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现将一均匀木球的正中央挖掉一个小球,则它的( )A.重力大小不变,重心向外偏移B.重力大小减小,重心位置移到另外的点,不能够确定其具体位置C.重力大小减小,重心位置不变D.重力大小减小,重心被挖去不再存在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C.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B.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C.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4、关于摩擦力与弹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弹力可以是动力,摩擦力也可以是动力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作用时,物体间一定也有弹力C.两物体间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总是相互垂直的D.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时,物体间一定也有摩擦力5、已知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10N,其中一个分力与合力夹角为37,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是( )A.不可能大于8N B.不可能小于8N C.不可能大于6N D.不可能小于6N 6、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关于它们合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B.至少比、中的某一个大C.若,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D.若,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7、如图所示,一重为的小球固定在支杆的上端,用一段绳子水平拉小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子的拉力为,则杆对小球的作用力( )A.大小为 B.大小为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斜向左上方8、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块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块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 B.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C.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 D.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9、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物体重力分解为、两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D.、三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10、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同种材料不同质量的物体压到一竖直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保持静止,则质量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B.若物体保持静止,则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C.若物体沿墙壁向下滑动,则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D.若物体沿墙壁向下滑动,则质量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11、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受到的摩擦力不为零,方向向右 B.三个物体只有A受到的摩擦力为零C.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 D.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12、如图甲,笔记本电脑底座一般设置有四个卡位用来调节角度。某同学将电脑放在散热底座上,为了获得更好的舒适度,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如图乙),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A.电脑受到的支持力变大 B.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不变D.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大小之和等于其重力二、实验题(本题共两小题,其中第13题4分;第14题6分)13、借助计算机、力传感器的挂钩与其它物体间的弹力大小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为了探究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将滑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传感器沿长木板水平拉滑块,改变拉力直到将滑块拉动;再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并在滑块上放上砝码,重复前一个过程,得到的图线分别如图甲、乙所示。(1)由图乙知:在这段时间内,滑块的运动状是(填“运动”或“静止”),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填“”或“”)。(2)结合甲、乙两图,(填“能”或“不能”)得出最大静摩擦力与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的压力均有关的结论。14.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和; (2)(单选)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A.每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B.每次把橡皮条拉到最大长度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3)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绳套结点的位置。图中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三、计算题(共4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结果的不得分)15、如图,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F1=5N和F2=3N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2)若将F1撤去后,物体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3)若将F2撤去后,物体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16、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球半径为,其所受重力大小为80,用长的细线挂在竖直墙上(绳子延长线通过球心),球与墙之间夹着物体,其厚,物体B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B在未脱离球时沿墙匀速下滑,试求:(1)球对物块的压力大小.(2)物体受的重力大小.17、重力为的小球,用一根长为的轻绳吊起来,置于一个半径为的光滑球面上,小球的悬点在球心的正上方,跟球面的最小距离为,小球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则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和半球体对小球的支持力分别为多大?18、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的弹簧竖直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的物块,另一劲度系数为的弹簧竖直地放在物块上面,其下端与物块上表面连接在一起,要想使物块在静止时下面弹簧对的弹力减小为原来的,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竖直向上提高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CBDDDCDB题号9101112答案CDACBCAC二、实验题13. (1)静止 ; F1; (2)不能14.(1)橡皮条三角板(2)A(3) F; F三、计算题15.(1)2N;水平向右; (2)3N;水平向左;( 3)4N;水平向右16.(1)设绳子拉力为,对支持力为,则有:计算得出: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球对物块的压力大小为60(2)对物体,竖直方向重力和墙面所给的摩擦力平衡,水平方向球对物块的压力与墙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平衡.所以,有:17.解:得矢量三角形,连接,得几何三角形,由数学知识知,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得,由于可代表的大小,可代表的大小,故有,所以,同理可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仿真海洋系列~热带鱼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1,6-二磷酸果糖二钙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中学】【带班育人方略】思政赋能 育“时代红”少年
- 2025至2030年中国锁具五金制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蛇皮纹鞋底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动圆刀裁剪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插销系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钢厂回转窑施工方案
- 记忆地理知识
- 计算机二级考试高效利用网络资源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3(含答案)
- 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接收处理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 【新课标】Unit 1 C Story time第7课时单元整体课件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2024)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A卷(含解析)
- 附件6工贸高风险企业高危领域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关于台球的课件
- 演出经纪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题1000题及答案
- 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期中联考试卷(含答案)
- 第19课《十里长街送总理》 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