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质量的演讲:明天的市场.doc_第1页
关于质量的演讲:明天的市场.doc_第2页
关于质量的演讲:明天的市场.doc_第3页
关于质量的演讲:明天的市场.doc_第4页
关于质量的演讲:明天的市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摘录) 下边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质量”,自从人类社会开始商品生产以来,就成为一个恒久不衰的话题。质量的好坏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创造,最终也就是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生存质量。 任何产品,要想获得成功,最根本的还是要看质量。良好的、稳定的质量才是产品立足的基石。一个真正有生命的企业,是以重厚的质量基础作保证的,一个企业的质量形象是靠每一位员工精心打造出来的。质量是生产过程的积累,只有生产过程中做到层层把关,点点控制,所生产的产品才有可能保证质量,成为信的过的产品。 质量是准则,质量是责任,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一个企业没有了质量,也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作为航空武器生产的国家队,我们空导院有着辉煌的过去。而要让我们空导院永立潮头,永葆航空武器国家队的地位,就必须加强质量意识。质量控制,环环相扣。每个细微环节都需要我们认真敬业的工作,稍有不甚,就会造成事故隐患。尤其是我作为一名普通钳工,如果工作不细心,操作不规范,就会造成质量事故。结合今年我们组发生的几起质量故障,究其原因,都是些不起眼的小问题。一点毛刺,一道划痕,一点碰伤,这都是些细节问题,但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了成败。只要我们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就一定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件简单的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我们要把质量意识常放心中,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苦练基本功,从每一个细节开始,让我加工的每一个零件精益完美。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十大质量理念一、质量是兴国之道 翻开历史的日记,我们清楚地看到:上世纪末,虽然我国很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列第一位,但高品质的产品却要依赖进口;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我们的产品要向别人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由于质量不过硬,在对外贸易中,我们的产品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靠什么?质量!质量!还是质量!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其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质量是兴国之道!”这一口号的喊响仿佛叫醒了沉睡中的“雄狮”,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质量被提到了决定国家兴旺发达的高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质量兴市”、“名牌战略”一系列质量战略的实施显示了中国以质量振兴经济的决心。如果说2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初步完成了“数量”的积累,那么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正朝着“质量”的高度进发。 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基础 过去的10年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基础”无疑是企业文化理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句话。大浪淘沙,无数企业兴衰成败的案例正在不断验证着它的正确性。重质量者得市场,轻质量者遭淘汰。在谷歌上输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0.17秒就能搜索出640多万条信息,该理念流行和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充分说明了“质量”二字的深入人心。质量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兴国之道,更是企业的生命所系,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可以说,质量就是企业的全部。 品牌是近年来最流行的关键词之一,而质量则是品牌最密切的关联因素。如果将品牌比作一座大厦,质量就是这座大厦的根基。没有质量这个坚实的根基,企业建立起来的品牌“大厦”必然经不起市场的风雨洗礼,甚至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纵览近年来叱咤市场的知名民族品牌无疑不是高举着“质量”的大旗:海尔、华为、格力成功的因素各有千秋,但质量是所有走向成功的品牌共同的法宝。但愿我们的企业继续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产品质量,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企业品牌。 三、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在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提出这一理念之前,早期的质量管理仅限于质量检验,仅能对产品的质量实行事后把关。“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威廉戴明的这句质量名言说明: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如果忽略过程控制,只靠检验,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因为质量检验,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也就是说,质量控制的重点决不能放在事后把关,而必须放在制造阶段,即生产过程。1961年美国的费根堡姆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将质量控制扩展到产品寿命循环的全过程,强调全体员工都参与质量控制;20世纪70年代,日本质量大师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田口质量理论,他认为,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将质量控制从制造阶段进一步提前到设计阶段。 这句经典的质量理念传入中国,对中国企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质量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质量管理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先后被制定为国家标准;200年新的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向社会发布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5年后,质量管理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四、产品质量无小事质量安全大如天 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案、2001年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2004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造成大头婴儿事件、2005年肯德基苏丹红事件近年来的食品质量安全话题让人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在对食品问题日益被关注的今天,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始终像一把利剑高悬于每一个消费者的心间,无论是大事还是小情,都会让我们的神经紧张起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质为先”。 质量已经不再只是关乎企业的存亡,而是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 “产品质量无小事,质量安全大如天”,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考验着政府的监管能力,也考验着厂商的社会良知。近年来,政府为加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所做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区域监管责任制,食品小作坊监管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这是一场异常艰辛的攻坚战,不仅要有高责任心、高标准的食品生产加工者,还要有恪尽职守认真执法的相关监督部门的通力合作。构筑食品质量安全网络,任重而道远。 五、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1999年1月4日晚6时50分前后,重庆市綦江县彩虹桥整体垮塌,造成40人遇难;2003年11月3日,湖南衡阳大火中一座存在严重工程质量的楼房突然倒塌,夺去了20名消防战士的生命惨案发人深省,基础设施建设是“百年大计”,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岂能当成儿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提出再次强调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2000年1月 30日,国务院所发布的第27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保证工程质量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出现质量事故则要受到严格处罚。 当然,这一理念不应该仅仅是工地上悬挂的标语口号,更应该成为深深刻在每位建筑施工人员心里的烙印。当质量和工期、造价发生矛盾时,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质量,不能为了降低造价和缩短工期而降低质量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不成为一句空话。 六、质量是服务的灵魂 质量存在于人类生存的一切地方。对于提供服务的企业来说,服务质量就是服务的灵魂。“提高服务质量”也成为服务企业叫得最响的口号,虽然这一理念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高质量的服务离消费者却还很遥远:售后服务电话屡打不通,退换货不按国家“三包”规定执行,便民公共设施能用的不多。 理念不是用来展示的,理念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是否能将服务质量真正视作服务企业的灵魂,关键是看服务意识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我为尊。如果不能在思想意识上以顾客为中心就必然表现在服务过程中不能给消费者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高质量的服务就更无从谈起了,再多理念也是徒劳。 与民航、旅游、通信等服务行业因服务质量差而屡遭投诉形成对比的是一些产品生产商已经自觉地把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产品质量的一部分,将生产制造体系上的质量控制全面移植到服务保证体系上,实现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如此看来,服务企业或许应该向一些产品生产商学习学习了。 七、经济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是提升经济质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现代化进程得到迅速恢复,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众所周知,过去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质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以GDP增长为中心”,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创造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20多年的经济奇迹,但同时也掩盖了一些问题。由于长期的经济增长导向,导致社会资源高度向经济集中,社会发展和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被相对忽视,由此带来的中国经济质量的国际差距更加明显。因此有舆论认为:经济质量应该成为未来50年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对于经济质量的明确追求,人们可以从中国政府所打出的一整套“组合拳”中,清晰地看到这种努力方向:坚持“双稳健”政策,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严格控制投资增速,调整国际收支状况。这种努力的效果,基本扭转了从偏热状态向过热状态加速的势头,使经济在高位平台上继续稳定增长。从对数字的顶礼膜拜到寻求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增长,“提升经济质量”理念的提出为中国经济战略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规模增长型向质量进步型的转变,从单纯依靠积累和投资的增长向依靠技术进步、投资和消费的增长,推动经济质量的进步。 八、过硬的质量是参与竞争的保证 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中国企业都有一个战无不胜的利器价格。但是在现代市场中,这一利器越来越失去了锋芒,中国产品的成本优势已经触到了天花板,走到了尽头。按照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企业必须要进入一个新的竞争力领域质量竞争力。质量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质量竞争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不管对企业还是对国家,过硬的质量都是参与竞争的保证。 2004年8月11日,“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质量竞争力指数研究”通过课题鉴定。这项课题从工业领域入手,提出了质量竞争力指数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确立了我国在宏观质量竞争力指数研究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该研究成果在宏观层面的应用还将直接测量出我国各地区和各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水平,总体显示出质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用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约瑟夫朱兰博士的话来说: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是和平占领市场最有效的武器。 九、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 许多年前,胡适先生的名作差不多先生传所传达的精神恰恰切中我们中国人的要害,那就是凡事抱着一种“差不多”的态度,而在产品质量上,“不是100分就是0分”的理念却是“差不多”的天然克星。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这句名言被很多中国企业家奉为圭臬。 产品质量是一个绝对严肃的话题,不存在任何侥幸,也没有任何折中的标准。“100199”,“10010”。古希腊英雄阿吉里斯的故事正好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阿吉里斯有着超乎普通人的神力和刀枪不入的身体,但全身惟一的弱点脚后跟却成了他最终倒在对手面前的致命之处。市场如战场,产品任何一个局部的、细微的质量问题,都可能成为竞争对手攻击的突破口,都可能导致全局的崩溃。因此,在市场上进行质量竞争时,我们必须追求产品质量“零缺陷”,用心、用全力做好每一个产品局部的、细微的环节。 事实证明,那些成功的企业正是按照这样的理念严格进行产品生产的。海尔小小神童洗衣机刚上市时,一位用户在使用洗衣机时不慎被进水口上的一个小毛刺划破了手,就是这样一件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海尔洗衣机内部却引起了轩然大波。海尔人认为,这个毛刺扎伤的不仅仅是用户的手,而是刺伤了用户的心。一个小小的毛刺让“产品质量不是100分就是0分”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每位海尔洗衣机员工的脑海。10年后,海尔洗衣机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入选首批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十、以质量求生存 以质量求发展 向质量要效益 有人说:产量是“钱”,质量是“命”。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追求产量和效益,无异于“要钱不要命”,最终只能是“人财两空”。相反,如果我们重视质量,质量带给我们的一定比付出的更多。有了过硬的质量,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效益也就水到渠成;企业有了效益,职工的利益也就自然得到了保障。“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揭示了“质量”中的辩证法,而这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项重大决策:把2009年确定为全国“质量和安全年”。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一个重要批示中指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对扩大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的我国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质量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我国工业产品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的集中表现,是标准缺失、标准偏低和标龄偏长。所谓标准缺失,是指我国工业产品标准在很多领域仍存在空白;所谓标准偏低,是指我国工业产品标准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10-15年左右;所谓标龄偏长,是指我国工业产品标准,普遍存在更新换代速度慢的问题。特别是国家标准,“超龄服役”的现象比较严重。总的来看,我国工业产品标准对国际标准体系的影响力在整体上相当弱。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ISO186个技术委员会(TC)、600个分技术委员会(SC)中,只承担了一个TC和5个SC秘书处的工作,而发达国家基本控制了ISO主席和副主席的领导职位,其中英、美、法、德四国承担秘书处的工作,就占了秘书处总数的65%左右。这种状况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产品标准体系至今还远未形成,难以适应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二是我国工业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突出表现在品牌的技术含量不高、品牌的培育力度不足和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不强。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许多工业产品的关键技术依靠引进,工业企业普遍缺少核心技术。特别是在产品技术研发的投入上明显落后于人。有研究机构曾经对部分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的强度(研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进行过比较,结果发现中国大体上只有3.6%,而美国和日本分别是27.9%和19.1%。从发明专利的统计来看,我国发明专利的数量只是日本和美国的1/30,且大部分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真正具有工业实用性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数量很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发明专利的构成中,外国企业和国内企业的比例是6.4:1,即大部分发明专利都是外国企业申请的。三是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淘汰缓慢,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这是因为,在我国的工业领域中,重投入轻产出、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等现象比较普遍。总的来看,我国工业存在的落后产能问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高耗能、高污染和高排放行业,落后产能的问题比较严重;二是相对于高端产品而言,低端产品落后产能的问题比较严重。例如,还是在2008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国机床行业就已经出现了“高端失守,低端混战”的局面。一方面,经济型数控机床和中高档数控机床的走势出现了明显分化,普通机床库存增加,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档大型数控机床订单饱满,供不应求。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两相比较,形成了对比强烈的反差。四是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众所周知,提高工业产品质量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管理问题。既然质量管理是一个体系,就表明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不局限在产品质量一个方面,而是包括很多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国家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很好的经验,例如耳熟能详的“鞍钢宪法”、大庆的“三老四严”等。据说,我们国家的“鞍钢宪法”曾经被日本偷偷学去,对后来形成的日本式管理方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我们自己,对这些好经验反而渐渐地淡忘了,像狗熊掰棒子一样,掰一个,扔一个。五是质量监管不到位。质量监管之所以不到位,是因为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正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比较严重。而一些政府官员的腐败,经常和政府的部门利益联系在一起,既表现了“既得利益部门化”的特点,又表现了“部门利益法制化”的特点,在所谓的势力范围内,巧立名目,预留“设租”和“寻租”的空间。一些政府官员在谋取个人和部门利益的同时,质量监管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在发生了一系列质量安全事故后,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尽管从1978年-2008年,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1.98%,尽管中国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伟大转变,一大批工业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尽管中国内地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数量,今年达到了创纪录的34家,但迄今为止,拥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工业企业,仍然少之又少。需要指出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提高产品质量。1991年初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通知,1992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质量会议, 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产品质量法,1996年国务院颁发质量振兴纲要。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把2009年确定为全国“质量和安全年”,这就意味着,质量不但是一种竞争力,不但是一种战略,质量还是一件关系国家产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情。惟其如此,提高产品质量,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既要使我们历史悠久的质量管理传统发扬光大,又要与时俱进和国际惯例接轨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企业在自己的厂房中都悬挂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样的横幅。2008年1月12日,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中国电子制程技术创新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深圳市电子商会会长、前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殿甫先生做的主题演讲是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 这些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可以比之于人的生命”。 毫无疑问,质量当然是重要的。 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吗? 不是! 人没有了生命,就是死、去世。企业没有了生命,就是倒闭、破产、被人收购。 没有质量的企业就一定没有生命吗? 不是! 我们经常见到很多小企业,规模小、人少,小得没有质量部门,小得没有从事质量工作的人。他们往往只追求产量,不重视质量。但它倒闭了吗?破产了吗?没有,它还是在发展、在生存。 IBM曾经是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霸主,其个人电脑的质量、性能堪称经典,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但在2004年12月8日,IBM个人电脑业务被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其原因在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利润日渐微薄。目前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占其全年920亿美元产值的12%,年利润不到1亿美元”(2004年12月14日 11:31 环球时报)。 可见,质量是重要的,但并没有重要到成为“企业的生命”。之所以它成了“企业的生命”,是因为我们需要强调质量的重要性,是我们需要提高质量在企业中的地位、在员工中的意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无可非议。但它如果仅仅是一种口号,一条标语,对企业只是一种形式,对员工只是一种压力。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作用。 那质量是什么呢? 我们应该怎样更准确地描述质量呢? 质量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知道,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不是制造出来的,不是设计出来的,不是某一个环节决定的,不是一个人、一个过程、一个部门做好就可以了的。他是整个企业的工作,是上至董事长、总经理,下至部门经理、基础主管、普通员工的共同工作。他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是持续不断的工作。高水平的质量,不仅要依靠人力资源也要依靠先进的生产设备,不仅要有优秀的原材料也要有优越的制造环境,不仅要有完善的产品设计也要有先进的生产工艺。 我们很多企业推行ISO9001:2000,但仅仅把它当成一种管理体系,一种过程手段,却忘了ISO9001:2000提倡的“全员参与”,要求的“文件控制,管理承诺,职责权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产品要求,顾客要求,设计与开发管理,采购管理,产品防护,监视与测量,分析与改进等”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一个有机的结合,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核心内容。 我遇到过一个这样的真实案例。 有一家企业,它的管理人员都来自于IBM、联想、富士康、创维等著名企业的精英。它的硬件设施、生产环境等用其国际客户的话说是“中国大陆500家供货商中最优秀的”。但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它的主流产品退货率高达40%,它的品质经理在一年之间换了6位,它的部门经理、基层主管每年的流失业达到60%。 为什么呢? 是它的检验员不够专业吗?不是,其QA、QE、QC均是同行里的佼佼者。是它的生产员工不熟练吗?不是,70%都是操作熟悉的老员工。是部门经理、主管能力都不行吗?不是,他们很多过去很优秀,到别的公司以后同样优秀。是它的管理不规范吗?不是,其管理之标准化、细节化,堪称企业界中的经典。 它失败就失败在,把质量当成一个部门的工作,当成品质经理一人的事,出现问题就归罪于一人,所以品质经理一换就是一连串,换来换去不解决问题。 它失败就失败在,把各个部门独立起来、各个过程独立起来。不综合起来管理,不综合起来解决问题,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所以我们说,不管是产品质量也好、工作质量也好、服务质量也好,它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独立运作就可以实现的工作。它很重要,但它不是企业的生命,它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只有大家都努力、大家都做好,只有硬件、软件一起上,只有人力、物力、财力具全,只有意识、思维俱进,才能有好的质量。一句话“质量的高低体现了企业综合实力的高低”。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的城市,四通八达的交通,快速便捷的通讯,宽敞明亮的超市,现代化的工厂。琳琅满目的商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使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也就和我们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从而也就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发展浪潮波涛汹涌,创业意识势不可挡。我们的企业也是在改革的浪潮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乘风破浪,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优良的产品质量。 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质量又何尝不是企业的生命呢?质量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质量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还包含了服务质量。谈到质量也就离不开决定质量的标准。质量标准又可分为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 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喜剧片废品的报复就是我对产品质量最初的认识,那个“省优、部优、国优、葛优”的广告至今想来也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中国在加入了WTO后,质量就成为了中国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质量是竞争的法宝,企业靠质量才得以生存,不然谁会花几十万去进行什么ISO9001、ISO9002等国际认证。就是因为有了海尔集团公司总经理当着广大企业员工的面怒砸不合格冰箱,才造就了世界知名品牌的海尔。 有时候数字也许更能说明问题,航天飞机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使它的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话,也会有成千上万的零件不合格,这样的航天飞机谁还敢去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不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密封圈老化而机毁人亡,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也是因为在起飞时机身一个小小的撞击造成重大隐患而魂归大海吗。有个以生产火腿肠出名的知名企业就是忽视了产品质量,竟然使用火灾过后的不合格原材料进行生产,从而自取灭亡濒临破产。与其说它是被竞争对手打倒的,还不如说它是被自己打倒的,是被质量打倒的。因此我们还要善于将别人的教训化作我们自己的经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中央电视台每周的质检报告让我们触目惊心,产品质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国家的经济秩序。经济秩序的好坏也就直接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产品质量带来的问题已经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危机四伏。黑心棉、毒大米、大头奶粉、垃圾酸菜,惨无人道的注水猪肉,精心炮制的“黑”木耳,肮脏出炉的无公害茶叶,偷梅换李的“情人梅”。消费者不可能都成为质检专家,也不可能为买一件生活日用品而这样的费力劳神。质量打造品牌,品牌创造效益。如果没有质量作保证,就算是你货比三家、三思而后行,也会让购买商品这样简单而普通的行为变成一种赌博。 质量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人类文明的成果,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喜欢好的,厌弃坏的是人类自然的天性,人们对质量不断的追求,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变革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促使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产品质量是每个工作环节上的每位员工的卓越工作所共同创造出来的,是企业员工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既然质量已经关系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那么我们每个人对质量都有自己应尽的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质量是一种标准,质量是一种承诺,质量是一种形象,质量是一种信仰,质量是一种系统,质量是一种特色,质量是一种创新,质量是一种责任。 质量更是企业的生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发展浪潮波涛汹涌,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乘风破浪,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优良的产品质量。 任何企业,若想在众多的同行中立足,若不讲求质量、注重信誉,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厂里质量把关不严格,就会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中,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那么企业的形象就会一落千丈,产品滞销在所难免。 振兴质量,人人有责,若想在竞争中生命不息,发展不殆,就必须使全体职工增强质量意识,加强生产现场管理,进行质量攻关,才能促使企业的更大发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人员素质的综合反映,多年来,我们始终本着“以规范控制过程,以改进提升质量,以诚信服务客户,以品牌争创一流”的质量方针。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和质量文化,使全员自觉自愿的参与到质量学习和质量活动实践中,形成全体员工共同的凝聚力、约束力和推动力。使车间的质量活动成为全员自觉自愿自节自律的行为和习惯,从而牢固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 对企业而言,成也质量、败也质量,在质量控制上,从以检验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实行预防与把关相结合的过程控制,从单一由质检员负责,提升到各道工序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建立建全质量考核体系,把质量考核真正与产品生产制造过程联系起来,从具体的生产过程上推动主品质量的提高。开展质量改进活动,提升职工的质量意识,使“下一道工序是用户”的质量理念逐步深入到每一个职工心中。 酒类企业作为食品加工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所以做品牌首先要做好质量,这是任何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都必须遵循的内在规律,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我们才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职工的饭碗,在质量工作中,必须严格管理,认真细致、狠抓落实,才能为企业发展与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会生产出好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有了一席之地,加上我们运用科学的品牌营销战略,就会在市场上树立一个品质优秀,内涵深远,风格迵异,物超所值的品牌。(田华丽)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一位质量大师曾预言: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占领市场的有效武器,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企业真正的生命力。现实也印证了这一预言,对企业而言,产量是效益,质量是生命。产量跟不上,实现丰厚的效益就是空谈,产量与效益成正比,无形中我们把产量与效益划了一个等号。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买方市场的出现,产品质量成了广大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话题,并且现代科技发达,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不计其数,产品质量跟不上,或略低于别的企业,自然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以最低的资源消耗,生产出质量最好、用户满意的产品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所以毫无疑问地产品质量就成了企业的生命。 许多企业把“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作为一种经营理念。对内进行员工教育,对外进行形象宣传。然而,对于某些产品制造者,却是言之谆谆,听者藐藐,是否真正把质量视为生命还要打个问号。君不见消费者投诉有增无减。其中涉及质量问题的有六成以上。质量真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东西。却不知,忽视了质量问题,企业的生命将慢慢地受到蚕食,长此以往,企业将变成“温水煮青蛙”,最终被市场无情的淘汰,居然不知道这都是源于自己对产品质量的疏忽。 根治产品质量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要用“市场化”来解决。很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迫倒闭停产,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产品质量差,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惨遭淘汰。而怎样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怎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企业上下团结一心,共同进取,按部就班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消除每一个环节的隐患,时刻切记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下把产品生产下线,再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有效的鉴定,首先做到在企业内部把好质量关。而在一些企业中,部分员工总误认为产品质量是质量保证部的事情,是销售部门的事、是企业领导管理者的事,而正是这一错误观念在侵害在企业,在葬送企业的明天。企业内部导入市场化是提高和控制质量的手段之一。在企业内部供应链之间,部门协作之间,内部上下序之间实现完全市场化运作,一个员工就是一个市场,就是一个用户,上序质量有问题,下序可以拒绝接收,每个员工都有权对不合格产品说“不”。不接收不良品,不发出不良品。树立市场意识,按市场规则办事,生产优质产品,才能使企业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1.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工作质量是员工的岗位。2.诚心人为本,创新争第一,卓越求超越3.今天没有质量,明天没有销量!4.人为本,质做基,企业大厦平地起!5.一流的员工造一流的产品!6.产品是钱、质量是命,不能要钱不要命7.人品决定产品,素质就是质量8.质量第一、生产第二9.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10.质量体现素养,素养决定质量,质量决定生存11.把质量融入血液,用精品成就事业12.设计是质量的源头,质量是成功的保障13.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求发展14.人品决定产品,素质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