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一模考试试卷(含解析)1.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A. 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B. 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C. 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D. 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反映个体小家庭(一夫一妻)的出现,使“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故A正确。材料中的“敬宗之道”是社会观念,未明确涉及小农经济范畴,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严刑峻法,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社会和谐,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对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由材料“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可知商鞅变法的小家庭措施使传统“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2.西汉前期嫁过五次的女子不厌再嫁,寡妇的尊长不劝其守节,到了西汉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商品经济的发展B. 社会主流观念的变化C. 传统儒学的影响D. 自然经济形态的反映【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中有西汉前期“女子不厌再嫁”到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故选B;西汉前期和中后期相比,商品经济并没有明显的发展,故排除A;传统儒学经过了董仲舒的改造,形成汉代新儒学,才被汉武帝确立为统治思想,所以导致变化的不是传统儒学,而是董仲舒的新儒学的影响,故排除C;整个西汉时期都是自然经济形态,所以D不是变化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点睛】这一题关键是要看到发生变化的现象是在西汉中后期,所以能够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出现在西汉前期与西汉中后期之间,再结合上述现象是关于人的婚姻与伦理道德方面的,所以自然知道是在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考点。3.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营田记载,绍兴六年樊宾提举江淮营田公事,置司建康府,“官给牛、种,抚存流亡,岁中收本谷三十万斛有奇,除客户当给六分,官收十余万斛”。这表明南宋“营田”的实行A. 有效缓解了土地兼并B.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 导致了税收政策的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宋代的农业政策。依据材料“官给牛、种,抚存流亡,岁中收本谷三十万斛有奇,除客户当给六分,官收十余万斛”结合所学可知,南宋“营田”的实行使流亡的农民获得了一定的生产资料,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进行,这有利于减少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营田”的实行稳定了社会秩序,为政府提供了财政收入,并未缓解土地兼并;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不是商品经济;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营田”的实行稳定了社会秩序,并未体现税收政策的改变。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4.1754年,乾隆皇帝在改建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时,以满、蒙、汉、维、藏五种民族文字题写门额。后来,又下令将清朝祖陵的石碑亦用上述五种民族文字镌刻。其意在表达A. 民族主义的思想B. 国家一统的理念C. 民族平等的愿望D. 孝亲敬祖的情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五族文字并用范围扩大。乾隆皇帝通过扩大五族文字应用范围,彰显五族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有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反对民族分裂,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强调本民族或本国利益与地位的信息,无法得出民族主义的结论, A项排除;五族排序有讲究,以满族为先,C项排除;孝亲敬祖不是材料主题,材料主题是五族文字并用的政治意义,D项排除。5.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从1853年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该现象反映A. 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 清朝政府压制商品经济发展D. 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1853年至1863年南方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了社会动荡,所以才出现了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的现象,这就说明了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银行制度并未取代传统汇兑模式,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社会动荡阻碍商品经济发展而非清朝政府压制商品经济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6.晚年的严复对天演论有所反思:“万物流变、演进,自由、平等、博爱,就像庄子说的仁义”“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准确的是A. 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B. 运用西方进化论批判传统文化C. 更加客观评价社会进化学说D. 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严复晚年对天演论的反思,故A项错误;材料中严复更多的是对进化论持负面看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一改过去对进化论的全面肯定,更加客观公正,故C项正确;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想,与材料“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不符,故D项错误。7.在某历史时期,湖南涌现出许多进步报刊,如抗战日报观察日报大众日报等。另外,新华日报解放群众毛泽东自传抗日的八路军等书报期刊在湖南均有大量销售。这表明A. 国民党在湖南的力量削弱B. 报刊业缓和了国共两党关系C. 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D. 政治局势推动了报刊业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内容可知,湖南涌现出的报刊多是以抗日战争为主题,这说明政治局势推动了报刊业的发展,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知这些报刊都是共产党主办的,材料并未涉及国民党的力量削弱;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国共关系的缓和;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知此时抗日战争所处的阶段。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8.下图为建国初期沿海与内地工业增长速度变化示意图(定基指数:以1950年为100)。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工业增长主要来自重工业领域B. 因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C. 国民经济建设按比例协调发展D. 工业建设布局逐步趋于合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建设。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建国初期内地与沿海工业都获得一定程度的增长,并且内地工业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沿海工业的增长速度,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呈现沿海多、内地少的不均衡特点,所以建国初期的沿海与内地工业增长速度变化情况反映出工业建设布局逐渐趋向均衡,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发展速度的变化,并未体现重工业的发展情况;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建国初期工业发展的情况,并未体现农业、轻工业等其他国民经济生产部门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此时期国民经济建设按比例协调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初期的工业建设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非按比例协调发展。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9.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曾说道:“看过七将攻忒拜的人,个个都想当兵打仗。”“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前得到城邦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 公民通过观剧参与城邦政治生活B. 戏剧源于民主政治的需要C. 文学作品鼓励希腊公民踊跃参军D. 政府发挥戏剧的教化作用【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古代希腊,通过戏剧作品或在观剧过程中对为国牺牲的公民子女的表彰等,达到激励城邦公民积极参军参战维护城邦利益,体现了政府发挥戏剧的教化作用,D正确;A说法与史实不符;B说法本身不正确;C是材料的现象的描述,与题干“本质”的要求不符。10.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出来以后,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我承认我对这部宪法中的好几个部分并不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永远都不应该同意让其通过,我认为这个系统已经接近完美,而且我认为它也会让我们的敌人感到震惊。”材料表明A. 各州对制定宪法存在严重分歧B. 美国制宪主要是为了一致对外C. 在制宪过程中各州存在着冲突D. 该宪法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在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各州由于利益的不完全相同,因而出现了对宪法“好几个部分并不认同”的现象,这说明各州存在着利益冲突,故C项符合题意;各州对制定宪法没有分歧,只是对宪法的相关内容存在分歧,排除A项;这部宪法的对外意义有让敌人感到震惊的成分,但材料无法体现这是制定宪法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信息,排除D项。11.20世纪30年代,美国漫画界开始塑造强大、不可战胜的英雄形象,如人猿泰山、大力水手、超人、蝙蝠侠等,他们匡扶正义,扫除世上的罪恶,为人间带来希望。这类英雄漫画广受欢迎。材料反映出当时A. 社会大众存在逃避现实的倾向B. 美国持续推行霸权主义C. 经济繁荣刺激精神享受的需求D. 科技发展引发科幻热潮【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社会生产力急剧下降,人民生活贫困,经济萧条,所以这一时期不可战胜、为人间带来希望的英雄漫画形象广受欢迎,人们追求幻想世界的满足,逃避灰暗萧条的现实,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匡扶正义、扫除世上的罪恶,为人间带来希望的英雄漫画与企图主宰世界的霸权主义无关;C选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社会生产力急剧下降,人民生活贫困,经济萎缩,并不繁荣;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技发展对科幻热潮兴起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2.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会谈时提出著名的“缓和、谅解、合作”三部曲政策和“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建设构想。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贸易文化协定以及空间探索和技术合作协定。法国的举动A. 冲击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B. 加快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C. 表明法国和关国盟友关系破裂D. 推动多极化格局本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法国试图摆脱美国的影响,提高自己的世界政治地位,这是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因此A项正确,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加速欧洲一体化显然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C项的“破裂”不符合事实,排除。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形成,D错误。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以魏源为代表的敏锐的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失败后一系列奇耻大辱的刺激下,从“天朝大国”、“夏夷之辨”心态中觉醒,并且眼光开始越出“天朝”的围墙,用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观念来关注围墙外的世界。他们一面批判为“天朝”依旧作论证的宋学和对国计民生无用的汉学,一面揭起了新学风的旗帜,他们用新奇的目光审视外域世界,写成了一部部介绍外域史地、风土人情的著作。如萧令裕的记英吉利、林则徐的四洲志等,开辟了“睁眼看世界”的新天地。这种开天辟地的思想正是近代开放意识的觉醒,封建“天下”旧观念的瓦解。王敬川论魏源的世界意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开放意识觉醒的积极作用。材料二 当我们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的时候,会发现“五四运动”作为与当代中国命运密切相关的伟大历史事件,几乎浓缩了西方社会多国数百年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科学革命、民族运动、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等西方近现代社会运动目标的全部要求,几乎集中了近现代中国全部矛盾和力量“五四运动”的时代复合性特征和中国现代化的时代浓缩性特征,归根结底是中外发展的“时代差”造成的:当西方社会已步入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瞻望的时候,中国还在中古社会徘徊。中外发展上呈现的“时代差”给中国的近代化造成一种两难选择。这就是中国现代化特有的循常与超越的二难、移植与畸变的难题、现代与传统的冲突。摘编自张连国论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转折点中的时代复合性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中国近代现代化特有的“循常”与“超越”的主要含义并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三 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3)试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1)作用:开始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冲击了封建旧观念;开启中国近代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循常: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逐步学习。超越:以俄为师,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模式。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等。工人阶级力量逐步发展;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等。(3)观点: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发展。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掀起了关于实践和真理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解析】【详解】(1)从材料中“从天朝大国、夏夷之辨心态中觉醒”“用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观念来关注围墙外的世界”“封建天下旧观念的瓦解”得出:开始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冲击了封建旧观念;从材料中“揭起了新学风的旗帜”“开辟了睁眼看世界的新天地”得出:开启中国近代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从材料中“这种开天辟地的思想正式近代开放意识的觉醒”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第一小问“循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在近代产生的向西方学习的潮流;“超越”,联系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后期,学习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制度是“超越”的主要表现。第二小问“主要原因”,政治方面主要从民族危机、清政府统治危机、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的角度作答;经济方面主要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但同时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并且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思想方面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后期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中“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得出: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发展。第二小问“史实论证”,主要说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于解放人们思想所起到的作用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事件康熙年间牛顿于1665年(康熙四年)发明微分法,1666年发明积分法,1673年提出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742年(乾隆七年)御制历象考成后编提到“西人奈端等屡测岁实”(奈端,牛顿译名),是已知中文著作中第一次提到牛顿的名字。1799年(嘉庆四年)文献大家阮元编畴人传,引用御制历象考成后编,首次为牛顿立传,但对牛顿的学说没有介绍。1859年李善兰和英国传教士合译重学、谈天、代微积拾级,介绍牛顿天文、力学、数学等理论,牛顿学说逐渐在中国传播。1898年梁启超认为“奈端倡打破偶像之论,遂启近代科学”,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也积极宣传牛顿学说。民国时期孙中山高度评价牛顿,将牛顿的科学理论作为其“建国方略之心理建设”的一个思想基础。开明国语读本引用“牛顿煮表”的故事,鼓励孩子探索未知世界。据王洪鹏牛顿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提取中外关联的两项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信息,阐述须有事实依据,逻辑恰当严密,体现中外关联。)【答案】示例一:西学东渐推动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明清之际,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西学东渐,牛顿其人被介绍到中国,1742年御制历象考成后编中首次提到牛顿名字。从乾隆年间到1840年间,牛顿学说在中国并无太大影响。1840年之后,伴随西方列强的侵略,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翻译介绍西方书籍,客观上推动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示例二:近代科学的传播与中国救亡图存密切相关。从乾隆年间到1859年,牛顿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较为缓慢,且主要受到来华传教士的影响。随着西方列强侵华不断深入,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从牛顿学说中寻找变法维新的依据,民国期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将牛顿学说服务于政治主张,这些有识之士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传播。示例三:近代科学的发展、传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17世纪6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始资产阶级革命,这一社会环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牛顿也在数学、物理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提出微积分、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等。乾嘉时期,中国君主专制高度强化,文化专制、八股取士,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束缚了科技的发展和传播,牛顿学说在中国几无影响。自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文明的冲击、有识之士救亡图存的需要,推动了以牛顿学说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以上示例任意选取其中两个作答即可。【解析】【详解】回答本题,可以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的影响来分析,也可以近代科学的传播与中国救亡图存的关系来分析,还可以从东西方不同的社会环境对科学技术发展和传播的不同影响来分析。可任选两项,但必须体现中外关联,明确写出所提取的信息,阐述须有事实依据,逻辑要恰当严密。例如论述“西学东渐”推动近代科学的传播时可以如下考虑:通过阅读材料可以看出,牛顿的名字早在清初已经传到中国,但从1799年(嘉庆四年)到鸦片战争之前却在介绍其学说方面没有突破,经典力学理论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才在中国传播。鸦片战争之后,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李善兰、梁启超和孙中山分别从自己的立场和社会形势的需要对牛顿的学说进行了介绍,从而得出结论:“西学东渐”推动近代科学的传播。【点睛】论述题归纳观点的一般步骤:a.阅读材料联想可以用到的课本知识点;b.把认为可以在这里用到的知识点简明扼要的概括写下来(最好是回顾课本上的黑体字部分,如果是很确定的内容就简明列出要点);c.分析材料同时把材料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阐述;d.总结(得出观点)即通过什么结合什么得出什么。论证类题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论从史出,论证一致。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甲午战争之后,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将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教育制度的落后,他们纷纷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八股文为核心的科举制度。因此,他们认为改革科举制度“则莫先废弃八股”,“新政之最要而成效最速者,莫过于此。”光绪帝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初五颁布上谕:“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策试论”,对科举考试的具体内容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乡会试仍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主要以“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为考试内容;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康有为认为废除八股文取士之后,以教授八股文为主的书院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了,光绪帝于(1898年)五月二十二日发布上谕,宣布改书院为学堂。李兵八股应试教育:清代书院改革的主要指向材料二 八股既废,数月以来,天下移风,数千万之士人,皆不得不舍其免园册子帖括讲章,而争讲万国之政及各种新学,争阅地图,争购译出之西书。梁启超戊成政变记(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教育改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答案】(1)废除八股文,该试策论;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中西兼顾;改书院为学堂。(2)原因:民族危机加深;科举考试的弊端; 维新派等人士的推动;西方文化和近代教育的影响。意义:促进了学风的转变;有利于新学在中国的传播及知识转型;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社会的进步。【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他们纷纷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八股文为核心的科举制度。因此,他们认为改革科举制度则莫先废弃八股”得出:废除八股文;依据材料中“一律改策试论”得出:改试策论;依据材料中“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主要以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为考试内容”得出: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中西兼顾;依据材料中“宣布改书院为学堂”得出:改书院为学堂。(2)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结合清末新政的背景从政治、科举考试的弊端、人物因素、文化教育的角度分析解答即可。第二小问“意义”,依据材料,结合第一小问的内容和所学知识从教育本身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分析解答即可。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到1940年12月中旬,英国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资金购买武器。这一情况使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种既可以帮助英国继续战斗,又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理工大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控制基础》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粉体材料科学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关于空气维保合同的情况说明
- 国企购车合同范本
- 合同 能源管理方式
- 合同法937条原文内容
- 2024不锈钢制作合同范本产品制作合同范本
- 2024小区简易房屋装修合同范本
- 2024家庭装修合同补充协议书范本
- 烘干设备购销合同模板
- 2024年国际贸易佣金居间服务协议
- 2024年医院食堂承包合同参考模板(五篇)
-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中学部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考试 数学 含答案
- 老师实习报告(6篇)
- 电器集团外协、外购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 国开学习网《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期末大作业答案(第7套)
-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
- 美容院翻新合同协议书
- 嵌入式课程设计实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