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秦汉史学术前沿课程说明书.doc_第1页
先秦秦汉史学术前沿课程说明书.doc_第2页
先秦秦汉史学术前沿课程说明书.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秦汉史学术前沿课程说明书一、主讲教师信息姓 名李桂民性别男学历博士职 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工作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授课程中国古代史等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二、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中文先秦秦汉史学术前沿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英文The academic frontier On theHistory Before Han-Dynasty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学时 /学分32/授课范围历史教育专业2013级本科授课时间和地点周三3-4节:2116室人数限制课程简介先秦秦汉研究的前沿位置,加之新资料的不断发现,使得其颇受关注,而做为选修课,此课程学时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宗教观念、民族和家族形态等主要方面入手,注重重大理论研究,注重学界最新学术成果和学术动态,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此课程的授课原则是紧跟学术研究前沿,在注重知识性的同时,突出课程的学术性,围绕重大和热点问题展开教学。三、教学资源指定教材无教材参考文献1 王玉哲等著中国断代史系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2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3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4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1992年。教学网站/blog/四、教学信息教学目标本课程以专题的形式讲解,目的是深化学生对中国上古史的认识,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为培养学生从事历史学科研能力、进一步报考硕士研究生和撰写学位论文奠定基础。教学进度(以周为单位)课堂讲授实验、实习、作业、课外阅读及参考文献等教学内容摘要(章节名称、讲述的内容提要,课堂讨论的题目等)内容及时间、地点第1周第一讲 绪论一、先秦史研究的对象和意义二、先秦史研究的特点三、先秦史的研究重镇(上)第2周四、先秦史的研究重镇(中)第3周劳动周第4周五、先秦史研究的重镇(下)六、研究先秦史的主要资料第5周第二讲 文明起源与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文明起源的标准二、五帝时代的文明发展程度推荐阅读:夷夏东西说第6周第三讲 夏商周的国家形态一、夏代的国家形态二、对商代国家形态的认识三、西周的国家形态四、宗族、国家的合一与宗族的基本特征推荐阅读:殷周制度论第7周第四讲先商文化与商代历史的几个问题一、先商文化和商族的屡迁二、先商的世系问题三、商代“众”或“众人”的身份问题第8周五一放假第9周四 、商王的世次和继统法五、商代的官制和爵制推荐阅读:夏商周的社会变迁第10周 第五讲 先周文化与西周历史一、西周世系与考古学上的先周文化二、关于周公庙遗址问题第11周 三、西周的宗法制度 四、西周的官制第12周第六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一、春秋时期的宗族关系的变动和君权的削弱和集中二、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对贵族特权的剥夺推荐阅读:春秋史第13周三、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四、战国时期的君权和相权第14周五、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关系的变动1、春秋时期土地关系的变革 2、战国时期的赐田和土地私有化第15周第七讲 先秦时期的学术思想 一、由学在官府到学入民间 二、早期的阴阳五行思想 三、晚周时期的重要思潮推荐阅读:中国思想学说史第16周四、出土简牍文献的学术价值(郭店简、上博简与清华简)推荐阅读:初识清华简第17周第八讲 夏商周断代工程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提出 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基本途径 第18周三、几个关键年代的确定四、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第19周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教材进行基本内容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并辅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浏览相关网站。五、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读书报告、文物考察、野外实习、写生等)实验名称及时间:完成一篇读书报告。六、成绩考核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5,读书报告占15期末成绩本课程满分为100分,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结合方式,期末论文考试成绩占80。考试说明缺席1/3学时者,取消考试资格,重修;总成绩不及格者,补考;补考不及格者,重修。备 注1开学一周内,班长或课代表将其姓名、联络电话、手机以e-mail传送给任课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