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道路相关设施景观设计要则研究 姓名:薛锋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指导教师:罗西 2003060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道路相关设施景观设计要则研究 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硕士生:薛锋 指导教师:罗西副教授 摘要 现代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已从纯粹的工程设计阶段进入了以道路工程和道路安全为基 础的、具有完善的道路相关设施的、以景观表现为主要方式的、功能全面的城市道路建设的新 时代。本文结合国情、业隋,从基础出发,面向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关于城市道路相关设施的 景观设计要则,为道路规划设计方法的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本文以设计结合自然和道路各项设施相互之间的协调为原则基础,将视点集中在构成道 路的各项设施的景观设计要则上,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使零散的规划要则得以整合。文章可 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两个部分: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从道路视觉理论出发,以路人对 道路形成的主观意象为原则,阐述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论,着重分析了城市道路之中主要的 相关设施( 包括:城市道路线形、横断面、道路绿化、道路交叉口与街道广场、立体交通、人 行道、交通道及中央分隔带、公交车站、停车设施、路面铺装、标志标线、道路照明、排水设 旌以及其它道路附属设施) 的景观设计要则。并以以上要素为评价因子,建立了相应的多级模 糊综箭 - 价体系,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优劣的评价提供了量化的参考指标。在实例分析方面, 选择了杭州市环城北路景观为典型范例,运用各项要则对其道路相关设施进行验证,并利用评 价体系确定了该景观大道的景观等级,使本研究的理论成果得以充分体现。 关键字:城市道路;道路设旌:景观设计;视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 S t u d yo ni m p o r t a n tp o i n to fl a n d s c a p ed e s ig no fr e l e v a n t f a c il i t i e si nu r b a nr o a d S p e c i a l t y : U r b a n P l a n n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X u eF c n g A d v i s o r :L u oX i A B S T R A C T M o d e r nu r b a nr o a dp l a n n i n ga n dd e s i g n ,a l r e a d yf r o mt h ed e s i g np h a s eo fp u r e p r o j e c tt Oe n t e r i n gt h en e we r ao ff u n c t i o no v e r a l Io fu r b a nr o a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 i t h r o a de n g i n e e r i n ga n ds a f ea st h ef o a n d a t i o n ,w i t hp e r f e c tr o a dr e l e v a n tf a c i l i t i e s , b yl a n d s c a p et os h o w a sm a i nw a y B y c o m b i n i n g t h en a t i o n a lc o n d i t i o n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e o n d i t i o n s ,p r o c e e df r 0 I I l f o u n d a t i o n ,f a c i n gp r a c t i c e ,S u r n a r i z eas e to fu r b a nr o a d r e l e v a n tl a n d s c a p ed e s i g ni m p o r t a n tp o i n to ff a c i l i t i e s ,o f f e r i n gt h e r e f e r e n c e a b o u t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a n df u r t h e rs t u d yo fp l a n n i n ga n dd e s i g nm e t h o df o rr o a d A tt h e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d e s i g n i n gw i t hn a t u r ea n dt h ec o o r d i n a t i o ne a c ho t h e r o fe v e r yf a c i l i t yo fr o a da st h ep r i n c i p l e ,p a ya t t e n t i o nt oe a c h l a n d s c a p e d e s i g nc r i t e r i o r so fr e l e v a n tf a c i li t yo fr o a d ,T h r o u g hm a k i n gt h ea p p r a i s i n gs y s t e m , m a k i n gt h es c a t t e r e dp l a n n i n gi m p o r t a n tp o i n tC a nb ec o m b i n e d T h ea r t i c l eC a nh e d i v i d a di n t o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a n di n s t a n c ea n a l y s i s :I n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 p o r t ,o nb a s i so fv i s i o nt h e o r yo ft h er o a d ,t a k es u b j e c t i v ei m a g ew h i c h t h ep a s s e r b y f o r m st ot h er o a da st h ep r i n c i p l e ,t oe x p l a i nt h el a n d s c a p ed e s i g nt h e o r yo fu r b a n r o a da n d a n a l y s et h e r e l e v a n tf a c ili t ya m o n gt h eu r b a nr o a d se m p h a t i c a ll y ( i n c l u d e : L i n es h a p eo fu r b a nr o a d ,C r o s ss e c t i o n ,T h er o a da f f o r e s t i n g ,T h er o a dc r o s s i n ga n d s t r e e ts q u a r e ,T h r e e d i m e n s i o n a lt r a f f i c ,P a v e m e n t ,T r a f f i cd i s ha n dc e n t r a l a u t h o r i t i e ss e p a r a t eb r i n g ,B u ss t a t i o n ,P a r kf a c i1i t y ,R o a db r i c k ,R o a dm a r k , R 0 a d l i g h t i n g ,p u m p i n ge q u i p m e n ta n do t h e rr o a da f f i l i a t e df a c i l i t y ) l a n d s c a p ed e s i g n i m p o r t a n tp o i n t A n dr e g a r d e dt h ea b o v ek e ye l e m e n ta st h ea p p r a i s ef a c t o r ,s e tu pt h e c o r r e s p e n d i n gm u i t is t a g ef u z z y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p p r a i s a ls y s t e m ,o f f e r e dt h er e f e r e n c e r e f e r e n c eo fq u a n t i z a t i o nf o rg o o da n db a da p p r a i s a lo fp l a n n i n ga n dd e s i g no f l a n d s c a p eo ft h er o a d I ni n s t a n c ea n a l y s i sp a r t ,c h o o s eT h en o r t hw a ya r o u n dt h ec it y o fH a n g z h o uc i t ya sat y p i c a le x a m p l e ,u s i n ge a c hc r i t e r i o nt op r o v et h e i rr o a dr e i e v a n t 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f a c i l i t i e s ,u t i l i z et h ea p p r a i s es y s t e mc o n f i r mt h er o a dl a n d s c a p eg r a d e r 帕如et h e o r y a c h i e v e m e n to fr e s e a r c hc a l lb ef u l l yr e f l e c t K e y w o r d s :u r b a nr o a d ,r o a df a c i l i t y ,l a n d s c a p ed e s i g n ,s e n s eo fv i s i o n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我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 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 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其他人在其它单位已 申请学位或为其它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本研究所做的所有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 表示了致谢。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 责任。 敝轹甬黔隰口;g _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 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论文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做储躲两轴燧名:弘噍珠 j 1 ) 西安建筑科技太学硬士学位论文 I 总论 干百年来,城市道路不仅做为通行的渠道,同时也做为大量人流聚集和直接面对面交往的 场所,是使都市生活得以实现、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延续性得以维持的重要物质空间。自古以 来,东方的传统市镇较少设置广场,而把街道做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清明上河图”就详 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宋代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欢马叫的繁华景象。街道成为城市文化的长 廊,是市民街道生活的画卷。简雅各布( J a n e J a c o b s ) 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写道,“城 市中道路担负着重要任务,然而路在宏观上是线,微观上都是报宽的面。街道尤其是人行便 道,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中富有生命力的器官。”4 这段话尤其强调了 城市道路空间绝不是冷冰冰、缺乏生活情趣的工程堆砌体,而应该把道路做为城市公共空间的 一部分,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满足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 理想的道路规划设计应提供给路人愉悦舒适的感受,而路人的主要感受决定于其沿途所 见。由沿途见闻使其对所经地区留下印象。但在以往有些道路的规划设粥翻翟中,道路的设计 多由交通运输、工程结构、行车安全等观点进行设计,对于使用者在道路利用过程中的视觉感 受并未能真正考虑,不仅在处理景观设计工作时常发生冲突与困难,而且也未能提供愉悦舒适 的行车环境及塑造各级道路环境风貌。因此,创造良好的景观秩序、优似酋路相关设施成为现 今亟待解决的问鼹。 一座城市的风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道路的景观,以往对于道路景观的研究多局限于 道路绿化方面,本研究试图从道路景观设计的各个方面深入研究,提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的有益探索。 I I 研究目的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I I I 研究目的 道路不仅是将一个人从一个环境输送到另一个环境的“通道”,而当人们乘坐车辆或通过 方式移动于道路之中时,所见的就如闪动的电影屏幕般( 当然,会有一定的速度差别) ,会 因为道路路面、结构物、标志、近景及远景的整体组成,形成人们对旅行过程印象的好坏。对 于路人而言,生动、有趣、优美的道路将提供愉悦的旅程经验,并对行经的路程地点留下深刻 。粱鹤年:城市设计与真善美的适求,城市规划,1 9 9 9 I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印象。相反的,无聊、沉闷、另人厌倦的道路则常常令路人打瞌睡,而且由于人们的任何行 动,均需i 恿过这“通道”来转换,因此道路是匕班下班之间心情转换的桥梁,也是旅偷立程中 游憩体验的部分。对于每日都需使用到“它”的我们而言,良好的道路景观将使生活品质更 佳,对于提升城市的景观风貌而言,强化道路的景观环境更占重要的地位。 对于城市而言,各种道路路网建设密布,为满足日益增多的车辆的要求,道路拓宽已成为 改善交通拥挤状况的重要手段。如何强化这些已经建成的路线的沿线景观,或在道路建设之时, 配合改善其景观环境,己成为今后道路建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 基于此原则,本研究预期目标如下: ( 1 ) 配合不同功能的道路,建立各自标准化、参考性的道路相关设旄景观设计要则,以维持道 路景观品质,使不同的道路系统有各自的景观特色。 ( 2 ) 透过基本的视觉理论,道路美学的探讨,辅助所收集的适用性笋0 断,尽量是建立的要则能 量化并易于应用。 ( 3 ) 在既有交通运输、行车安全及道路工程规划设计规范的基础下发展景观要则,使本研究所 建立的要则具有实用性。 ( 4 ) 利用模糊数学的建模方法,构造评价体系,整合道路相关设施景观要则,量化景观评价标 准,使模糊的美学标准清晰化。 ( 5 )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应用者能够更加清楚本景观要则的应用方式。 ( 6 ) 通过对城市道路相关设施景观设计要则的扩展的研究,期望能将此理论应用的范围拓宽, 以适用于各级道路系统。 1 1 0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城市道路景观的研究,总的来说是比较零散的。在这方面的著作和论点范畴的涵 盖面可以说落差是相当大的。一方面,研究是从意识形态的范畴着手,主要讨论的是城市道路 对行人形成印象和此意识的反馈作用。另一方面,学者们将组成城市道路的相关设施拆解开来, 分项重点的进行研究。而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方面的论著,也仅仅是将存在于城 市道路之中的各种元素笼统的罗列出来,却并末系统的研究其景观要则,也未将其归纳整 合,而形成这种有大量信息存在却无法利用的尴尬局面。 从大的方面来讲,学者们主要注重于在意识形态方面研究,考虑的是行氏对道路所形成的 的直观感受( 即意象特征) 。此类论著以美国著名学者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为代表。 林奇在他的著作中提出,城市空间可理解为居民的“心理地图”,它由路径、边界、区域、结 点和地标五种元素构成。路径是种渠道,是大街、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等,是人们印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象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结点是要点,是居民进入城市的战略点,是道路交叉口。由林奇的 理论可知,道路是路径与结点的联接,是城市空间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因素。它揭示了道路空间 的一种特性线性通道和联接。书中他还提到,道路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 道,它可能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是铁路线,对许多人来说,它是意象中的 主导元素。人们正是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着城市,其它的环境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 因此与之密切相关的。在意识层面上的这类研究,搭建了城市道路建设的思想平台,控制着作 为城市骨架的道路网的性质、分布和走向。同时,它还引导着人们对城市形成特定的意象,最 终完成对该城市或是城市中某个区域的定位。 从另一方面来讲,对于道路相关设施的分项研究,可以说也已进行的相当深入了。比如说 在道路铺装方面,学者们不仅追溯它的历史( 从庞贝城、古罗马一直延续到当今的欧洲城市的 铺装) ,而且研究它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甚至细致到铺装材料的选用和施工的方法和步骤。从 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铺装设计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铺装的线形设计:铺装的创意( 造型 要素、结构形式以及与功能、装饰等的关系) ;铺装材料的确定和最终的设计。对于影响道路 景观的各类元素的研究,绝大多数应该说是 E 较成熟的了。而在城市j 酋路的规划设计中,此间 各种元素的累加所产生的效果却往往与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个中的原因当然也是不言而喻 的。 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或者说是对于这两者之间联系的桥梁的建立,还不很系统、深入和 完善。相比较而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探询,更接近于本研究的内容。但从这 方面所存在的研究来看,还是不够深入和完整,往往只做直观的解释和说明,却并未系统的研 究其景观要则。因此,我们需要对影响城市j 酋路景观的相关设施设计的要则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和整合,发掘道路理应具有的景观特性,以期能最大化城市道路的功能。 1 2 研究范围界定 一条道路经过某个区域时的远、近景都会影响道路使用者的视觉感受。因此,在道路规划 设计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因素会影响道路的视觉价值:道路的选线、定线及道路相关设施的 设计。然而,对于现在已经建设的许多道路而言,重新修正道路线形毋庸置疑是十分不可能的 事,因此,如何针对己开发的的道路运用景观设计手法修正其相关设施,以提高道路的视觉景 观感受,是目前道路工程亟需研究的课题。但由于地区环境差异很大,道路分类繁多,就院市 道路而言,又由于受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使道路的使用形式更趋于复杂,例如高架道路下方 的土地利用( 停车、绿化、活动广场) 、住宅区道路的人车共用道路、人车分道等等,其多与 。K 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9 0 。张肖宁,金广君主编铺装景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0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都市开放空间利用相结合。 对于道路景观环境与建筑协调的问题,由于不同交通条件下的视觉特性不同,这就带来了 建筑物与道路之间产生新的比唰关系。沿线建筑物的布置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间隔布 置,沿街建筑彼此之间有一定的间距。这种方式适应性很大,有助于加强在道路上活动的运动 感和节奏感。建筑空间的组合上彼此要协调,相互呼应,注意完整陛,这样就能获得丰富多变 的效果。另一种布置方法为连续周边布置。这种布置方法是沿建筑红线不间断的布置建筑。该 布置方式比较单调,因此要十分注意建筑高度与道路宽度的比例,沿街建筑空间要有些标志 性的建筑,以丰富建筑空间的变化。 本研究以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的相关设施为主,暂不考虑涉及开放空间的设旖及两侧的土 地利用,具体的研究范围如下: ( 1 ) 研究范围界定为: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的道路相关设施,一路人的视觉感受为第一要 旨,而以道路内部景观为讨论的焦点。 ( 2 ) 本研究不涉及道路选线作业,但选线作业应考虑的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在道路相关设施的设 计要则中讨论。 ( 3 ) 所拟定的道路相关设施景观设计要贝惺以交i 敞垂输、道路安全及道路工程规划的原则为前 提条件的。 ( 4 ) 本研究研究的范畴界定于交通性道路,其中不包括商业步行街。 ( 5 ) 对于道路景观中的道路沿线建筑的规划设计,因其更多的属于景观建筑学研究的静寺,故 在本研究中不再作更深韵探论。 1 3 相关定义 1 3 1 城市- 道路- 道路设施景观道路景观 城市的概念一直以来都是很难定义的,因为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的大系统,试图定出一个完整准确的答案,这个出发点就是不科学的。城市不但是成千上万不 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们在共同感知( 或是享受) 的事物,而且也是众多建造者由于各种原因 不断建设改造的产物。尽管在一段时间内城市的大致轮廓可能是静止不变的,但细节上的变化 从不问断。城市发展始终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段组成,局部控制只能作用与它的发展和形 态,并没有最终的结果。毫无疑问,勾勒城市使之能够给人们带来引起美感的享受,是一门完 全不同于建筑,或是音乐、文学的艺术,它可能会从这些艺术中汲取灵感但绝对不能去模仿它 们。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道路是行人步行和车辆行驶用地的统称。作为城市形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交通运 输的通道,又是人们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定向的交通与不定向的人的活动的统一体。 道路设施:城市道路的各种组成元素,构成了道路本身。主要指的是:远景要素、道路线 形、道路横断面、道路绿化、人行道、立交桥、人行天桥、停车设施、公交车站、及一些道路 附属设施等等。而对于城市街道来说,通常有步行者在活动,此种活动常有随意性和观赏性。 故要求路上多设置公用设施等硬质景观,如:坐椅、花坛、候车亭及路灯、交通标志、信号设 备等,选择宜人的色彩和尺度,增强美感和愉悦感。 景观是定的形式( 构成) 和内容( 意义) 的统一体。通常的景观指的是一个由不同土地 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 兼具地理价值、生态价值及美学价值,具有可辨识性、空间重复性和异质性。“景观”中的“景” 是指在空间的扩展中,因事物相互关联而存在的景物,是针对物质因素而言的。“观”是指弓1 起各种凸灵感应的眼和脑的作用,是针对人为因素而言的。总之,它是由自然地貌和各种人为 干扰作用而形成的,是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系统。在认识上人们通过视觉、感 觉( 知觉) 对景观产生生理及心理上的反映,其形成的综合效益是“舒适性”。 道路景观是展示在道路使用者视野中的道路线形、道路构造物和周围环境的组合体,也就 是人们从道路上看到的一切东西,包括自然物( 如山水、土地、植物等拜 、工物( 如路面、车辆、 建筑、桥梁等) 。道路景观设计就是将所有的道路景观要素巧妙和谐地组织起来的一种艺 术。景观不是单一的自然、空间,也不是自然环境的外表,而是人工的、综合的并随着人们 的意志而改变的。道路是连接不同场所内外空间的线性单元,构成了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环节。 道路景观河其它的景观有所区别,它是个动态三维空间景观,具有韵律感和美感,道路把不 同的景点结成了连续的景观序列,使人产生一种累积的强化效果,同时道路本身又成为景观的 视线走廊。景观设计人员必须具有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地理学、生态学、 汽车理论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风景规划、道路设计、建筑设计、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专业 知识,从形式美感、空间美感、时空美感和意境创造中去进行道路景观设计。 1 3 2 城市道路设施的内涵 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 么。”4 这昭示着城市形态与城市文化之间有一种相对应的关系。这也说明了每个城市都有着他 自己的特色和内涵。 同样,在城市道路空间中,可观的文化表象多体现在道路命名、出入口形式、沿街建筑立 。伊刺尔沙里宁著,顾启肆译:城市一它的斑辰、衰政与未来,中国建筑工韭出版社,1 9 8 6 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面装饰、绿地景观、街头小品设施、标志招牌、文化古迹等道路相关设施方面;另外,还有一 些隐性的文化特征,如民俗风情、礼仪交往、服饰及饮食文化等也蕴含了一定的文化个眭。如 今,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道路空间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城市道路的景观建设日益 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且成为展现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N i l t ,城市道路相关设施 的建设不仅要求高质量,更要求高品味,对文化气息的渗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3 3 每l i l i 道路分类 城市道路设施服务于不同性质的城市道路,在本研究中对不同设施的分析也是基于不同的 道路分类。而对于道路的分类,世界上存在着很多的分类方法,国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规范提出了道路分类法,国标指出道路分类依据包括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 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诸多因素,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此 外,国标还对道路的设计标准、道路网两侧用地、交通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附录1 、附 录2 ) 。 城市道路是人们感知城市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外地游客沿着道路观察城市、认知城市; 当地居民习惯在街道t 活动、生活,感受街道及其周围环境。因此,城市道路的构成包括人的 因素和物质因素,只有自然与人工的交织、共存,才能给予道路景观以内涵和深度。根据道路 设施的属性可将其分为: ( 1 ) 自然要素构成的,如植被、山体、水体等软质景观。 ( 2 ) 人工要素构成的,如道路铺装、栏杆、广告牌等硬质景观。 ( 3 ) 人与文化,通常之人的活动及道路设旖本身所包含的历史文化等。 1 4 城市道路相关设旌的景观特点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特点城市道路不仅具有交通性,而且具有生活服务性和观赏性。从城 市整体来说,也是组织城市景观的骨架,应该成为城市居民观赏城市景观的重要场所;从城市 局部来说,城市街道景观又是4 贱- F t s 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应该成为体现城市景观、历史文脉 的宜人公共空间环境。这样,道路景观与城市景观就从环境美学的高度上统起来了,这就是: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不仅要满足城市交通运输功能的需要,面且还必须引入城市设计的概念 和方法,进行道路动态视觉艺术环境的设计城市j 酋路景观设计。而对于城市道路景观这个宽 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泛的概念来说,其规划设计必将落实于城市道路相关设施之E ,也就是说城市道路相关设施景 观设计原贝q 的统一与整合,将最终表现为城市道路景观的亘视鏖。因此,城市道路相关设施的 重要性是不容轻视的,他们本身也有着显著的、共同的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l l 辨识性 可辩识性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道路及其相关设施设计的基本功肯 要求。我们 需要通过对道路设施的造型、色彩、体量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来增加道路的可识别性。比如可 以景观铺装中的色彩、构成形式、材质以及上升与下沉等手段来区划交通,界定 、行道与车行 道边界,提示步行街范围,人车混用道路的性质强调、区段界定和时域界定等。 1 4 2 公共性 城市道路周围的街道设施与私有设施不同,其被设置于最引人注目和最有可能被人们利用 的地点,鼓励人们参与其中,因此而具有明星的公共性。因其体积小、用材巧、外形美,而能 体现出变化多样的造型特色。诸如头盔似的电话亭、花阳伞似的小售货点、小白蘑菇似的临憩 小亭以及反映时代风貌的小花坛、草坪、喷泉、水池假山、雕塑、阅报栏、晨练场、停车廊、 休闲绿地等,都以新颖的形式点缀于道路两旁,为道路增添了色彩,使路人乐于其中。街道小 品既有美的色彩,而又有丰富多变的形式,因而比高楼大厦更显亲切可爱,其在城市道路中的 美化功能,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与高度赞扬。 1 4 3 艺术性 景观设计是各类艺术当中一门最为综合的艺术。它以科学为基础,在三度空间内艺术的组 织、安排各景观要素如建筑和构筑物、动植物、山水地形地貌等。因此,它不同于纯粹艺术, 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但又与其有共通性,从中吸收营养和创作的源泉。另一方面,景观要 素的物质实体睦决定了景观设计必须以科学为基础:道路的设计和建设、动植物的成长、山水 地形地貌的塑造都必须依靠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技术手段支持。概言之,任何优秀的景观设 计都是基于科学和艺术整合基础上的空间塑造,即三者的交集。 1 4 4 连续性 第一,视觉空问上的连续性。街道空间属于一种线性的视觉空间,街道景观的视觉连续性 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可以通过街道两侧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街道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 从街道本身出发,将一条街道作为个整体考虑,统考虑街道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家 具、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 第二,时空上的连续性( 心理认知上的连续) 。城市街道记载着城市的演进,时间合并了 季节、气候、植物的生长、水的流动、景观的历史变迁等许多方面,空间贝炒及韵律与平衡、 统一和变化、协调与对比、整体与局部等。街道景观设计要将街道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 特定的时- 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充分反映这种演变和进化,并能为这种演变和进化做 出积极的贡献。 1 4 5 文脉性 城市道路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设施往往给 、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也为道路和 城市建立独特的个| 生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设施形式、空间尺度、色彩、 符号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地域文化的认同与共鸣,能够唤起人们对过去的阿医,产生文化认同感。 而当前世界经济上的全球体化和文化上的趋同强化了不同社会之间的频繁接触,加速了各种 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得失去文化特色的平庸城市到处可见。而其个性的体现来自于每个城 市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的地形和气候,城市居民不同的生活观念和习惯。而这些体现在道路设 施上的历史文脉陛,就要求我们发掘真正的文化内涵,设计出具有一定深度的道路设施,规划 和建设出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道路。 1 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 5 1 研究内容 ( 1 ) 收集国内外道路相关设计要则资料及相关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2 ) 研究道路相关设施景观设计要则,设旌项目包括:山体、水体、道路绿化、交通岛、休憩 设施、天桥、地下通道、立交桥、高架桥、人行道、照明、信号设备、道路标志、标线、 公交车站、停车设施、排水设旌、护栏、其他道路附属设施( 街道家具、地标、灯箱、广 告牌等) 以及配电和通讯设备等。 ( 3 ) 对于道路绿化的原则,植栽种类,种植方法,及养护原则提出建议。 ( 4 ) 以道路相关设施景观设计要则为依据,归纳总结影响道路景观的各项因子,建立道路景观 的模糊缭舒獭体系,以衡量道路各项设施的整合度,评价道路景观的可视性和可读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5 ) 根据道路相关设施景观设计要则和相应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并进行相应 的道路设施现状评价。 1 5 2 研究方法 道路空间是由历史积淀而成的风貌特色,而对道路景观设计来说,其目的是使道路使用者 对道路空间整体环境产生愉悦感受。从这一目的来看,人感知道路空间的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有对道路空间景观( 即道路各项设施) 的设计安排,都要以实体环境按时间展开而通过人的 感知来达到晟终目的。 道路设施作为道路景观的组成元素,就其单项本身的设计而言,其景观的要求就相当纷紫 复杂,道路空间景观是由若干设施组台而成,要保证道路景观的可观赏眭,就需要对各项设施 进行整合,使它们的组合达到最优。 本研究以道路景观视觉理论为设计依据,在保证道路安全与通畅的前提下,以大量的国内 外研究资料为基础,通过赫酋路各项设旋景观设计要则的分类详述,提出相关设施的基本设计 原则。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对道路景观定量的评价方法,对各项设施的整合度进行检验,确定 道路景观等级( 已建道路) 和对道路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选优。从而达到建设具有愉悦 感受的道路空间整体环境的目的。 道路工程为一门极为复杂的学科,道路设施由于存在不同的目的,其交通流量及速率限制 而有所不同,这些也影响了道路使用者的视觉感受。因此,不同等级的道路,其道路相关设旋 的设计标准也将会有很大的差异,本研究懒景观构成的观点出发,探讨道路的分类及不同 类型的道路相关设施的设计要则,建立的研究框架如图1 1 所示。 1 7 小结 本章通过对城市道路景观盼陛质及相关研究的分析,明确了新的时代对道路规划设计提出 的新的要求一以交通便捷和交通安全为为基础的现代城市交通,其视觉感受和景观效果已经 成为道路规划设计必不可少的内容。 同时,在对本研究范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较清晰的查证和对研究目的的明确之后, 划定了本研究的范围:重点是城市道路红线范围之内的道路相关设旌的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 由此漏入而下,充分的理解了相关定义和i 苣路苗蝴存在的景Z 见特点,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和方 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法,从而建立了本研究的框架。可以说,本章总体上来说是对整个研究的全面把握和理论准备 是本论文的研究基石。 图1 1研究框架 1 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道路设施景观设计内容 2 1 道路景观设计的视觉基础理论 道路景观环境的美学是视觉的艺术,眼睛是人类的视觉器官,人们用啷睛观察世界,眼睛 象部复杂的照相机,接受外界事物,在眼内形成物象,通过大脑皮质而产生视觉。 视觉,不仅能使我们认识外界事物的大小,而且可以判断物体的形状、颜色、位置和运动 情况。在道路上的活动,视觉可以使扼们获得大约8 0 以上的周围环境信息,现代道路景观是 一种动态的系统,也就是说是动态的视觉艺术,动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建筑学界 传统的对城市景观或街道景观的论述,从静态的视觉概刳寸论很多,即使讲动态观赏,也是指 在行走过程中变化观察位置所获得的不同印象。而本文所研究的道路景观,着重观察者以不同 的运动速度,通过在道路上有方向性和连续性的活动中观察到的道路环境印象。因此,需要对 乘坐不同交通工具,以不同速度运动的人的视觉特性加以分析和研究,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 西,以此作为对道路景观与环境设计的一种依据,以便在道路各项设旋的设计中能充分考虑到 上述特性所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概念。 视觉特性的研究是道路景观设计的基础,现在对不同的用路者视觉特点做一些简单的分 析。 在街道上行走或是车辆低速运行时,眼睛的视力以最强的部分看到物体细节时的视角为 3 。,在集中视力观察某物体时人眼的舒适角度大约为1 8 。,有些隋况下我们观察物体时头部 不动而需转动眼球,一般眼睛容易转动的角度为3 0 。,其最大界限为6 0 。如果看不清,在 身体不动情况下转动头部,视场角范围可扩大4 0 。1 2 0 。,在街上行走或是乘车者有时为了 扩大观察范围,还可以转动身体,以扩大视场范围。 一般路者在道路上活动时,俯视要比仰视来得自然而容易,站立者的视线俯角为 1 0 。,端坐俯角1 5 。,如在高层E 础酋路眺望8 。1 0 。则是最舒服的俯视角度。在一般速 度较醑靓下,速度对视场角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对路面以上一段高度内的景物,用路者印 象较清晰,而对上部则印象较为模糊。 道路上的用路者是进行有方向性的活动,特别是车辆驾驶者,在速度逐渐增高的情况 。熊广忠著:城市道路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9 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下,头部转动的可能性也渐渐变小,注意力被吸引在车道上,视线集中在较小的范围内,注视 点也逐渐固定起来这就是所谓的隧道视。公路美学一书中列举的速度与视觉及注意力集中 点的距离关系如表2 1 所示。 表2 - 1 车速与视角及注意力集中点关系 速度n ,h ) 2 04 06 08 01 0 0 1 2 01 4 01 6 0 视角( 6 ) 7 05 54 3 3 02 01 275 注意力集中点( m ) 4 61 8 03 0 04 2 0 5 4 06 4 07 2 0 现代的汽车交通,驾驶员只有在行车不紧张的情况下,才可能观察与道路交通无关的事物 或注意两旁的景物。行车过程中两侧景物在中等车速情况下,驾驶员或乘客需有1 1 6 s 的时间, 才能注视看清目标,视点飙点跳到另一点时中间过程是模糊的,如要看清则需相对固定,当 两侧景物向后移动的很陕时,一旦辨认不清,就失去了再次辨认得机会。同时外界景物在视网 膜上移动过陕时,则视网膜分辨不清景物就会模糊。如注视的物体相对眼睛以7 2 。回转运动 时,视网膜上景物也呈现模糊。 从上述资科的分析中,我们看出运动过程中 视野的大小饵口宽度与空间深度) 随车速在变化, 而视野中画面也随着道路周围环境而变化( 图 2 1 ) ,路面在驾驶员的视野中的比例也因车速增 加而变大。如车速比较低的乡村公路上,路面在 驾驶员的视野中所占的比例是8 ,根据地形与 植被情况,道路两侧在视野中占8 0 以上。以 4 0 k n v h 的速度行现在六车道高速公路上时,路 面在视界中所占比例增加到2 0 。以9 6 k m h图2 1 视野与车速变化的关系 的速度行驶时,视野缩小,路面所占的比例成为5 0 ,公路两例所占的比例减少到2 0 以下, 特别是地形平坦的 青况下还要下降5 。联邦德国的德尔、卡默波认为,驾驶员长期注意的只 是玻璃上l o o m 2 6 c m 的长方体,视野角度与视轴左、右各9 。,合计1 8 。 。 在车厢内的人与骑车者、步行者视野上不同点之一,是车厢内视线受到车窗尺寸的限制形 成多处死角,同时驾驶者夜间视野又受到头灯角度及电0 光束等限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 则随在车厢内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视界死角。因此改善大型客车的车窗,使乘客有较大的视 野范围,则是客车观代化的重要标志, 对道路空间视觉特性研究与分析表明,步行、自行车行等低速交通工具时代,用路者的视 。熊广忠著:城市道路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1 9 9 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觉问题在一般睛况下并无十分显著的影响,而汽车成为道路上主要交通工具后,对用路者来讲, 乘坐交通工具的连续性活动就有和以前不同的体验。对交通干道、快速路的景观空间构成要考 虑汽车速度因素,这意味着切景观尺度需要扩大,建筑细部尺寸要扩大,绿化方式需要改变, 而目速度越高,这种变化越大。汽车时代产生的新视觉问题,要求设计人员用大尺度来考虑时 间、空间变化,同时环境中也需要有特殊吸引人的景观。这种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划时代的 革命,它是新的概念,是对传统观点的冲击与挑战。因此用路者的视觉特性成为道路景观设计 的重要依据,司机、行人、骑车者在道路上处于不同自q 观察位置,必须注意这些特点,因不同 的位置可能形成不同的印象。特别是要考虑我国城市交通的构成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并根据 不同的道路性质,各种用路者的比例,做出符合现代交通条件下视觉特性与规律的设计,以提 高视觉质量。在各种不同陛质的道路上,要选择一种主要用路者的视觉特性为依据。如步行街, 商业街行人多,应以步行者视觉要求为主。有大量自行车交通的路段,环境设计要注意骑车者 的视觉特点。交通干道、快速路主要通行机动交通,路线要做为视觉线形设计对象,它的环境 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行车速度的影响,只要考虑到上述各种视觉待点,由于不同交通方式产生 的速度差异的困素,才能正确的应用到设计中去,也才能形成具有当代风格的道路景观。 道路设施根据不同的设置目的,其交通流量及速度限制将有所不同,而这些也影响了用路 人的视觉感受,因此本研究以道路景观构成的观点讨论不同道路类型相关设施的设计要则。 所谓道路景观,是种动态的景观( 如图2 2 ) ,由于用路人沿着道路不断的移动,因此道 路景观具有序列性,人们乘坐车辆行驶于道路中,透过车窗看到的景色有如闪动的电影银幕一 般,因为道路线形、结构物、标志、远景、近景等的整体组成,形成了人们对这旅行过程印象 的好坏。 图2 2 景观的动态性 道路景观是指包含道路本身及其两侧自然的或、工的景物所构成的环境的整体表现,可分 为外部景观和内部景观。外部景观是指由道路周边的人( 如居住者) 来看道路的整体造型,内 1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部景观则是用路人沿着道路移动所见到的动态景观,本研究的目的是拟订各项道路相关设施的 景观设计要则,着重用路人的观点,即考虑用路人的视觉感受为主,因此均以内部景观为讨论 焦点。 我们亲眼所见的各种景观,是一个整体意向象,其可拆解为许多的景观组成要素,以道路 景观而言,一般在道路上所看到的景观,其景观组成要素可分为道路要素、沿道要素、远景要 素三类。在道路的规划设计上,由于职权所限,通常仅仅只能础苣路红线范围内的各向设施进 行规划设计,而对于红线内所能控制的道路景观组成要素,仅有道路要素一项,故对于道路景 观质量的提升,应将道路要素所涉及的各项设施尽量与沿道要素与远景要素相融合。 影响人类观赏景观的因素,包含了观赏者状况、环境状况、景观特征及观赏者与景观之间 的关系,其关系可表现为: 道路景观美感= 观赏者状况+ 环境状况+ 景观特征+ 观赏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 观赏者状况:指观赏者的移动速度 环境状况:指时间、光线、天气状况等 景观特征:指景观构成的布局、比例、色调变化等 观赏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包括观赏者距离、观赏者位置 由于道路沿线的景观对驾驶者而言,大都是瞬间印象,因此道路景观的创造应以量观圃厦 带的观念设计;所谓景观同质带也可将其称之为景观同质单元,划分景观单元在景观评价上又 减少调查和分析的功能,其观念为将具有同类型景观资源的地理区域整合为同一区,以简化资 源相互问的复杂关系。 道路景观的设计应尽量考虑与车速之间的关系,不同性质的道路其车速限制亦有所不同, 所以要求强化的视觉焦点也不相同。 2 1 3 城市道路景观视觉盛受与美学规律 我们所看到的周围的环境包括山体、水域、林木、建筑、道路等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景观视 觉形式。为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这些景观视觉形式,现将这些景观视觉形式分解成最为基本的组 成要素,并揭示其组合中的美学规律。 ( 1 ) 景观视觉的基本要素 我们所见到的这些视觉模式是三个不同的基本要素排列组合而成的,这些最基本的组合要 素就是点、线、面。下面从视觉感受上对这三个基本要素进行分析。 “点” 1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严格的讲 “点”是没有尺度概念的,它只在空间上标识位 置,但在现实中,景观中的“点”需要具有一定 大小尺度的景物来吸引注意力。小的景物或是远 处的景物在视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租冰柜合同标准文本
- 入股合同样本写
- 个人房产代销合同标准文本
- 业务销售合同样本
- 债权书收购合同标准文本
- ups维修合同样本
- 业主 工程 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组团烧烤合同样本
- 公司合作关系合同标准文本
- 临租合同标准文本
- 2023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解析(word)及答案(扫描版)
- 基于STM32的自动灌溉系统
- 质量管理体系电子线路板PCBA生产质量控制计划表
- 2002版《测绘工程产品价格》和《测绘工程产品困难类别细则全》
- 110kV盘古变电站土建的施工方案设计
- 高中信息技术 粤教版 必修1《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教学设计
- 每周安全安全检查记录表
- 《这是我的家》-完整版PPT
-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天麻》编制说明
- 基于语音信号去噪处理的FIR低通滤波器设计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