产品 17.7 0.177 60 千克千克/吨吨-产品产品 22.8 0.228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正常情况 1.废气 D)旁路放风排气筒 9 1 旁路放风 10 iiij n i TQCM 对于协同处置水泥工业排污单位设有单独旁路放风排放口的,应按照要求开展自 行监测,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实际排放量。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2)非正常情况 1.废气 水泥窑在启、停窑期间应保持自动监测设备同步运行,自动监测设备应记录非 正常情况下实时监测数据,根据自动监测数据按自动监测公式核算该时段的各类污 染物的实际排放量并计入年实际排放量中。 9 11 10 ikijk n k m i j QCM 主要排放口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2)非正常情况 1.废气 针对窑头、窑尾要求安装但未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颗粒物、氮氧化物按照产排 污系数法核算;二氧化硫按照物料衡算法核算,核算方法见下式。 100 ) 100100 (2 1 n 1i i i 0 0 2 GGDSO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正常情况 2.废水 A)手工监测法 水泥工业排污单位外排水应按照技术规范要 求开展手工监测。暂不要求自动监测。 61 10 )( d n q D n i ii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正常情况 2.废水 B)自动监测法 采用在线监测数据核算废水污染物源强,应采用 核算时段内所有日平均数据进行计算。 对要求采用自动监测的排放口或污染因子,在自 动监测数据由于某种原因出现中断或其他情况, 应按照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 技术规范HJ/T 356补遗。 n 1i 6 10 ii qD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正常情况 2.废水 C)产排污系数法 要求采用自动监测,未采用的排放口或污染因子,采用产污系数法,按直排核算。 要求采用手工监测,未采用且未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开展自行监测的排放口或污染因子, 对采取技术规范中的可行技术或证明具备同等污染防治能力的,按排污系数法核算实际排放 量; 否则按产污系数法核算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如下: DKP10-6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水泥工业 (1)正常情况 2.废水 C)产排污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