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β1及其Ⅱ型受体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doc_第1页
TGFβ1及其Ⅱ型受体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doc_第2页
TGFβ1及其Ⅱ型受体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doc_第3页
TGFβ1及其Ⅱ型受体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doc_第4页
TGFβ1及其Ⅱ型受体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GF1及其型受体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摘要】 目的研究TGF1、TGFR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涎腺组织、45例黏液表皮样癌中TGF1和TGFR的表达。结果正常涎腺组织、黏液表皮样癌中均表达TGF1阳性,但正常组的染色强度明显低于肿瘤组(P<0.05);TGFR在正常涎腺组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在肿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2.22,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高分化组TGFR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组。 结论TGF1的高表达和TGFR的缺失在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免疫组织化学转化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受体 Expression of TGF1 and Its Receptor in Salivary Gland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Abstract: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GF1 and its receptor (TGFR)in salivary gland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 MethodThe expression of TGF1 and TGFR protein in 10 cases with normal salivary gland tissue and 45 cases with MEC was detected by the streptavidin-peroxidase (SP)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ResultsPositive expression of TGF1 was detected in both normal salivary gland and MEC, but positive stain intensity of normal salivary gland was significantly weaker than that of MEC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TGFR expression in normal salivary group was 1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eavier than that in MEC (42.22%, P<0.05). In MEC, compared with moderately and poorly differentiated groups, well differentiated group showed increased positive rate of TGFR. Conclusion The high expression of TGF1 and the defect of TGFR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cin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MEC. Key words: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immunohistochemistry; TGF1, TGFR 黏液表皮样癌是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约占30%1,其组织结构复杂,分化程度不一,在临床病理诊断及预后判断上存在一定难度。转化生长因子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鄄beta1, TGF1)是一组功能复杂的多肽生长因子,大量研究表明,TGF1直接或间接参与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外基质的形成、血管生成、免疫抑制、肿瘤形成等均起着重要作用。TGF1必须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鄄beta receptor , TGFR)是一种位于细胞膜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具有自身磷酸化功能,在TGF1的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旨在通过检测这两种蛋白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黏液表皮样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45例黏液表皮样癌、1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标本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安徽省省立医院病理科19982003年间存档蜡块。患者年龄为1368岁,男性28例,女性17例,发生部位包括腮腺、腭部、颌下腺、舌下腺、磨牙后区、舌部、颊部等。高、中、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分别为21、18、6例。其中发生淋巴结转移6例,无淋巴结转移39例。肿瘤直径5cm 10例,5cm 35例。 所有蜡块经4m连续切片后分别作HE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均经两位有经验的病理科医师双盲法阅片并取得一致意见。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断及病理分级依据口腔组织病理学第5版1确定。 12 主要试剂 兔抗人TGF1多克隆抗体、兔抗人TGFR多克隆抗体(使用浓度均为150,购自Santa Cruz公司),即用型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试剂盒(广谱),DAB染色剂等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3 实验方法 按迈新公司提供的染色程序进行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乳腺癌组织的TGF1和TGFR阳性片作为阳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14 结果判定 光镜下观察,TGF1、TGFR阳性表达均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以出现清晰的浅黄色棕褐色颗粒判定为阳性,细胞核不表达。反应结果根据胞质、胞膜的着色程度分为:胞质、胞膜无着色(),淡黄色为(),棕黄色为(),棕褐色为()。()以上为TGF1、TGFR高表达。 15 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结果以Fishers精确概率法或2检验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界限。 2 结 果 21 TGF1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10例正常涎腺组织和45例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TGF1阳性表达率均为100,正常组中主要定位于各级导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涎腺间质,表现为胞质和胞膜呈淡黄色或棕黄色,阳性颗粒粗细不等,腺泡上皮细胞未见表达(图1);肿瘤组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质、胞膜的阳性着色均匀、分布广泛,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的染色强度无明显差异(图2)。实验可见黏液表皮样癌组TGF1的阳性染色强度较正常组明显增强,其高表达率为84.44,与正常组(30.00)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高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无关(见表1)。 22 TGFR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TGFR在正常涎腺和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表达部位与TGF1基本相似(图3、4),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为100(10/10),肿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2.22(19/45),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TGFR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分别为61.90(13/21)、25.00(6/24),经统计学处理,显示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26.25,P0.05)。TGFR的高表达率在正常组和肿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且肿瘤组中不同分化程度的黏液表皮样癌间也未见明显差异(见表2)。 3 讨 论 TGF是Assoian等2在1983年首次发现的,分子量为25kD,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肿瘤细胞等几乎所有体内细胞都能合成TGF,且所有正常细胞都有这个家族的膜结合受体。TGF在生物体内大部分以前体形式存在,以无活性或潜活形式分泌,必须由其相应的受体介导后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TGF与TGFR形成复合物,被TGFR识别并结合,使TGFR中的激酶活化,TGFR磷酸化,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激活,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在人与哺乳动物中,TGF包括三种亚型:即TGF13,以TGF1最具代表性。由于其分布的广泛性和作用的复杂性,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大量研究表明,TGF1对多种上皮性肿瘤的体外增殖起负性调节作用,但目前有关TGF1在人类肿瘤中表达的报道并不一致35。本研究结果显示,TGF1在肿瘤组的阳性表达率同正常组(100),TGFR在肿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2.22,显著低于正常组(100),且高分化组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组,提示可能是由于TGFR的缺失、突变或不表达,使得TGF1不能被激活发挥其生长抑制功能,导致肿瘤上皮细胞的无限制增殖形成肿瘤,而TGFR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则说明TGFR的表达缺失不仅与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生有关,还与其发展关系密切。 实验中我们还发现TGF1在肿瘤组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说明TGF1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量有所增加,我们认为这是当肿瘤细胞逃逸了TGF1的生长抑制作用后,细胞的过度增殖、浸润、破坏周围正常组织,激发机体免疫反应,淋巴细胞在局部聚集并产生大量TGF1,且形成的肿瘤细胞也能自分泌大量无活性的TGF1,所以在黏液表皮样癌中能检测到TGF1的高表达,这一结果与Dillard等6的报道一致。TGF1的高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无关,提示TGF1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关系不大,但因为TGF1具有促细胞外间质细胞的增殖作用,它的高水平表达可促进结缔组织粘连、血管生成及增强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所以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与黏液表皮样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生存期的关系。本研究中,正常组与肿瘤组间TGFR的高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间也未见明显差异,说明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生发展主要与TGFR的缺失有关,而与其表达强度无关。 从以上研究结果发现,TGF1的高表达和TGFR的缺失在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增加TGFR的表达恢复癌细胞对TGF1负性生长的敏感性,解除TGF1引起的免疫抑制,抑制高表达TGF1促进癌转移的作用,将为肿瘤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Turco等7的实验也提示增加TGFR的表达可降低人神经胶质瘤的恶型性并诱导其分化。所以进一步探讨TGF1及其受体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调控机制,可为有效防治黏液表皮样癌提供新思路。【参考文献】 1于世凤. 口腔组织病理学M.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7-290.2 Assoian RK.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鄄 in human plateletsJ. J Biol Chem, 1983,258:7155.3 Park C, Kim WS, Choi Y, et al. Effect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鄄beta(TGF?鄄) receptor on lung carcinogenesisJ. Lung Cancer,2002,38(2):143-147.4Saji H,Nakamura H,Awut I,et al.Significance of expression of TGF?鄄beta in pulmonar metastasis in non?鄄small cell lung cancer tissuesJ.An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3, 9(5):295-300.5 Paik SY, Park YN, Kim H, et al. 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鄄beta 1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鄄beta receptor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dysplastic nodulesJ. Mod Pathol, 2003,16(1):86-96.6 Dillard DG, Muller S, Cohen C, et al. High tumor grade in salivary gland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 and loss of 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receptor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