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文化与家庭教育,何为国学文化,国学是指以 儒学为主体的 中华传统文化 与学术。,什么是家庭教育,就是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纽带、以亲情为基础、以父母为“老师”的成人教育; 什么是成人教育? 就是培养孩子具有“五心”的人格教育,人皆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也; 人皆有羞恶之心,羞恶之心,义也; 人皆有恭敬之心,恭敬之心,礼也; 人皆有是非之心,是非之心,智也; 人皆有诚实之心,诚实之心,信也 。,什么是学校教育,就是以学校为单位、以地缘为纽带、以班级为基础、以老师为“父母”的成才教育. 什么是成才教育? 就是在成人的基础上培养适应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需要的各种技能.,家训是家庭成员修身持家,自省自励的重要载体,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需要遵守的生活准则,中国古代的家训涉及修身、明德、励志、孝道、诚信、勤劳、节俭、耕读甚至包括官场潜规则等很多方面,是士大夫家族子女童蒙时期的必修课。家训源于家庭,演变扩散至家族,影响的后代子孙无以数计,那些著名的家训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历来重视家规家训的制订,据记载,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100多种。,中国人自古就从“齐家治国”的角度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国之根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把教育子女看成是父母的重要责任,养子必教,养子不教则害人害己害社会。宋代程颐说:“人生之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明代方孝孺也说:“爱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等优秀文化与传统美德,成为我国历朝历代家规家训的主要内容。正因为如此,重德修身的古代家教家训传统才能在后世子孙中传承和发扬。曾子杀猪,孟母三迁等故事,老百姓至今都耳熟能详。,中国历代家训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一、 熔铸光明伟岸的道德人格。 古人将“立德”置于“三不朽”首位,而立德的内容主要是忠孝。在家能孝,于国则忠。孝要求子女尊敬长辈,尽反哺之情,极劬(q)劳(指父母抚养儿女的劳累)之恩;忠要求为官尽力,从政清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实现道德的高度自觉。古往今来成大事业者就是因为他们能从“孝于亲”“忠于国”的目的出发,勇于奉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张扬了堂堂凛凛的民族正气。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忠孝观念被统治者利用,混进不少封建性内容,然而抛弃“愚忠”“愚孝”而摄取精华,至今仍有不少积极因素值得发扬光大。,二 重视正确积极的教子方法。 痴心父母古来多,天下没有不疼爱子女的父母,但问题在于,如何去爱?单纯给与子女们提供物质财富,会使他们泯灭自我奋斗的意识,丧失独立创业的能力。因此,明智的父母,就要把道德修养,人格风范留给子孙,把清白家风留给子孙,这才是无价之宝。那种只为子孙聚货敛财的愚蠢行为,遭到了有识之士的痛斥。父亲们告诫子女不要凭借祖上的余荫,而应奋发自立,要以自己的奋斗来实现人生价值。古人教子讲究“慈爱”,反对溺爱。韩非子曾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司马光亦说:“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父母之爱需理智而有分寸,才会起到正面的作用。“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则会使孩子养成任性,骄狂的习性,甚至走向歧途,所以古人云:爱不可溺。,三 、培养功业理想和淡泊襟怀。 中国古代家训对此颇多阐发。立志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做父母的,司马谈洒涕嘱子,要他完成续写史记的重任;岳母刺字于背,要儿子精忠报国。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与功业思想相辅相成。由于建功立业与功名富贵往往掺杂一处,而富贵之中又往往隐藏着人生的种种不幸,所以明哲保身,知足常乐又成了积极进取的调和剂。儒道互补昭示了一种巧妙的处世之道。淡泊宁静,是一种不鹜名利而追求远大理想的人生态度,明哲保身,有时是一种畏惧挫折逃避现实的处世思想,有时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智慧。父母最戒慎恐惧的,是子孙骄傲怠慢,好勇斗狠,结果招人嫉恨,惹祸上身,殃及家门。淡泊襟怀,是以宅心仁厚为基础,用仁爱姿态来面对复杂甚至残酷的现实。,四、 妥善掌握好交友接物之道。 每一个人都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交友接物,是一门高深学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朋友对自己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大,因此交友必须谨慎,分清损友益友;要见贤思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对别人不求全责备,对故人旧交,如果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能轻易抛弃。对所爱者要知其不足,对所憎者要见其长处。“和”是处友的基本准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同流合污,而是要和衷共济,互相促进,实现崇高的理想。明代杨继盛告诫儿子:“拣着老实忠厚,肯读书,肯学好的人,你就与他肝胆相交,语言必信,逐日与他相处,你自然成个好人,不入下流也。”对于未喑世事的孩子,交上怎样的朋友会影响他一生。子曰“近君子,远小人。”当是指导孩子交友的基本原则。,五、明确读书治学的目的和方法。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为知识分子规定的一种行为模式,旨在学以致用,大济苍生,却并不是说学习好了就只求做官,谋取个人利益。有些人将追求高官厚禄当成读书的惟一目的,这就背离了孔子的本意。明代孙奇逢说:“古人读书,取科第犹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古人对读书的好处从多方面作过阐发,有的人指出读书在于变化气质,陶冶性情;有的人主张读书为了经世致用,富民强国;还有人将读书与做人联系起来,将所读的好书用到自己身上,便是做人之法。关于读书的方法,古人也多有灼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把学问化为生活的艺术;读书要自出手眼,择善而从,不要为劣所愚;读书必须目到、口到、心到,循序渐进,由博反约。古人读书,也很讲究方法,绝非都是皓首穷经,死记硬背。,六、倡导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司马光训俭示康有名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朱子家训里的“一粟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传诵更广。勤俭节约是立人立家立国之本,奢侈浪费是败人破家之途。,我对家庭教育的一点浅见, 第一,家庭教育是建立价值观的地方,认知伦理关系,承担一个公民责任的起点; 第二,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地方,它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孩子的梦想,让他完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建树; 第三,家庭教育是一个循环的载体,它让家里的每个人都呈现一种开放的成长,最终完成一个适应时代的过程。从这三个意义上来讲,我想再好的社会教育,再专业化的教育时代,仍然需要家庭教育。,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三字经中国文化史纲:约1100字,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和推荐。 弟子规“儿童行为守则”:约1000字,教育小朋友懂得孝顺、友爱、尊敬师长、诚信等。这些正是一个人与社会接轨的通行证,奠定孩子人生成功幸福的基础。 千字文“天下第一字书” :由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编成,最传统的也是最好的童蒙识字教材。,老子中国人的智谋奇书:约5000字,又名道德经,堪称中华道德智慧之源。从小熟读老子,领 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尔不凡。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约16000字,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宝马汽车销售基础培训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满分押题】夯实基础培优卷(轻松拿满分)(考试版)
- 发热病人中医护理
- 2024中铝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年级生物上册 2.4.1生物的分类方法教学设计 (新版)济南版
-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电子表格数据的统计》教学设计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1.1 我的家在哪里 从社区看我家 教学设计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章 燃料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版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 短期培训毕业交流会
- 2022年龙岩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33T 1233-2021 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技术规程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含新增和修订部分)
- 社区家庭病床护理记录文本汇总
- 色谱、质谱、联用
- 毕业设计(论文)-CK6150总体及纵向进给和尾座部件的设计
- 施工项目人员任命书(范本)
- 苯酐装置国内同类装置事故案例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旋转》练习题
- 智慧树知到《开启疑案之门的金钥匙司法鉴定》见面课答案
- 结构化面试技巧(完整版).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