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ppt_第1页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ppt_第2页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ppt_第3页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ppt_第4页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第一章 职业道德基本常识,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职业态度 职业道德守则,第一节 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其性质、作用和发展变化都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原则-集体主义 基本要求-五爱 核心-为人民服务,职业道德,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的特点,1、鲜明的职业性和较强的针对性,2、,3、适用范围的普遍性和内容、形式的多样性,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2、调节人际关系和行为,3、赢得职业声誉,是培训师职业生命,是健康发展的条件,是检验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尺度,第二节 职业态度,什么是职业态度,职业态度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如何端正职业态度,1、正确认识职业培训的意义,2、明确培训师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职业态度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影响,1、,2、端正职业态度可以促进职业培训工作能力提高,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培养,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树立团队精神 增强合作意识,第三节 职业道德守则,敬业 爱岗,恪尽 职守,遵纪 守法,为人 师表,勤于 钻研,精益 求精,以人 为本,开拓 创新,提高 素质,促进 发展,培养三种精神,第二章 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职业培训法律法规解读 职业培训基本政策解读,第一节 职业培训法律法规解读,宪法,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和发展各种学校和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对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同时还规定:“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法律,人大制定、修改、颁布实施的强制约束文件。,宪法是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原则和重要依据,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建国以来实施的第一部劳动方面的权威法规。劳动法颁布实施后,劳动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与劳动法相配套的法规和规章,其中与职业培训相关的法规有:,就业训练规定,职业培训实体管理规定,从事技术工种劳动者就业上岗前必须培训的规定,企业职工培训规定,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第8章规定了职业培训发展的目标(提高劳动者能力和素质)、职责(明确政府、企业行业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原则(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培训经费提取制度以及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颁布劳动法的意义,1、确定了我国职业培训活动的规范,促进了职业培训与劳动管理其他环节之间有机联系和结合,2、维护了劳动者劳动、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3、通过有效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就业的机会和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社会安定,4、通过职业培训,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5月15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职业培训,职业教育法第14条规定:“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1、总则 2、职业教育体系 3、职业教育的实施 4、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5、附则,颁布职业教育法的意义,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详细的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具体内容,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内涵,细化了职业教育培训的形式,强化了职业教育培训的思路。职业教育法的出台,不仅推动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有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更有利于劳动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职业教育法相关法规的历史沿革 1981.2.21日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开展“双补”,同时对职工教育培训师资、机构、经费等作了明确规定。 1999.6.13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就业者应先培训后上岗,并提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观念。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3.12月(中发2003. 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8部分23条)提出四不唯,同时把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2005.10.28国务院大立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8部分30条)提出以提高劳动者能力为主线,发挥职业院校企业行业作用,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并提出推进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具体要求。,2006.4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7部分19条) 明确提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 从培养、选拔、评价、激励、使用、流动、交流、保障等八个环节入手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体系。 政府是主导、行业企业是主体。 提出新三项制度,名师带徒、技师研修制度、企业培训师制度建设等。 2007.8.30就业促进法简称116510,即“一个方针”(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一面旗帜”(公平就业,公平就业环境,反对就业歧视)、“明确六大责任”、“建立五项制度”、“制订十大政策”(见基础知识P27)。,第二节 职业培训基本政策解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职业资格证书是由政府认定的考核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过程,是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种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认证,是职业标准在社会劳动者身上的体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二、我国技术性职业的资格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种。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和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1、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2、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3、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第三章 经济学基本常识,市场经济基本知识 市场经济特点与企业员工培训 劳动经济学基本常识 经济发展中的有关新问题,第一节 市场经济基本知识,需求基本概念,价格因素、收入因素、相关物品价格、个人嗜好、消费者的未来预期。,市场机制解决的基本问题,市场机制被认为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通过市场机制解决三个问题: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联系到教育培训则是:为谁培训、培训什么、如何培训。,市场,所谓市场,就是一种商品的买方和卖方相互作用,已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组织方式和经济运行体制,是所有人、所有企业和所有产业市场化经济活动的集合。含有三个特点:互补性、 互动性 市场调节为主 价格调节。,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十一种规律,见基础知识P53-P55),市场经济对职业培训的影响,政府对职业培训的管理职能发生转变:立法保障、信息服务、监督引导。 培训形式和内容向灵活多样化转变。 市场竞争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被引入职业培训工作中。 宏观管理进一步强化,明确职业分类,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范技能鉴定。 企业行业在职业培训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强化。,第二节 市场经济与企业员工培训,市场经济的两个特点 1、竞争性,竞争性:是各商品生产者在进行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中,通过科技水平、管理效能、资金条件、人才素质等因素来比效率、比实力、争夺有利条件的经济行为,竞争最终使市场各利益主体之间达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结果。竞争最大限度地刺激了各利益主体的能动性,促进微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2、创新性,市场经济的创新性是指: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在这种发展和增长趋势的推动下,社会经济生活在市场上呈现出的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和创新的动态过程。因此,市场经济是不断创新的动态经济。,3、结论,企业竞争的主要因素是人,市场靠人来开发;技术靠人来创新;管理靠人来实施完善;资金靠人来调配运作;产品靠人的劳动物化于其上,才能变为商品,进而实现其价值。所以,企业各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 社会发展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必然导致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品行为表现为一个不断创新的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能迅速吸收采用新科技、新技术、新知识,谁就能处于生产力发展的领先地位,从而占领市场,立于不败之地。,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最终通过人的素质竞争来体现,因而它要求企业员工从整体上必须有较高的技术素质,这是企业培训长远性、战略性的理论基础;市场经济的动态性要求企业员工知识不断更新,技术不断进步,这是企业培训针对性、及时性与产品作业过程服务的基本要求。二者的最终落脚点都取决于企业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开发。,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基本常识,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效用最大化; 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的需求弹性 是指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对其工资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 劳动力的供给弹性 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减对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失业的含义及其种类 失业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即劳动者失去赖以维持生活的工作岗位。,第四节 经济发展中的有关新问题,外部性问题的含义及类型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对其他人或组织的利益造成的影响。 表现形式 负外部性:企业或个人行为对他人或组织的利益产生了不利影响,又不为这种不利影响支付任何补偿或承担任何责任,这种行为称为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企业或个人行为对他人或组织利益产生有利影响,而其本身又不能从其中得到报酬或补偿,这种活动成为正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的基本含义,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在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对商品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均等的现象。,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消极影响,1、信息不对称将破坏市场机制的有效性,2、由于信息不对称,劣质产品将充斥整个市场,3、对劳动力市场秩序产生不利影响,知识经济的基本含义,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形态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1、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对自然资源通过知识和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综合的配置。,2、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3、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第四章 教育培训基本常识,教育的基本特点 培训的基本特点 教育与培训的关系 教育培训统计的基本知识 培训经济学的主要概念,教育的基本特点,教育(广义):能够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改善人的态度和品质的活动。 教育(狭义):一般是指学校教育。,教育的特点,培训的基本特点,培训的基本概念,职业培训是按照职业岗位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所进行的培养和训练,旨在把一般的人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政治文化和技术业务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职业培训的特点,1、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3、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4、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2,5、,职业培训发展的基本规律,1、与生产力相互作用规律。,3、与受教育培训者之间相互制约规律,2、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规律。,教育与培训的关系,1、两者都是一种传授人类生产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目的是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2、,3、两者都是由教育者(培训者)发起和主导的活动。,相同点,4、教育和培训都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综合素质。,教育与培训的关系,1、两者传授的侧重点不同。,2、两者传授的对象不同。,3、它们各自作为专业工作在国家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都是不同的。,不同点,1、教育学生 2、培训成人,教育侧重-知识 培训侧重-技能,教育基础 培训终身过程,教育培训统计基本知识,教育培训统计工作主要指标 1、人力资源预测方面的指标,人力资源方面的指标包括未来人才需求的数量、规格、质量指标,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动趋势指标,人才素质与生产需求的吻合程度,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指标。,2、教育培训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工作状态和质量指标,3、学员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指标,4、人才素质综合评测指标,5、教育培训经济效益指标,统计工作对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和意义,1、科学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做好教育培训的规划工作。,2、支持开展教育培训评价。,3、,4、支持开展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统计基本程序,1、统计设计。,2、,3、统计资料整理,保存原始记录、建立台帐、制作报表。,4、,培训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培训投入,培训投入,或称培训投资、培训资本、培训经费等,是指向培训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形式。,培训成本,培训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 培训成本=培训直接成本+培训间接成本,培训的经济效益,是指培训的劳动耗费同所得的经济收益在数量上的比值或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培训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可以从四个层次上认识:一、可以培养一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为获得经济效益服务;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三、可以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四、可以增加个人收入。,培训经济学的主要指标,1、培训办学条件指标,3、培训的微观管理水平指标,4、,2、,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常识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常识,人力资源的概念,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的总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资源)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行和态度。,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含义,人力资源开发是对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使人力资源保值、增值的工作。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指教育和培训,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开发职业技能;二、开发职业品质;三、开发职业潜力,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常识,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常识,人力资源的特性,能动性,可控性,时效性,持续性,独立性,再生性,资本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程序(参考 P103-104),1. 培训需求分析,2. 设计和策划培训,4. 评价培训结果,3. 提供培训,监视,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意义,1、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程度的标志。,2、给投资主体带来更高的收益率。,4、人力资源开发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常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含义,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进行员工招聘与选拔,进行薪酬管理,进行员工业绩考评,进行劳动保障管理,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关系,1、人力资源开发是管理的前提和基础。,2,3、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开发提供了动力和保障。,第六章 团队建设,团队和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对职业培训工作的意义 人际关系的基本含义 影响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因素 工作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工作中改善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团队建设,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一个社会单元; 构成组织的人员必须是两个以上; 组织是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的运作过程; 组织具有共同的目标;,团队建设,团队的含义 团队是由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目标或任务共同体,而这种共同体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从而产生更高的总体效益。,团队建设,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对照表,团队建设,工作团队的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团队建设,群体的含义与类型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团队建设,命令型群体,主任,团队建设,任务型群体,部门A,部门B,部门C,部门D,部门E,团队建设,群体形成的基本过程 正规群体(即组织),其形成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1、群体的形成阶段,4、群体任务执行阶段,团队建设,团队精神的含义 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内全体成员形成共识的思想、意识和信念。 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团队共同的奋斗目标或价值观。 其核心内容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通过相互间角色分工、协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