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年) 义县义县人民政府人民政府 二二一一年十二月一一年十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1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3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成效3 第二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6 第三章 土地利用方针与目标9 第一节 土地利用方针9 第二节 土地利用目标11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13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13 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15 第五章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17 第一节 严格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17 第二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18 第三节 高效利用其他各类农用地19 第六章 优化与集约配置建设用地21 第一节 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21 第二节 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23 第三节 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25 第四节 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26 第七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28 第一节 构建土地生态安全格局28 第二节 加大土地生态建设力度29 第三节 推行土地利用生态模式29 第八章 土地用途管制与调控31 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31 第二节 乡级土地利用调控33 第九章 土地综合整治安排.42 第一节 积极开展土地整治42 第二节 推进城乡增减挂钩43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5 第一节 发挥土地规划的调控导向作用45 第二节 健全和强化规划实施行政管理46 第三节 完善规划实施的利益调节机制47 第四节 加强和改进规划实施基础建设48 第五节 扩大规划民主决策与公众参与48 第十一章 附 则.50 附 表 附表 1: 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附表 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附表 3: 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面积指标表 附表 4: 建设用地规模指标表 附表 5: 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及补充耕地指标表 附表 6: 园地规模指标表 附表 7: 林地规模指标表 附表 8: 牧草地规模指标表 附表 9: 耕地规模变化情况表 附表 10: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附表 1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表 附表 12: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一条第一条 规划目的规划目的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 地制度,保护、开发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安排各类、各业、各区域用地, 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义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有关法律、 法规,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第二条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五)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六)锦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七)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八)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 (九)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和制图规范; (十)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第三条第三条 规划定位规划定位 本规划是规划期内义县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 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 要依据。 第四条第四条 规划任务规划任务 (一)落实市级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任务; (二)制定土地利用的方针与目标; (三)统筹安排各类用地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 (四)明确土地用途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与规则; (五)确定土地综合整治规模和范围; (六)分解下达乡级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七)制定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五条第五条 规划期限和范围规划期限和范围 规划期限为 20062020 年,近期目标年为 2010 年,远期目标年为 2020 年。基期年为 2005 年。规划范围为义县行政辖区内义州镇、刘龙台镇、七里 河镇、大榆树堡镇、稍户营子镇、九道岭镇、高台子镇、瓦子峪镇、城关满族 乡、头道河满族乡、地藏寺满族乡、留龙沟满族乡、前杨乡、白庙子乡、聚粮 屯满族乡、张家堡乡、头台满族乡和大定堡满族乡的全部土地。区域面积为 247731.0 公顷。 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成效土地利用现状及成效 第六条第六条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到 2005 年底,全县农用地面积为 196910.2 公 顷,其中耕地 95831.1 公顷,园地 9368.6 公顷,林地 87637.8 公顷,牧草地 34.1 公顷,其他农用地 4038.6 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 15697.4 公顷,其中城乡建 设用地 12706.0 公顷,交通水利用地 2510.2 公顷,其他建设用地 481.2 公顷; 其他土地面积为 35123.4 公顷,其中水域 6354.9 公顷,自然保留地 28768.5 公顷。 第七条第七条 土地利用特点土地利用特点 (一)受地形地貌影响,土地利用空间差异较大。义县土地利用率和开发 利用程度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三大区域,即中部平原地区、西部低山丘陵 地区和东部山地丘陵地区,表现为中部平原地区土地利用率和开发利用程度 高,西部低山丘陵地区和东部山地丘陵地区土地利用率和开发利用程度低的 空间差异。 (二)耕地资源相对丰富,宜耕后备资源充足。义县耕地总面积为 95831.1 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 48.67%,耕地为全县最主要的农用地地类; 人均耕地面积为 0.2193 公顷,远高于锦州市平均水平。义县荒草地和滩涂占 其他土地总面积的 82.58%,规划期内有宜耕其他土地 2908.0 公顷;此外,尚 有较多可整理、复垦的耕地后备资源,土地整治潜力较大。 (三)城镇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置换潜力大。义县农村居民点用地 面积为 10944.4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69.72%,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 1761.6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11.22%。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大,城 镇工矿用地比例小,规划期间可通过整理、复垦农村居民点等农村建设用地, 为城镇工矿用地发展创造新的空间。 (四)基础设施用地多,交通水利用地增长迅速。义县交通水利等基础设 施用地多。19972005 年,全县新增交通水利用地 266.0 公顷,占全县新增 建设用地的 59.11%,远远超过锦州市交通水利用地的增速,年均新增交通水 利设施用地 29.6 公顷,有效保证了交通水利设施建设的需求。 第八条第八条 规划实施成效规划实施成效 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自批准实施以来,全县通过 强化规划控制引导,土地利用成效显著: (一)土地管理调控县域发展能力得到提高。规划实施期间,义县严格执 行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规范批地、供地、用地秩序,有效遏制 了乱占滥用土地的局面,较好地协调了各行、各业用地矛盾,提高了土地管 理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 (二)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规划实施期间,义县建设占用 耕地面积为 351.0 公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 1087.0 公顷,实现了耕地占补平 衡并有较大结余,超额完成了耕地保有量指标;全县在保证基本农田面积稳 定的同时,提升了基本农田的质量和集中连片程度,较好地完成了基本农田 保护任务。 (三)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和城镇工矿用地需求。规划实施期间,义县新 增建设用地得到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 450.0 公顷中,优先配置了工矿发 展和交通运输用地,保障了义县工业园区落成投产和各级重点交通设施的顺 利贯通。 (四)推进了各类建设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规划实施期间,义县单位建 设用地地区生产总值由 1997 年的 7.87 万元/公顷提升到 2005 年的 15.00 万 元/公顷,单位建设用地效益提高将近 1 倍。通过深挖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推 进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遏制了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态势。 (五)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规划实施期间,义县实施了生 态退耕、防护林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全县共安排生态退耕 7161.0 公 顷,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区域生态系统得到稳定,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有 所提高,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得到了缓解。 第九条第九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中低产田比例较高,质量提升难度较大。义县平原面积较小,山地 丘陵面积较大,有限的高产田分布于平原,相当部分中低产田分布在东、西 部山地丘陵区。受地形地貌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提高中低产田质量 的难度较大;同时,平原地区建设占用高产田面积继续增加,进一步加大了 耕地总体质量提高的压力。 (二)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不高,集约化水平偏低。2005 年,义县单位建设 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为 8.72 万元/公顷,不到锦州市平均水平的 1/10,建设 用地以增量供应为主,存量挖潜不够,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偏大,致使全县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水平偏低。 (三)土地生态环境脆弱,局部仍有水土流失现象。尽管通过生态退耕、 防护林建设等,义县土地生态环境取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由于土地生态环境 总体比较脆弱,山地丘陵地区坡面径流冲刷面积大,加之局部地区采矿缺乏 治理,全县水土流失土地总面积近 14 万公顷。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第十条第十条 面临的挑战面临的挑战 (一)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国家保障经济增长、保护耕地红线 的背景下,经济发展高速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根本性 变化。随着义县经济向工业化中期阶段发展,城镇化进入加速期,城镇和交 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将大幅增加。经济发展较好、人口较为稠密、基本 农田分布又较为集中的中部平原地区,建设用地增加和基本农田保护之间的 矛盾将更加尖锐。 (二)城乡与区域土地利用亟待统筹。义县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村 居民点用地规模未能按预期同步减少,城乡用地统筹力度不够。相当一部分 已经城镇化了的农村人口在农村仍然拥有宅基地,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下降速度偏慢,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过大,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低下。全县 工矿用地、城镇用地布局缺少全局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用地布局有待改善。 (三)土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约束性强。义县土地后备资源充沛,其中荒 草地与滩涂等其他土地是最主要的土地后备资源。荒草地的开发要有生态保 护措施跟进,而这恰是县域土地开发利用中的薄弱环节,使得荒草地开发面 临着较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另外,滩涂开发需要较强的经济条件和较高的技 术支撑,滩涂开发利用的经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面临的新机遇面临的新机遇 (一)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的机遇。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为义县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辽宁省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 展,为激发义县县域经济积极融入辽宁沿海经济带,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提供 了良好机遇,有利于义县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技 术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促进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二)辽宁省帮扶政策带来的机遇。省政府创新帮扶形式,拓宽帮扶内涵, 实施了帮扶义县七里河工业园区等重点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县域基础设 施和工业建设快速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用地和城镇工矿用地统筹利用。 (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日益深入,加 快了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将为农村居民点迁并和城镇用地集约化打 下坚实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创收,有利 于提高农用地的经济效益;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条件建设,更新改造水利工 程建设,有利于加大农用地投资力度,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率。 (四)交通区位带来的机遇。义县有高速公路、国家级公路各 1 条,省级 公路 4 条,县级公路 5 条,已建成锦承铁路和义新铁路,规划新建京沈铁路 义县段,交通基础设施四通八达。义县距甲级开放口岸锦州港 65 公里,距锦 州机场 45 公里,距省会沈阳 230 公里,距首都北京 490 公里,是锦州通往内 蒙古的要道,也是连接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重要节点区域。随着国家对东北 老工业基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义县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有利于扩大全县城乡和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空间。 (五)丰富的资源优势带来的机遇。义县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矿 产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已发现金属、非金属矿产 30 余种,矿产资源开发前 景广阔,为义县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了矿产原料基础;义县自然和 人文景观遍布,为建设“塞外佛乡、神奇义县”和发展特色旅游奠定了资源基 础;义县地形多变,动植物种类繁多,为农业发展创造了先天条件,有利于提 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方针与目标土地利用方针与目标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方针土地利用方针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土地利 用和管理,以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为前提,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 重点,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以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依托, 充分利用义县地处东北通往华北交通要道和居于辽西沿海经济区和锦州湾 沿海工业区的区位优势,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资源利用实际,严格 保护耕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区域土 地利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一)坚持严格保护耕地原则。按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要求, 坚持耕地占补平衡,数量和质量并重,确保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不减少, 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按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 产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 (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严格控 制建设用地增量,各业用地要控制外延扩张,注重内涵挖潜,推动土地利用 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三)坚持统筹土地利用原则。统筹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整合城乡和区 域土地资源,综合平衡各业用地需求,合理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原则。按照保护优先、着重治理的思路,在资源 环境承载力允许范围内,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适度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 保护用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基本策略基本策略 规划期内,为壮大优势工业,强化特色农业,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增 强全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施以下土地利用基本 策略: (一)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业产能。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土地 整治补充耕地力度,确保耕地数量稳定;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划定 基本农田保护区,加强基本农田监管;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 业生产条件,促进耕地质量提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推进集约用地,保障科学发展。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增量,积 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充分利用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注重内涵挖潜,提高 用地效率。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配置,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合理集聚。积极推进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拓展城乡建设用地新空间。 (三)加强生态保育,增强服务功能。加强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保 障生态建设用地。以“保育两厢、建设一廊”为重点,科学组织东、西两厢山 地之间的生态链接,强化大凌河、细河生态廊道建设,充分发挥义县作为锦 州市中北部生态屏障的生态服务功能。 (四)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结构优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调整区域产业 分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合理划定土地用途分区,明确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确保城镇体系、交通网络、产业发展区域和生态空间的协调布局,促进土地 利用格局进一步优化。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目标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导向目标导向目标 围绕义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打造“工业强县、农业特色县、旅游名县” 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县域优势工业,积极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突 出发展特色旅游业,全面落实锦州市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任务,有效保护、 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安排各类、各业、各区域用地,改善土地 生态环境,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土地利用新格局,促进全县 土地资源协调、高效和持续利用。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调控目标调控目标 (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全面落实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 农田保护任务,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得到强化。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 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 66732.0 公顷和 67142.0 公顷以上;规划期内,基本农田 保持在 60702.0 公顷以上,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 稳定,集中连片程度有所提高。 (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目标。科学发展用地得到有效保障,建设用地规 模得到有效控制,各业用地效率显著提高。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新增 建设用地分别控制在 216.0 公顷和 950.0 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分别 控制在 170 平方米和 163 平方米以内。 (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目标。农用地略有增加,建设用地得到合理安排, 其他土地得到适度开发。2010 年和 2020 年,农用地分别为 206158.2 公顷和 221347.2 公顷;建设用地分别为 15855.4 公顷和 16449.4 公顷,城镇工矿用地 在城乡建设用地中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13.86提高到 2020 年的 15.48;其 他土地分别为 25717.4 公顷和 9934.4 公顷。 (四)城乡用地格局优化目标。着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突出县域中心城 区和重点城镇建设,优化城镇点轴发展格局,推动产业用地集中集聚,引导 中心村合理分布,形成功能明确、优势互补、梯度有序、区域协调的城乡建设 用地空间格局。2010 年和 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分别控制在 12794.0 公顷 和 12908.0 公顷以内。 (五)土地综合整治推进目标。农用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和工矿废弃 地复垦取得明显成效,耕地等农用地后备资源得到有效开发。2006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分别达到 200.0 公顷和 1000.0 公顷以 上,力争使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分别为 25.0 公顷和 700.0 公顷。 (六)土地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巩固已有生态退耕成果,水土流失得到进 一步治理。荒山、荒丘、荒滩植树造林取得较大成就。到 2010 年和 2020 年, 全县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38.19和 43.13,园地、牧草地适度增 加,河流、水库等水体面积保持基本稳定。 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引导农用地合理调整引导农用地合理调整 (一)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38.68%调整为 38.89%。规划期间,耕 地因建设占用减少 500.0 公顷,因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增加 1000.0 公顷,增减 相抵净增加 500.0 公顷。 (二)园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3.79%调整为 4.38%。规划期间,园地 因建设占用减少 55.0 公顷,因灾毁减少 120.0 公顷,因土地整治增加 1650.0 公顷,增减相抵净增加 1475.0 公顷,主要用于特色果园建设。 (三)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35.38%调整为 43.13%。规划期间,林 地因建设占用减少 95.0 公顷,因灾毁减少 185.0 公顷,因土地整治开发宜林 荒地增加 19497.0 公顷,增减相抵净增加 19217.0 公顷,主要用于防护林建 设。 (四)牧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0.01%调整为 1.45%。规划期间,牧 草地未因建设和其他原因而减少,因开发宜牧荒地增加 3557.0 公顷,增减相 抵净增 3557.0 公顷,主要用于发展特色畜牧业。 (五)其他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1.63%调整为 1.50%。规划期间, 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 50.0 公顷,因建设占用减少 120.0 公顷,因灾毁减少 160.0 公顷,因土地整治增加 18.0 公顷,增减相抵净减少 312.0 公顷。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优化建设用地集约结构优化建设用地集约结构 (一)城乡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5.13%调整为 5.21%。规划期 间,城乡建设用地因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转变为耕地等农 用地而减少 198.0 公顷,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和采矿用地分别减少 90.0 公顷 和 108.0 公顷,因城乡建设占用农用地和其他土地而增加 400.0 公顷,其中 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分别增加 220.0 公顷、55.0 公顷、71.0 公顷和 54.0 公顷,增减相抵净增加 202.0 公顷,主要用 于中心城区、重点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交通水利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1.01%调整为 1.22%。规划期 间,交通水利用地未因废弃而减少,因建设占用农用地和其他土地而增加 520.0 公顷,增减相抵净增加 520.0 公顷,主要用于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建 设和流域治理、水库改扩建等水利设施建设。 (三)其他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0.19%调整为 0.21%。规划期 间,其他建设用地未因废弃而减少,因风景名胜设施等建设占用农用地和其 他土地而增加 30.0 公顷,增减相抵净增加 30.0 公顷,主要用于发展旅游业。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协调安排其他土地规模协调安排其他土地规模 (一)水域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57%调整为 2.65%。规划期间,水域 因滩涂开发补充耕地减少 70.0 公顷,因农用地灾毁而增加 275.0 公顷,增减 相抵净增加 205.0 公顷。 (二)自然保留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11.61%调整为 1.36%。规划期 间,自然保留地因土地整治开发为农用地和建设占用而减少 25584.0 公顷, 其中因开发为耕地、园地、林地和牧草地分别减少 730.0 公顷、1620.0 公顷、 19497.0 公顷和 3557.0 公顷,因建设占用减少 180.0 公顷,因农用地灾毁而 增加 190.0 公顷,增减相抵净减少 25394.0 公顷。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统筹安排农业生产用地统筹安排农业生产用地 (一)重点安排基本农田保护用地。按照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 要求,统筹基本农田保护与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合理划定基本农田保 护区,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完善、耕地质量好、分布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进 行重点保护。 (二)科学安排特色农业生产用地。根据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承载力 和土地主导功能,协调土地整治与农用地保护,在有效补充耕地的同时增加 果园、林地和牧草地,打造具有义县特色果品、畜牧产品等生产基地,促进农 业特色化。 (三)优化布设县域生态农业基地。整合生态资源、科技资源与农业资源, 积极开辟生态农业用地,营建农业科技发展基地,促进义县农业生态环境良 好、科技含量提高,形成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均具优势的农业基地。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优化协调科学发展用地优化协调科学发展用地 (一)集中安排城镇工矿用地。统筹城镇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与农业、生 态用地,集中配置义县中心城区、四大工业园区和精细化工基地的城镇工矿 用地,优化中心镇和重点镇的城镇工矿用地布局,鼓励产业集中集聚,促进 产业高效集约用地。 (二)合理安排中心村发展用地。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集中布局,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惠农长效机制,构建中心 村发展“多点式”格局。 (三)协调安排基础设施用地。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衔接互补、集约 高效的要求,保障义县“三横三纵”路网建设用地,统筹安排流域治理与水库 改扩建工程水利设施用地,保障义县风电场、太阳能电场、变电站与煤矿等 能源设施用地,合理布局风景名胜设施项目,构建结构合理的基础设施用地 新格局。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科学布设生态屏障用地科学布设生态屏障用地 (一)保障土地生态安全屏障用地。维护和强化义县东、西两厢的医巫闾 山和松山余脉生态屏障功能,维持和保护大凌河和细河流域生态过程连续性 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充分发挥义县生态源地的生态屏障作用。 (二)积极打造骨干型生态网络。加强沿路、沿河各种绿化隔离带建设, 水库、水利设施周围的绿化带建设,城市组团间的生态隔离带建设,形成主 要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网络安全体系;充分发挥生态廊道的生态隔离和区域 沟通作用,减少景观生态破碎化。 (三)稳定基础性生态用地格局。严格保护对维系义县生态系统服务具有 重要价值的林地、水域和耕地,限制在西部山区的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区 等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进行高强度土地利用活动,保护以山、林、化石为特色 的自然和文化景观风貌。 第五章第五章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第一节第一节 严格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严格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与速度,加强对建设项目用地选址的 引导,各项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低等 别的耕地。2006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分别控制 在 110.0 公顷和 500.0 公顷以内。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有效巩固生态退耕成果有效巩固生态退耕成果 切实落实国家生态退耕政策,对已实施生态退耕的土地进行严格管理, 巩固现有生态退耕成果。规划期内不安排新的生态退耕计划。凡未纳入生态 退耕计划自行退耕的,限期恢复耕作条件或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各类 防护林、绿化带等生态建设应尽量避免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必须按照数 量质量相当的原则履行补充耕地义务。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积极防治和复垦灾毁耕地积极防治和复垦灾毁耕地 推进荒坡荒沟绿化、农田水利化和大地园林化,扩大农田和水岸防护林 等生态林植造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增加生态防灾保 耕功能。加大灾毁耕地复垦力度,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灾毁耕地复垦,通过资 金补贴等方式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复垦灾毁耕地,力争灾毁耕地全部恢复 农业生产功能。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加大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力度加大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力度 各类非农建设确需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切实履行补充耕地的法定 义务,补充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对补充耕地确实难以达到被占用耕 地质量的,按照质量折算增加补充耕地面积。以开发其他土地为主,土地整 理、复垦为辅,多种措施跟进,实现耕地动态稳定增加。2006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分别达到 200.0 公顷和 1000.0 公顷以 上。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强化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强化提高耕地质量建设 按照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的要求,对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引 进“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积极开展 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节地技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采用农业、生物 和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消除城乡结合部耕地污染,实现耕地质量提升。 第二节第二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优化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基本农田空间布局 参照农用地分等成果,结合城乡建设用地管制边界和管制区域的划定, 调整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科学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将高等别耕地及土地整 治新增优质耕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将等别低、质量较差、地形坡度大、严重 沙化不宜农作的基本农田调出,将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和重点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用地选址区域内的基本农田调出。新划定的基本农田必须是耕地, 调整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高于原有质量等别,集中连片程度有所提高。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严格控制占用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占用基本农田 各项建设不得擅自占用基本农田。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因 选址特殊确实无法避让基本农田的,必须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补划数量质量 相当的基本农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等破坏耕作层的 生产经营活动,禁止占用耕地进行绿色通道、绿化隔离带和防护林建设。确 保规划期内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 60702.0 公顷以上。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推进基本农田质量建设推进基本农田质量建设 优先保护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集中连片、灌排条件良好、农业生产 配套设施完善的粮油、蔬菜生产基地内的基本农田,加大县域坡度较大基本 农田改造力度;建立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入制度,逐步消除干旱、水土流失、 沙化等对基本农田的危害;实行科学、经济、环保施肥,改良农田土壤,培肥 地力;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和农田林网建设,提高基本农田抗旱防涝等能力。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加强基本农田监管保护加强基本农田监管保护 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对 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管护。积极开展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合理利用农业 综合开发和土地整治资金等进行重点投入,扩大规模效益,形成良性循环机 制,提高农户保护基本农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创新基本农田储备机制创新基本农田储备机制 在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之外,择优增划一定数量基本农田,作 为基本农田机动指标予以储备。全县共安排基本农田机动指标 550.0 公顷, 用于规划期内不易确定具体范围的基础设施项目和独立建设项目占用基本 农田的先行补划,待项目建设时予以相应核减。占用规划预留基本农田的, 不视为调整规划。 第三节第三节 高效利用其他各类农用地高效利用其他各类农用地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优化园地结构与布局优化园地结构与布局 重点发展优质果园生产基地,调整园地种植结构,提高园地利用效益。 优化园地布局,引导新建园地向立地条件适宜的丘陵、坡地和荒山集中发展。 充分利用义县东、西部山区宜园资源优势,拓展园艺业尤其是果园的发展新 空间。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园地规模分别为 10108.6 公顷和 10843.6 公顷。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加强林地建设与保护加强林地建设与保护 加大宜林土地资源勘查,推进宜林土地利用,充分开发县域林地资源; 创新林地经营机制,促进林地建设和保护;加大县域重点旅游线路、旅游景 点等地造林活动,发挥林地生态外溢功效;着力提高林地的管护水平,加强 改造疏林、灌木林等低效林地,严禁天然林采伐,严厉打击非法毁林行为。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林地规模分别为 94597.8 公顷和 106854.8 公顷。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推进牧草地综合整治推进牧草地综合整治 因地制宜对宜牧土地进行牧草地改造,加强天然草场改良,逐步建立人 工、半人工草场;加强对原有和新增牧草地的技术与资金投入,提高牧草地 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进优良草场、优良牧业基地与牧业品牌的形成, 构建“基地促品牌,品牌促基地”的良性牧业用地发展模式。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牧草地规模分别为 1534.1 公顷和 3591.1 公顷。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合理布局其他农用地合理布局其他农用地 加强设施农业用地调查和规划,积极推广现代农业,合理安排畜禽养殖 用地,形成县域南部杂交猪、中部优质禽、西部优良肉羊、北部优质牛四大畜 禽优势区域;推行无公害化、标准化生产,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 面积,鼓励引导发展品牌农业,加快形成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其他农用地规模分别为 3996.6 公顷和 3726.6 公顷。 第六章第六章 优化与集约配置建设用地优化与集约配置建设用地 第一节第一节 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统筹调控城乡建设用地统筹调控城乡建设用地 按照上级下达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指标,严格控制全县城乡建设用地规 模。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协调利用,建立农村建设用地有偿退出机制,鼓励农 村居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居住,推进义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 12794.0 公顷和 12908.0 公顷, 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分别为 146.0 公顷和 400.0 公顷。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科学保障重点区域用地科学保障重点区域用地 (一)突出重点区域用地。按照统筹城乡与区域用地的要求,优先保障义 县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的城镇建设用地,支持保障锦阜线和鞍羊线沿线区域 建设用地,优化保障西部刘龙台镇、南部七里河镇、东部大榆树堡镇和北部 九道岭镇等重点城镇镇区发展用地,合理安排中心村建设用地,保障义县各 重点区域用地,满足县域经济增长的合理用地需求。 (二)保障重点园区用地。七里河工业园区建设按照“一心两片”的发展格 局,突出中心生活区和南、北两片工业区,由南向北循序发展,明确园区规划 近、远期的新增用地布局。到 2020 年,七里河工业园区允许建设区为 465.4 公顷,有条件建设区为 547.0 公顷,限制建设区为 2031.3 公顷。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合理配置城镇工矿用地合理配置城镇工矿用地 集约配置城镇工矿用地,促进城镇工矿用地连片开发、规模经营、集聚 发展,提高城镇工矿用地的集聚效益和辐射能力。支持锦阜铁路、锦承铁路、 锦阜高速公路、鞍羊公路等发展轴线辐射范围内的城镇用地发展,保障中心 城区、重点镇和重点园区的城镇工矿用地。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城镇 工矿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 1843.6 公顷和 1998.6 公顷以内,新增城镇工矿用 地分别控制在 100.0 公顷和 345.0 公顷以内。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整合规范新农村建设用地整合规范新农村建设用地 合理安排农村宅基地,逐步推进城乡居住一体化。农村新建住宅优先使 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和其他土地。重点保障农村生产、农民生活必需 的建设用地,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用地。科学安排新农村建设 选点布局,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度集中,推进农村居民点的治理和整合,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 10950.4 公顷和 10909.4 公顷以内,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别控制在 46.0 公顷和 55.0 公顷以 内。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强化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强化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 (一)中心城区用地发展方向及空间结构。中心城区以义州镇为依托,近 期向南和向东发展,远期适度向北发展,城区建设逐步向城关乡的关帝庙村、 南关村、二里店村和九道岭镇的四方台村扩展。规划期内,在原城镇建设的 基础上,采用“五横三纵”方格路网结构,连接旧城与新区,形成南环路北老 城区、南环路南新城区和铁路以西铁西区三大功能片区。 (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根据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要求 和新增城镇用地规模指标,结合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范围 及区内生态保护重点用地范围,划定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 和禁建边界,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2005 年,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内土地总面积为 6837.2 公顷,其中建设用 地规模为 1056.7 公顷,总人口为 6.65 万,人均建设用地 159 平方米;2010 年 和 2020 年,中心城区总人口分别达到 7.79 万和 8.21 万。2020 年,建设用地 规模即允许建设区规模 1109.8 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53.1 公 顷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 135 平方米以内;有条件建设区为 769.7 公顷; 限制建设区为 4866.9 公顷;禁止建设区为 90.8 公顷。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拓展城乡建设用地新空间拓展城乡建设用地新空间 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农村居民点集中建设,拓展城镇 工矿用地空间。2006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力争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 挂钩形成挂钩周转指标分别达到 25.0 公顷和 700.0 公顷,其中用于中心村建 设分别达到 7.0 公顷和 200.0 公顷,用于城镇工矿建设分别达到 18.0 公顷和 500.0 公顷。 第二节第二节 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重点保障交通运输用地重点保障交通运输用地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衔接互补、集约高效的要求,加大重点交通设 施建设力度,完善义县交通网络体系。围绕全县“三横三纵”的公路路网规划, 重点保障小牵马岭隧道、鞍羊线、锦阜线、宝锦线和稍石线等新建、改扩建公 路项目建设;积极支持锦阜铁路、锦承铁路复线和京沈客运专线义县段等铁 路建设,形成县域布局合理的铁路、公路用地总格局。到 2010 年和 2020 年, 全县交通运输用地总规模分别为 1994.8 公顷和 2414.8 公顷,新增交通运输 用地分别为 50.0 公顷和 470.0 公顷。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优化保障水利设施用地优化保障水利设施用地 优先安排重点水利设施用地,保障流域治理和水库建设用地,促进县域 “线面结合”的水利设施用地合理布局。重点保障大凌河和细河流域治理用地 需求,合理安排老龙口水库、红旗水库、靠山屯水库、砬子山水库等水利设施 改扩建项目用地,加大供应打井修塘建设项目用地。到 2010 年和 2020 年, 全县水利设施用地规模分别为 575.4 公顷和 615.4 公顷,新增水利设施用地 分别为 10.0 公顷和 50.0 公顷。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突出保障能源设施用地突出保障能源设施用地 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促进矿产能源开发用地供应。重点 保障刘龙台镇、高台子镇、稍户营子镇、大榆树堡镇、张家堡乡等乡镇的风力 发电和城关满族乡的秸秆发电能源建设用地供应,有效保障镇域南山变电站、 义县二次变电站等民生能源设施用地供应,合理保障九道岭镇等煤炭开采能 源设施用地。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新增能源设施用地规模分别为 5.0 公顷和 20.0 公顷。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支持保障风景名胜设施用地支持保障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依托重要景点景区,打造风景名胜设施用地新格局。整合奉国寺、万佛 堂石窟等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义县古生物化石自然文化遗产,扩展医巫闾山 大石湖、宝林楼等景区内涵,保障县域必要的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到 2010 年 和 2020 年,全县风景名胜设施用地规模分别为 33.1 公顷和 53.1 公顷,新增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分别为 10.0 公顷和 30.0 公顷。 第三节第三节 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不断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按照上 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总量和增量指标,统筹各类、各业、各区域土地利用,合理 安排建设项目,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建设用 地总规模分别控制在 15855.4 公顷和 16449.4 公顷,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分别 控制在 216.0 公顷和 950.0 公顷以内。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加强建设用地时序控制加强建设用地时序控制 根据规划确定的分阶段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加强各行业、各部门规划协 调,重点做好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近期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明确各乡 (镇)近期建设用地的结构和布局,按照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的重要性安 排基础设施用地的供应时序和规模。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深化存量建设用地挖潜深化存量建设用地挖潜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积极处置城镇闲置、空闲和批而未供土地 20.0 公顷, 鼓励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深度利用,加强对城镇内低效用地和零星分散土地的 清理、收购、归并和前期开发,鼓励企业优先利用废弃工矿用地,提高存量建 设用地利用效率。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规范工业园区集约用地规范工业园区集约用地 七里河工业园区、头台冶金冶炼园区、九道岭工业园区和高台子工业园 区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鼓励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严格按照国 家和省的相关规定,加强节约集约用地指标审核,促进工业园区集约用地。 第四节第四节 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划定城乡建设用地管制边界划定城乡建设用地管制边界和区域和区域 根据义县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要求,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 展边界和禁建边界,将规划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划分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 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规模边界内主要安排现状保留和规划新增 城、镇、村与工矿用地;扩展边界内原则上不安排基本农田,并避让重要的生 态建设用地;禁建边界内主要安排重要生态环境安全、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 用地。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和禁建边界一经划定不得擅自更改。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强化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强化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一)允许建设区。区域面积为 12762.4 公顷,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 村庄和工矿建设发展空间;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 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中,在允 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 突破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二)有条件建设区。区域面积为 3826.5 公顷,区内土地为建设用地弹性 布局的空间。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 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符合规定条件的,区内土地可安排城乡建设 用地增减挂钩建新区;规划期内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 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并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三)限制建设区。区域面积为 224673.6 公顷,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 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区内禁止城镇、村 庄新增建设,控制新增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 (四)禁止建设区。区域面积为 6468.5 公顷,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生态与 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其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活动,除法律、法 规另有规定外,禁止建设区范围不得调整。 第七章第七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第一节第一节 构建良好土地生态基础构建良好土地生态基础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 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 控制对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建设,维护区域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 性。按照建设生态县的要求,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统筹安排基础 性生态用地比例。规划期内,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 水域和部分自然保留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保持在 90%以上。 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 优化生态用地格局优化生态用地格局 根据区域土地的生态特性,将全县划分为 3 个土地生态保护区,明确区 域土地生态建设重点: (一)中部生态建设区。包括义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5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真题语文试题(解析版)
- 食品安全技术委托研发合同
- 机构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 机房网络组建 课程设计
- 30MW分布式发电项目收入预测
- 机场扩建施工课程设计
- 机器认小车课程设计
- 电商平台卖家与员工合同
-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制度
- 2024年互联网旅游服务平台运营合同标的及运营要求详细规定
- GB/T 23221-2008烤烟栽培技术规程
- GB/T 18284-2000快速响应矩阵码
- GB/T 16900-2008图形符号表示规则总则
- 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Word版含解析
- 中职英语统考复习讲课教案
- DB11-T 1832.10-2022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0部分:装饰装修工程
- 工程项目监理投标文件技术标
- 骨关节疾病的pt康复汇编课件
- 决策心理学第一讲课件
- 新课程标准解决问题课标要求及实施策略课件
- 高中英语选修一(人教版)2-1Looking into the Future 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