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货车转向架 一、对货车转向架的一般要求,结构简单合理、工作安全可靠、运行性能良好、维护检修方便。 组成:轮对轴箱装置 弹簧减振装振 构架或侧架摇枕 基础制动装置,二、我国货车转向架的发展和现状,Z8-Z8A-Z8AG-Z8G-ZK1、ZK2、ZK3、ZK4、 ZK5、 ZK6 两大类 三大件式转向架 构架式转向架 第一节 转8A型转向架 D轴主型货车转向架,1转8A型转向架的组成,(1)轮对和轴承装置 采用标准RD2型滚动轴承、RD2型车轴、整体碾钢轮。轮对容许轴重21t。车辆总重不得超过84t 。 RD2型滚动轴承装置包括197726双列园锥滚子轴承和承载鞍。 导框式轴箱定位 通过承载鞍传递载荷,(2)侧架和摇枕,转8A型转向架构架由左右两个独立的侧架或一摇枕组成。 侧架(方孔、立柱、磨耗板、楔块挡、工艺孔、滑槽) 摇枕(鱼腹形状、下心盘、楔块槽、下旁承座、下旁承铁),侧架,1,摇枕,2,(3)弹簧减振装置,一系中央悬挂 弹簧减振装置包括七组双巻螺旋弹簧和楔块摩擦减振器。 60t敞车、棚车、平车采用七组双巻螺旋弹簧 50t棚车和罐车采用六组双巻螺旋弹簧 转8A转向架弹簧重车静挠度一般为40,现为48; 空车静挠度一般为1822。 相对摩擦系数为0.0670.09 同是空车钩高不一样的原因,(4)基础制动装置,1,基础制动装置作用,将制动缸的作用力经放大后传给轮对。 当列车制动时,制动缸的作用力通过车体下的制动杠杆、上拉杆以及转向架上的制动杠杆,将制动梁连同闸瓦贴靠车轮,阻止车轮转动。车轮与闸瓦之间的摩擦,将列车运行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散逸在在气中。 制动倍率n转(一般为6.5) n转,转8A型转向架的优缼点及改进运用情况,优点:自重轻、强度大、结构简单、检修方便、重车动力学性能好。 从1966年推广全路约有55万辆在运行。 垂向加速度平均值0.264g、最大值0.45g0.7g 水平加速度平均值0.097g、最大值0.27g0.5g (在速度40100km/h) 主要问题,主要问题,1、轮缘磨耗大、簧下质量大滚动轴承寿 命低; 2、侧架摇枕定位刚度不足,容易产生菱 形变形,弹簧静挠度不够,空车动力 性能差; 3、减振装振斜楔不耐磨,以致失去减振 作用,修复困难;,改进途径,1、外簧定位,在侧架上焊装定位挡边, 增加抗菱刚度; 2、增大静挠度; 空车从最大6.5mm 增为14至17mm; 重车从35.5mm 增为44至52mm; 3、减振器加装耐磨衬套; 4、摇枕八字面加工并装耐磨衬套; 5、加装轴箱弹性悬挂。,2转8A型转向架的改进型式K2型转向架的特点,交叉拉杆式转向架,1,交叉拉杆式转向架的优点,1、改善斜楔减振器的受力状态,提高斜楔摩擦副的寿命。 2、提高转向架蛇行运动稳定性,改善转向架动力学性能。 3、可大幅减少车轮踏面的剥离和磨损,延长了车轮寿命。 4、减少轮轨之间冲击作用力。,5、减少对钢轨的磨耗,延长钢轨的寿命。 6、降低了滚动阻力,可节省牵引功率和 能耗。 7、减少维修,提高转向架的利用率。,第二节 目前国内使用的货车转向架,1、K1型(中交叉杆) 转K1型转向架适用于轴重21吨铁路提速货车,成功装用于P65型行包快运棚车及出口车辆,成为我国铁路货车提速的先行者。,K2型,K3型(整体构架、轴箱弹簧式),K3型主要技术参数,轴重 21t 自重 4.2t 最高运行时速 120km/h 轨距 1435mm 1个轴箱弹簧组垂向总刚度 2069.76N/mm-1 1个轴箱弹簧组横向总刚度 1530.6N/mm-1 1个轴箱弹簧组纵向总刚度 1530.6N/mm-1 重车当量静挠度 46.6mm 固定轴距 1800mm 轴颈中心距 1956mm 旁承中心距 1520mm,K4型(摆动式),K4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K5(2E轴),K5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K6(2E轴),K6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控制型转向架,1,控制型转向架与转8A比较: 1、采用常摩擦减振器; 2、楔块主摩擦面与水平面呈90o ; 3、加大了楔块主副摩擦面的宽度,以增大抗菱刚度; 4、采用直径为355mm的较大心盘; 控制型转向架的缼点: 采用常摩擦减振器,减振性能不能兼顾空重车,损伤率 大于转8A。,第三节 K4转向架,摆式转向架仍属三大件式转向架 优点: 运行速度最高可达160km/h 大大降低轮轨磨耗节省维修费用 结构特点: 1、具有摆式吊悬挂,增加侧向运动; 2、增加侧滚控制特性; 3、侧向力由弹簧托板传给侧架,摆式转向架摇动结构,摆式转向架抗侧滚防护设计,传统的转向架,车体给转向架的侧向力L引起转向架倾覆力矩为L*h1; 摆式转向架,车体给转向架的侧向力L引起转向架倾覆力矩为L*h2;,第四节K6转向架的主要技术特点,160km/h高速货车转向架,用于快速集装箱平车 特种行包快运车 快速邮政车 轻便、快捷式货车 货物列车客车化,轴箱定位装置 由轴箱、轴箱弹簧、轴箱顶簧、无磨耗橡胶堆定位器及垂向液压减振器组成。 橡胶堆定位器垂向可承担一定的载荷,并在3 个方向实现不同的刚度。 轴箱体由B 级钢铸造而成,轴箱两侧设有弹簧托盘,弹簧中心距为580 mm,轴箱顶部设有1 个圆形平台,用于安装轴箱顶部弹簧。轴箱上还设有一系垂向减振器安装座。 弹性常接触旁承 旁承由旁承盖、磨耗板、螺旋钢弹簧、调整垫板以 及焊接在摇枕两侧的旁承座组成。下旁承与车体上旁 承组成一对摩擦副,选择适当的摩擦因数可以得到理 想的摩擦阻力矩,以有效地抑制转向架的蛇行运动。,弹性常接触旁承 旁承由旁承盖、磨耗板、螺旋钢弹簧、调整垫板、旁承座组成。 下旁承与车体上旁承组成一对摩擦副。 选择适当的摩擦因数可以得到理想的摩擦阻力矩,以有效地抑制转向架的蛇行运动。,弹性常接触旁承的类型,一是进口美国A.STUCKI公司生产的ISB-9DR双作用常接触弹性旁承,如图12所示。该弹性旁承组成由两个弹性体、滚子、滚子座及旁承盒组成。弹性旁承组成通过两个M20折头螺栓与摇枕固定。 ISB-9DR弹性旁承组成旁承组成示意图,另一种是由国内自己研发生产的。弹性旁承组成由1个圆形金属橡胶弹性体及滚子和旁承盒组成。 国产弹性旁承组成,第四节径向转向架,径向通过: 转向架的轴线总是与曲线的 半径保持平行的状态通过曲线。 径向转向架:在小半径曲线上运行时,轮 对轴线始终能处于曲线径向位 置的各种转向架。 分类: 自导向转向架 迫导向转向架,径向转向架的工作原理,自导向转向架 依靠轮轨间的蠕滑力,通过转向架自导向机构的作用使轮对进入曲线时自然地呈径向位置排列; 迫导向转向架 利用进入曲线轨道时车体与转向架构架间的相对回转运动,通过专门的导向机构(如连接车体与轴箱或副构架的杠杆系统)使轮对偏转,强迫轮对进入曲线后呈径向位置排列。,径向转向架想要解决的问题: 是解决横向稳定性和改善曲线通过性能的矛盾。 提高转向架高速运行时的蛇行运动稳定性 需要足够的定位刚度和较小的车轮踏面斜率; 提高曲线通过能力则要求定位刚度尽量柔软和具有较大的踏面斜率,以使转向架通过曲线时其轮对处于和接近纯滚动的径向位置。,径向转向架的优点: 在保证足够的直线运动稳定性的同时减少 轮缘磨耗和侧向力,减少机车的燃料消耗,特别适合在小半径曲线线路上运行。 径向转向架的工作原理: 通过导向机构的作用使转向架通过曲线时其轮对自动进入曲线的径向位置。,Scheffel自导向转向架,DR-1型自导向转向架,对三大件转向架进行的径向改造 1.在承载鞍上加装导向臂,提供轮对对角控制,起稳定和导向作用; 2.在承载鞍与侧架间安装橡胶垫。,Devine-Scales迫导向转向架,Y25型转向架,构架,构架式转向架,第五节多轴转向架 三轴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间租赁买卖协议(6篇)
- 2025货运租赁合同模板
- 企业招聘合同样本
- 2025年经济与商务咨询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国内水路铁路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 停工补偿协议二零二五年
- 产品供应长期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修缮服务采购合同样本
- 私人房屋全款交易买卖合同
- 二零二五电子商务安全协议书
-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 义乌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业的实习报告
- JT-T-4-2019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2022年青海大学医学院附属藏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 贵州省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托利多电子秤校秤步骤
- 《DVT深静脉血栓》
- 《大豆栽培学》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