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学校学生安全手册3.doc_第1页
永兴学校学生安全手册3.doc_第2页
永兴学校学生安全手册3.doc_第3页
永兴学校学生安全手册3.doc_第4页
永兴学校学生安全手册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兴学校学生安全手册(三)体育运动安全知识 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胆识,培养同学们的耐力和毅力。但是如果体育锻炼中不注意保护自己,忽视事故预防工作,就容易出现运动伤害,如擦伤、拉伤、扭伤、骨折、溺水、脑震荡等,严重的还会造成终身残疾以至死亡。 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如跳箱、单双杠、铅球,所以,课前穿戴一定要检查:衣服上不要别胸针、校章、证章等。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手腕、手指、耳垂儿、脚腕上不要戴各种金属的或者玻璃的、塑料的装饰物。戴眼镜的同学,如果摘下眼睛可以上体育课,就不要戴眼镜,如果不可以,做动作时要加倍小心。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衣、裤兜内不要装小刀、钩针等锋利的物品。必须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不要穿皮鞋或塑料底鞋。 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必须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海绵垫子。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用各种方法,使双手握杠时不能打滑。以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 在做跳箱、跳马等跨跃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起跳板,器械后要有海绵垫,老师还要在器械旁站立保护。没有教师或同学保护很危险。 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手榴弹、铅球、垒球、标枪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行动,令行禁止,不可以有丝毫的马虎。这些体育用具有的是尖端锋利的金属枪头,有的是250克到3千克的铁疙瘩,即便是垒球,飞出去也像个炮弹似的,如果不听命令,擅自投出或捡回,就有可能被击中而受伤,甚至有生命危险。 跳远时,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时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这些不单纯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短跑、4100接力等要按照规定的跑道竞赛,不能串跑道。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体的冲力很大,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垫上运动项目,像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做动作时要认真,遵守纪律,不能打闹。人的颈部血脉、神经连着人的神经中枢、脊椎和大脑,即使是小的伤害也可能酿成严重后果。俯卧撑和仰卧起坐时,如果打闹,轻的会出现“岔气儿”,重的会伤及胸隔膜等内脏器官。 运动会属于大型和综合性的体育竞技活动。运动会的项目很多,而每一位运动员参赛的项目只有一项或几项,轮到自己上场时有一个等待的时间。这时要注意身体的保暖(指春、秋季)。为上场方便,可先穿好轻捷的运动衣裤,再披好防寒大衣。 临上场前的半小时内,一定要做好整理活动,如慢步走一走。切不可立即坐下来,哪怕是极度疲劳,也要强迫自己走一走,使激烈跳动的心脏逐渐恢复平静。 无项目的同学不要在赛场内串行、玩耍和观看比赛,以免被飞来的铅球、标枪等砸伤,也可避免和正在比赛的运动员发生碰撞。 滑冰是冬季里一项诱人的融健身与娱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初学滑冰,先要学会选择安全的冰面。尤其是在自然冰冻的河床湖面上,要尽量选择离岸近、冰冻结实、无裂纹的冰面。 初冬时节,刚刚结冻的冰面往往薄而不结实,此时先不要去滑冰,以免冰面断裂而落入冰窟之中。 如发现有人落入冰窟窿,同学们不要贸然入水营救,尤其是年龄小,不会游泳的同学,你可以大声呼喊,请大人前来营救,也可以将绳子、木棍等物伸给落水者,注意接近冰窟窿时,身体要趴在冰面上,以防冰层再次出现断裂。 游泳前一定要检查身体。凡有心脏病、肾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及各种传染疾病的人,都不宜游泳。 患有严重的沙眼或传染性结膜炎,以及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游泳。 最好在饭后一小时再游泳,饱食后和饥饿时都不要游泳。剧烈运动和长途跋涉之后也都不宜游泳。 游泳抽筋时,抽筋的肢体会因肌肉痉挛而疼痛,如果发生在水深或水流较急的地方,极易造成溺水事故,一旦在水下发生抽筋,要镇静,不要紧张,一面呼救,一面设法自救。如果离岸很近,最好立即出水,按摩抽筋部位的肌肉。如离岸较远,不能立即上岸,可以仰面浮在水面上并临时采用牵引、按摩等方法,试着自行救治。如自行救治不行,又无他人帮助,可使用未抽筋的肢体划动上岸。 游泳时遇到水草,不要继续往前游,应以仰泳姿势从原路退回,万一被水草缠住了,不要惊慌,不要乱踹乱蹬,否则会使水草越缠越紧。可以仰躺在水面上,一手划水,一手解开缠在身上的水草,或请别人为你解开水草,然后用仰泳姿势从原路游回。 游泳遇到旋涡应立即吸口气潜入水底,并用力向外油,待游出涡心后再浮出水面。 游泳时,万一体力不支、过度疲劳时,应该停止游动,仰浮在水面上以保存体力,并伸出一支手臂挥动求救。如果没有救援,也千万不要惊慌,待体力有所恢复后再游回岸。 若发现有人溺水,儿童可以大声呼救,但不要下水营救。因为溺水的人多数会挣扎、乱动,少数(如幼儿或病人)会一沉到底,很少挣扎,只有水性好、体力强的大人营救方可成功。儿童未成年,大多体力不足水性一般或不会水,贸然下水营救,不但救不出溺水之人,反而会伤及自身。 游戏安全知识 不要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惊险动作。电影电视屏幕中经常出现行侠仗义的武士,神力无比的斗士飞檐走壁、蹿房越脊、劈刺格斗等变幻无穷的惊险场面。有的同学信以为真,其实大都是假的,是靠电影电视拍摄中特殊的技术制作而成的。当然,也有些惊险动作是专业人员的真功夫,比如武警指战员令人叹服的擒拿技术,但那绝非一日之功。 放学后或放假时,很多同学都愿意到宽敞的地方放风筝。但要知道设置高压线的地方不能放风筝。 不要到场院内放风筝。农忙时,场院内电器多,特别是还有临时拉线安装的电灯、电闸等。如果不注意,风筝搭上电线,造成短路,不但有触电的危险,还有可能引起火灾。 不要在公路或铁路两侧放风筝。公路上来往车辆多,情况复杂。 铁路上也有火车通过。许多同学为把风筝放起来,只顾向前奔跑,还有的同学喜欢拉着风筝倒退着走,这时如果有汽车或火车通过,就容易出交通事故。 鞭炮点燃后会产生爆炸力强大的声音和强烈的火焰。如果放鞭炮不注意安全,就会造成人生伤害和火灾事故。 现在,我国许多城市已明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同学们要自觉遵守这些法规。在没有禁放爆竹的城市和乡村,同学们在放鞭炮时应注意,买来鞭炮后应存放在没有火源的安全地方。不能放在炉火旁或暖气片上。 因为火焰在捻上燃烧的时间极短,所以不要手拿着点燃,如果炸响时手没有来得及把鞭炮扔出,就有可能炸伤手指。 点燃鞭炮后,若停一会儿不响,不要急于向前查看,也许这时捻子正燃烧到鞭炮的根部,很可能在你查看时,炸伤面部和眼睛。 “二踢脚”是点燃后产生两响效果的鞭炮。若放响后只出一个响时,千万不要找炸剩的炮身拔出药捻再放。因为拔出的药捻极短,点燃后不等你将炮扔出,就可能在你手中爆炸。 一般情况下,响后的鞭炮向前冲,也有的尾部会炸开,如果手拿鞭炮,就会炸伤手掌。所以要将鞭炮放在地上或插在长杆上放,以免发生危险。同时注意不要用鞭炮玩“打仗”游戏。 鞭炮爆炸时迸进火星,容易引燃干柴、纸屑等易燃物。为防止发生火灾,严禁在场院、仓库、室内和阳台上燃放鞭炮。 燃放烟花爆竹,不要横放、斜放,也不要燃放“钻天猴”之类的升空高、射程远等难以控制的烟花,防止飞进居室、商店、草垛等引起火灾或炸伤人。小学生燃放鞭炮时应由大人带领。 游戏时不要玩暴力或危险性游戏。暴力和危险性游戏包括:手持木棍相互打逗;互相用石子、木棍等物投射;用铅笔刀、铁锹等锐器在同学面前挥动打闹;攀爬桅杆、树木、烟筒等物;点燃废纸、树枝玩火;在公路上骑着自行车相互别车、赛车或扒乘货车列车等。 捉迷藏时有的同学总想躲到汽车底下,但是这样做十分危险。因为当你躲在汽车底下时,司机不可能看到你,一旦汽车发动,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恶果。 不要到废弃的枯井和建筑物里做游戏,长时间废弃的枯井,井底会有许多废物和破损的玻璃、木棍及钉子等,若爬到井底时,看不清这些东西,很容易扎伤、划伤。 废弃的枯井里常常二氧化碳过多,人在井中会因缺氧窒息。另外,因为井深,井底活动余地小,万一出现意外,呼喊不容易被井上的人们听到。 废弃的建筑物如房屋、楼房等年久失修,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到这些危险的场所玩耍。 建筑工地堆放东西很多,如钢筋、椽木、砖瓦、沙土还有施工中暂留的大坑、水泥地,以及高高耸立的塔吊、升降机等。同学们进入建筑工地,非常容易发生碰伤、砸伤、电伤、扎伤等伤害。 不要攀爬收割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三夏大忙季节各种机械会暂时停放在场院或公路两旁。即使农闲时,也有一些待检修的机械停放在同学们过往的道路上,这些农业机械都有用来收割,脱粒或播种的锋利的刃具,如果同学们在这些农业机械上登攀、玩耍,万一失手,就可能摔在那些锋利的刃具或铁器上,后果不堪设想的。 预防火灾知识 火是自然界一种自然现象。驯服的火是人类的朋友,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带来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但火如果失去控制,酿成火灾,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许多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老师和家长做火的游戏。有的点火烧纸、烧柴草,在野外堆烧废轮胎、废塑料,还有在黑暗处划火柴、点燃蜡烛照明、弹火柴棍、烧马蜂窝等。可你知道这中间每一种玩法都可能引起火灾。 平时不要在身上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等。如发现有同学玩火,应该立即制止,并报告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要求在校学生不要吸烟。但有的同学违反规定,经常躲在墙角、厕所等处偷偷吸烟,如突然遇到老师或家长,就随意将烟头扔掉或藏在袖口里、衣袋里,未熄灭的烟头遇到可燃物,就极易引起火灾。 现代化商场、宾馆、图书馆墙上都安有红色火警按钮,同学们千万不要随意按动它。消防用的水龙带、提桶、水枪、灭火器及专门用来消防的锹、镐、沙箱等也不要随意搬动。 电视机要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以利通风散热。室内无人不要开机,使用后及时关机,拔下插销。 电冰箱应与墙壁及两侧物品保持一定距离,以利通风散热。 不要用灯泡烤衣服,毛巾等物,也不要用纸自制灯罩,纸被烤糊、引燃就会引发火灾。 不要随便延长或拉电器设备的导线。尤其不要在家具和地毯下面拉设电线,防止搬家具或人员踩踏发生短路引起火灾。 蚊香的支架不要放在纸箱、桌面或木制地板上,应放在金属盘、瓷盘及水泥地、砖地上。使用电蚊香,要放在远离纸、木桌等易燃物的地面上。不使用时,应该拔掉插销。不要在窗台等容易被风吹到的地方放蚊香。 在安装火炉时,同学们要提醒爸爸妈妈、安装火炉应与床铺、纸顶棚、木窗框等可燃物保持一定距离。农村使用砖炉土灶,要远离柴草。 炉旁不要放废纸、刨花等易燃物。烘烤衣物要有专人看管。 掏出的炉渣要等完全熄灭后,倒在安全的地方,特别注意不要带着红火倒炉渣。 生火时,不要使用汽油、煤油和柴油助燃,已防它们猛烈燃烧引起火灾。 低年级学生不要使用液化石油气。高年级学生初学点燃气灶,要按大人指点的去做。 用煤气烧水做饭,要专心看守。随时调节气量,防止汤水溢出浇灭火焰造成漏气,发生危险。 液化气罐要远离火源直立使用,不能倒立和用火烘烤。严禁串气倒罐或把罐内残液倒出作为它用。还要提醒爸爸妈妈作以处理或打电话通知煤气站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校园是求知、学习的场所,人员多而且集中。特别是小学校园,同学们年纪小,自我保护能力差,一旦发生火灾,必然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校园防火需注意不携带火柴、打火机、鞭炮等火种进入校园。 实验课上使用的化学药品,有些是易燃品,所以操作时一定要按教师的要求去做。不要随意自行配制药品和违反操作规程。 冬季生炉取暖,要有专人负责。课间不要乱烧废纸、木棍等物。放学离校前,要彻底熄灭炉火。 大扫除时,有些学校习惯将树叶和垃圾堆放火烧掉,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既污染了环境又容易引发火灾。用深埋的方法处理垃圾则卫生安全,值得借鉴和推广。 外出活动时一般不组织野炊活动,确属必要,一定要在老师或辅导员带领下,选择沙滩或空旷安全的地方进行。还要注意:大风天气停止野炊。野炊完毕,要确实熄灭火种,以防“死灰复燃”造成森林火灾。 随家长进山上坟,不要焚香烧纸。清扫一下坟墓,献上一束鲜花,同样也可以寄托我们对亲人的哀思。 发生火情,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量力而行。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火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 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址。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街道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 不要随意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为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国家明令禁止学校、机关和其它社会团体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灭火。 如发生火灾时,最重要的是尽快脱离危险,离开火场。这样做一是可以保证自身安全,其次也为大人们灭火提供了方便,使他们可以集中精力灭火。从这一意义上来看,保护自身安全也是为灭火工作做了贡献。 发现家中起火,不要耽搁,要就地取材,及时扑火。液化石油气因漏气起火,可将毛巾或抹布淋湿盖住火点,同时迅速关闭阀门。 如果油锅着火,千万不要用水扑救,更不要直接用手去端锅,应该立即拿起锅盖盖上油锅或将切好的菜放入锅内,锅里的油火隔绝了空气就会熄火。 家用电器着火,要立即拉闸断电或拔下插销,然后用毛毯或湿被捂盖。切记不要用水扑救,因为水能导电,容易造成触电伤人事故。 发现邻居家着火时千万不要贸然闯入房内救火。正确的方法是:通知其他邻居或过往行人,请求扑救;打火警电话报警;协助大人做一些辅助性救火工作,如引导消防车、运水及沙土等,但不要直接参与救火。 水是家里最简单的灭火剂。若是纸张、木头或布起火,可用水来扑灭。但如果是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则不要用水扑救。 土、沙土、淋湿的棉被、麻袋能灭火,扫帚、拖把、衣服、锹、镐也可以作为灭火工具。关键在于快,不要给火有蔓延的机会。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油类、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火灾。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流体和固体物质火灾。 “1211”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油类、带电设备、精密仪器、仪表、文物、档案等物品的火灾。 平房起火如何脱险睡觉时被烟呛醒,应迅速下床附身冲出房间。不要等穿好衣服才往外跑,此刻时间就是生命。 如果整个房间起火,要匍匐爬到门口,最好用一块湿毛巾捂住口鼻。如果烟火封门,千万别出去!应改走其它出口,随手把通过的门窗关闭,以延缓火势向其它房屋蔓延。如果你被烟火围困在屋内,应用水浸湿毯子或被褥,尤其要包好头部,用湿毛巾蒙住口鼻,做好防护措施后再向外冲,这样受伤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千万不要趴在床下、桌子或钻到壁橱里躲藏。也不要为抢救家中的贵重物品而冒险返回正在燃烧的房间。 楼房起火如何脱险如有烟雾顺着楼梯上升时,不要误认为楼梯起火烧断。如果未看到楼梯有火光,未听到爆裂声、倒塌声,就可以断定楼梯没有起火。用湿毛巾包住口、鼻,将身上穿的衣服用水泼湿,再把浸过水的棉被披在身上,然后鼓足勇气附身往外冲,或头朝下向楼下爬行,这样就能很快脱离险境。 电梯在火灾情况下,随时可能发生故障或被火烧坏。所以楼房住户逃生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以免被困在电梯内。 楼梯一旦被烧断,你可以从窗户旁边安装的落水管道往下爬,但要注意查看管道是否牢固,防止人体攀附上去后断裂脱落造成死亡。或将床单撕开结成绳索,一头牢固地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下去。 楼房的平屋顶是比较安全的处所,也可以到那里暂时避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