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堂演练岳麓版选修.doc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堂演练岳麓版选修.doc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堂演练岳麓版选修.doc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堂演练岳麓版选修.doc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堂演练岳麓版选修.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 忽必烈改制1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即汗位,建年号“中统”。这一年号体现着忽必烈()A称雄四方的野心B问鼎中原的决心C对汉文化的仰慕 D游牧民族的胸怀解析:“中统”意在强调新政权位居中朝正统、“天下一家”的地位,也表明他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的决心。答案:C2下列对元朝“汉法”与“旧俗”斗争结果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先进文化必将战胜落后的文化B社会进步是在不断斗争中前进的C“汉法”与“旧俗”的性质相同D落后的民族必将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解析:“汉法”代表中原先进文化,“旧俗”代表蒙古社会落后的习俗文化,前者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后者是建立在奴隶社会和游牧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两者性质不同,故选C。A、B、D说法均正确。答案:C3下列元朝中央机构及其职权连线正确的有()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台纠察百官宣政院行使宰相职权A BC D解析:元代宣政院是管理宗教和西藏事务的,故错误,符合史实,B符合题意。答案:B4下列属于忽必烈当政时的史实的是()登基颁布即位诏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三大系统建立指导农业生产的行政机构命令编成农桑辑要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所给四项内容均符合史实,故A项正确。答案:A5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主要是指()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行省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元政府管理空前辽阔疆域的需要,从而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行省直接隶属于中书省,和中央关系密切,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符合题意,表述错误,故选B项。答案:B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张家口北元贵族墓材料二农桑辑要书影材料三1262年,忽必烈两度下令“禁诸道戍兵及势家纵畜牧犯桑枣禾稼者”。1263年,“戒蒙古军不得以民田为牧地”。1270年,“申严畜牧损坏禾稼桑果之禁”。1274年,“亦乞里带强取民租产、桑园、庐舍、坟墓,分为探马赤军牧地,诏还其民”。1280年,“敕擅据江南逃亡民田者,罪之”。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汉法对蒙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忽必烈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解析:本题为图文材料题,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一反映了蒙古墓葬习俗的变化,材料二、三体现了重视农业生产、农桑立国的政策。再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答案:(1)蒙古族在入主中原后,吸收中原地区的先进文明,确立了以农为本的国策方针,并注意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同时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也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2)确立农桑立国方针,开始向农耕文明转变,保护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建立指导农业生产的机构和制度,高度重视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编撰农桑辑要)。基础巩固1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一方针标志着蒙古汗国国策逐渐转变为()A改行汉法 B工商立国C游牧经济 D农耕文明解析:忽必烈改制主要是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而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即农耕文明。答案:D2元朝转变立国之本,重视农业发展,其中为此指定的考察地方官吏的主要标准是()A屯田多少 B编写农书C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D农桑兴废解析:元朝为转变立国之本推行农业,制定了考察地方官吏的主要标准是以发展农桑为原则。答案:D3忽必烈改国号为“元”之后,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说明他要()A立志变通蒙古军事上的扩张B以中原文明为基础进行改革C实行南北汉蒙分治D抛弃游牧生产方式,推行农耕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分析材料信息。“山以南”即指中原地区,所以可得出“以中原文明为基础”的结论。答案:B4马可波罗在他的作品中描写到:“从汗八里城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每条大路按照市镇的位置,每隔大约数十里就有一个招待信使与客商的旅馆,这给来到帝国朝廷的专使和来往于各省、各王国的钦差提供了很大方便。”这一方便直接得益于()A行省制度的确立 B驿站制度的建立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对分裂势力的打击解析: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的“直接”关键词。建立驿站制度,负责传递上下公文,提供来往使臣生活所需及交通工具,这为朝廷专使和钦差提供了很大方便。答案:B能力提升5“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由此可见,元朝的行中书省()最初是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的实际上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确保了地方的独立性对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改进影响深远A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表明行中书省最初是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的,而“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仿中书省建制”则说明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元政府实行行省制度,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辖,而不是确保地方的独立性,说法错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A6今天的西藏和台湾在元朝时分别由什么机构管辖()通政院宣政院澎湖巡检司台湾省A BC D解析:元朝时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故答案为B。答案:B7从根本上讲,元朝能够统一先进的中原地区并维持百年的原因是()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B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统治经验丰富C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社会经济意识形态D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统一并能长久统治的根本原因,应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角度考虑。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长治久安。实行“汉法”接受先进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实行行省制度是元朝统治者接受“汉法”,采用“汉法”的结果和表现。答案:C8下列最能说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原理的是()A蒙古贵族采用汉法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C元朝实行民族分治 D元朝的民族融合解析:B、C、D为政治范畴,首先排除;采用汉法反映出为适应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力,蒙古贵族被迫逐步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游牧文明)。答案:A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汉化的契丹贵族耶律楚材反对“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倒退措施,建议窝阔台:“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当他把征收来的金、银、帛、粟陈列在朝廷上让窝阔台过目时,这个大汗才懂得了行汉法的好处。元世祖即位后,围绕着采用汉法问题,斗争更为激烈。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1265年,中原汉族学者许衡针对这一问题给元世祖上疏说:“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它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使国家而居朔漠,则无事论此也。今日之治,非此奚宜?”当时蒙古已统治北中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其统治,忽必烈不得不大量任用汉人,采用汉法。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分析元朝实行汉法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实行汉法的意义。解析:第(1)问耶律楚材的建议、汉族学者许衡的上疏等都是关键信息。第(2)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产生的积极影响的角度思考回答。答案:(1)汉化的契丹贵族提倡;汉学家建议;吸取前代经验;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统治疆域扩大到中原地区)。(2)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促进蒙古政权的封建化;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朝疆域图材料二忽必烈竭力维护蒙古贵族利益,实行民族分治,将元朝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除蒙古族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汉人(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以及云南、四川人等)、南人(原南宋境内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四等。他在元大都皇宫内引种漠北“誓俭草”,以“示子孙无忘草地”。(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总结,为巩固统一,元世祖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2)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元世祖。解析:第(1)问,主要是考查忽必烈在政治上的改革措施。第(2)问,对人物的评价,要注意一分为二地分析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案:(1)在中央设中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