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弯曲与特殊梁-第二讲.ppt_第1页
非对称弯曲与特殊梁-第二讲.ppt_第2页
非对称弯曲与特殊梁-第二讲.ppt_第3页
非对称弯曲与特殊梁-第二讲.ppt_第4页
非对称弯曲与特殊梁-第二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1 章 非对称弯曲与特殊梁,本章主要研究: 一般非对称弯曲正应力 一般薄壁梁的弯曲切应力 薄壁梁的截面剪心 复合梁与曲梁弯曲应力,1 惯性积与主惯性矩 2 非对称弯曲正应力 3 薄壁梁的弯曲切应力 4 薄壁梁的截面剪心 5 复合梁的弯曲应力 6 曲梁弯曲应力简介,1 惯性积与主惯性矩 附录G, 截面惯性积 惯性积平行轴定理 转轴公式与主惯性矩, 截面惯性积,惯性积,截面对 y, z 轴的惯性积,当 y 或 z 轴为截面对称轴时,跳过算例,试计算图示截面的惯性积 Iyz,算例, 惯性积平行轴定理,平行轴定理,Cy0z0形心直角坐标系,Oyz任意直角坐标系,注意:,二者平行,跳过算例,算例,试计算惯性积 Iyz, 转轴公式与主惯性矩,转轴公式,a:始边-y轴,为正,主轴与主惯性矩,满足惯性积为零的坐标轴 主轴,记为,对主轴的惯性矩 主惯性矩,记为,通过形心的主轴主形心轴,相应惯性矩主形心惯性矩,跳过算例,算例,确定主形心轴与主形心惯性矩,h=2b,2 非对称弯曲正应力, 平面弯曲正应力分析 非对称弯曲正应力一般公式, 平面弯曲正应力分析, 平面假设 单向受力假设,假设,综合考虑三方面,r中性层曲率半径,联立求解式(a)(d), 变形与应力:,详见,中性轴与主形心轴 z 重合,中性轴垂直于弯矩作用面的变形形式平面弯曲, 中性轴:,结论, 非对称弯曲正应力一般公式,非对称弯曲正应力,最大应力位于离中性轴最远点 a, b 处, 应力一般公式, 公式的简化,中性轴方位,广义弯曲公式推导,斜弯曲,中性轴不垂直于弯矩作用面的变形形式斜弯曲,几个概念及其间关系,对 称 弯 曲,非对称弯曲,弯曲,平面弯曲(M 矢量 / 主形心轴时),斜 弯 曲(M矢量不 / 主形心轴时),平面弯曲,斜弯曲两个互垂平面弯曲的组合, 中性轴不垂直于弯矩作用面的变形形式斜弯曲, 中性轴垂直于弯矩作用面的变形形式平面弯曲, 几个概念间的关系,非对称弯曲分析计算步骤, 确定截面形心、主形心轴与主形心惯性矩 内力分析,求出 My 与 Mz 确定中性轴方位,以确定最大正应力点位置 计算最大弯曲正应力,3 薄壁梁的弯曲切应力, 薄壁梁弯曲切应力公式 例题, 薄壁梁弯曲切应力公式,y、z 轴主形心轴,假设, 切应力平行与中心线切线, 切应力沿壁厚均匀分布,弯曲切应力公式,Iz- 整个截面对 z 轴的惯性矩,Sz-截面 w 对 z 轴的静矩,推导详见,例 3-1 确定工字形截面梁的剪流分布, 例 题,解:1. 翼缘剪流计算,2. 腹板剪流计算,3. 剪流方向判断,tf 指向腹板,tw 与 FS 同向,4. 剪流分布图, 下翼缘的剪流均指向腹板;上翼缘的剪流 均背离腹板 腹板上的剪流与剪力 FS 同向 “视”截面如管道, “视”剪流如管流,连续流动;由qw推及其他,解:1. 问题分析,切应力分布对称于 y 轴,A 处切应力为零,等价于开口薄壁截面,例 3-2 确定闭口薄壁圆截面梁的切应力分布,2. 切应力分析,4 薄壁梁的截面剪心, 剪心概念 剪心位置的确定, 剪心概念,现象与问题,要使梁仅弯不扭,横向载荷 (F,q) 应满足何种条件?,点击画面,剪心演示,平面弯曲的外力条件, 梁 z 轴发生平面弯曲,Fsy位置: ez=?,要使梁 z 轴发生平面弯曲, 外力 ( F, q ) 作用线 y 轴,并距其 ez 处,根据合力矩定理:, 梁 y 轴发生平面弯曲,Fsz位置:ey=?,根据合力矩定理:,要使梁 y 轴发生平面弯曲,外力( F, q )作用线 z 轴,并距其 ey 处, 剪心定义, 剪心位置仅与截面的形状及尺寸有关,与外力无关,属于截面几何性质,剪心概念, 剪心性质, 当横向外力作用线通过剪心时,梁将只弯不扭,故剪心又称弯心,剪力 Fsy, Fsz 作用线的交点E (ey, ez),问题回顾,何以伴随扭转?,存在附加扭力偶矩,对称截面的剪心,剪心位于对称轴上,剪心与形心重合,单对称截面,双对称截面, 剪心位置的确定,槽形截面剪心, 剪心位于 z 轴, 确定 ez,设梁绕 z 轴发生平面弯曲,根据合力矩定理:,剪心位于z 轴, ez=?,圆弧形薄壁截面剪心,5 复合梁的弯曲应力, 复合梁弯曲正应力 转换截面法 例题, 复合梁弯曲正应力,复合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所构成的整体梁复合梁,复合梁弯曲基本方程,平面假设与单向受力假设成立,z 轴位于中性轴,平面假设中性层(轴),确定中性轴位置,确定中性层曲率,I1 ,I2截面A1, A1对中性轴 z 的惯性矩,式中:n=E2 / E1弹性模量比,正应变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但正应力分布出现非连续,呈现分区线性分布,弯曲正应力公式,或写作, 转换截面法,中性轴通过等效截面的形心 C,截面转换, 静矩等效, 惯性矩等效, 当 n = E2/E1 时,将截面 2 的横向尺寸乘以 n,得 “等效截面”,结论:通过等效截面确定中性轴位置与弯曲刚度, 计算弹性模量比 n 画等效截面图 由等效截面的形心,确定中性轴位置, 计算弯曲正应力, 按等效截面计算惯性矩,复合梁弯曲应力分析计算步骤, 例题,例 5-1 图示截面复合梁,M=30kN.m,Ew=10GPa,Es=200GPa,求木与钢横截面上的弯曲正应力,解: 1. 模量比计算,选钢为基本材料,2. 等效截面几何性质,3. 横截面上的应力,6 曲梁弯曲应力简介, 曲梁弯曲应力 大曲率梁与小曲率梁, 曲梁弯曲应力,未变形时轴线即为曲线的杆件曲杆 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曲杆曲梁,曲梁,曲梁弯曲正应力,根据平面与单向受力假设,并综合考虑几何、物理与静力学三方面,进行分析, 分析原理与方法, 应力分布特点, 中性轴不通过横截面形心 s 沿截面高度按双曲线规律分布 横截面内、外侧边缘处的正应力最大, 应力计算, Sz截面对中性轴 z 的静矩,积分计算查阅表10-1, 中性层曲率半径:, 大曲率与小曲率梁,大曲率梁,小曲率梁,小曲率梁应力,大、小曲率梁, 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 中性轴通过截面形心,可近似认为:,谢 谢,中性轴通过截面形心,中性轴与主形心轴 z重合,(a)(b),(e)(c),(f)(d),Iz- 整个截面对 z 轴的惯性矩,Sz-截面 w 对 z 轴的静矩,广义弯曲公式推导,试验表明:平面假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