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科基础化学,复习,第二章物质结构基础重点,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2、道尔顿的理想气体定律 3、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的差异,4、波函数的概念 波函数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函数,是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是原子轨道的同义词。 5、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与取值 主量子数n:决定电子层数和能级的主要参数 角量子数l:表示波函数的形状 磁量子数 m:表示波函数的空间取向 自旋量子数 ms:表征电子不同的“自旋”状态,第二章物质结构基础重点,6、电子云与2 2代表在时间t时,空间某点粒子出现的概率密度,电子云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概率密度分布的一种形象描述。 7、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8、核外电子排列三原则 泡利不相容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洪德规则及其补充,第二章物质结构基础重点,9、核外电子分布式的写法 10、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11、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 12、共价键的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 13、杂化轨道理论,各种杂化轨道的特点 14、金属能带理论 15、分子的极性,电偶极矩 1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氢键,第二章物质结构基础重点,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重点,1、基本概念 系统和环境、状态和状态函数、热力学平衡态、热力学能、热力学可逆过程、热和功 2、热力学第一定律 对于封闭系统 U = q + W 3、反应热的测量,q = - csms(T2T1) = - CsT,4、反应进度 (mol) 5、反应热效应的理论计算 1)等容热效应: qv= U-w = U 2)等压热效应: qp =U-w =U+pV 3)等压热效应qp与焓: H = U + pV qp = H2-H1= H,qv = - q(H2O) +qb = - C (H2O)T + CbT = - C T,弹式热量计,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重点,4) qp与qv的关系 qp-qv= (Up+ pV)-Uv= pV 5)盖斯定律 热化学方程式、标准态 6)标准摩尔生成焓:fHm(物质、相态、T) 7)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rHm(298.15K),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重点,在温度变化区间不大,没有引起相变时: rHm(T)rHm(298.15K) 6、自发反应或过程 7、熵判据 1)熵(S)的统计概念: S = k ln 2)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原理 S隔离0 3)热力学第三定律: S (0K) = kln1= 0,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重点,4)熵的热力学定义:恒温可逆过程中 S=qr / T 5)规定熵 6)标准摩尔熵Sm( Jmol-1K-1 ) 7)反应标准摩尔熵变( r Sm ) r Sm =BSm,B,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重点,8、吉布斯函数变(G)判据 1)自由能G(吉布斯自由能或吉布斯函数) G=H-TS 2)吉布斯等温方程 G=H-TS r Gm = r Hm-T r Sm 3) G判据:最小自由能原理 G - w,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重点,4) r Gm(T) 的计算 rGm (298.15K) = rHm(298.15K) +298.15K rSm(298.15K) rGm(T) rHm(298.15K)-TrSm(298.15K) 转变温度Tc,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重点,5) G与 G的关系 热力学等温方程: 反应商Q,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重点, r Gm (T)= r Gm(T) + RT lnQ,9、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化学平衡 1)反应限度的标志(化学平衡的热力学标志): r GT = 0 2)标准平衡常数 K 3) K与rGm之间的关系: 4)多重平衡原则,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重点,5)化学平衡的移动 rGm = RT ln (Q/ K) Q K (rGm 0) 非自发,逆向进行 范特霍夫(J. H. vant Hoff)等压方程,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重点,第四章 溶液化学与离子平衡重点,1、溶液浓度的表示 物质的量分数xB 质量摩尔浓度mB(mol/kg) 物质的量浓度cB(mol/L) 质量分数wB 2、稀溶液的通性 (1)蒸气压下降 p = xB pA,(2)凝固点降低 Tfp=kfpmB (3)沸点升高 Tbp=kbpmB (4)渗透压 =cBRT =nRT/V (5)电解质与浓溶液的通性 (6)溶液通性的应用(计算摩尔质量) 3、相图(基本概念) 4、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1)酸碱解离常数Ka(酸)、Kb(碱),第四章 溶液化学与离子平衡重点,一元酸 ceq(H+) = c 一元碱 ceq(OH-) = c (2)共轭酸碱对的关系 KaKb= ceq(H+)/c ceq(OH-)/ c= Kw = 10-14 (3)缓冲溶液 同离子效应, 缓冲溶液的pH值 缓冲溶液的选择,第四章 溶液化学与离子平衡重点,5、配离子的解离平衡 不稳定常数Ki ,稳定常数Kf 配离子解离平衡的移动及配离子的转化 6、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 (1)溶度积:溶解平衡常数Ksp,第四章 溶液化学与离子平衡重点,(2)溶度积规则: Q = c(Am+)n c(Bn-) m Ksp 有沉淀析出 Q = c(Am+)n c(Bn-) m =Ksp 饱和溶液 Q = c(Am+)n c(Bn-) m Ksp 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 (3)同离子效应 (4)沉淀的溶解与转化计算方法 7、表面化学与胶体溶液 (1)基本概念:表面张力,润湿,接触角等 (2)胶粒的结构:胶核、胶粒、胶团,第四章 溶液化学与离子平衡重点,第五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对于恒容反应: 平均速率: 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基本概念:简单反应、复杂反应,标准单位: moldm-3 s-1,(2)质量作用定律 (3)反应速率方程 (4)反应的级数 (5)零级反应特点 (6)一级反应特点 ln c0/c = kt t1/2 = ln 2/ k = 0.693/ k 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阿仑尼乌斯公式 k=A exp(-Ea / RT ) ln k = lnA Ea /RT,第五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重点,4、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分析(活化分子数) 5、催化剂的特点,第五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重点,第六章 电化学基础与金属腐蚀重点,1、电极系统与电极 2、法拉第定律 3、原电池 (1)恒温、恒压下的反应 r Gm w (2)组成 (3)原电池的图式(书面表示法) (4)原电池热力学,桥梁公式:在恒温定压条件下 r Gm = wmax = -ZFE r Gm = -ZFE 电动势的能斯特方程: 电池反应K与E 关系 ln K= ZFE/ (RT) 4、电极电势 (1)产生电极电势的本质原因,第六章 电化学基础与金属腐蚀重点,(2)标准氢电极 (3)相对电极电势 (4)标准电极电势 (5)参比电极 (6)能斯特方程 (7)电极电势的应用 5、极化、极化的原因 6、超电势 (过电位 ),第六章 电化学基础与金属腐蚀重点,7、化学电源的基本类型 8、分解电压(理论、实际) 9、电解产物的生成条件 10、腐蚀原电池 11、析氢腐蚀、吸氧腐蚀,第六章 电化学基础与金属腐蚀重点,第二章物质结构基础重点,1.下列物质哪些可溶于水?哪些难溶于水? (1)CH3OH;(2)CH3COCH3;3)C2H5OC2H5 ; (4)HCHO; (5)CHCl3;(6)CH4。 2.判断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熔点的高低。 (1)NaF-MgO;(2)BaO-CaO;(3)SiC-SiCl4; (4)NH3-PH3。 3.下列各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何种分子间力? (1)H2;(2)SiH4;(3)CH3COOH;(4)CCl4; (5)HCHO。 4. 比较并简单解释BBr3与NCl3分子的空间构型。,模 拟 试 题,一、选择题 1. 已知:2H2(g)+S2(g)=2H2S(g), (1) Kp1; 2Br2(g)+2H2S(g)=4HBr(g)+S2(g), (2) Kp2; H2(g)+Br2(g)=2HBr(g), (3) Kp3 。 则:Kp3= (?)。 (a)(Kp1Kp2)1/2 (b)Kp2/Kp1 (c)(Kp2/Kp1)1/2 (d)Kp1Kp2,解:(1)+(2) = 2(3) 根据多重平衡规则:Kp1Kp2 =(Kp3)2 Kp3 = (Kp1Kp2)1/2,2.一定温度下将1mol SO3放入1L的反应器内,当反应 2SO3(g)=2SO2(g)+O2(g)平衡时,容器内有0.6mol S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a)0.36 (b)0.45 (c)0.54 (d)0.68,模 拟 试 题,解: 2SO3(g) = 2SO2(g) + O2(g) 平衡时:0.4molL-1 0.6molL-1 0.3molL-1,3.298.15K时,1L水中加入1mol固体NaCl,则该溶解过程的(?)。 (a)G0,S0;(b)G0; (c)G0,S0;(d)G0,S0。,模 拟 试 题,解:过程自发,G0。,4.标准状态下Mg(s)+Cl2(g)=MgCl2(s),rHm = - 624kJmol-1,则 (a)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是自发的 (b)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是不自发的 (c)在高温下正向反应是自发的,在低温下正向反应不自发 (d)在高温下正向反应是不自发,在低温正向反应自发,解: rHm 0, rSm 0, 若使rGm = rHm -TrSm 0, 则 T 应低。,5.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既可作为酸又可作为碱的是(?) (a)PO43- (b)NH4+ (c)H2O (d)H2CO3,模 拟 试 题,解: H2O + H+ =H3O+ , H2O - H+ = OH-。,6.已知E(Fe3+/Fe2+) = 0.77V,E(Br2/Br-) = 1.07V,E(H2O2/H2O) =1.78V,E(Cu2+/Cu) = 0.34V,E(Sn4+/Sn2+) = 0.15V。则下列各组物质在标准态下能够共存的是(?)。 (a)Fe3+,Cu (b) Fe3+,Br2 (c) Fe3+,Sn2+ (d) Fe2+,H2O2,解:不发生反应的可以共存,只有氧化态-氧化态,还原态-还原态可以共存,答案为b。,二、填空题 1. Ag+、Pb2+、Ba2+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为0.10 molL-1, 向溶液中滴加K2CrO4试剂,各离子开始沉淀的顺序为 ()。Ksp(Ag2CrO4) = 9.010-12, Ksp(PbCrO4) = 1.810-14,Ksp(BaCrO4) = 1.610-10。,模 拟 试 题,解:Ag2CrO4、PbCrO4、BaCrO4开始沉淀的最低 c(CrO42-)分别为 Ksp(Ag2CrO4)/c2(Ag+)、 Ksp(PbCrO4)/c(Pb2+)、 Ksp(BaCrO4)/c(Ba2+), 答案: PbCrO4、Ag2CrO4、BaCrO4,2.原电池中正极发生 反应,负极发生 反应;电解池中正极为 极,负极为 极。 3.根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的不同,共价键分为 键和 键。 4.H2O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型;B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型。,模 拟 试 题,答案: 还原、氧化、阳极、阴极; 键、键; V,平面三角形,三、问答题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 2. E(I2/I-)=0.54V,E(H3AsO4/H3AsO3)=0.58V。298.15K时,在c(H+)=1.0 molL-1的溶液中,H3AsO4可将I-氧化成I2,但在 c(H+)=1.010-5molL-1的溶液中,为什么I2又可将H3AsO3氧化成H3AsO4。前后是否矛盾?,模 拟 试 题,答:反应物浓度增大,增加活化分子数目,速度增大; 温度升高,活化分子数目增加,速度增大; 正催化剂的使用使反应活化能降低,速度增大。,模 拟 试 题,H3AsO4+2H+2e = H3AsO3, E (H3AsO4/H3AsO3),c(H+)=1.0molL-1的溶液中,E(H3AsO4/H3AsO3)=0.58V, E(I2/I-)=0.54V,H3AsO4可将I-氧化成I2。,c(H+)=1.010-5molL-1的溶液中, E(H3AsO4/H3AsO3) = 0.28V, E(I2/I-)=0.54V,I2可将H3AsO3氧化成H3AsO4。,3.试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说明利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生产中(放热反应),采用高压、适当的高温和催化剂的理由。,模 拟 试 题,答: N2 + 3H2 = 2NH3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利于反应进行得更为完全: 气体分子数减小,高压利于平衡右移; 放热反应,适当的高温利于平衡右移; 从增加化学反应速率来分析: 高温增加活化分子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分数,加快反应速率;,四、正误判断题,1.按统计热力学观点,298.15K时物质的标准摩尔熵为零。( ) 2.离子化合物CaO的熔点比MgO的熔点低。 ( ) 3.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状态。 ( ) 4.在有半透膜存在时,稀溶液一侧的溶剂会向浓溶液一侧扩散。 ( ) 5.热力学不稳定的系统在动力学上一定也是不稳定的系统。 ( ),模 拟 试 题,五、计算题,1. 298.15K时,已知CaCO3(s),CaO(s)和CO2(g)的fHm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8章 气体 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3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学设计3 (新版)苏科版
-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5章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8Section B(1a~1d)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2铁生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青岛版
- 2《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有多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4 认识空气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下册冀人版
- 多人股东协议书合同7篇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二模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城镇燃气安全技术与管理
- 鼠疫知识讲座
-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 高校班干部培训
- 房 产 税教学课件
- 2025年广东省公务员省考《行测》联考真题(含答案)
- 保安证考试考前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河北中考必考名著:《革命诗抄》考点及中考真题
- 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数学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