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学院校友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1页
广东药学院校友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2页
广东药学院校友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3页
广东药学院校友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4页
广东药学院校友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药学院校友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目的从校友的层面了解学校的教育质量。方法采用问卷法,就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对校友进行调查。结果与结论校友认为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比较合理的,对学校的教育质量满意度较高,一致认同学校教育使他们在“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与协调能力”等诸方面受益不小。 【关键词】校友;教学工作;评价 Abstract:ObjectiveTofindoutthecollegesteachingqualityfromtheperspectiveofschoolfellows.MethodToinvestigatethesituationofthecollegesteachingworkbymeansofquestionnaire.ResultandconclusionTheschoolfellowsholdtheviewthatthecollegesspecialitysettingup,teachingcontentandmethodarecomparablyreasonable.Theyhaveahighersatisfactionwiththecollegesteachingqualityandunanimouslyagreethattheyhavebenefitedagreatdealfromthecollegeseducationintheaspectsofspecialityknowledge,comprehensivecompetence,capabilityofpracticewithhandandthespiritofteamworkwithcoordination. Keywords:schoolfellows;teachingwork;evaluation 为了更好地掌握我校近年教育教学工作状况与效果,不断促进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在2006和2007年期间,分批对在医药、卫生及相关行业的我校校友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的对象 2006年以前毕业的部分广东药学院校友(留校工作的除外)。 2.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通过邮寄、各地校友会聚会、校友回校等形式进行。 调查内容:校友的基本情况、对母校教学工作的评价等。 二、结果与分析 (一)校友基本情况统计结果与分析 两次校友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问卷395份,回收率79%,有效份数378份(2006年176份,2007年202份),有效率为95.70。 调查对象的单位:涉及广东省内部分地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所、药监局、药检所等政府机关的占19.84,在疾控中心、医院、科研机构、医药院校等事业单位的占48.14、制药企业、医药公司等企业占17.73,其他医药卫生及相关的单位占17.99。单位性质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 被调查的校友基本情况:性别,男性66.14%,女性33.86;年龄,2039岁占48.42,4059岁占50.26,60岁以上占1.32;从母校毕业的时间,110年占46.56,1130年占51.85,31年以上占1.59;在母校的毕业学历,本科82.01,专科16.40,其他1.59;目前的职称,初级36.24,中级32.54,副高23.81,正高7.41;目前的职务,科员29.37,科级(含副科)31.48,处级(含副处)13.49,其他20.37;所学专业是否与工作对口,“是”占83.33,“否”占5.03,“相关”占11.64;有无跳槽经历,“没有”占72.22,“一次”占16.14,两次以上(含两次)占11.64。 此次调查的医药卫生行业面基本涵盖历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各年龄段和毕业时段都有一定分布;学历以本科为主;职称与职务由低到高呈正态分布,并与年龄段和毕业时段基本吻合,所以总体样本具有代表性。绝大部分校友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多数无跳槽经历。 (二)校友对学校教育工作评价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校友对学校工作的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反映:一是对母校总体教学情况评价,二是对母校总体教育质量的评价,三是学校教育对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影响的评价。 1对母校总体教学情况的评价 这一类评价包括所学专业课程设置、所学专业教学内容和学校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该项目为单项选择。由于2006年的调查表对此类问题调查缺如,故调查数据只有2007年的202人。 所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结果见图1A,认为非常合理占12.86%、合理占50.98%,基本合理占31.20%,不合理占3.96%;所学专业教学内容见图1B,认为很好的17.60%,好的占43.50%,较好占30.70%,一般为7.45%,差占0.75%;从图1C可见,认为教学方法与手段非常合理占11.37%、合理的占57.90%,基本合理的占30.23%,不合理的占0.50%。 以上3个图均有六成多的校友对我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表示“好”或“很好”(“合理”或“很合理”),说明他们总体上比较认可学校的教学情况。由于本次调查的校友覆盖了各个时期,也表明学校的教学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这与我校长期比较重视课程设置的调整、教学内容更新、以及坚持教学方法改革有很大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每项都有个别选择差或不合理,尽管比例很低,仍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几项都属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其改革的力度,以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更加有利于适应性强的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 2对母校总体教育质量的评价 对母校总体教育质量的评价,包括对母校教学质量、学风的评价以及教师在教风和教书育人方面的评价。该项目为单项选择。这部分包括2006年和2007年两次调查数据,对总的选项人数进行分析。 对母校教学质量评价见图2A,很好15.04%,好55.43%,较好24.46%,一般为5.07%;图2B是对学风的评价,很好占18.80%,好占53.58%,较好占22.28%,一般为5.34%;对教师在教风和教书育人方面的评价见图2C,很满意12.19%,满意53.32%,比较满意25.79%,基本满意为8.70%。这3项都无人选差或不满意。 总的来看,校友对学校的教育质量是满意的。不过,对教师在教风和教书育人方面的评价,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人数超过了30%,而且,基本满意只有2007年调查的校友有选择。可能的原因是,这年调查的校友近几年毕业的较多,相对来说他们接触到年青教师也较多,而这几年正是我校快速发展,大量引进新教师的时期。虽然学校也积极采取措施培养年青教师,但毕竟增长速度较快,无法保证所有教师在教风和教书育人方面都十分令人满意。虽然此项也无不满意的选择,不过仍然提示我们要继续加大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3学校教育对校友参加工作后的影响 这类问题主要包括:您认为母校哪些方面对您的工作影响较大?您在母校学习期间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您认为我校毕业生在哪些方面能力较强?这几项主要反映毕业生的知识面、能力等,故为多项选择。每个问题的几点用一组柱状图表示,单位为人。 从图3A可见,对工作影响较大的选项人数,依次为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实验与实习、课外科技活动与社会实践。反映我校的专业教育、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工作做得比较扎实,课外科技活动与社会实践排第四位,也与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主,课外为辅是一致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认为毕业论文对工作影响较大的只有40余人。本次被调查的校友八成以上的工作与专业对口,为何仅一成左右的选择此项?这一结果至少提示我们,原本应该反映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毕业论文在其设计和完成过程上亟待改进。 图3B选项人数由多到少依次为,学到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了综合能力,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这些结果基本与图3A吻合。认为综合能力得到培养的人数较多,说明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上是比较成功的。而选择培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数不足四成,提示教师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方面有待加强。 图3C选项人数依次为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团队精神与协调能力、基础理论、学习能力、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专业知识的影响仍排第一位,一来毕竟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专业知识,二也说明学校历来对专业知识教育抓得紧而且工作扎实,另外也反映出我校毕业生大多数从事的是专业或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工作,才使得他们这方面的感受特别深刻。实践动手能力影响排第二位,且2006、2007年两次调查的结果比较一致,反映学校各教育环节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团队精神与协调能力排第三,说明我校学生比较顾全大局,善于人际沟通和团结协作。可能是因为我校针对毕业生多在基层或医药企业的一线,主要面临具体工作和事务的特点,一贯注重培养学生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这一结果与图3B综合能力得到培养选项的人数较多较为吻合。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我校学生上手快、善沟通、能力强的特质。 选择基础理论的排位降至第四,学习能力选择的人数也不多,仍然提示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另外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选项的人数很少,可能的原因是:其一,本次调查对象的年龄偏大,当时在校期间对计算机使用的要求不高;其二,也存在生源或学生自身基础的问题,这也导致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一直很不均衡;其三,不排除当时学校教育条件和英语学习氛围的影响。 4小结 此次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我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