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城市孔湾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宜城市孔湾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2010-2020 年)调整完善年)调整完善 文文 本本 宜城市孔湾镇人民政府宜城市孔湾镇人民政府 二二 O O 一七年四月一七年四月 前 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合理调控、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在 保护耕地、协调各业用地、合理开发土地资源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指导 作用,对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约和引导用地需求、控制用地外延发 展挖掘内涵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全镇耕地总量动态 平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根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孔湾镇的自然社会经济条 件,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 协调各业用地矛盾,确定各类用地规模,划定土地用途区,重点安排 好耕地、生态用地及其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 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模和范围,以控制和引导城乡土地利 用。 本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以及 襄阳市的有关规定,以及宜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宜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计划等为依据,规划范围为孔湾 镇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全部土地。本次调整以 2014 年为基期年,2020 年为规划目标年。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一节 规划目的 1 第二节 规划任务 1 第三节 规划依据 1 第四节 规划范围 2 第五节 规划期限 2 第二章 镇域概况 .3 第一节 现状概况 3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4 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 5 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6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7 第一节 规划基本原则 7 第二节 主要规划目标 7 第三节 土地利用发展方向与重点 8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0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原则 .10 第二节 农用地结构调整 .10 第三节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1 第四节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12 第五章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 13 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 .13 第二节 一般农地区 .14 第三节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15 第四节 独立工矿区 .16 第五节 风景旅游用地区 .16 第六节 林业用地区 .17 第七节 其他用地区 .17 第六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9 第一节 允许建设区 .19 第二节 有条件建设区 .20 第三节 限制建设区 .21 第七章 耕地和优质农用地保护 22 第一节 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22 第二节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22 第三节 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对策 .22 第八章 重要建设用地安排 24 第一节 城镇建设用地 .24 第二节 居民点用地 .24 第三节 基础设施用地 .25 第九章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和生态环境保护 26 第一节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26 第二节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措施 .26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27 第十章 规划实施措施 28 第一节 法律措施 .28 第二节 社会措施 .28 第三节 行政措施 .29 第四节 经济措施 .29 第五节 科技措施 .3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第一节 规划目的规划目的 根据宜城市孔湾镇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客观需求,以严格 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为核心,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统筹规划各 类各区域用地,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局 部与全局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宜城市孔 湾镇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节第二节 规划任务规划任务 (1)根据孔湾镇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明确土地利 用方向和目标; (2)根据宜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解的孔湾镇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控制指标,统筹安排各类用地; (3)确定和配置规划期内全镇的基本农田、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 (4)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各用途区的管制规则; (5)制定孔湾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 第三节第三节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 源部第 43 号令); (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200951 号); (6)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 与报批办法)的通知(鄂土资发200926 号); (7)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工 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鄂土资发200954 号); (8)宜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9)孔湾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10)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11)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12)其它相关规划、技术规范、政策规定和基础资料。 第四节第四节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孔湾镇行政辖区范围,土地总面积为 9040.80 公顷。 第五节第五节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本次调整以 2014 年为基期年,规划期限为 2010-2020 年。 第二章 镇域概况 第一节第一节 现状概况现状概况 (1( 自然条件 宜城市孔湾镇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最南端,江汉平原北部,东靠郑 集镇,西临雷河镇,北与鄢城办事处相依,南与荆门市接壤。207 国道、 襄荆高速公路、焦枝铁路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利,上大堰火车站座 落境内。 孔湾镇内地势东高西低,地面最高高程 385.6m,最低高程 49.70m,属丘陵地区。镇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 充沛。镇内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地处荆山余脉,现已探名了磷矿、 硅矿、白云矿储量分别达 800 万吨、100 万吨、800 万吨,品位较高, 蕴藏量大。 (2( 行政划分 全镇辖许岗、刘湾、江坡、台子岗、杜岗、钟岗、太山庙、龚河、石 桥头、王埫、吕岗等 11 个村,1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 个大雁农场,75 个村民小组。 (3( 社会经济 2014 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66300 万元,人均纯收入 3500 元。 孔湾镇矿产资源丰富,先后兴办了矿产公司、硅矿厂、磷肥厂、钙 肥厂、装运公司,年产矿石 20 多万吨、磷矿粉 5 万吨、磷肥 3 万吨、 钙肥 5 万多吨,产品远销到十几个省市。东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为 江汉冲积平原,适宜种植高效经济作物,有大白菜面积 2 万亩,年产 量 8000 万公斤;青皮冬瓜面积 1.8 万亩,年产量 1 亿公斤;其他蔬菜 面积 5000 亩,年产量 3000 万公斤,素有“瓜菜之乡”的美誉,是湖北 省的“瓜菜大镇”。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 2014 年孔湾镇土地总面积为 9040.80 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 7729.63 公顷,建设用地面积 1129.64 公顷,其他土地面积 181.53 公 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85.50%、12.49%、2.01%。 (1)农用地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 6063.36 公顷,园地面积 18.87 公顷,林地面 积 789.69 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 857.71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67.07%、0.21%、8.73%、9.49%。 (2)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面积 167.01 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562.15 公顷,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19.28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1.85%、6.22%、0.21%。 交通水利用地中,铁路用地面积 23.85 公顷,公路用地面积 67.52 公顷,水库水面用地面积 250.38 公顷,水工建筑用地 37.13 公顷,分 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0.26%、0.75%、2.77%、0.41%。 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 2.2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02%。 (3)其他土地 其他土地中河流水面面积 98.87 公顷,自然保留地 82.66 公顷, 分别占土地面积的 1.09%、0.91%。 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开发利用率高 镇域内土地利用率已达 97.99%,其他土地仅 2.01%,且分布相对 零散,实施规模开发难度大。 (2)农业用地面积较大,垦殖率较高 镇域内农用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 85.50%。耕地垦殖率高达 67.07%。 (3)土地后备资源缺乏,开发潜力十分有限 全镇其他土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 2.01%,分布零散,可开垦为耕 地的荒地资源潜十分有限。 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布局不够合理。由于经济不断发挥,人 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质量要求趋向高标准,但是农村仍然以 单家独户居多,呈现出零星杂乱状态,人均居民点用地偏大,节约集 约利用程度有待于提高。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尤其是交通建设相对滞后,应加大道路 建设,一方面要对原有的乡道进行改建,另一方面要借助全市交通建 设的契机,提升道路的品质,为本镇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3)农业与非农业矛盾突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建设用地 规模的扩展速度大大加快,由于地理位置、地形条件等方面的原因, 建设占用的耕地多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的优质耕地,新开发的 耕地难与被占用的耕地质量相当,进而加剧了农业土地利用与非农建 设用地的矛盾。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第一节第一节 规划基本原则规划基本原则 (1)严格保护耕地,守住基本农田红线 立足于落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强化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 田的保护,并实行由单纯的数量保护和质量保护并重转变。各项非农 建设要优先利用未利用和其他农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2)节约集约用地,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增长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各项建设 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加快各业各类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 初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增长。 (3)改善生态环境,实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方针,贯彻环境优先 的理念,正确处理土地利用与土地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建 设与保护,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规划目标主要规划目标 (1)经济社会方面 充分发挥孔湾的中心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农 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 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 (2)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2014 年末孔湾镇耕地面积 6063.36 公顷,规划确定 2020 不低于 5841 公顷。 规划确定 2020 年孔湾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 4328 公顷。 (3)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及占用耕地调控指标 2010-2020 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 66.26 公顷以内,占用耕 地不突破 57.38 公顷。同时,至 2020 年,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 1155.00 公顷。 (4)耕地补充 规划期重点开展农村居民用地整理及其他土地开发利用。至 2020 年开发整理补充耕地 22.03 公顷。 (5)生态保护 规划期间,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原则,将孔 湾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生活舒适、安全卫生、环境优美的城镇。 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利用发展方向与重点土地利用发展方向与重点 (1)统筹区域空间一体化管理。在符合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空间整合,构筑层次明确、布局合理、发展联动、 设施共享的村镇空间发展形态。 (2)城乡建设方面,着力开展村镇用地整理工作,积极推进中心 村庄与集镇建设,重点推进孔湾镇城镇化建设,切实、合理提高城乡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构建城乡协调的土地利用新格局。 (3)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任务,加强保护力度。按照上级下 达的耕地保护任务,确保规划期内全镇 4337.21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 积不减少,质量有所提高,防止耕地因城镇及工业的发展受到污染。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原则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原则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兼顾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原则,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优先安排农用地,农业用地内部优先安排耕地、林地,建设 用地内部优先安排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以及城镇发展用地, 其他各类建设用地确需用地的,应以内部挖潜、盘活存量为原则,尽 量占用劣地,特别应控制占用耕地及林地。 第二节第二节 农用地结构调整农用地结构调整 以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为根本目标,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 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其他土地,能够开发为农用地 的,优先开发为农用地。到 2020 年全镇农用地总面积 7705.13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85.23%,较 2014 年减少 24.5 公顷。 (1)耕地 到 2020 年全镇耕地总面积为 6022.83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 的 66.62%,比 2014 年减少 40.53 公顷。 规划期内必须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 地应控制在 57.38 公顷以内。 (2)园地 到 2020 年全镇园地总面积为 18.87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0.21%。 (3)林地 到 2020 年全镇林地总面积为 786.05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8.69%,比 2014 年净减 3.64 公顷。 (4)其他农用地 到 2020 年全镇其他农用地为 877.39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9.70%,比 2014 年增加 19.68 公顷。 第三节第三节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结构调整结构调整 围绕提高建设用地保障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 利用,合理调整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规划期间,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 用地相应增加,城镇工矿用地适度扩大,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度减少,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进一步优化。到 2020 年建设用地总面积 1154.14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12.77%,较 2014 年净增 24.5 公顷。 (1)城镇用地 到 2020 年全镇城镇用地总面积控制在 182.67 公顷以内,占全镇 土地总面积的 2.02%。 (2)居民点用地 到 2020 年全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控制在 601.67 公顷以内,占 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6.56%,比 2014 年净增 39.52 公顷。 (3)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 到 2020 年全镇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总面积达到 348.29 公 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3.85%,较 2014 年净减 30.59 公顷。 第四节第四节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规划期间全镇水域用地保持不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 度开发自然保留地。到 2020 年自然保留地面积为 82.66 公顷。 第五章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 根据孔湾镇土地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及土地利 用调控措施的要求,按照有利于统筹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布局,有 利于统筹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实行分类指导区域土地利 用、保持土地利用方向和调控措施相对一致性原则,将全镇划分为基 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林业用地区、其他用地区。 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 全镇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4629.00 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 51.20%。 土地利用的管制细则为: (1)该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特殊区域,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 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 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其他用途建设。 (2)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未经批准不得转变用途,鼓励区内 其它用地转为基本农田或为基本农田服务的用地。对影响农业生产的 现状建筑物和构筑物规划期间必须实施搬迁,并及时进行环境的修复 和复垦。对现状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等零散的建设用地鼓励搬迁整 理,及时复垦为耕地,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 得扩大面积。 (3)除经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等重点 项目,经论证确需占用基本农田,可依法对基本农田进行调整外,其 余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实行基 本农田“先补后占”,且用地补偿执行法定最高标准。 (4)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没有条件开垦新基本农田, 或者有条件开垦,但需要在占用基本农田后进行的,必须缴纳基本农 田造地费。占用基本 农田后开垦的新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与所占 基本农田相当的,经县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合格,收缴单位应当将收缴的造地费全额退还给缴纳单位。 (5)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一般耕地在未被建设占用之前,按基本 农田管制制度实施管护。 第二节第二节 一般农地区一般农地区 该区面积约 2295.94 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 25.40%。主要包括 现有的成片园地、畜禽和水产养殖用地;城镇绿化隔离用地;基本农田 保护区外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农田防护林、农村道路、农田 水利等其它农业设施,以及农田之间的零星土地。 土地利用的管制细则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一般耕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生态建设服 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 (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 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规划期内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 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不得随 意占用区内土地进行开垦、采石、挖沙、取土、堆放等活动; (4)限制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但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 通讯基站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工矿区内配置的国家与省级基础设施建 设项目除外。 第三节第三节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该区面积 1116.3 公顷,占全镇土地的 12.35%。该区是指为城镇 建设需要而划定的区域,主要包括规划期间保留为城镇区域、规划期 间新增的城镇建设发展用地。 城镇用地区的管制细则为: (1)该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同时须符合经批准的城镇、 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 (2)区内城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 地; (3)各类建设用地项目应当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按照 国家有关标准,合理确定用地标准和规模; (4)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 芜; (5)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 村镇用地区的管制细则为: (1)该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村庄,集镇建设。同时须符合经批准 的城镇、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 (2)区内城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 地; (3)各类建设用地项目应当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按照 国家有关标准,合理确定用地标准和规模; (4)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 芜; 第四节第四节 独立工矿区独立工矿区 该区总面积 19.72 公顷,占全镇土地的 0.22%。指为独立为城镇 村之外的采矿用地以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 区。 土地利用的管制细则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工业用 地; (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 (3)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 (4)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5)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 荒芜。 第五节第五节 风景旅游用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 该区面积 2.15 公顷,占全镇土地的 0.02%。主要包括该区域内的 风景旅游用地。 (1)该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风景旅游区的建设; (2)区内城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 地; 第六节第六节 林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 该区面积 793.83 公顷,占全镇土地的 8.78%。主要包括规划期间 保留为林地的区域、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生态退耕等 活动增加的集中连片林地、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运输、水源 保护、水土保持等设施用地及其他零星土地。 土地利用的管制细则为: (1)本区优先划定林地、生态建设用地等用途,原则上不得作为 城市、建制镇及独立工矿用地; (2)严格控制区内林地转用,各类建设原则上不得占用水土保持 林、水源涵养林、生态防护林及人工造景林,不得擅自毁林开垦、采石、 挖沙、取土,严禁擅自乱砍滥伐、乱采滥挖; (3)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应尽量避开林地,确需占用的,须征 得林业主管部门的批准同意。 第七节第七节 其他用地区其他用地区 该区总面积 183.87 公顷,占全镇土地的 2.03%。指除可开垦区以 外的其他未利用地,包括暂时不能开发的裸土地、裸岩、砂砾石地等, 河流、坑塘等水域,以及军事、监教、宗教、殡葬等特殊用地。 土地利用的管制细则为: (1)禁止任何不合规划、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行为,禁止开山炸 石、取土制砖、修墓、倾倒废物污水等; (2)鼓励对废弃河道、零星坑塘水面等进行土地整理; (3)禁止盲目开荒和破坏自然植被的活动,禁止造成水土流失的 江河挖土或填土行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4)禁止直接向区内排放未经净化处理的工业、生活废水; (5)禁止向区内水体倾倒工业废渣、废水、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 物; (6)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等排放污水和有毒有害废弃物; (7)禁止在区内贮存、堆置工业废渣、垃圾、油类和其他有毒物品。 (8)区内国防用地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 (9)陵园和公墓用地区之外的坟墓要迁向陵园和公墓用地区,杜 绝乱葬现象。 第六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为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按照保护资源与环境优先,有利 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结合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安排,划定建设用地 管制边界和建设用地管制区。根据孔湾镇的实际用地需求,为控制建 设用地盲目扩张,引导镇、村理性发展,划定了城乡建设规模边界、城 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 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三个空间管制区。 第一节第一节 允许建设区允许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区域,涵盖了规 划期内应保留的现状建设用地和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划分为城镇、村 庄、工矿灯不同类型。允许建设区是城乡现状建设用地与规划期内新 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 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 孔湾镇划定的允许建设区主要位于中心城区以及连接村庄集镇 的等级公路两侧,范围广,面积较大,有利于城镇、村镇各项建设项目 的展开。 允许建设区的管制细则为: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 (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 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 局形态可依据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4)允许建设区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行 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第二节第二节 有条件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 区域,也是城乡建设用地适应调整的允许区域。有条件建设区划定的 原则是要按照保护资源和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方案,尽量利 用存量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应少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 孔湾镇划定的有条件建设区主要位于中心城区、规模村庄外围的 非基本农田部分,即主要分布在一般农用地。 有条件建设区的管制细则为: (1)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 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农村土地整治规模已完成,经评估 确认拆旧建设用地复垦到位,存量建设用地达到集约用地要求的,区 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3)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可调整。如需完成调整 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第三节第三节 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是指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不宜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 地区;确有进行建设必要时,安排的城镇开发项目应符合城镇整体和 全局发展的要求,并应严格控制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 孔湾镇划定的限制建设区主要是镇域内的各大小湖泊,水库,以 及部分村落的林地,园地等。 限制建设区的管制细则为: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 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 (2)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控制现行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 用地。 第七章 耕地和优质农用地保护 第一节第一节 落实耕地保护责任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2014 年,孔湾镇耕地面积 6063.36 公顷。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 地 62.56 公顷,到 2020 年全镇耕地面积 6022.83 顷,可以实现上级下 达耕地保有量。 第二节第二节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上级规划下达给孔湾镇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 4337.21 公顷,孔 湾镇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以村为单位进行,本轮规划基本农田保护 区面积为 4629.00 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为 4337.21 公顷。 第三节第三节 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对策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对策 (1)镇政府要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实行基本 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制度; (2)禁止建设占用、采挖、弃耕、向基本农田排放污染物等破坏基 本农田行为; (3)依法确定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并按照“占一 补一”的原则组织再造数量与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同时增收征地费 用总额二至三倍的造地补偿费; (4)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基金,专项用于基本农田的再造、规划、建 设和管理; (5)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及其规划方案确需进行调整的,必须依法 报经批准。 第八章 重要建设用地安排 第一节第一节 城镇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 (1)规划目标 加强中心城镇开发建设,积极融入宜城市发展,不断完善城镇基 础设施条件,到 2020 年,全镇城镇人口达到 3.54 万人。 (2)用地安排 2014 年全镇城镇用地 167.10 公顷。规划期间,城镇新增建设用 地 66.26 公顷,主要位于杜岗村,到规划期末,全镇城镇工矿用地达 201.95 公顷。 (3)扩展边界 为增强城镇用地空间布局弹性,划定城镇用地扩展边界,设定有 条件建设区。综合平衡用地需求和指标空间,将优先发展的地方列入 城镇用地预留区,将远期发展区域列入有条件建设区。 第二节第二节 居民点用地居民点用地 (1)规划原则 农村居民点建设和旧村改造必须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体 系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中心村建设要有利于发展积聚效应, 提高土地利用率。 农村居民点建设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 一施工、统一安排、统一管理。 (2)用地安排 2014 年,全镇农村居民点用地 562.15 公顷。规划期间,农村居民 点面积增加 39.52 公顷,规划末期为 601.67 公顷。 规划期间重点建设王淌、太山庙、钟岗、吕岗、台子岗、许岗 6 个 中心村。 (3)扩展边界 划定农村居民点扩展边界,设定有条件建设区。在符合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农村居民点建设可在有条件建 设区内选址,但是不得突破扩展边界。 第三节第三节 基础设施用地基础设施用地 按照全镇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战略,结合交通、 水利、电力等行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重点基础设施用地。 规划期间,全镇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中交通运输方面,有新建襄樊 雷河至大雁工业园区快速通道、孔(湾)至流(水)二级公路,改扩建 207 国道、宜璞孔路、孔上路,建设宜城旅游交通候车亭、农村客运候 车亭;水利方面,建设渡口码头、孔湾杜岗港区及供水工程,蛮河加固 工程以及 23 座大、中、小型水库加固扩建工程;市政方面,新建孔湾 污水处理场;电力设施方面,新建孔湾变电站、后湾变电站。 第九章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和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规划期间,全镇将加大力度开展农用地开发整理工作和对废弃工 矿用地、农村居民点的复垦整治工作。全镇农地整理主要是对田、水、 路、林等实行综合整治,改善生产条件,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 利用率和产出率。规划期内,结合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和基本农田保护 区建设,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通过农用地开发整理和土 地复垦可补充耕地 22.03 公顷。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措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措施 (1)法律措施 贯彻执行土地复垦规定,建立和完善土地复垦有关政策、法规 的各项制度,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加强领导,将土地开发、整理与复 垦列入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 (2)管理措施 按照统一规划、承包治理,根据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分期开发治 理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区域治理、集中连片,做到治理一片、见效 一片。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承包管理,明确项目承包 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按项目签订合同,明确承包者的责、权、利,做到 定人员、定项目、定投入、定效益。 (3)经济措施 一方面,继续坚持实施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开发劳动积累制度, 按照需要将农民义务工集中使用,依靠劳动积累,保证土地整理的劳 力投入;另一方面,筹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用资金,在现有已经建 立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土地整理专项资金,按照 项目规模大小、效益好坏给予补助,逐步形成投入回收再投 入的良性循环,不断加强土地整理与复垦开发的力度。与此同时,还 要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以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筹集资金、投资承包土地整 理、复垦开发项目。有条件的积极探索引进外商、外资投入开发等新 形式,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面广泛投入为辅的投入机制。 第三节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力求 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规划期间,对土地生态系统进 行特殊管理,至 2020 年划定林业用地区 793.83 公顷,将流水镇建设 成为布局合理、生活舒适、安全卫生、环境优美的城镇。 第十章 规划实施措施 本规划经咸宁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将纳入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因此,从法律、社会、行政、经济、科技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保证规划的实施。 第一节第一节 法律措施法律措施 (1)加大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执法力度。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 施的巡回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强化监察 职能,加大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让违法用地的成本大幅度高 于正常用地的成本,加强新增建设用地的跟踪管理。 (2)加强各行业规划的衔接。编制各项专业规划,如土地开发整 理规划、各类保护区规划等,具体落实本规划的意图。城镇、村庄建设、 工业、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旅游业的用地规划均应与本规划相衔 接。 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措施社会措施 (1)增加规划的公众认知度。加大宣传,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统筹安排、指导各行业的基础性规划。 (2)落实规划公示和公众监督机制。加强土地政务信息公开,建 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开查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年度 公示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公众监督。 第三节第三节 行政措施行政措施 (1)推行政府领导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制,把政府落实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确保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推进村镇土地整理、加大开 发复垦力度作为考核政府工作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2)村镇建设积极推行“撤村并点”,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战 略建立“中心村”、“小康村”,在农村实行“一户一宅”、“退旧宅建新宅”, 将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在土地利用规划规定的标准内,腾出的旧宅基 地通过整理复垦,因地制宜,加以合理利用。 (3)严格建设用地预审。严格依照本规划和上级下达的土地年度 利用计划进行土地的预审审批。依照行业用地标准和土地投资强度, 核准用地规模,防止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4)完善严格的规划修改和调整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和 调整需经原规划批准单位同意,并必须进行专业咨询和专家论证。 第四节第四节 经济措施经济措施 (1)加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成本。不得随意减免相关土地税费; 征地补偿费必须足额及时落实,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 (2)加大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投入。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专项资金,对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补贴,鼓励对承包地进行农田 水利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3)积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转让。探索乡镇间 通过有偿方式转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增加城镇农村实施城 乡增减挂钩的积极性。 (4)探索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依法盘活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对村民自愿腾出宅基地或符合宅基地申 请条件购买空闲住宅的,给予奖励或补助。 第五节第五节 科技措施科技措施 (1)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条件,提高土地 质量。 (2)建立规划的实施动态监测。根据规划实施情况,使年度计划 与中长期土地利用规划有机结合,并能随着客观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 修正和完善规划,以保证规划的实施效果及经济、科技、社会系统健 康有序发展。 (3)建立稳定的规划实施管理队伍,强化规划管理队伍的培训学 习机制,不断提高规划实施管理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能 力。 附 表 表 1 孔湾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单位:公顷 指 标2014 年2020 年指标属性 总总量指量指标标( (单单位:公位:公顷顷) ) 一、耕地指标6063.365841约束性 二、基本农田指标/4328约束性 三、建设用地规模1129.641155预期性 增量增量规规模(模(单单位:公位:公顷顷) ) 四、新增建设用地总量/66.26预期性 表 2 孔湾镇(420684004) 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方案使用 单位:公顷 规划基期年规划近期目标年规划目标年指标属性 耕地保有量 6063.366022.836022.83 约束性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4337.214337.21 约束性 建设用地总规模 1129.641154.141154.14 预期性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748.53803.62803.62 预期性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186.38201.95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