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针切缝法重睑术320例报告.doc_第1页
三针切缝法重睑术320例报告.doc_第2页
三针切缝法重睑术320例报告.doc_第3页
三针切缝法重睑术320例报告.doc_第4页
三针切缝法重睑术320例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针切缝法重睑术320例报告【关键词】 三针切缝法重睑术从2002年开始,作者在切开法重睑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即采用三针切缝法做重睑成形术32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方法及临床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20例,其中男15例,女305例;双侧单睑308例,一侧单睑12例。埋线法手术后重睑消失或不显者18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医患双方满意、重睑高低得当、厚薄适宜、形态自然310例,成形欠佳、医患其中一方不满意进行再修改10例(重修改后均满意)。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第7天拆线,大多数受术者肿胀较轻,能正常上班和社交,2个星期基本恢复自然。1.2 手术方法 患者平卧,轻闭双眼。在上睑皮肤距上睑缘68mm处设计重睑线,在瞳孔正上方定一个最高点,根据受术者眼睑类型、职业、性格,及其各人要求,同时参考上睑自然标志,用美兰画出重睑线的最佳位置和走向,在重睑标志线上做3个35mm的小切口,位置分别在瞳孔最高处、内中1/3处和外中1/3处,内侧小切口距内呲角5mm,外侧小切口距外呲角510mm。用2%利多卡因加1/20万U肾上腺素25滴在重睑标志线下做皮下浸润麻醉,每侧注入1ml,轻揉片刻使药液均匀分布。用11#尖刀片切开手术定点,达皮下,用眼科弯剪于切口二侧稍做皮下分离,经切口剪除皮下组织、部分眼轮匝肌、结缔组织,显露出睑板前筋膜组织。如框内脂肪过多,可通过小切口打开眶膈,轻压眼球,将疝出的脂肪剪除。嘱患者睁眼,一般情况下重睑已自然形成,如形成不理想,考虑眼轮匝肌切除不够或不均,可再行切除至重睑自然形成为止。用5-0尼龙线于小切口二端做皮肤与睑板前结缔组织固定缝合。术后眼部无需包扎,切口每天清洁消毒34次,口服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周拆除缝线。3 讨论 重睑术是我国美容手术中最常见的手术,其术式目前常用的有埋线法、缝线法、切开法等,各有优缺点。但无论哪种方法除要求达到重睑目的外,还要求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效果可靠而持久等,所以选择适当的术式无疑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原因。重睑形成的解剖因素中一般认为上睑提肌腱膜除附着在睑板上缘外,尚有部分纤维穿过眶膈和眼轮匝肌,附着在睑板前的皮肤上,当上睑提肌收缩时,皮肤和睑板同时被上提而形成重睑。不管是切开法或埋线法重睑术都是基于此理论,使睑板前皮肤与睑板形成粘连或是用缝线“延伸”上睑提肌腱膜至皮下在提肌收缩时带动板前皮肤而形成重睑。三针切缝法重睑术,在重睑线上做3个小切口,皮肤和睑板、上睑提肌腱膜缝合固定形成多处小范围粘连,好似数股上睑提肌腱膜延伸分布至上睑皮肤,因其形成的粘连较牢固,具有切开法一样的永久性效果,避免了埋线法由于缝线在皮下撕脱难以形成永久性重睑的缺点,同时,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损伤少,术后反应轻,具备了埋线法的优点,避免了切开法组织损伤重、术后水肿明显、恢复慢可能遗留瘢痕等缺点。 手术操作要点:(1)设计切口要尽量避开上睑垂直切口方向的皮下静脉血管,如确实无法避开垂直切口缝合方向的皮下静脉血管,可绕过血管在血管深面继续修剪眼轮匝肌,使保留的较粗的皮下静脉血管悬空,同时,在修剪内外侧组织时,注意避免损伤睑缘动脉弓和周边动脉弓,尽量减少对上睑组织损伤程度,保持静脉回流和淋巴回流通畅;(2)切口长短一般为35mm,切口太短不易剪除组织,切口太长则术后瘢痕明显,且对血管、组织的损伤较重;(3)剪除眼轮匝肌时,应确保剪除的组织刚好共同位于切口下缘,不要偏上或偏下,避免重睑线高低不匀形成多条重睑线;(4)缝合要确保皮肤与睑板的粘连,必要时可做睑板与皮肤的贯穿缝合固定,避免打活结,拆线避免过早或过迟。 三针切缝法重睑术由于不切除皮肤,手术损伤少,术后发现效果不佳时易于修正。作者对10例重睑不满意者二次行重睑术时,只需将原粘连处分离,伤口重新缝合即可矫正,10例二次手术者全部获得满意效果。三针切缝法重睑术适合中青年上睑皮肤不松弛的单睑患者及肿眼泡患者,对于年龄较大上睑皮肤松弛的患者,由于此术式不能切除松弛的上睑皮肤,还是采用传统的切开法为好。内呲赘皮者,其赘皮常阻碍重睑线的自然延伸,使重睑线很难得到满意的弧度,因此内呲赘皮者宜先行内呲赘皮纠正手术,再行三针切缝法重睑术。【参考文献】 1 高景恒编.美容外科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20.2 罗建国.保留静脉桥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8,4:57.3 Moreau M, Brocheriou I, Petit L, et al. IL-8 mediates downregulation of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expression in cholesterol-loaded human macrophages: relevance to stabilit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Circulation, 1999, 99: 420426.4 Matthijs B, Ron J, Erik H, et al. IL-8 Plasma concentrations and the risk of fu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apparently healthy men and women. the EPIC-Norfolk prospective population study.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4,24(8):1503508.5 Abbate A, Biondi-Zoccai GG, Brugaletta S,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