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ppt_第1页
201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ppt_第2页
201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ppt_第3页
201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ppt_第4页
201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代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语言的鉴赏品味常常是诗歌鉴赏的考查重点,考查思想感情的题也往往由语言点切入。,【规律总结】 在高考中,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一般从词句入手,不 仅着眼于其意义的挖掘,也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 感上起的作用,进而品评诗歌在表情达意上的风格。“炼字” “炼句”是主要的设题点。,鉴赏诗歌的语言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赏析字词的表达效果,考向一 赏析字词表达效果 【典例剖析】 【题1】(2014漳州模拟)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祭常山回小猎 苏 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 ,,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朝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注】西凉簿:指晋将军谢艾,曾任西凉主簿,本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诗意助读】青色的车篷在后,护卫们手持皂旗在前开道,浩浩荡荡,开向狩猎场所黄茅冈下。 骄马在广阔的围场上纵横驰骋,扬起阵阵劲风;苍鹰逐兔,“掠地”而飞。 猎罢归来,一身轻快,不由得回头眺望,方才鏖战之处,但见常山白云缭绕,远远望去,恰似在不断吐出云气。俯视自己,一路归来,火红的树叶已经落满了征衣。 朝廷如果委以边任,也定不减谢艾,定能够驰骋疆场,挥兵败敌,为国效力。,问题:请赏析“弄风骄马跑空立”一句中的“弄”字。(3分) 【审题推断】 提取信息意象修饰词:_ 推论:_ _ _。,骄、跑空立,“骄”,不仅是形体健壮,也是神采俊逸。“空”,,指马蹄下黄茅冈这个围场,因为其平坦而开阔广大,所以能,听凭骄马纵横驰骋,. . . . .,【解题指导】第一步:释含义。判断该词是否运用修辞手法或有何含义,本句中的“弄”没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可略微解说一下其在诗中的意义。 第二步: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诗中的景象,体会“弄”的妙处。本题中,“弄”描写的是“马”的动作,表现的是“马”的“骄”(健壮、俊逸)。 第三步:析作用。分析该词对全诗情感所起的作用,即借物抒情,表现作者的豪迈之情。,【请你组织答案】_ _ _ _,“弄”,“搅起、扬起”之意,描写了,马在腾跃之间扬起阵阵劲风的情景,(1分)不仅表现了马形,体健壮、神采俊逸的特点,(1分)也塑造了诗人纵马驰骋、,矫健豪迈的形象。(1分),炼字类答题:,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语言组织: 这个字意思是(或运用了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形象(或景色),烘托了意境,表达了情感。,【题2】(2014厦门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诗意助读】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 敬亭山像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和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 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 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问题:有人说“惆怅”是诗眼。若是,那它体现在诗中哪些 地方?请简要分析。(3分) 【审题推断】 提取信息写景关键词:_ 推论:_,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自然永恒,人世无常。,. . . . .,【解题指导】第一步: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上所起的作用。“惆怅”是诗眼,是感情的凝聚点,全诗都是围绕它展开。 第二步:结合诗句梳理,围绕该诗眼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惆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六朝文物草连空”表达了繁华不再、英雄无觅的惆怅,“天淡云闲今古同”表达了自然永恒、人世无常的惆怅,“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表达了渴望能如范蠡一般既能成就伟业又能超越功利,却总难以如愿的惆怅。,【请你组织答案】_ _ _,体现在三个地方:繁华不再,英雄无觅;,(1分)自然永恒,人世无常;(1分)渴望能如范蠡一般既能成,就伟业又能超越功利,却总难以如愿。(1分),关键词类答题:,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方法归纳】 赏析字词的“四看”“一结合”,1.看是否传神 所谓“传神”就是要分析字词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把该诗歌中的重要词语予以标注,然后反复比较,看看哪些字词最为传神。,【特别提醒】古诗词炼字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种词语中,且每种词语因种类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功用。,2.看是否表情 所谓“表情”就是要分析词语传达出来的情感意愿。诗歌注重借助动词、副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思。 3.看是否造境 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4.看是否显性 所谓“显性”就是词语里能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5.结合语境品味炼字的妙处 结合语境分析语法特点或修辞手法。回答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放到具体的诗句之中,并结合全诗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答题步骤】 1.鉴赏炼字型,2.鉴赏诗眼型 第一步:指出该字(该词)在表达主旨上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结合诗句梳理,围绕该字(该词)写了哪些内容。 第三步:分析该字(该词)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关照动词,关照修饰语,关照特殊词,炼字的角度,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要重点关照动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二要关注修饰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细雨伴随着和风到来。且写出了春雨润物的默默之情。,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忽:不经意,恰巧碰到之意。少妇梳妆打扮后,兴冲冲登翠楼赏春景。突闯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将这种情绪变化写得淋漓尽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三 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七个叠词一气呵出,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愁怨孤苦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愁苦凄惨的气氛笼罩全篇。再从语音的节奏、声调看,读起来短促、轻细而凄清,形成了吞声饮泣的音韵美,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迭,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叠词的表达效果: 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表达更加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 呢喃燕子语梁间 题屏刘季孙 间关莺语花底滑 琵琶行白居易 读着这些诗句,我们仿佛莅临长江之滨,耳听得落木萧萧之声,眼见那长江汹涌之状;仿佛凭栏远眺,见帘外潺潺春雨,激起不尽的故国之思;仿佛亲耳听到燕语呢喃、莺语间关。拟声词的巧妙运用,使读者可以越过词语的概念意义,仅凭其语音就获得了对诗句全部或局部意蕴的理解。,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水鸟的和鸣声。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沙洲上,成双成对嬉戏悠游的水鸟发出甜美动听的“关关”欢叫,激起了岸上的小伙子对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向往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意境!对鸟鸣声生动而形象的模拟,为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意趣。,拟声词,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古代诗歌中常用拟声词模拟自然的声音,不仅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还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红、绿、火、蓝这样包含绚丽色彩的词语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令人难忘。,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颜色词,红、绿:催红、染绿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婕一剪梅舟过吴江,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 效果: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 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色彩词,总 结,诗歌的炼字应注意: 1、动词 2、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 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考向二 赏析诗句表达效果 【典例剖析】 【题3】(2014宁德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 恋 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诗意助读】醉别西楼,醒后却浑然不记。春梦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斜月已低至半窗,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在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地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 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筵席上题写的词章,点点行行,引起无限凄凉意绪,红烛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消除其凄凉,只好在寒寂的夜里空自替人长洒同情之泪。,问题:有人说“画屏闲展吴山翠”这一句看似闲笔,其实正 是传达抒情主人公心境的妙笔。请赏析此句。(4分) 【审题推断】 提取信息意象词:_ 推论:_ _ _,斜月半窗、画屏闲展,斜月已低至半窗,表明夜已经深了;床前的画屏在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地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表明词人心不,静、辗转难寐,“闲”字正从反面透露了他的郁闷伤感。,. . .,【解题指导】第一步:描景象。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深,词人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在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地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 第二步:明作用。在心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闲”字正反衬出自己的郁闷伤感。,【请你组织答案】_ _ _ _ _,床前的画屏在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地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2分)在心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闲”字正反衬,出自己的郁闷伤感。这里有怨物无情的意思,却含而不露。,(2分),【方法归纳】 赏析诗句的“四技巧” 1.弄懂表层含意 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回答此类题时,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2.把握句式特点 3.关注表达技巧 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 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要看出其在 表达上的特别之处。,4.注意句子位置 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答题步骤】,考向三 赏析诗歌语言风格 【典例剖析】 【题4】(2013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诗意助读】考生们穿着白色苎麻做的新衣服在微凉的天气里参加秋试。端坐在考场中的他们奋笔疾书,发出了春蚕嚼桑叶的“沙沙”声。河津桃花浪起,正等你鱼跃龙门;月殿桂子香销,正待你蟾宫折桂。 愿君如大鹏高飞,扶摇直上;如丹凤朝阳,恰逢明时。再携书佩剑踏上茫茫征程。明年的今天你就定会金榜高中,踏上仕途,甚至青云直上,回头一笑,人间的科考举子依旧在忙着读书应考。,问题:“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 的豪放特点?(3分) 【审题推断】 提取信息1意象词:_ 推论:_ 提取信息2主人公形象:_ 推论:_,鹏、凤、路茫茫,“鹏”“凤”,意象豪迈;“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剑,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 .,. . . . .,【解题指导】第一步:明确答题方向。本题已指明了本词的语言风格是辛词的豪放特点,要求考生结合“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具体分析,实际是看考生对这种风格的理解。 第二步:整体理解诗意。“诗言志”,诗歌的语言风格也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要从整体上理解诗意。范廓之是辛弃疾的学生,辛弃疾作此词送廓之秋试,运用虚实相生手法,表达对应考者范廓之的良好祝愿。,第三步:分析关键意象。“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一句,从选用词语(含意象)、设置情境(含意境)、刻画形象和抒发情感等方面,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请你组织答案】_ _ _,大鹏、丹凤,意象豪迈;(1分)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1分)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1分),【点拨】 风格特征:清新自然、质朴直白、恬淡平实、绚丽多彩、华丽藻饰、简洁明快、平易晓畅、委婉含蓄、蕴藉隽永、沉郁顿挫、悲壮慷慨、雄奇奔放、雄健恣肆、飘逸洒脱等。 语言作用:言近旨远、淋漓尽致、脍炙人口、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言简意赅、细腻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音节和谐、富有音乐美。,【方法归纳】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技巧 1.品味整首诗 鉴赏语言风格要立足全诗,不要只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之处。,2.了解相关知识 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同。比如同是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 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比如李清照,她的作品风格以南渡为界。前期生活优裕,夫唱妻和,甚为相得。其作品充满了上流女子的闲适之情。后期夫丧与兵灾改变了她的人生,南渡后生活孤苦,其作品充满了愁绪。,3.联系主旨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 4.多角度入手 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角度入手。,【答题步骤】,【备考指导】 鉴赏诗歌语言的五个关注点 1.关注特殊词语 如有多重含义的动词、表现心情的形容词、表颜色的词、数量词,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意理解等方面进行。,2.把握句法 把握句法主要指把握诗中的倒置句。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因此有时需要倒置;有时是为了强调,更好地表情达意,也采用倒置的句式。为适应格律的要求,为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古人做诗常常要打乱正常的语序。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总之,语序的倒置在形式上主要是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在内容上主要是为了强调某些意蕴,以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3.补足留白 诗歌语言跳跃性大,因而鉴赏诗句时要注意诗句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从而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首联中“知”“乃”,颔联中“潜”“润”,尾联中“看”“重”都扣住了“喜”字,唯独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难于理解到一个“喜”字,但是,我们如果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马上就能豁然开朗。“野径云俱黑”这是从面上写天地之间黑得浓,黑得重,黑得无边无际,预示着大雨将至。“江船火独明”这是从点上写渔民,我们似乎看到了渔民一家,正在大雨来临之前忙碌捕鱼的身影,写出了渔家之喜,而渔家之喜就是忧民的诗人之喜。,4.关注修辞 一些词句中可能要涉及修辞方面的知识,因此鉴赏诗歌的 语言,还可以从修辞上切入。 诗人常借修辞含蓄地表达“不尽之意”,让人含英咀华, 使空泛连接着确切,确切又连接着空泛。如李白的登金陵凤 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 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 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人来到金陵,联想到与,金陵相关的历史人物、事迹,由历史上的人事联想到自身,这 是很自然的。那么诗中颔联中的“花草”和“衣冠”,尾联中 的“浮云蔽日”和“长安不见”,难道不会令你想到别的什 么?“花草”“衣冠”难道不是指人?指美女和豪门贵族! “浮云蔽日”难道不会让人想到奸臣当道,蒙蔽皇帝?“长 安”自然代指朝廷,“不见”表达出诗人对朝廷的忧虑和关 心。,5.紧扣主旨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从全诗的角度来理解作者炼字炼句的技巧。,失误类型一 脱离全篇,孤立地解释这个字 【误区解读】 解答炼字题时,考生只是孤立地谈炼字的好处,只停留在字的表面意思上,没能将其放在诗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案例剖析】,【题1】,【提升突破】 1.字不离句。首先要理解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句不离篇。结合全诗,体会该字表现出来的意境及情感。,失误类型二 分析空洞抽象,不能结合诗句分析 【误区解读】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时,只是点出了风格,列举了具体的诗句,但没有进行具体分析。,【案例剖析】,【题4】,【提升突破】 1.解答这类试题,必须紧扣诗句进行分析,不能空洞抽象。 2.鉴赏语言风格要立足于对诗意的把握。只有准确理解诗意,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赏析字词表达效果】 1.(2014泉州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请赏析颔联中“生”“满”两字的妙处。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首先明确这两个字描写的对象,“生”指阵阵凉意生发,“满”指清风鸣泉充满耳际。然后再分析其营造的意境。 答案:“生”即生发,阵阵凉意从松林、月光中生出,弥漫整个山林,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夜色的清冷。“满”即充满,清风鸣泉交相呼应,萦绕耳际,以动衬静,精妙地写出了山中的幽静。,2.(2014龙岩质检)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注】词人前半生隐居在西都,侣渔樵、盟鸥鹭、闲饮酒、醉吟诗,以红尘为畏途,视富贵如敝屣,俨然是一位避世之士。清都:传说中天帝之宫阙。山水郎:传说是天帝身边主管名山大川的侍从官。,上阕哪一个词是全词的词眼?联系全词简要说明。 【解析】词眼是一首词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词眼“疏狂”很容易看出,关键是结合词句分析如何“疏狂”。 答案:全词词眼是“疏狂”二字。上阕开篇自封“清都山水郎”,为一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报批手续一应俱全,为二狂;“诗万首,酒千觞”“且插梅花醉洛阳”,不与世俗同流,为三狂;慵归“玉楼金阙”,不拿正眼看侯王,蔑视权贵,为四狂。,【赏析诗句表达效果】 3.(2014南平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闲 行 邵 雍 园圃正萧然,行吟绕泽边。 风惊初社后,叶坠未霜前。 衰草衬斜日,暮云扶远天。 何当见真象,止可入无言。,请赏析诗歌五、六两句的精妙之处。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可以从意境、炼字等角度分析。 答案:“衰草”与“斜日”、“暮云”与“远天”对照明显,斜阳西下,衰草于风中颤抖不已,而远方的暮云就像扶起了天空一般。极远与极近的景致,融为一体,使得诗句意境丰满,富有立体感。而一个“衬”字和一个“扶”字的运用,则化静景为动景,动静结合,使整幅画面中的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4.(2014泉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鹧 鸪 天 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玉瀣:美酒。黄庭:道家经典。,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这两句表面是说本来知道造物主另有一种心肠,不把英雄衰老当一回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在语意上与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感情上饱含讥讽和悲愤,动人心魄。,【赏析诗歌语言风格】 5.(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 江 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解析】此词的语言特色“飘逸”,一是表现在远在安徽滁州的欧阳修遥想远在四川荒僻的阆中如同神仙阆苑,令人神往,虚实结合,富有浪漫气息。二是“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出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闻说”二字说明要引入传说,“楼高”句设想将来不能望见老朋友的身影,写尽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灵动超逸,挥洒自如。,答案: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6.(2014莆田质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违:分离。假:宽容。,清人沈德潜评价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集),请结合诗歌颔联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首先理解沈德潜“语淡而味终不薄”的意思,“语淡”指诗句中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平淡;“味终不薄”指内涵很深刻。,答案:颔联中,“欲寻芳草去”表明了他归隐的思想,“惜与故人违”反映出他与王维感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显示出作者思想的矛盾与斗争。诗句中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规律总结】 在高考中,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一般从词句入手,不 仅着眼于其意义的挖掘,也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 感上起的作用,进而品评诗歌在表情达意上的风格。“炼字” “炼句”是主要的设题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诗赋以一字见工拙”,“推敲”的典故,古人非常讲究炼字,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何处?,(一)寻找并鉴赏诗句中精练的词语:,1.鉴赏精练的动词,2.鉴赏精练的形容词,(二)如何进行语言表述(步骤如下),第一、把这个词放在句中作具体解释。 第二、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然后加一些描述性的术语,如精练传神、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等。 第三、从整体角度回答它这样用有什么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一.回答“精练词语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这类题的思考步骤:,咏柳 宋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步骤一)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 步骤二)不仅写柳,更形象地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步骤三,作用),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把“飞来”改为“纷纷”好不好?为什么?,分析:好。 “飞来”只写出了蝴蝶飞过来又飞过去的情况,而不能描述出飞的状态。“纷纷”是叠用的形容词, “多而杂乱”之意 。(步骤一,构词)描述了蜂蝶纷纷飞过墙去的状态。(步骤二)只有“纷纷”这样的侧写妙笔,才能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这雨过天晴后的美景。(步骤三,作用),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步骤一)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步骤二)“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步骤三),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答:“绕”字好(步骤一),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步骤二),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步骤三)。 “晓”字好(步骤一),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步骤二),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步骤三)。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齐己早梅,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一,题型示例,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纷纷,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等,主要目的是符合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例1、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两岸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 例2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明确:第一句“下马饮君酒”的“饮”字应理解成使动,君准备行走,邀请君下马喝酒,然后才发生了那番对话。,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关键词类答题:,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看诗句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在诗文中,有一些特殊结构形式的词,常能出现特殊的表达效果。,(1)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来就能领悟,叠词之妙就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从感情上,抒情主人公从晨起临风开始,便觉万般惆怅,百无聊赖。于是寻寻觅觅,希望寻找点什么以排遣自己的寂寞。可寻觅的结果却是满目萧条,冷冷清清,所以本想消减的忧愁反更增一层,而变得凄凄惨惨戚戚了,因此叠词的另外一个效果就在于可加强感情的表达。,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分析:“潺潺”一词拟春雨之声,使读者如听春雨之淅沥,想起乍暖之还寒;冷雨淅沥,落在帘外,听在耳边,冷在心中,而这位亡国之君的家仇国恨便立刻涌上心头,所以,拟声词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2)、意象名词罗列,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首元曲描写了哪些景物?,诗人感情是愁的,所以诗人目之所及: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的,甚至古道之上,西风之中的那匹马也是瘦的。这些名词性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而景中之人,断肠天涯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所以这首曲词蕴含诗人很复杂的愁绪:既有凄凉无奈的悲哀,亦有是仕宦飘泊的孤苦,更有封建文人怨世哀身的无奈。,这就是意象组合,它以极其简省的笔墨,创设了极其丰厚的意蕴,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凝炼性,运用名词组成意象,可谓是一词一景,从画面中我们分明感到这些景是自然之景,但又分明不仅是自然之景,因为包含诗人无限情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商 山 早 行 温 庭 筠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古时旅人为了安全,总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些都是富有早行特征的景物,而且这些名词性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很形象地写出了早行的情景:旅人住在旅店里,听到鸡鸣声就赶紧起来查看天色,见天上有月就马上收拾行装,踏上旅程,诗人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起程,可谓是早行了,没想到铺满寒霜的板桥之上,早已是人迹斑斑,真所谓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呀,所以诗人羁旅之苦、怀乡之情就溢于言表了,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寄黄几复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诗人选择了江湖、夜雨、十年灯,做了动人的抒写,江湖让人想起辗转和漂泊,杜甫在梦李白中曾有“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的诗句,夜雨更能引人的思乡之情,李商隐在夜雨寄北曾有“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人在江湖,又逢夜雨,使人备感萧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诗人接下来选择了灯这个意象,“灯”是个常用字,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独创,当它与“江湖、夜雨”组合在一起时,就能激发人一连串的想象:两个朋友,各自漂泊,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种情景已持续了十年之久。,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关照动词,关照修饰语,关照特殊词,炼字的角度,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要重点关照动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二要关注修饰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细雨伴随着和风到来。且写出了春雨润物的默默之情。,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忽:不经意,恰巧碰到之意。少妇梳妆打扮后,兴冲冲登翠楼赏春景。突闯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将这种情绪变化写得淋漓尽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三 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七个叠词一气呵出,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愁怨孤苦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愁苦凄惨的气氛笼罩全篇。再从语音的节奏、声调看,读起来短促、轻细而凄清,形成了吞声饮泣的音韵美,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迭,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叠词的表达效果: 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表达更加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 呢喃燕子语梁间 题屏刘季孙 间关莺语花底滑 琵琶行白居易 读着这些诗句,我们仿佛莅临长江之滨,耳听得落木萧萧之声,眼见那长江汹涌之状;仿佛凭栏远眺,见帘外潺潺春雨,激起不尽的故国之思;仿佛亲耳听到燕语呢喃、莺语间关。拟声词的巧妙运用,使读者可以越过词语的概念意义,仅凭其语音就获得了对诗句全部或局部意蕴的理解。,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水鸟的和鸣声。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沙洲上,成双成对嬉戏悠游的水鸟发出甜美动听的“关关”欢叫,激起了岸上的小伙子对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向往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意境!对鸟鸣声生动而形象的模拟,为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意趣。,拟声词,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古代诗歌中常用拟声词模拟自然的声音,不仅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还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红、绿、火、蓝这样包含绚丽色彩的词语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令人难忘。,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颜色词,红、绿:催红、染绿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婕一剪梅舟过吴江,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 效果: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 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色彩词,总 结,诗歌的炼字应注意: 1、动词 2、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 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还原语序,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苏轼念奴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应为“笑我多情”。 毛泽东沁园春: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应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 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应为“欲目穷千里”。,语序颠倒的原因,1.是声律的要求 例: 晁无咎临江仙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2.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例: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语序颠倒的原因,1.是声律的要求 例: 晁无咎临江仙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2.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例: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主语后置 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宾语前置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